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六丑 > 第2章 二

六丑 第2章 二

作者:青城山黛玛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16 14:11:50 来源:文学城

对于议婚的事情,仪贞还全然不知,她正一心适应着宫中的日子。

赵娘娘安排她住在蔷薇馆里,这地方小巧雅致,离永宁宫不远,经过一条小路就能到,便于赵娘娘时常照拂着她,又不至于过分扰了彼此的起居。

另外,这也是内宫中离端敬殿最近的所在。

这话是慧慧替仪贞梳头时悄悄告诉她的。

慧慧与珊珊,是被拨来贴身伺候她的两个宫人,算是蔷薇馆一班宫女中的头儿。

仪贞对着镜子理了理两只红宝耳坠旁的碎发,冲镜子里的慧慧笑了笑。

又或许只是为自己的花容月貌而笑罢了。慧慧暗自莞尔:毕竟,谢家姑娘确乎是个美人胚子。

她将犀角梳放回妆台上,取来靶镜,供仪贞端详发式是否合意。

仪贞自然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她在家时也常梳垂挂鬟——女孩儿家的发式就那么几样,顶多细枝末节上多费点儿心思而已——戴的饰品大多是攒花儿,春夏是玛瑙玉石攒的,秋冬则是珍珠金银攒的。

可即便是一样的打扮,宫里也有宫里的章程,那份气韵格调,模仿是模仿不来的。

二百来年积厚流光,山育水养,信手一笔的风骨,落下的是数不清的钟灵毓秀。

厚重得仪贞几乎承受不起。她轻轻转了转头,隐在发丝间的金坠角泠然轻响,迫使她端正了姿态,以免有**份。

恰巧珊珊打了帘子进来,瞧见这一幕,会心一笑,随即开口道:“姑娘,早膳摆好了,姑娘请移步吧。”

这又是宫里的一重讲究:饭不称饭,要唤作“膳”。一日也没有三餐,只有早、晚两次正餐,其余时候传些什么垫肚子也使得,那便一概归为小食了,一粥一汤是小食,整猪整羊也是小食。

当然,仪贞可没开口要过整猪正羊。确切来说,她没开口要过任何东西。

宫里有头有脸的贵人们才有资格在自己宫里设小厨房,蔷薇馆没这个待遇。她的一应供给单独划分,唯有膳食上跟着赵娘娘搭伴儿。

不用旁人提点,仪贞心里明白,这是特意让她多与赵娘娘亲近亲近。

她其实有些纳闷儿:太子本就记在赵娘娘名下,她进宫又是为…那么一桩缘故,和赵娘娘亲厚,不是理所应当的事儿吗?宫里这些主子们,是太不相信她的脑子了吗?

或者,是太不相信恩义二字了?

她一面胡思乱想,一面规规矩矩地走到饭桌前,坐好了,由珊珊为她布菜。

禁宫里真正的主子用膳当然不止这点儿人伺候,排场大得多。不过此时正式的旨意还没下,仪贞不过是个蒙恩进宫的客人,客随主便,自该听从周围人的安排了。

蔷薇馆除了年纪和她差不多的宫女儿们,另有四名老资历的嬷嬷,不仅总领馆中之事,更要教导仪贞宫中礼仪规矩。

按旧例,应当把这些人派去将军府里,待上一年半载。不过皇爷既然有恩典,将姑娘接来了,那是再好不过的。

谢大将军虽是武将,但绝非大字不识的莽夫,仪贞的曾祖父当年是做过帝师的,而她的母亲亦是翰林学士家的小姐。

故此,谢家的家风没什么可挑剔的,谢家女孩儿的体统教养同样很拿得出手。无非还是那句话,宫里有宫里的章程,谢姑娘理应入乡随俗、见贤思齐才是。

仪贞用过早膳,略歇了会儿,便跟着嬷嬷们习学起来。她学得很认真,也很顺当,日复一日地相处下来,作为未来的太子妃,她已然得了几位嬷嬷的人心。

赵娘娘那头呢,也很关心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漂亮衣料、香薰首饰,都常常赏一份给蔷薇馆。

其中就有一小瓶西洋花露,据说比一园子鲜花拧出来的汁子还香呢!

仪贞不知怎的,想起了太子那日带来的玻璃眼镜。

宫里面什么都好,她却至今无法泰然享用,大约就是因为那一日和乐且湛下的暗潮涌动。

她无从得知姚家获罪的消息,她甚至弄不明白这里头的利害关系,她只有趋利避祸的本能。

但何趋何避,由不得她选择。

她坐在繁盛无垠的蔷薇架下,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举目无亲。

她很想念阿娘,想念家中的日子。那么她唯一的盼头,就是大婚的时候。

不止阿娘,兴许爹爹与哥哥们都能回来观礼。

心诚则灵似的,太子忽然到蔷薇馆来了。

“好轩敞的蔷薇架!”他走进花荫里,笑着看向她:“应当扎一座秋千,供你消遣。”

仪贞起身向他行礼,心里觉得奇怪,但转念又想,这也在情理之中,她需要适应这座皇宫,太子则需要接受她这个人。

想必太子没瞧中她,但尚不至讨厌她——这并不是最坏的情形。

她是随遇而安的性子。盖因父亲在家时并没有乱七八糟的的通房妾室,两个同母的哥哥都肯让着她,至于叔伯们家里的姊妹们,逢年过节相聚也很融洽,故而长到如今这年纪,都没能生出争宠献媚的心眼儿。

太子这话她没多想,只压低了声音,说:“嬷嬷们管得严呢。”这是把对方也当作了可以一道淘气的伙伴。

“无妨。”太子浑不在意:“我吩咐他们一声就是了,算作补给你的见面礼。”

这倒是。皇宫里的孩子,一样是说话响当当的主子,不像她在家里,还得使些撒娇卖乖的力气。

仪贞便很欣然地又朝他蹲一蹲礼,笑眯眯地说:“多谢殿下!”

果然,第二天一早,架秋千的工匠们就来了。

他们在前院忙活,仪贞和陈嬷嬷就在后院儿房里学下棋。

仪贞抬头觑了陈嬷嬷一眼,只见她似乎对秋千一事了若指掌。

“姑娘。”陈嬷嬷叫了她一声,提醒她要专心。

仪贞连忙答应着,一着发慌,立刻败下阵来,不由有些赧然。

陈嬷嬷这才抬头,冲她微微一笑,仪贞旋即认错道:“嬷嬷,是我的心太浮躁了。”

陈嬷嬷却没有顺势再提点她几句,而是说:“这些天奴婢教姑娘棋艺,赢的技巧、输的技巧,姑娘都掌握了,那姑娘可知道,何时该赢,何时该输,输赢又该有几子?”

仪贞愣了愣,片刻摇头:“我不知道…”

陈嬷嬷的回答再次出乎她的意料:“奴婢也不知道。”

前院架木牵绳的动静停下来了,陈嬷嬷的声音越发清晰:“这都要看姑娘与谁对弈,那人又将姑娘看作谁。”

陈嬷嬷是专管调理她才情的女官,能有这一句话,已然很难得了。

冯嬷嬷则不然。冯嬷嬷历来是教规矩礼仪的,算是这里的总管事儿,因为今日是她的生辰,有干女儿孝敬她,备了桌小席将她请去了,下午回蔷薇馆来时才听说这事儿。

脸上便有些不赞许,问仪贞道:“姑娘进宫来,是真做这三五日的客呢,还是图长长久久地住着呢?”

仪贞不言声儿,冯嬷嬷倒也不是非逼着她说出个所以然不可,女孩儿家面嫩嘛:“待客自然有待客的礼儿,盛情些也没什么。倘或是自家人,又有自家的规矩,否则不说兴旺,维持下去都难呢。”

这话就重了,且不是符合她们身份的。卫嬷嬷赶紧打岔:“这是太子殿下的一片心么!咱们仪贞姑娘,哪里又是那狂三诈四的人!本来一件好事,冯姐姐再说,姑娘就要哭了。”

她是一句玩笑话,可仪贞确实在是有点委屈了,暗暗咬着嘴唇,差点儿就哭鼻子,勉强忍住了,抬起眼睛来,把众人瞧了一圈,小声说:“嬷嬷们的话都是为我打算,我都受教了。”

这话实在可人疼。几位嬷嬷知道,这姑娘不是个滴水不漏的孩子,正因如此,这份贴心才显得真挚。

仪贞琢磨了一下,又问:“那…我还应该给太子殿下回礼吗?”

卫嬷嬷头一个露出笑容来:“姑娘想得周到,怎么不能回礼?”又向冯嬷嬷眨眨眼。

冯嬷嬷又不是糊涂人儿,太子殿下送的礼,正经叫作赏赐,她们还能不识抬举,替姑娘推了不成?实际上,这屋里没有谁不是乐见其成的。

她点了头,仪贞方觉得松了口气,思考起来——蔷薇馆里好东西虽多,但都非她所有,借花献佛不仅失礼,更重要的是,一应东西都是登记在册的,哪由得她随意转手?

见她犯难,一直没出声儿的褚嬷嬷提议道:“昨儿才领了新的衣料,是给姑娘裁夏衣的。姑娘何不从里头挑些,做个什么小玩意儿,总是一片心意。”

仪贞觉得有理。她自己的用度省一两分,再搭些工夫——多少算倾其所有了。

时辰不早了,暂时不能说干就干。仪贞只得由嬷嬷们铺排着,洗漱一通就安寝。卫嬷嬷给她掖被子、放帐子,退出去时又吹了灯。

堆锦叠绣的小小天地里便仅剩两三枚镀金镂空香囊球偶或折出些微月光,仪贞出神地看了一会儿,来了灵感:做个辟邪香囊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