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领证可以结婚不行 > 第6章 送温暖

领证可以结婚不行 第6章 送温暖

作者:春夏不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8 09:25:55 来源:文学城

派出所民警提议,陪同陈嘉弼,前往董只只住处,了解情况,被他拒绝。

究竟是怎样一个蛇蝎心肠的女人,恶毒到拐走弟弟,抛下另一个弟弟。

结合被人贩子拐卖的经历,陈嘉弼心里发毛,她过不上有钱的舒坦日子,是不是也会把陈鼎之拐卖。

若是这样,这个姐姐,不要也罢。

他要亲手将她绳之以法。

从民警给他的答复表明,至少目前为止,陈鼎之在董只只身边,是安全的。

两人都是学生,陈嘉弼决定从青岛的学校,进行地毯式搜索,从高中开始,他不认为董只只会让陈鼎之上学,分别时,她身上仅有十万元,不足以维持两人学费和生计。

民警看他着实可怜,凑了两千块钱,劝他回深圳,投靠亲戚。

陈嘉弼拿着这笔钱,在黑网吧安家,查询青岛所有高中,早晚上下学时间,在各大学校门口转悠,其余时间当网管。

他学习能力强,提出不要工资,包吃包住就好,老板爽快答应。

经过一个月寻访,陈嘉弼在青岛二中门口,窥见董只只。其实这是他第二次排摸,高三学业重,有晚自习,一般晚上九点半放学,他晚上去找,扑了个空。

期末考试结束,而今是返校时段,陈嘉弼不死心,又轮一圈,抓紧最后的窗口期。

董只只骑上停在路边的电瓶车,开得很快,似乎赶时间。陈嘉弼没有犹豫,拦下一辆出租车紧跟在后。

她没有直接回家,去大润发买零食,一大包东西挂在车把手,在榉园学校门口停下。

相比其他家长,董只只实在太好分辨,一件湖蓝色冲锋衣,因洗涤次数过多,微微泛白,在花枝招展的柳条中,显得格格不入。

她识相地待在角落,靠在梧桐树上,啃面包,兑矿泉水。

乌泱泱一大波学生吵吵闹闹跑出来,寻找各自家长。一个熟悉的身影,熟稔地往树边冲去,抱住董只只大腿,红彤彤的小脸蛋,往她腿上蹭。

董只只蹲下,摸摸陈嘉弼的头,张开塑料袋,取出一块巧克力,剥开包装,塞入他嘴里:“姐姐说到做到,带你去游乐场玩,零食吃不完可以带回家吃,这些终归是你的,小朋友可不能暴饮暴食。”

陈鼎之捧起董只只脸蛋,亲了一口:“姐姐最好了。”

“小屁孩!”董只只嫌弃地抹了下脸颊,骑电瓶车回家放好书包,又带弟弟乘坐租出车出门。

陈嘉弼鼻腔里泛起酸意,摇上车窗:“师傅开车,跟上前面红色出租车。”

相遇之前,陈嘉弼设想过很多种可能。

带个弟弟,方便申请学校助学金,还能向街道请求援助补贴。

以前陈鼎之老欺负她,可能想借机报复,把他当仆役使唤。

试图控制陈家男丁,伺机图谋家产,陈鼎之年纪小,容易忽悠。

总之,绝没想到,会是眼前这份姐弟情深的温馨。

开了好长一段路,几乎贯穿整个青岛市,两人来到方特梦幻王国。

陈嘉弼身上钱不够,买不起门票,在出口处等。

直到街道两旁暖光乍现,寒风呼啸,只剩凋零的落叶,董只只形单影只,背着陈鼎之,缓步出园。

毛茸茸的帽檐压住脑袋,耷拉在姐姐肩头,董只只亦步亦趋,往地铁口走。

陈嘉弼一路尾随,从荒芜郊区跟到灯红酒绿的不夜城,再转入幽黑寂寥的小巷,犹如浮梦。

唯一真实的是,董只只坚定沉稳的步伐,在黑夜里踏出属于自己的路,跨过黑暗,走向光明,泰兴里小区门口的路灯,打在两人身上,晕出层层金溶。

这一刻,董只只在陈嘉弼心目中的形象,无比伟岸,纯如圣母玛利亚,让人可敬。

既然董只只心存善念,凭一己之力,抚养陈鼎之,为什么不能多养一个弟弟?

当陈嘉弼进入董只只的家,终于明白过来。

客厅饭厅连在一块儿,小得可怜,仅能放下一张沙发和一张方桌,卧室狭小,一张四尺松木床,床上摆着两个枕头,还有个小阳台,挂满晾洗衣物,灰黑的小屋,勉强容下两人,再无空余地方。

楼道里穿堂风呼呼地刮,陈嘉弼心里生出暖意。

姐姐不是不要他,是养不起他。

她在力所能及范围,把鼎之照顾得很好,不惜花大价钱,把他送到民办学校,自己却在普通高中将就。

节衣缩食,在陈鼎之身上,大方阔绰,给他买新衣服,好吃的零食,带他去游乐场玩。

深夜背弟弟,走好长一段路,只为省几十块钱打车费。

陈鼎之吃的是进口巧克力,好看不实惠的联名薯片,自己却在啃硬邦邦的面包。

夜里街上冷,在路边买个烘山芋暖手,而陈鼎之在她背上,却是睡得那样安稳。

以前陈鼎之身上的娇惯蛮狠,在姐姐的温情感怀下,无所遁形。

“我刚和鼎之在饭店吃过了,有点撑,你拿去吃。”董只只把刚在中山路买的烘山芋丢给他,轻手轻脚合上门,再次把他阻隔在外。

陈嘉弼又一次被姐姐抛弃。

但这一次,他的心头,是暖的,暖得烫手。

姐姐把对弟弟的关心,通过一只干巴巴的烘山芋,传递到他的心田。

姐姐不是不要我,她是真的没办法。

如果有钱,问题是不是就能解决了?

陈嘉弼悄声敲门,怕吵醒弟弟。

董只只带着倦意开门,嘴里嘟囔着:“又怎么了?要我说几遍,你才听得懂?”

她从冲锋衣里取出皮夹,先是抽出两张红色钞票,想了想,匀了一半出来,塞进陈嘉弼湿热的手心:“钱不多,你省着点花,陈家情况你比我熟悉,总能找到几个亲戚,赖在我这没用。”

区区一千块,搁以前,买文具都不够,现下陈嘉弼如获至宝,轻轻几张钞票,似有千斤重。

姐姐没有忘记他这个弟弟,还是关心她的。

陈嘉弼收起钱,喏喏探问:“是不是只要我赚到钱,你就会接纳我?”

“等你赚到钱再说。”董只只打了个哈欠,关上房门。

玩了一天,她累了,再过三个小时,便要飞往韩国,没多余精力跟陈嘉弼扯这些有的没的。

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她已仁至义尽。

楼上窗户漆黑,陈嘉弼坐在楼下大门口,寒风如同刀子,刮在他的脸上,丝毫没有疼痛感,他大口大口吃掺杂泪水的烘山芋,味道是甜的,甜到心坎里。

它暗藏着姐姐对他的爱,给身陷混沌的陈嘉弼带来一抹光亮,指引前方的路。

赚钱!

赚到钱,替姐姐分担肩上的重担,她便会接纳他,像爱陈鼎之那样爱他。

黑网吧能解决吃住问题,收入不高。

没有身份证,工作选择不多,只能打黑工。

为了姐姐,为了弟弟,辛苦一点,是应该的,陈嘉弼说干就干。

随后一段日子里,深夜经常有人敲门,敲门声很轻,像是怕打扰他人休息。

董只只开门,楼道幽黑寂寥,毫无声息,门把手上悬挂一只黑色塑料袋,袋里用报纸包着一沓钱。

差不多一个月一次,起初是一千八,后来是八百。

第三个月便没有了。

这点钱对姐弟俩来说,杯水车薪。陈嘉弼到底是陈鼎之的亲哥,天上掉下来的钱,董只只不拿白不拿。

当然,董只只没指望陈嘉弼能赚到钱,他还是个学生,与其这样折腾,不如投靠亲戚,他现在是读书的年纪。

生活的艰辛,只有亲自体会,才有感悟。

董只只何尝不是读书的年纪,却还肩负着养家的重任。

深圳的老同学助她开启代购的篇章,美妆护肤品不能当饭吃,需要开拓新的渠道和客源,董只只在□□、朋友圈、贴吧、博客、驴奶奶旅游网等网络平台,大量散布代购信息,依靠诚信交易,订单不绝。

订单大多来自外省,本地人无需代购,谁家没几个做代购的亲戚,再不济,去韩国旅游,顺便带点回来。

董只只在微信里,与对方再三确认:【确定要面交,晚上十点,在工地?】

对方声称,是进城务工人员,是恒裕地产务工人员,跟人组临时夫妻,最近工地新来个小伙,瘦得跟火柴棒似的,架不住人家年纪轻,这些天他的相好老给小伙献殷勤,听工友说董只只代购价钱公道,包正品,寄希望于找她代购护肤品,把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收拢住。

前段时间,新闻里爆出,有个农民工按捺不住生理需求,又没钱大保剑,把一个女大学生诱骗至工地,先间后杀,抛入水泥搅拌车罐里,碎得连渣子都不剩。

董只只心有余悸,在厨房拿了根擀面杖,带陈鼎之一道去面交,交代他,要是对方图谋不轨,就拼命往人多的地方跑,想方设法救姐姐。

陈鼎之暗自把削铅笔的小刀,藏进裤兜,捶胸口保证:“我会保护好姐姐。”

事实证明,是董只只多虑了,工地地处闹市,沿街摆地摊,人流不息。

探照灯将工地映得恍如白昼。

董只只在门口与农民工面交,把兰蔻粉水交给对方,收取尾款。

农民工四十来岁,相貌粗犷,伸手往里头指,咬牙愤恨,抱怨道:“喏,看见没,就是那小白脸,跟竹竿似的,一吹就倒,谁叫他年纪轻,三十四岁的女人,跟财狼虎豹没啥两样,就好他这一口,恨不得生扑上去。”

董只只顺着他的指引望去,一个瘦弱的侧影,佝偻着腰,肩扛三根比手腕粗的钢筋,全身最干净的是头上那顶黄色安全帽,踩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堪堪往前挪,一个趔趄,扑倒在泥浆里,身后一个像是工头的男子,上前蹲在他身边,骂骂咧咧,还把他的头往泥里摁,看得农民工一阵窃喜。

“哥哥!”陈鼎之冷不丁蹦出一句,钻入门禁,撒腿往里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