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灵犀引 > 第52章 浪涛

灵犀引 第52章 浪涛

作者:周一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6 01:13:33 来源:文学城

浪涛台塌了。

台塌之时,正是晌午,众人皆在自家榻上安睡,外头“轰隆”一声,惊涛骇浪下,无数木头石块遽然散开,滚入江中。

台上尚且有几个为多赚劳工钱正修补漏洞的工人,束着短衫,头蒸烈日,被从天而降的石块砸入江中,勉强抱住江河中浮木,瞪着腿呼救。

“救命啊!救命啊!”

随着浪涛台倒,被拦截了数日的洪波霎时鱼贯而出,江涛吟潇,无情地掀起几丈高的浪潮,一举吞没了江畔数间房屋。

“啊!”

诸官吏顾不上穿外袍,弃了小厮,急急忙忙冲至江畔高地时,见届时山洪滚动,江水惨烈地号叫,黄云卷浪,一高挑郎君不由分说地脱下外裳,“唰”的一声跳进江中——

“别跳!”

岸上有人惊呼。

江畔的高地上站满了年龄各异、形象各异的村民,更有老弱妇孺也攀着身旁人的肩膀,满眼担心地看着与惊天浪涛纠缠的那人。

此时也分不清谁是百姓,谁是官员了,大伙儿齐齐站在江岸上,相互依偎打气,无数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不可摧毁的屏障。

有一官吏认出来那跳入江中救人的郎君:

“是柳大人!”

“柳大人怎的在那?!”

“柳大人是谁?没听说过。”

一村民眯着眼睛看清了柳续的脸,了然:“原来他是柳大人啊,前些日子,他还来帮过我家抄书呢!”

“你家?”

这下又有些人认出来了,攀比道:“抄书算什么,我家那两只老母鸡,也是他送的!”

“诶,还有我家……”

一群人叽里咕噜聊着柳承之的好人事迹,旁边,唐则雪手持玻璃眼镜,死死盯着江中,急得浑身冒汗。

又一个浪打来:

“承之!小心呐!”

他在这边歇斯底里地喊着,不管柳续听不听得到。

柳续那边,方捞起了一名工匠,将他往岸上用力一甩,骤然被浪打在当头,水糊了一脸。

“承之!别往那边去!”

那是风浪中心。

柳续闻言,刚想转身,便听到左上方有人呼救,声音急促,像是即将沉入水中,“救命!救、救我!”

奔涌的浪涛间,柳续撑着一块缀着红漆的木板,随着洪波起起伏伏,终于看到一个毛绒绒的头顶——

那是个十来岁的孩子,身上穿着工人的服装,脸上尚有被烈日灼伤的红晕。这孩子体力耗尽,一双手死死攀着身下浮木,几近昏厥。

“把手给我!”

“承之快走!”

只见乱云飞滚,涛声震天,雄威响若雷奔走,猛涌波如雪卷颤,两道同时响起的声音被惊涛骇浪所覆盖。

千钧一发之际,那孩子最后使出力气,将手竭力伸出,柳续握住他的手腕,向内一拉——

“好!好!好!”

岸边连叫了三声“好”字,眼见着两人已离开了风暴中心,柳续不敢松懈,抱着孩子,飞快游向岸边。

江畔,唐则雪不顾被水卷走的危险走下高地,抓住了柳续湿漉漉的手。

——

此次水崩,除了被木头砸伤了大腿的一名工匠外,无一人伤亡。

待洪水过后,朝廷派来的赈灾钱粮终于姗姗来迟,唐则雪亲自誊写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起受灾房屋的修缮工作。

说起那江畔被水催倒的数百间屋子,唐则雪仍心有余悸。

幸得他此前听进耳了柳家夫妇的预警,这些天一直劝着百余户村民搬离江岸,但仅仅只靠猜想,未有实据,饶是他讲的口干舌燥,百姓却顽固地守着家中屋室。

——这长安来的官儿“何不食肉糜”,他们靠打渔为生,离了江岸,用何吃食?家中房屋,百年积蓄,圈养的鸡鸭,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说不要就不要了?

这个荆水下游的小村庄住着百余人,靠浪涛台最近,堤堰一泄,必然冲得渣都不剩。

唐则雪擦了把汗,看着左边穿戴朴素的大娘怀中抱了个襁褓婴儿,脚下一个三四岁的娃娃捏着泥巴,更远些,几对老人拄着拐杖在屋门口歇息。

他不顾嗓子嘶哑,高声道:“各位哥哥嫂嫂、大爷大娘,我也是出身乡野,并非什么贵族子弟,从小没了亲爹,靠娘含辛茹苦供我读书,养我长大……”

“我知如今世道不安,天灾**,大家过活艰难,可若是性命丢了,积攒下的钱财房屋,岂非无用?”

见有人相互耳语讨论,唐则雪续续道:“如今水患频发,前些日子上头便被冲走了几户人家,此地低洼,若是决堤,这整片土地,都会被淹没!”

这话说的严重,见这官文质彬彬,十分亲和,一赤着胳膊的壮汉大胆上前提问:“大人,你没骗俺们吧?”

“这整块地,都会淹?”

唐则雪点头。

“是,为了大伙儿的生命安全着想,我想请大家先搬到安置处,等潮落了,水位低了,再回来。”

又一泼辣大娘说话:“安置处?要钱不?我家男人瘫在床上,这屋里的东西,谁给我们搬?”

“对!还有我们养的鸡啊鸭子鹅,难道不要了吗?”

“……”

“不要钱、不要钱!”

唐则雪冒了满头汗,“各位!安置处离这儿不远,大家准备好要带的东西,我叫上官衙里的兄弟,同大家一块搬!”

“原来的房屋,也不用着急,若是被冲垮了,只管来找我,官府会负责修缮。”

“这……”

大家显然被说动了,唐则雪见还有人狐疑着,径直请了一男一女两位去“审阅”了那他一层层求着人批下来的安置所,众村民听了回来那两人肯定的话语,终于放了心。

“搬,我们搬!”

……

“便是这样?”

“对,便是这样。”

那小孩儿在谢灵犀膝下打了个滚,一旁摊着本崭新的《千字文》,眼瞳黑白分明:“谢娘子,你讲的可真好,你明日还来么?”

谢灵犀摸了摸他毛茸茸的脑袋,佯装严肃:“嗯……若是让我来的话,你付什么报酬给我呢?”

这稚童姓周名川,便是先前撞上谢灵犀的那位。

当时小川蹲下身去捡毽子,险些被卷入人潮中,多亏谢灵犀眼疾手快,双臂抄起人就跑,才使两人免受了遭人踩踏的风险。

周川信誓旦旦:“我将我哥哥介绍给你。”

“你哥哥?”

谢灵犀失笑,她眉间一醉一游,让那小孩看呆了,嘴也止不住结巴起来:“我哥哥可是个大英雄,那天跳江救人的英俊男人,就是我哥哥!”

“啊?”

真就有这般巧合,她在街上随手救下的小孩,竟然是柳续的弟弟?

谢灵犀将周川肉嘟嘟的脸扳过来,好好打量着,口中漫不经心:“那我也是救人的大英雄,你哥哥除了这点,还有旁的优秀之处么?”

周川被面前的漂亮娘子看得脸红,小声道:“他还特别聪明!”

见谢灵犀好像不信,周川端起旁边的识字书向她举例,“真的,他读起书来,和你一样好——我听说,这次他去长安,还、还拿了什么状元!”

照周川的简单头脑,他并不知道“状元”两字到底代表了什么,但听爹娘常常挂在嘴边,想必一定很厉害很唬人就是了。

屋外,溪头绿头鸭悠哉游哉,太阳映照着林木影子。

周夫人端了一碗莲花糕,递到谢灵犀面前,“娘子,吃些点心。”

她拿扫帚作势“赶走”了这小儿子,与谢灵犀嗔怪道:“你可别听这臭小子胡说,他那哥哥确实万般都好,但偏偏有一点,实在是让人觉得可惜。”

谢灵犀讨教:“什么?”

她捏了一块糕点,一口咬下,顿时口齿生香,便听这嫂嫂说,“听说讨了个脾气大如牛的娘子,日日夜夜严防死守,不许他去与旁的姑娘说话。”

“呃——”

谢灵犀差点噎着,万万没想到这事已被传成了这样,左右不好言说,讪讪然:“还真是霸道啊。”

“可不是,”周夫人看着谢灵犀,一脸喜爱,“说来惭愧,我与川儿他爹都读过一些书,但天赋不行,没读出什么名堂。”

“这些天常常看到娘子在为他们讲习课本,真是辛苦了。”

说来也奇怪,那日头撞了石头,刚好将遮掩眼前神经的淤血撞散了,谢灵犀的眼睛一好,就急不可待地要瞧见一些美好鲜亮的东西。

小孩、文字、笑颜,自是可爱。

她摆摆手,遂而打听起当地的情况来,“我来了数日,还未见到这里的私塾先生。”

讲起这茬,周夫人满脸愁容:“咱们这穷乡僻壤,有吃有穿已是很好,哪里有什么私塾呢?”

“……”

谢灵犀敛目沉思。

她自安顿下来,便与柳续通了信,知晓对方皆无碍,便放下了久悬不落的心。

此地是荆州南的一处边陲小镇,前些日还听闻有山匪出没,半道截了过路人的口粮,可即便穷山恶水,生活在此的人均是尽善尽孝,心灵纯净如洗。

小孩子不读书,这是不行的。

谢灵犀摸了摸袖中那册子的一角毛边,再给柳续写了封信。

吾夫承之亲启:

几日一别,如隔三秋。空谭明溪,宜醉宜游。吾念君之深,彻夜难寐,思君盼君难见君。待浪涛台事了,诚邀君来,顾清风明月。

另,此地笔墨纸砚者少矣,望君提携,勿忘始终。

雄威响若雷奔走,猛涌波如雪卷颤。——《西游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浪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