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临川小山集 > 第33章 临江仙·眉沁绿

临川小山集 第33章 临江仙·眉沁绿

作者:楚山杳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17:33:47 来源:文学城

茶寮的帘招被风吹起又吹落,赵拾雨垂眸望着晏亭柔,见她规规矩矩的吃着茶点心,就也不说话,只瞧她。

晏亭柔慢条斯理的吃完了一个桂花糕,始终觉得对面的赵拾雨两道灼灼目光望着自己,看的她觉得脸都红的要滴血了。她喝了一口茶静静心神,而后抬眼嗔怒道:“看什么呢?”

“看你啊。”赵拾雨淡淡的回。

他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晏亭柔有些气恼,“看够了么?”

赵拾雨脸上浮起了淡然的笑,“没有。让我多看一会儿罢,不然等下又是要半日的车程,才能去驿站的公使库里头休息。”

他们要行两日路,才能到白鹿洞书院,晚上借着赵拾雨的光,可以住在官署用来招待往来官吏的驿站里,因江南西路驿道繁多,交通十分便利,他们沿途的路上,就有着这样一处驿站,称作公使库。

公使库里不仅可以打尖住店,还可以印刷书籍,当做此库的自我盈利之道,很是有趣。许多驿路上的公使库所印之书,要比很多坊刻还要名气大。

“嗯?”晏亭柔没明白什么意思,自是要再走半日的路程,才能到公使库啊,这有什么问题。

赵拾雨解释道:“要好久看不到你。”

“你别说了!”晏亭柔知晓他又要孟浪无赖起来。

“我会想你”那句话,就被赵拾雨生生咽回了肚子里,“好,你不让我说,我就不说。”

他笑笑的望着她,她也望着他,那生气皱着的眉头,似沁了山间青色,感怀到了妩媚夏深之姿,缓缓的舒展开。

两人在风中浅笑,相视,如此便是世间最美风景。

马车在山间晃晃悠悠了半日,待日落西山时,遥见暗蓝山间羊肠小道边上,生着一处院落,袅袅炊烟已起,是傍晚人家的模样。

阮六郎勒马,“小姐,公使库到了。”

众人下车,各司其职,阮六郎和武同自是去喂马,搬行李包袱。闻言良拿了拜帖去和库里的押司会面。丰秀儿已由着公使库里的小厮带着一行人,入了宅院最里,一处院落之中。

院落坐北朝南的正房唤作疏雨轩,一厅两副,左右各有一个上房。正房之外的东西两侧,各开着两间厢房,供随从使用。

晏亭柔和赵拾雨自是占了疏雨轩左右各一间正房,共享一个厅堂。晚上的菜饭虽谈不上多可口,可在这山间道路之中,吃些清野时鲜,也是颇有意趣。众人吃了饭,各找各自的事情去做。赵拾雨和晏亭柔就坐在疏雨轩的厅堂里,看着此间公使库里所贩卖的书籍。

公使库历来有印书的惯例,因朝廷拨下来的款项不够公使库招来送往各类官员的,最初就印些书籍放在公使库里买卖。一来二去,竟成了驿道之上的一处生意,外出为官或游历的人,路过各地公使库,都要去里面买些书籍,送人或自留都是不错。时日久了,公使库的书籍种类越发的多了起来,印刷的质量、装订的质量也越来精细。[1]

加之公使库本就在各地的驿道之上,交通便利,渐渐也就成了贩卖书籍的场所,不单各个公使库有自己雕版印刷的书籍,也会放些四通八达转运途径此地的全国各地书坊的书籍售卖。种类着实繁多的很。

疏雨轩的东西双侧墙上各摆了一个黑漆木的书架。与往常人家的书架子不一样,打的极简单,不过就是方方正正的格子式的架子,无柜子,无抽屉,自也是没有门,只求放下更多的书籍。

轩内宽敞,这两墙壁书架上的书籍不下千本。晏亭柔怎会放弃这样的机会饱览一番群书呢。她恨不得一夜都不睡才好,将没瞧见过的书籍,统统翻一遍。

这个公使库在以文为名的江南西路,不单有自己印刷的书,还有南北往来途径此处各类书坊、印坊出版的书籍,应是个书坊中的集大成者。赵拾雨也颇有兴致,两人就对坐在长书案前,各自翻看着各种书目。

书籍的扉页多会有刊印的出处,以及是何缘由印制此书,而封底会有刊工的姓名及印坊的名字。如晏亭柔手中的这一本,就列明了是在熙宁元年,奉旨开板雕刻的《荀子》,她展开到写有“国子监印制”的那一书页,拿给赵拾雨看,笑说:“赵监丞,你们国子监的书。”[2]

赵拾雨也将自己手中厚厚的一本书翻到尾页,展开给晏亭柔看:“巧了,我手中这本是临川印坊的《景德传灯录》。”他此前就习过此本禅宗学说的书,晓得其中经典要义,他直接将书翻到第一十二卷,指着其中一处禅师的故事问:“小柔可看过这个故事?”[3]

晏亭柔抬了头,望过去,“哪个?”

赵拾雨未瞧着书页,却看着晏亭柔的眼睛,说:“有人问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何不问自己意?又问,如何是自己意?”

这段是佛经里常见的对话场景,总有修禅宗之人问禅师,佛祖为何西来,一般禅师所答非所问,目的是让问者自省。很多道理需得自己去领悟,方得真理。

赵拾雨如此问,是话中有话,问晏亭柔可明白她自己的心意。

这书是临川印坊所出,晏亭柔曾校对过,其中的故事,如数家珍,她笑了笑,也如那禅师一般回复,她所答非所问,“我记得后面的故事里有说,悟道这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拾哥哥要问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么?还是要问我,自身悟了什么道?”

赵拾雨将书放下,双眼如有所指,问:“我为何而来?”

晏亭柔明白,他在问自己,他为何南下来临川,又来洪州,她晓得,是为她。却笑说:“何不问自己意?”

赵拾雨就要步步紧逼,“嗯,你可问过,你的自己意?”

晏亭柔嘴角微动,她有些慌张,就拿过《景德传灯录》,正不知如何作答,忽觉指间书页有异,她又摩挲了一下书纸,一脸诧异,抬头望向赵拾雨:“这书不是临川印坊出的。”

赵拾雨笑笑不说话,每每两人要谈情说爱,她总得寻得一个上佳的遁走之法。上次在逢楼里,就被她发现历书有错处,这次发现的竟然是盗版书。他就那么望着晏亭柔,看她此次如何逃。[4]

晏亭柔发现那目光中有坚定,她手足无措,翻动着书页,不敢与赵拾雨对视,就说:“我知自己意,不在别处。”

“可在此处?”赵拾雨指了指自己胸口。

晏亭柔拿《景德传灯录》书籍在手中,她起身,“我要去问问,这书的出处。先前这套雕版确实是丢了。这纸质与我们用的不同。”

赵拾雨笑了笑,知她是害羞,不肯回答,就点了点自己胸前的位置,同自己淡淡的说:“在此处。”

离了公使库,又行了一日,待日头不那么烈,巧在日落之前入了庐山。

飞檐绝壁的奇山中,古木参天的茂林里,贯道溪蜿蜒之处,有一处灰瓦白墙的山中仙阁,其中屋舍俨然,尽是书墨香气,离近还有朗朗读书之声,不绝于耳,终是到了——白鹿洞书院。[5]

白鹿洞书院早些年间因战火烧毁,后得洪州孙姓人家捐资费又建,才得如今这般规模。院丞感恩其心,就将圆心白鹿洞书院后山一处荒地赠与孙姓人家。那家人也是祖上世代读书的人,就在荒地上起了宅院,做了一处田园之宅,消磨时光用。

这一代的孙氏当家的唤作孙世忠,是晏亭柔师父贫贫道人的老友,白鹿洞书院离贫贫道人隐居的进贤不远,他无事常来此处小住,于庐山之间,修身养性。

推开柴扉小门,茂林修竹间,贫贫道人望着晏亭柔笑。

她飞奔过去,抱住了贫贫道人的脖子,高声喊了一句:“师父!”

贫贫道人一身苍蓝色道袍,看起来六十多岁,花白的胡子,目光炯烁,看见晏亭柔上去就拍了一下她肩膀,“啧啧!为师教你的功夫全都拉下了吧!一看就是没练的!”他见了晏亭柔身后的赵拾雨,脸色沉了下来,“这小子是谁?”

“见过前辈,在下赵拾雨!”

晏亭柔笑着介绍:“赵拾雨啊!师父不记得了?小时候应该见过的!”

“哦!那我记得了!从前你师兄百里了峻总说阿拾阿拾的。不是成日同他爬树掏鸟窝的那个小子么!”贫贫道人嘴里同赵拾雨幼时一起调皮的百里了峻,是晏亭柔的师兄,亦是赵拾雨的挚友。

“正是在下。我此行代替国子监祭酒,来白鹿洞书院考察一番。刚好在洪州遇到小柔和三叔,就同小柔同来了。那阿拾也同小柔一样,唤道人一句师父吧。”

贫贫道人没吱声,从头到脚打量了赵拾雨一番,他见这小子长的不错,恐是同徒儿小柔有些猫腻,需细细观察。就转头问晏亭柔:“你爹爹呢,不是也在洪州?怎么没来?”

“他说岁数大了,累,要休息几日。不过托我给你带了信,还拿了不少礼物呢!就是堵你挑理的嘴!”

“哈哈哈,这就对了!我这次来这,就是等你的!”贫贫道人牵着晏亭柔的手,拉她坐在院中竹椅上,“我同你说,孙世忠的孙子孙嘉木,今年一十九岁,生的极好,又是读书世家,我来此处是给你们做媒的!”

赵拾雨不禁挑眉,望着晏亭柔,眉毛在打趣,眼神又有些委屈。

晏亭柔忙岔开话题:“师父,这,这你就不用操心了!你先看看我爹爹给你写的信。”

贫贫道人一边展开信,一边摇着一把蒲扇。还读出了些许来,晏亭柔听着觉得师父很是故意,可拿他老人家实在是没有法子。贫贫道人嘴里念叨着晏宣礼信上的内容:“上次道人所说孙氏嘉木者,不必思量,亦不必提及。进来予小柔说亲着众矣。”

“师父,师父,别读了。”她羞的不知该躲到哪里去。

“我贫贫道人的徒弟,定是许多人都瞧上了。那个高家不行,趁早让他们死了心。”他缕缕胡须,笑了笑,冲着赵拾雨说道:“你小子不是要去白鹿洞书院?还愣在这里干嘛?”

“哦,晚辈这就去。”赵拾雨拱手拜别,又饶有趣味的看着晏亭柔笑了一下。

晏亭柔左右看看,恐怕他这笑被别人瞧了去,偷偷也冲着他笑了一下。

待赵拾雨走远,贫贫道人咂咂嘴,煽着蒲扇,无奈的说:“小柔的心思,都写在脸上了。还什么孙家、高家的。哎,女大不中留!”

“师父乱讲!”

[1]公使库:北宋、南宋间许多书籍都有“XX公使库刊本”。此处有延展。

装订:这个词应该是后代的,宋朝叫做“书籍制度”,但制度这个词在现代的语境容易歧义,此处用装订。

[2]国子监印《荀子》的出处:《四部丛刊》“国子监准熙宁元年九月八日……奉旨校订《荀子》、《扬子》……送国子监开板”。

[3]故事出自《景德传灯录》十二卷,本文把“祖师西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两个小故事合在一处了,感兴趣的可以搜来看看。

[4]盗版书:有史料记载,北宋年间是保护版权的,“盗版”、“版权”之“版”都出自“雕版印刷”的“版”。

[5]白鹿洞书院:宋朝的顶级学府,辉煌一时无两,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

*百里了峻:“了”读音liǎo。百里,复姓。

*本文是个古言甜文,因非架空,是查了一些史料的,可作者学识有限,不尽之处,如有纰漏,还请指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临江仙·眉沁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