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临川小山集 > 第3章 蝶恋花·隔水高楼

临川小山集 第3章 蝶恋花·隔水高楼

作者:楚山杳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17:33:47 来源:文学城

晏亭柔抬头望着那监丞,一身月白窄袖锦袍被他穿出了仙人之姿,只瞧了一眼,忙垂了眸子,拱了一揖,道:“拜见小王爷。”

那小王爷一脸笑意地看着她,轻点额头,一派从容,甚是温润有礼。

章云一愣,这两人居然认识!他木讷讷看着晏亭柔,不是说国子监来的监丞官人么?慌了神,低声问:“王,王爷?”

晏亭柔心如鼓擂,面上端得大家闺秀的冷静,坐在椅子上。拿过茶盏看了一眼,冲着仆人说了句,“茶凉了,换茶。”转头又提醒章云,“院监不是有事?”

章云见坡下驴,忙拱手道:“小王爷,章某家中有事,先告退了。”

晏亭柔眼中一丝慌乱,这等尴尬场景,她是不想章云离去的。可想到嫂夫人即将临盆生子,这等大事,万不能耽误。她起身跟了出去,边道:“哦,那个,有事情我交代你一下。”

两人在荣宝斋门外,才卸下人前的客气模样,章云吓得不清,“姑娘,这是王爷?监丞不过是个从八品,这若是王爷,那我岂不是怠慢了?”

“他是怀王殿下的长子,人称小王爷,唤作赵拾雨,”晏亭柔摆手,“无碍,他不是端宗室架子的人。”解释完才纳闷,自己说这作甚,又说:“你回家见到嫂嫂,让她莫要着急,慢慢来。还有……你……你安顿好家里事情,得找人替换我。我,我不想陪这小王爷……”

“你们不是旧相识?”

“不是……是……是旧相识。我,我有别的事情。”晏亭柔从未如今日这般,扯过这些个谎话。

章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等大人物,他定是伺候不好的,还是晏亭柔担着比较好,毕竟姑娘从小是从东京长大的,各方面见识广些,且他们是旧识,不会出错。眼下他只想脚底抹油,溜走了事。忙假意硬撑,“嗯,嗯,好的。我先去了。”

晏亭柔进了荣宝斋,才又重新审视了赵拾雨一回。

细细打量,只见这人骨貌淑清,风神散朗,不由得一惊,三年不见,越发的俊逸了。

瞧着让人不禁感慨,公子少年,潇潇临风。

她坐在椅子上,如坐针毡,心里不停地告诉自己,冷静,冷静。她不明白,当年食言的人又不是自己,为何这般心跳如鹿撞,似做了亏心事一般。她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巧仆人换了茶来,只好客套着,道:“小王爷,吃热茶。”

赵拾雨眼神慢慢地扫着晏亭柔,似很是不经意,又尽数在捕捉她面上细微的神情。他脸上浮着一抹淡淡的笑,是克制的,也是隐忍的。他清了清嗓子,缓缓说了句,“小柔,怎叫得这般生分?”

晏亭柔抬头,瞧了一眼赵拾雨身边的两个随从,呵,敢情章云走了,这屋里都是他的人了,他倒是不客气地放肆起来。索性她也不拘着了,就冷冷地回道:“小王爷说笑了。”

先时藏得好好的喜悦,眼下如一盆冷水兜头浇下,赵拾雨眼中闪过一丝凉意,想来叙旧是不成了。他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说:“茶汤味道不错。这茶叫什么名字?”

晏亭柔信手撩开茶壶盖子,瞥了一眼,瞧了茶叶底,条索细长,茶汤淡绿,说:“没什么正经名字。在我们临川,惊蛰前十天采的嫩茶,都唤惊蛰茶。这茶是今年的头茬惊蛰茶。”

“惊蛰茶?没听过。”赵拾雨音调疏离,不经意说着:“你倒是很懂行啊。”

晏亭柔不禁多想了一层,忙解释道:“小王爷莫要觉得被怠慢了。这茶名字虽是普通的惊蛰茶,可这茶树是棵百年茶种。于高山之上,采茶甚是不易。这棵树我同爹爹寻了许久,一年这般品级的惊蛰茶,不过只得二两。这茶是我晏府上,极贵重的茶了。”

“嗯,好茶。”赵拾雨听明白了,晏亭柔以为自己会觉得这茶轻贱,特做解释。他根本没往此处想,只应和了一下。

“万没有怠慢小王爷的意思。”晏亭柔看他冷淡模样,又补充。

原来小柔的客套,是源自于眼下的重逢是在他因公拜访时么?赵拾雨望着她眨了又眨的眼睫,窥见了她的慌乱,不禁笑了,“你紧张什么?”

“我,我没有啊。”晏亭柔望向别处。

“因为一杯茶汤,我还能吃了你么?”赵拾雨索性放下茶杯,只看向她。

晏亭柔不知该回什么,就端起茶杯继续饮茶。

三年未见,再相遇时,能言者,不过是茶、水、节气。两人之间竟然生分到如此地步。

一行人离开碧树凉秋书院,赵拾雨停了脚步,悻悻不乐。

回头抬眼看“碧树凉秋书院”的牌匾,对着那佩剑的仆人说:“武同,派人通报一声,此行我要住姨母家。然后去趟公使库,把行李车马都搬到姨母家去。”

公使库是朝廷在各地方设立的,专供过往公差的官员住宿和公务宴请的场所。因赵拾雨此行是替国子监祭酒来的,是公差,自应住在公使库。

可他眼见晏亭柔这番模样,待他甚是冷淡,这与他初出所想,南辕北辙,于是临时改了注意,要换个地方住。

武同点头“嗯”了一声,策马而去。

赵拾雨身边的那个书生,唤作闻言良,看着比武同略大几岁,稳重许多,他已看出了自家主子心中有事,便问:“小王爷此行为公差,为何不住公使库?要住到杜姨母家?”

“因为我姨母家住在晏府隔壁。”赵拾雨站在门外,痴痴望着门内风景,言简意赅。

闻言良抬眼看了下他家小王爷,眉毛微扬,若有所思。哦,原来如此啊。

此行来临川,并不是美差,国子监祭酒和司业才是国子监掌事之人,他们二人你推我推,就是不愿顶着寒冬初春,远行千里来这。

他家王爷乃怀王长子,金枝玉叶,且本就是荫补的这监丞之位,不必遭这番罪,他不明白为何小王爷不但主动应承了差事,还一路快马加鞭,舟车劳顿了一个月有余,来此等小地方。

而他们才入得临川城,便马不停蹄来了这书院。

离京之前,小王爷进了趟宫,他一直以为是官家才亲政不久,有事交代小王爷去办,才有此行。因官家还未继承大统前,幼时与赵拾雨从小玩大到,既有兄弟之情,又有知己之义。可眼下看来,打小王爷见了那晏亭柔,状态就不对,看来此行另有深意。

闻言良想了想,压低声音,试探着问道:“小王爷和当时曾为颍王的陛下曾受教于晏三叔,这晏亭柔是三叔之女,王爷与她有段情意?”

赵拾雨叹了口气,眼神空洞,望着远方,幽幽道:“我对她有情,她对我好似无意啊。”

“我记得先前读书时,言良一直作为书童,伴随官家和小王爷左右啊。我怎么不记得见过这位小娘子?”

赵拾雨一五一十将来龙去脉,细细告知:“我娘死的时候说,她嫁给我爹爹,死不得归乡。让我以后给她在家乡临川建个衣冠冢。她是王妃,受太常寺各类规矩束缚,只能按照各种祖制,葬在赵氏陵寝里。她这要求于礼不合,是以我没敢让我爹爹知晓。三年前,我不是在临川待了半年么?表面上是读书,实际就是来此偷偷给我娘建了个衣冠冢,让她魂魄得以还乡。”

闻言良“哦”了一下,原来是那次。

三年前,赵拾雨说要去历练苦读,不带护卫和伴读,他和武同便没有跟随。

他晓得他家小王爷是个沉默不语干大事的人。

那年不过一十八岁,只身来了临川,说是苦读,其实是悄悄为死去的娘亲建了个衣冠冢。若赵拾雨直说,怀王定是不允。闻言良晓得这事小王爷若带上武同和自己,日后被王爷知道了,他自不会把自己的长子怎么样,但是两人必会受牵连。以他家怀王的性格,家法伺候打断两人几条肋骨是极有可能的。他家小王爷赵拾雨总是为别人想的很多,然后自己偷偷把事情都做了。

只是没想到,小王爷半年间竟还有这么一段情。

闻言良为赵拾雨伴读多年,虽然是主仆关系,可小王爷仁义,一直待他如知己。小王爷从前未同自己说此事,他自是不知这事,看来其中有些顾虑。可此时小王爷愿意开口,他也愿意为王爷解忧。

年少情意无非就是兄妹之情或风月之爱,眼见小王爷一副失落模样,晏家小娘子好似眼神间总是躲避小王爷,显然是后者。看起来好似是自家小王爷一副深情空赋予了。闻言良便低声问:“小王爷,你二人当年可是有了肌肤之亲?”

赵拾雨瞪了他一眼,奇怪于他何出此言,斥责道:“言良,你最近的俸禄是不是有些多?没有地方使?”

“哦,懂了,没有肌肤之亲。”闻言良憋着笑,“小王爷可愿言良为你分忧解难?”

赵拾雨想解释,可又不知该从何说起,他想了想,拣了重要的说:“当年我落水,她救过我一命。”

闻言良:“恩义和情爱,可是两回事,王爷有分清?”

“那是三年前了,三年时间我还分不清么?”

“我见方才晏姑娘眼神躲避,估摸她不晓得你已与王家解了婚约。她有此举,实乃正常。”

“是啊,都怪我当年一走了之。”原来当年赵拾雨曾允了晏亭柔要下聘娶她,当时只是真心使然,没作他想。

谁知翌日便收到东京来信,先帝病重,太子不日将要即位。太子之前为颍王时,两人自小一同长大,相熟得很。他作为皇室宗亲和太子好友,必须赶赴东京。

而后,先帝殡天,太子即位。

新帝登基,风起云涌,朝堂之上,前朝新朝,各种关系利益错综复杂。赵拾雨为着自小的那份情意和责任,便一直守在官家身边。

自古以来改朝换代,新帝继位,都是边疆邻国观望之时。那年宋朝北有辽国、西夏,都如狼似虎盯着朝中,西有吐蕃蠢蠢欲动,官家需要领兵打仗的将军,稳住边疆之局。危机四伏之时,南武将军王韶自告奋勇,献上《平戎策》,主动请缨去守大宋之边。

官家体恤王将军家中孤妹,无依无靠,便将王将军的妹妹王子真指婚给了赵拾雨。因为他要替官家分忧,不得已和王将军的妹妹定了亲,他便从当年的真心许诺之人变成了食言的小人。

事已至此,他也不便再同周围人等说出他对晏亭柔的心意。毕竟没到那一步,说什么都是徒劳。若是说得多些,没准只会让两人渐行渐远。于是便将自己的心意暗暗收藏下,这三年一直在努力,将官家交代的事情办好,整整三年,才将那御赐的婚解了。

他刚恢复自由身,便借由国子监的差事,来临川。表面办差,实则来看看她是否安好。

两人一路谈着过往,一路朝着赵拾雨的姨母家走去。他姨母的夫家姓杜,杜府紧挨着晏府,两府曾是一片园林,分作两家,后院还共享一片小山之景色。

闻言良一直跟随赵拾雨左右,算是幕僚。他将赵拾雨和晏亭柔的往事了解个通透,便开始对症下药,“小王爷,若易地而处,站在晏姑娘那位置。你显然不仅是个轻易许诺又食言的人,无几又同旁人定了婚去,估摸还是个情场浪子,孟浪轻浮之人。”

赵拾雨听得火大,“别分析,说解决之道才是啊。”

闻言良不禁摇头,“浪子回头金不换,话是这么说。不过哪那么容易啊?不若,小王爷,从头来过吧。”

“从头?”赵拾雨若有所思。

下一本古言《明月逐人归》

【白切黑/小白马·郡主 黑切白/杀伐果决·大将军】

霍抚月离开草原去和亲时,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女娃娃。她以郡主的身份嫁给了燕国人称“剑下千冢”的裴云承大将军。

起初,她扮作一朵可爱娇羞小白花:

呀!哥哥这剑太锋利,抚抚好怕!

抚抚还小,不能侍奉夫君。我待将军如兄长,可好?

入府两年,裴云承只当府上多双碗筷,未曾将这黄毛丫头看在眼里。

若不是那日见她爬到房顶摘果子,落地悄无声息,轻功使得出神入化,险些被她骗了。

后来,大婚那夜,裴云承以剑挑开红纱,霍抚月手握宝石匕首相对,面上露着一副天真柔弱,“我阿翁说了,燕国是礼仪之邦,不喜欢是可以和离的。你会放走我的,是吧,哥哥?”

裴云承饶有兴趣的看着小娘子,笑说:“我放你走?那不可能。不过嘛,你若是逃得出去我的地界,尽管逃跑试试!”

*

她跑,他追,每次将这小白马捉回来,都要将她绑到床上。

霍抚月:夫君?云承哥哥?小叔叔?放开我罢,再也不跑了!

裴云承:待你同我做了真夫妻,我就信你。

终有一日,霍抚月跑回了草原,那日裴云承领兵十万追了过来。

霍抚月做小伏低,一脸惊恐的样子,“夫君,官兵带着刀,我好害怕…”

裴云承以手托腮,“编!继续编!方才挥着长鞭,把我副将抽下马的时候,你不是挺厉害的么?”

霍抚月泪眼汪汪,“夫君,我怀孕了。”

裴云承:……

*

三年间,裴将军百战归来,夺得十六郡,皇帝每每问赏,他不要官爵、不要美人,只要黄金。

众臣皆道他知进退,不骄奢淫逸。

皇帝问:为何只要黄金?

裴云承:臣家夫人热衷逃跑,臣允过她,由她跑。为了不打脸,只好她跑到哪里,我就买哪里的地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蝶恋花·隔水高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