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镣铐 > 第4章 第 4 章

镣铐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刺槐十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21:15:35 来源:文学城

王成英今天破天荒的要回柴云村,陈追忆越来越看不懂王成英了,这段时间她反常的行为太多,在陈追忆的记忆中,王成英已经好多年没有回柴云村了,他知道王成英与其父母的关系不好,而他自己和他那白送的姥姥姥爷更是无任何交集,小时候可能见过几次面,但陈追忆早已忘记。

他不明白王成英为什么要回去?

就像他不明白王成英为什么要送他到这里来。

可能是人到中年开始念父母的好了?

陈追忆只想出了这一个理由。

陈追忆坐着王成英的车,从镇转到村,一想到自己要在一个更加脏乱的环境去应付一群不认识的亲戚,陈追忆的心情就更糟糕了。

汽车一路驰行,陈追忆头靠在车窗上,呆望着窗外陌生的光景,一开始都是镇上商户楼房,后渐渐只剩下一棵接着一棵的树,再后来,陈追忆已经可以瞅见农田的存在,这时他便知道他快到柴云村了。

红牌镇到柴云村不远不近,开车差不多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陈追忆是个晕车体质,此时的他却希望路程能够远一点,车开久一点,只可惜天不遂人愿,陈追忆还未发呆完,就见一条莫名熟悉的分叉口出现,他在副驾驶搓了把脸醒醒神,瞬间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又瞬间泄气,他转头对上王成英的侧脸,语气有些恳求:“妈,我能不去吗?我跟他们都不熟,去那儿我都不知道跟他们说什么。”

“那你就待着不说话。”

王成英喜欢强人所难,陈追忆太了解了,他也不指望王成英能够同意自己的请求,毕竟上车前他的不情不愿,陈追忆不信王成英看不出来。

见陈追忆妥协沉默,王成英说话的语气竟也有些恳求:“就当陪陪我。”

王成英驶入左边岔路口。

岔路口直行几百米就要到“家”了。

王成英一时紧张。

陈追忆听着母亲的恳求,心里很不是滋味,说实话他不喜欢听母亲低声下气的求人,也看出王成英难得紧张的神色,陈追忆舔了舔嘴唇,低低地嗯了一声。

路今安被他家那位白奶奶几个电话连声吵回柴云村了,若搁平时他这乖孙子,奶奶一个电话就能叫回来的,今日倒是不乖了,接连几个借口应付着,就是不回老家,最后还是白奶奶又哭又喊诉说重复的往事才将路今安吵回来。

路今安不想回来的理由很简单——他那赌鬼老爸回来了。

他不想面对,总觉路华回来肯定要惹事。

路华一个外出打工人不过年不过节,好端端的就跑回老家了,还美名其曰说是想妈想儿子了,长年在外也没见打个电话问候路今安,还是路今安的大伯路宏平时最为关照自己,他那个好爸爸竟还能不要脸说出一个想字来。

谁会信?

路家这两兄弟很有趣。

两人当年都没有考上大学,只拿了一个高中文凭,一同在老家做起了修水电气的杂活,最后弟弟路华一事无成,哥哥路宏年轻气盛又很有远见,停了修水电气的活,改行在家发展包田业务,十年来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包田大户,而国家又注重农业发展,他的事业是做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大,后还建了个家庭农场,成了省示范家庭农场。

路宏事业有成,路华至今仍做着修水电气的杂活,这行业在村里不景气,只能在外发展,以至路华长年在外东跑西跑。

路爷爷早早去世,只剩白奶奶一人,路华常年在外务工却和白奶奶关系亲近,路宏在老家陪着,竟还跟她渐行渐远,路今安和奶奶夜晚闲聊心事时,她很明确的说过一句:我恨他。

这么多年来路宏是真伤着了她的心。

这兄弟俩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一个在外能言善辩,在内与家人却不会好好说话,路华在外欠了一屁股债,怂货一个,在内也无人能说他一个不好,会做饭,家里事大大小小都愿意帮忙。

主要还是他闲。

闲有闲的好,老人最喜欢闲人了,因为只有像路华这种闲人才会记得她的生日,才愿意陪她讲话,白奶奶如今也只能对他这个小儿子发发小脾气了,她对路华发脾气,大声讲话,路华这人都不计较,仍是笑呵呵的。而路宏则不同,白奶奶对他发脾气,他脾气更大,且这母子俩都是死用心的性子,有时双方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被误会曲解。

白奶奶老家的那个旧房子三年前被路宏推了扩建农场,旧房子肯定也是有老人的回忆和念想,只不过她体谅自己的儿子,愿意为了路宏的事业让步,那时路今安正读初二,白奶奶在长店村租房陪读,陪着路宏一大一小两个女儿和路华的儿子路今安读书。旧房子被推,白奶奶也有地方住,一直住在长店村,可后来,孩子们一放署假,老人家不用陪读,总得回来吧。

路今安和路宏的大女儿路慧只差个半岁,当时都读初二,后中考完放署假了,长店村的房子也要退租,白奶奶必须回来住了。

路宏开车来接他们一群人回老家。

这路宏是个大忙人,将老人住处一推,也不赶快建个新的,当时也只匆匆道了一句:以后住我家就行,可当时的话一年后的白奶奶也当不了真,再者她原本就因一些陈年往事与路宏生分不少,当即拒绝了路宏,路宏没想到自己会被拒绝,脸直接垮了下来,其实白奶奶只是抹不开面,若路宏能像路华一样没脸没皮的再三邀请,请不过来,就态度强硬一点,说上几句哄人的好话加上几句道歉的假话,这事倒也好办了,可路宏学不来。

白奶奶一拒绝,路宏就直接问:“那你住哪儿?你那老屋子被推了,我还没来得及建新的。

没来得及。

这是个假话。

是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整整一年,都没时间建一个小房子吗?

白奶奶听着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血压都上来了,她也直接回:“我用不着你管,没我住的地方,我就睡大该(街)上。”

这算是发了个小小的脾气。

白奶奶小脾气引来了路宏的大脾气,他开车速度都变快了,搞得人直发昏,他冷着脸:“妈,你这是港(讲)第(的)莫(什么)话。”

白奶奶当即委屈到默默流眼泪,下车之后,行李也不拿,嘴上说着去见见老朋友,实则偷偷打电话向路华诉苦,电话那头的路华一直哄,说以后住他那房子,话说完的第二天竟还从外地跑回老家了,路今安十分怀疑当时的路华只是在外地混不下去了,并非因为奶奶的事情特意赶回来的,可奶奶却感动到痛哭流涕。

路宏路华两兄弟,家离得近,走路也就五分钟的时间。

当时路宏以为白奶奶真的是去见老朋友,也没当回事儿,直接将她的行李带回自己家,可等她人一回来,就把行李拿走了,拿到路华家了。

路宏简直是气到说不出话来。

母子俩的关系又陷冰窟。

后又因房子一事,两人再次冷战。

路宏在红牌镇是有房子的,当时红牌镇的买房热潮,年纪轻轻的他胆大去凑了个热闹,花了全部的积蓄,还找朋友借了不少钱,才买了间两室一厅,后来结婚有孩子了,也没去那里住过。路宏原想买间房子,等它拆迁,可一向有远见的他这回倒是赌错了,他买的那间房在黎塘街,当时黎塘街还是红牌镇相对热闹繁华的地方,可如今却是破败不堪,十几年了,也没见有拆迁的朝向。

不过他这房子也算买对了。

路今安当年中考成绩一般般,考上了怀安二中,怀安二中在红牌镇,路慧学习一直都很好,考上了怀安一中,怀安一中在高水镇,高水镇与红牌镇可远了,坐公交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路今安要在红牌镇读书,正好路宏在红牌镇有房子,自家的房子总比租房好,可就是这房子买了十几年,没正经装修过,也没正经住过人,这重新装修可要不少钱,至少得花个三四万,为了孩子读书,路宏也舍得,二话不说直接掏钱将房子装修好了。

当时路宏是这么想的,让白奶奶去高水镇陪读董慧,然后自己的妻子在红牌镇陪读路今安,毕竟红牌镇离老家柴云村很近,开车二三十分钟就能到,他那个农场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妻子的帮衬,可白奶奶不同意,说她只能在红牌镇陪读,其实她老人家的心思也很好懂,高水镇离老家太远,人生地不熟的,红牌镇至少年轻的时候常常跑,逢年过节也总是去那儿买东西,她对红牌镇熟悉得很,而高水镇,白奶奶也就年轻的时候去过一两趟,高水镇又比红牌镇大许多,她一老人实在是不想去。只是这么浅显的道理,路宏却不懂,就觉着妈偏心路华,只愿帮他带孩子,白奶奶被误解了也不解释,就任由路宏这样胡思乱想。

最后路慧在怀安一中住宿舍,白奶奶陪读路今安住在红牌镇。

路今安今年暑假过完就读高二了,三年过去,路宏终于建成了一间小房子,之前一年里的寒暑假白奶奶都住在红牌镇,今年寒暑假,奶奶在红牌镇住得好好的,路宏一个电话打来,说是房子建好了,让她回来住。

白奶奶回去住,路今安一人留在红牌镇过署假,可这人回老家没住三天,不知受了什么委屈,又一通电话打给路华,路华又从外地跑回老家了。

路今安从小到大就没有得到路华的几分关怀,两人每次说话交谈都维持着不尴不尬的氛围,这次路今安回老家也就跟他打了个照面,两人说着一些重复的老话,主要还是他爸说得多,路华在外沉默寡言样,在内却当上了路今安的“人生导师”,他特爱说一些教育人的话,路今安听的厌烦,听的耳朵都起茧了,不过这次又来了一些新鲜的话:“儿呦,听你们老师说你要搞什么体育生,搞什么跑步?没出息!好好读书,晓得不?你那个成绩再抓抓是能上去的,今年暑假要不要报个补习班?”

路今安有些无语,他不觉得路华有闲钱给自己报补习班,何况都快开学了,他瞥一眼路华:“再过一个星期就开学了,报什么补习班?”

路华尴尬,他们哪记得路今安什么时候开学,他偏头咳嗽一声找补道:“那寒假报个补习班,赶一赶,高考前成绩一定能上去的。”找补完,又责怪说:“家里有个现成的好学生你跟在后面也不知道好好学一学。”

路华反对走体育特长生的道路,路今安心烦不已,他回嘴自嘲一句:“我就没那个脑子。”

路华拔高声调,一拍桌子:“怎么就没那个脑子了?路慧期末可考了年级第一吧,都是姓路的,你呢,你这次期末考才考了……”路华说不出来了,他不知道路今安期末考了多少分,他脑海里关于路今安的成绩分数仍停留在初中。路华将路今安贬得一文不值,觉得他连个好大专都考不上的,实则路今安今年期末考试成绩也不算差,比去年二本分数线还高了五分。

路今安见路华说不出自己的期末成绩,不意外,但也气笑了,还故意激他:“都是姓路的,但是爸爸不一样呀。”

“你……”路华难以置信,瞪大了双眼。

这孩子越长大越难管了!

一场口头上的战争即将爆发,幸而这时好学生路慧来救他了,路慧跑到路华家,先是嘻嘻笑和路华打了声招呼:“小叔,回来了呀。”后是直问路今安:“旧毛,一下(会)我们要去月塘摘莲蓬,菱各(角),你跟我们一起去啊。”她知道路华是个喜欢说大道理的人,路慧平时也没少受到他的“熏陶教诲”,但她小叔这个人也不坏,路慧还挺喜欢他的,路华跟他们一群小辈混得熟,插科打诨的本事是一流,若路华不爱好打麻将赌钱就完美了。

路华喜欢路慧这样的好学生,他又觉自己已经说的口干舌燥,没什么好说的,于是连忙对路今安摆摆手:“去吧去吧,塘边下都要……”

路今安都不等他老爸把话说完,直接站起身往外走,急急忙忙的就催着路慧说:“走走走。”

路慧对路华甜美一笑,挥了挥手:“小叔,那我们先走了。”

两人齐步往月塘走,走了一段距离后,路慧还记着刚刚路今安如抓到救命稻草的样子,现在笑话他:“逃出魔爪了?”

路今安点了点头,一本正经道:“感谢救命之恩。”

“别说这么夸张行吗?”

“不夸张,他今天话贼多。”

“都说了些什么?”

“老三样呗。”路今安说完,又想起路华败兴致的话,一时走神才继续道:“今天多加了些。”

路慧则问道:“你现在成绩怎么样?”

路今安“啧”了一声,作势要揍人:“我说你这个人,能不能聊点让人心情愉悦的事儿?”

“你就说怎么样嘛。”

路今安对自己的期末成绩很满意,脸上都隐不了得意之色,但他只说:“还行。”

路慧特了解路今安说话方式,又瞅见路今安上扬的嘴角,她了然地点了点头:“你说还行,那就是特别好。”

路今安:“……”他叹了一口气:“我想走体育。”

路慧算是知道为什么路今安方才跟霜打茄子似的,她道出了那个残忍的事实:“小叔肯定不同意。”路华特老派,喜欢读书人,认为读书才会有出路,花钱在学校里搞什么体育?实在是太荒唐了。

路今安态度强硬:“我需要他同意?”

“肯定需要啊,你要走体育,他不同意肯定要闹到学校那边去。”

路今安泄气:“好了,你别说了。”他一脸晦气:“没一句我爱听的。”

路慧又转了话题:“你听说没?董奶奶家那个大女儿今天要回来了。”

“是王老师他姐姐吧。”白奶奶和董春生关系亲近,路今安听她提起过董春生这个“不孝”的大女儿。

“对,就你们班数学老师的姐姐,特牛!之前高中好像是我们学校读的,当年高考全校第一呢,考去北京了,怀中高考的全校第一!我天……想都不敢想……”

路今安猝不及防问道:“你不也是全校第一吗?”

路慧严重怀疑路今安在跟自己开玩笑,再一瞧他那脸色又特正经,路慧疑笑:“谁跟你说的?”

路华又在瞎说,路今安被无语到了:“我爸。”

路慧:“……”她一时无话可说,迟疑了片刻方道:“可能小叔以为我还在上初中吧。”

路慧初中时的确年年第一,上高中了,哪考过那么高的分数?

路今安大远就瞧见月塘边路宏夫妻俩的身影,步子都迈得快了些,这时路宏也大步迎了上来,他拍了拍路今安的肩,视线扫过匆匆扫过路今安和路慧,说:“我有点事,你们先去。”

陈追忆还来不及问一问什么事,路宏就面带急色的走了,那像是有些迫不及待。

应是件好事。

陈追忆扭头问身旁的路慧:“大叔干嘛去了?”

路慧两手一摊,摇了摇头:“我哪知道?一会去问问我妈吧。”

两人一起去找路慧她妈了。

林云穿着大红脚靴子,一人在塘边套着胶围裙,路今安礼貌叫了声:大娘。林云情绪低落,回道:“来了呀。”路慧上前帮林云穿胶围裙,问起:“我爸怎么走了?不是说今天陪我们摘莲蓬菱角的吗?”

林云声音冷淡,满脸写着不高兴:“跑去跟他老朋友叙旧了。”随后小声埋怨:“一天天的就他事多,什么都指望不上。”埋怨完,又想到了什么,看向路今安:“旧毛啊,你爸今天回来了吧,打个电话问问,让他过来帮帮忙,这里我一个人也搞不了。”

“哦,行。”路今安掏出手机。

路慧一眼瞧出路今安的为难犹豫,这人现在应该还不想跟他爸爸说话,善解人意的路慧,朝路今安伸手:“给我吧,我来打电话。”

路今安将手机给了路慧,顺口赞美了一句:“女侠呀。”

林云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但也被路今安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逗笑了:“说什么呢,你俩。”

明天主角就有对手戏了[亲亲]前面背景配角介绍是有点多了,但很重要的,关乎后期剧情发展,大家谅解一下,努力坚持几章,基本到第四章后面全都我们小情侣的逗嘴日常[紫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