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她将遗诏示于众人,“先帝属意三皇子,若其登基,季太傅、沈尚书等旧党必然把持朝政,我等所谋新政,永无实现之日。”
王群谏目光锐利,立刻领会:“娘娘之意是?”
“改诏,登基。”裴揽洲的声音斩钉截铁,“非为本宫一己之私,而是为革故旧政,统御边疆;为了打破门阀垄断,推行‘凤仪’、‘麒麟’、‘霓裳’三选,为天下开一条选贤任能之路。本宫手中已有足以稳住大局的兵权与势力,但届时,还需诸位在朝堂之上,为我稳住局面。”
她环视众人,眼神是洞察一切的清醒与决绝:“继续在旧秩序的夹缝中苟延残喘,还是随本宫开创一个新纪元?各位可要想清楚。”
答案,在众人的目光中已然明了。
她最终提笔,将“三儿砚川”改为“皇后揽洲”,并命人对瑕疵处笔墨纸张都做了修复,确保万无一失。她将登顶权力之巅。
先帝大礼毕。大殿之上,新任凰庭禁卫统领持诏朗声宣读,声震殿宇:“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命,统御四海,惟贤是举。今废阉制,革故禁卫等级,立新规,并特设爵秩制度,后宫贤婿皆可入朝为臣参政,以彰贤能,以正纲常。
一曰影卫
隐于暗处,护驾无痕,如影随形,御险于未然。
二曰侍童
年少清俊,侍奉笔墨,传引奏对,习礼明仪。
三曰勤佐
协理文书,勤勉庶务,督掌宫规,恪尽职守。
四曰悦郎
容仪出众,通晓音律,歌舞娱心,雅趣怡情。
五曰宠眷
得沐天恩,常伴驾前,解忧慰怀,情深意重。
六曰御辅
肱骨之臣,统筹军政,代天巡狩,权同宰相。
七曰贤彦
才情出众,满腹锦纶,足智多谋,以贤侍君
八曰贵卿
出身尊贵,名动汴京,才德兼备,直言敢谏
九曰帝侣
与朕同尊,共承宗庙,相亲相爱,协理天下
诏书另谕:各州郡须举荐贤才,无论文武、容貌、技艺,皆可经「凤仪考」「麒麟试」「霓裳选」三途入京待选,以供朝廷擢用。
(殿内哗然)
年过花甲的太傅季蔺之率先出列,须发皆颤,捶胸泣谏:“牝鸡司晨,阴阳倒错。此举淆乱纲常,毁祖宗法度,成何体统!”言罢伏地痛哭。
一众老臣纷纷附议,礼部尚书沈墨斋痛心疾首:“男子以色艺侍君,与伶宦何异?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此时,新任鸿胪寺少卿王群谏从容出列,声清朗而意坚定:“诸位大人,陛下圣明,开此先例,非为私欲,实为公心。诸公只见‘悦郎’、‘宠眷’,却不见‘勤佐’需通晓庶务、‘御辅’需军政之才?陛下之意,乃效仿古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他转向御座,躬身续道:“陛下命各州郡设‘凤仪考’以选贤能,‘麒麟试’以拔武勇,‘霓裳选’以纳巧艺。无论寒门士子、边关勇士、乃至民间匠人,但有真才实学,皆可为国所用。实乃广开才路,强固国本之宏图!”
兵部侍郎李骁支持道:“少卿所言极是!边军之中多少勇武儿郎因出身微末不得晋升?若凭‘麒麟试’脱颖而出,直达天听,实乃军中幸事!”
御座之上,裴揽洲静观廷争,直至此刻方轻抬凤目,声威沉静却不容置疑:“朕,选的是治国之才,非充掖庭之乐。此事,不必再议。”
凰庭禁卫统领持诏继续宣读:“陛下将亲赐辅政荣衔,翊卫朝纲,参知政事,谏言纳策,与陛下共治天下,是为国本之重器。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