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两心同 > 第60章 灯下黑(二)

两心同 第60章 灯下黑(二)

作者:浮生既尽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7 01:10:45 来源:文学城

入冬之后,天黑的总是格外快。

呼啸的北风卷着雪絮簌簌飘洒,陶家院儿里那株老梅树的枝桠上很快都积上了雪,偶有枯枝不堪重负,寒夜之中便会响起“咔嚓”的断折声响,倒是惊扰了屋里埋头苦读的陶齐志。

他放下手中的书卷,朝手心哈了口热气,借着这点热乎儿使劲搓了搓有些发僵的双手。

书案上的灯烛倏地晃了一下,整间屋子都暗了几分。陶齐志打眼看过去,才发觉这根蜡烛已经快燃尽了。他拍打了几下僵冷的下肢,起身去箱笼里取了支新烛,这是母亲今日刚采买回的。

陶齐志替换下那截短茬,将新蜡烛点上,屋里瞬间亮堂了不少。他重新坐在书案前,继续翻看读了一半的书,外头的风雪已经停歇了,一时间只听得见他翻看书页的沙沙声。

自用过晚膳后,陶齐志便一直在自己这屋里看书,眼下夜已渐深,陶母也已睡沉了。许是长时间的专注,他的双目不觉有些酸胀,陶齐志抬指轻轻揉了揉。

烛光映照下,墙上的影子也随他而动。

只是在他没发觉的时候,身后墙上黑黝黝的影子渐渐多出来了一个。

陶齐志闭目揉按着眉心,疲乏缓解了不少,正欲继续用功之时,他整个人却忽然定住了。

须臾,他又动了。

却见陶齐志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卷,再一抬眸,眼底似是有黑气弥漫,在那瞬间,他的双目竟如漆黑的空洞一般。只是很快,又一切如常。

而适才墙上那多出来的黑影,业已消失。

二更一过,陶家最后那点光亮也灭了。

卢氏今日一早起来便觉得儿子像是转了性子,就拿这会儿来说吧。

素日里,陶齐志是最不喜出门的,除了吃饭睡觉便是关在房里念书。卢氏的丈夫早些年因病而逝,大女儿前年也嫁去了隔壁县里,家中便只剩下她与儿子陶齐志。

卢氏与亡夫都未曾念过多少书,自然也希望儿子能读书入仕,有个好前程。而陶齐志呢,也确有几分聪慧,在城里的私塾里颇得夫子青睐。卢氏心疼他读书辛苦,家中杂事从未让他插手,将陶齐志养成了从不关心外事的性子。

只是今日也不知怎么了,卢氏早起欲往厨下烧早饭的时候,正好撞见陶齐志拎着早点推门进来。

“二郎,今日怎的起这么早?”卢氏几步迎上他,惊讶的问:“你...这是外出了?”

陶齐志将手里包着油纸的包子递给卢氏,笑道:“今日醒的早,看外面风雪也停了,便出门走动走动。”

卢氏看看脸带笑意的儿子,又低头瞧了眼微微冒着热气的包子,心中有些又惊又喜。

往日里,陶齐志是个寡言少语的,就连对她这个亲娘话也不多,更别提早起出门给家里带吃食了。卢氏心底那点子惊疑到底被儿子突如其来的孝心盖过了,喜滋滋的引着陶齐志去厨下用早膳。

米粥是昨天夜里便在灶上预备着的,这会儿已是温热,恰是方便入口的温度。卢氏取出碗碟,盛好米粥,又将油纸里的包子摆进碟子里,等将这些放好在桌案上,才招呼窗边的陶齐志过来吃。

母子俩相对而坐,安静的用着简单的早饭。

“娘,适才我出去,听说了一件事......”

卢氏正低头喝粥,却听陶齐志忽然提起了城里前几日出的那桩怪事。

“是何家那事儿吧?唉...何大夫也是可怜...”卢氏放下碗筷,叹了一声。

————————————

她口中的何大夫是城中仁心医馆的老大夫。这位何大夫,年逾五十,家中还有一女,名唤何芝。

何芝是何大夫的独女,从小便跟着父亲学习医道药理,合阳城里的人都笑称这仁心医馆往后必是要交到何芝手中的。这话说得多了,倒还真叫何大夫入了心,他不舍何芝外嫁,欲要为她招个赘婿。

虽说仁心医馆在这合阳城中小有名气,但入赘这事儿到底少有男子愿意。何大夫与城中的说媒人好一番寻问,最后还是在何大夫自家医馆里找了个与何芝年龄相仿的学徒。

这人叫江麓,是前些年来的合阳城。彼时仁心医馆正在招小工,他便去了。据江麓自己说,他家乡遭了难,父母也不在了,何大夫与何芝一直待他亲厚,这仁心医馆倒像是他的另一个家了。

亲事便这么定下来了,可就在三日前,何家忽然就出事了。

江麓在一个清冷的早晨被发现满头是血的死在了医馆后门,而何芝,却疯了。

府衙的官差也去查看过,从江麓身上的伤处判断他是不慎磕到后脑才倒地身亡,是意外。

至于何芝,许是经受不住这刺激才疯了。

因着他二人已经定亲,婚事将近的时候江麓却嘎嘣一下死了,城里便渐渐传出些风言风语。

“说是何芝这姑娘命不好,克夫...可怜何大夫了,往后再想要寻个能照顾何芝的人只怕是不能了。”卢氏唏嘘道。

今年也不知是怎么了,入冬之后天气一直不好,学堂里的课也早早停了,陶齐志又是个少出门、不爱同人闲话的,所以这会儿才向她问起这事儿,卢氏倒也不觉奇怪。

“那何姑娘如今......”陶齐志点点头,状似不经意的问。

“唉...说是还疯着呢,前两日听人说何大夫想要等过些时日天气好了带她去乡下庄子休养。”卢氏咬了口包子,轻声道。

奇怪了,以前从未听过陶齐志关心留意过谁,可别是...

想到这儿,卢氏偷偷抬眼觑着陶齐志的脸看,见他面上仍是那番淡然模样,才悄悄放了心。

二郎这模样,倒不似与何芝有旧,应当只是随口问的。

母子二人用过早饭,卢氏便拎着篮子出门了,她接了城里锦绣布坊的绣活儿,今日正好是要去交单。临出门前,卢氏站在儿子窗下殷切叮嘱道:“二郎,这些时日城里有些不太平,你还是少出门吧,就在家里温书。”

半掩的窗扇间传出陶齐志低沉的一声“知道了。”

————————————

卢氏去布坊交完活儿,又去集市上买了些东西,正和几个摊主闲聊间,街上却传来了整齐的马蹄声,而且愈来愈近。

“诶,快瞧,好像来了一队军爷。”

“这是...是定北军啊......”

有人认出了那些人穿的甲胄纹刻,大家就低声议论开了。

“定北军怎么会来咱们这儿?”

“莫不是,因着这些时候接连死人的事儿?”

“是了是了,我就说城里一定是有妖邪作怪,否则,安远侯怎么......”

安远侯?助国师诛杀妖女的那位安远侯?

卢氏站在人群里,听着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心下顿时对城中有妖怪的猜测信了**分。其实这几个月来,合阳城里接连死了好些人,虽说府衙的官差查验过后都判定了是意外,可怎么就突然这么多要人命的意外了呢?城里的百姓私下也是诸多猜测,不少人都觉得是有鬼怪作乱,可这些动摇民心的言论府衙早就严令禁了。

那队着甲胄的军爷朝府衙去了,卢氏又听了会儿闲话才拎着满满当当的篮子回了家。

“二郎,今日府衙来了支定北军,许是为着前些时候那些人命案子......”卢氏敲开了陶齐志的门,低声朝他说着方才的见闻。

陶齐志闻言却皱了皱眉心,问道:“定北军?那些人命案子官府不是说了是意外么?”

“嗯,你成日里只知看书所以不知道。听说统领这定北军的安远侯能伏妖诛邪,城里连着出了那么多怪事,死了那么些人,恐怕是......”卢氏说到这里打了个颤,似是也被自己没说完的那半句话吓到了。

眼看着快要到午饭时间,卢氏拍了拍胳膊转身匆忙朝厨房走,也没在意从方才起,陶齐志便再未言语。

在她身后,陶齐志重新掩紧了房门,眼底划过一丝阴鸷。

合阳城的地方官是个叫乌延清的瘦老头儿,在这座西南小城里安稳过了快二十年。本来过完今年他就要致仕了,没成想,临了出了岔子。

陆云征领着人刚到府衙,便瞧见乌延清已经躬身候在大门口了。

“下官乌延清参见侯爷。”

陆云征翻身下马,缓步踏上台阶,淡声道:“乌大人不必多礼,案件相关的一应卷宗可都备妥了?”

“是,下官已着人整理妥善,侯爷这边请。”乌延清看出这位安远侯没什么寒暄的意思,只得赶紧引他去正堂。

“三个月,死了十二个人,还都是意外?”陆云征拧眉问道,嗓音里是不加掩饰的质疑和冷意。

陆云征到底是战场上拼杀过的将军,那身杀伐之气再配上冷厉的声音,乌延清下意识的抖了一下,支吾着答他:“是...衙门里的仵作验过,下官等也勘察过现场,确是...意外。”

“乌大人,你这卷宗上十二桩命案,皆说是死于意外。”陆云征合上卷宗,手指重重的点了点红木桌案,“不仅死者之间无甚关联,就连目击者和证人也一个都没有?”

乌延清垂着脑袋,苦着脸硬着头皮答:“正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