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联姻到了白月光后 > 第7章 第 7 章

联姻到了白月光后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菜菜捞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4 15:33:39 来源:文学城

沈卿之刚踏入将军府大门,就撞见迎面而来的母亲。

李氏见她换了一身素雅的月白色襦裙,发髻整齐,脸上不见半分灰污,全然没了出门时的粗鄙模样,不由得愣了愣:“卿卿?你这是……”

沈卿之脸颊微红,避开母亲探究的目光,低声道:“娘,我回来了。” 她此刻满心都是顾锦容的告白和那些尘封的往事,根本没心思解释衣着的变化。

李氏何等精明,一眼便看出女儿神色有异,眼底藏着难掩的悸动,绝非往日那般叛逆抗拒。

她拉过沈卿之的手,触感温热细腻,不似受过委屈的样子,心中愈发疑惑:“今日相亲之事如何?那张家公子……”

“不是张家公子。”沈卿之打断母亲的话,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今日与我相亲的,是顾锦容。”

“顾锦容?”李氏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可是那位如今享誉京城的文坛领袖顾先生?” 她怎么也没想到,原本定好的张家公子,竟换成了这样一位才名远播的人物。

沈卿之点点头,眼眶微微泛红:“是他,娘,就是当年教我读书的顾先生。”

李氏心中掀起波澜,拉着沈卿之走进屋,屏退左右,轻声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换成他?你们……”

“是他特意托媒人促成的。”沈卿之低下头,指尖轻轻摩挲着衣袖,将顾锦容今日的坦白缓缓道出,“他说,自年少时便将我放在了心上,这些年苦读成名,只为有资格站在我面前。”

她说着,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年少时的画面,那些被时光尘封的记忆,此刻愈发清晰。

那年她十二岁,正是顽劣不堪的年纪,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无一不精,府中先生换了一个又一个,没人能管得住她。

父亲沈将军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又舍不得真的责罚她,最后只得托人找来正在京中求学的顾锦容。

初见时,他也是身着青衫,背着一个旧书箱,站在将军府的庭院里,身姿挺拔,眉眼温润。

那时的他虽清贫,却自有一股文人风骨,眼神清澈而坚定,让她下意识地收敛了几分顽劣。

他教她读书,从《三字经》到《论语》,耐心至极。

她坐不住,总爱东张西望,或是故意刁难他,提出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可他从未生气,总是笑着解答,若是她背书背得好,还会从怀中摸出一颗用红纸包着的糖果,温柔地夸奖她“卿卿真棒”。

她至今记得,那糖果是麦芽糖的味道,甜丝丝的,像他的笑容一样,让人心里暖暖的。

有一次,她故意将墨汁打翻在他的书卷上,以为他会发怒,可他只是无奈地笑了笑,拿起帕子轻轻擦拭,还反过来安慰她:“无妨,书卷脏了可以再抄,卿卿没吓到就好。”

那天下午,他陪着她一起重新抄写书卷,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勾勒出温润的轮廓,墨香混合着他身上淡淡的竹香,萦绕在她鼻尖,让她竟乖乖地坐了一下午,没有再调皮捣蛋。

他还送过她一方墨宝,上面写着“宁静致远”四个大字,笔锋遒劲有力,带着少年人的意气风发。

她一直将那方墨宝藏在枕下,每晚睡前都会拿出来看一看,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他的温柔教导。

后来,他要回乡备考,临走前,特意找了她,将一本装订整齐的诗集送给她:“卿卿,我要回乡了,这本诗集你拿着,闲暇时读一读,能静心。”

她当时舍不得他走,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挽留,只能红着眼睛,死死地攥着那本诗集,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府门口。

她躲在老槐树下哭了一下午,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他。

这些年,她时常会拿出那本诗集和那方墨宝,摩挲着上面的字迹,思念着那个温润如玉的少年。

她以为,那段青涩的情愫,只是她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却没想到,他竟也将她放在了心上,默默守护了这么多年。

“娘,你还记得吗?”沈卿之抬起头,眼中满是泪水,“当年他离开后,我还总问你他的消息,你说他回乡苦读,让我不要打扰他。”

李氏叹了口气,摸了摸女儿的头:“我自然记得。

当年顾先生虽清贫,却才华横溢,品性端正,我和你父亲都很欣赏他。

只是那时他前途未卜,又与你身份悬殊,我们便没再多提。

没想到,他竟这般重情重义。”

沈卿之靠在母亲肩上,泪水无声滑落:“他说,这些年他一直没忘记我,考取功名后,本想回来找我,却得知我要相亲的消息,便托媒人换了亲事。”

“傻孩子。”李氏轻轻拍着她的背,心中已然有了计较,“顾先生如今才名远播,虽出身寒门,却凭着自己的本事闯出了一片天地,配得上我们将军府。

况且他对你一片痴心,这般多年都未曾改变,实属难得。”

沈卿之抬起头,眼中满是期待:“娘,你是同意了吗?”

“我同意不算数,还要问你父亲的意思。”李氏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不过,你父亲向来欣赏有才华,有风骨之人,顾先生的名声他也听过,想来不会太过反对。”

听到母亲的话,沈卿之心中的石头稍稍落地。

她知道,父亲虽然严厉,但向来明事理,只要顾锦容能拿出足够的诚意,父亲一定会同意这门亲事。

回到自己的房间,沈卿之从枕下翻出那本泛黄的诗集和那方墨宝。

诗集的纸页已经有些磨损,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墨宝上的“宁静致远”四个大字,依旧遒劲有力。

她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他书写时的认真与坚定。

鼻尖萦绕着淡淡的墨香,那是她记忆中最熟悉的味道,也是让她心安的味道。

她想起顾锦容今日的告白,想起他眼中的深情与坚定,心中满是甜蜜与憧憬。

年少时的白月光,如今终于再次回到她的身边,还对她一往情深,这大概是她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映照着诗集和墨宝,也映照着沈卿之脸上甜蜜的笑容。

她将墨宝轻轻贴在胸口,感受着那份跨越时光的深情,心中暗暗发誓,这一次,她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份幸福,绝不再错过。

夜深了,沈卿之却毫无睡意。

她躺在床上,脑海中反复回放着今日与顾锦容重逢的点点滴滴,从雅间的狼狈相遇,到他温柔的相扶,再到他深情的告白,每一个画面都让她心动不已。

翌日清晨,沈卿之是被窗外清脆的鸟鸣唤醒的。

一夜好眠,梦中尽是与顾锦容重逢的甜意,醒来时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

她起身梳洗,丫鬟青禾看着自家小姐眼角眉梢藏不住的欢喜,不由得打趣道:“小姐今日气色真好,莫不是昨日相亲之事有了转机?”

沈卿之脸颊微红,嗔了她一眼:“就你嘴快。” 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想起顾锦容,想起他昨日的深情告白,指尖微微发烫。

刚收拾妥当,就有小厮来报,说顾锦容先生已在府门外求见。

沈卿之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既期待又紧张,连忙跟着母亲李氏前往正厅。

走到回廊拐角,便看见正厅门口站着一道青衫身影。

顾锦容今日依旧身着青衫,却比昨日多了几分正式,腰间系着一方玉佩,墨发用白玉簪绾起,身姿挺拔,儒雅温润。

他正与迎出来的沈将军寒暄,神色从容,谈吐得体。

沈卿之的脚步顿了顿,目光落在他身上,再也移不开。

晨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让他看起来愈发清隽动人。

“卿卿来了。”李氏笑着拉过她的手,将她带到沈将军和顾锦容面前。

顾锦容转过身,目光落在沈卿之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艳,随即化为温柔的笑意:“卿卿。”

简单的两个字,却让沈卿之的脸颊瞬间红透,她低下头,轻声唤道:“顾先生。”

沈将军看着两人之间暗流涌动的情愫,心中已然有了数。

他清了清嗓子,道:“顾先生,请进吧。”

进入正厅,分主宾落座,丫鬟奉上茶水。

沈将军看着顾锦容,开门见山:“顾先生今日登门,想必是为了昨日相亲之事吧?”

顾锦容起身拱手,神色郑重:“正是。

沈将军,昨日之事,是我唐突了。

但我对卿卿的心意,绝无半分虚假。

自年少时相识,我便对卿卿念念不忘,这些年苦读,也只为能有资格站在她面前,求娶于她。”

他的目光坚定,语气诚恳,没有丝毫掩饰。

沈卿之坐在一旁,听着他的话,心中满是感动,偷偷抬眼看向他,正好撞见他望过来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情愫暗生。

沈将军点点头,神色缓和了些:“顾先生的才名,我早有耳闻。

当年你在府中教卿卿读书,我也知晓你品性端正。

只是,你出身寒门,与我将军府门第悬殊,你就不怕旁人说闲话吗?”

“我不怕。”顾锦容坦然道,“我虽出身寒门,却有手有脚,有满腹经纶。

我能凭借自己的本事考取功名,在文坛立足,日后也定能护卿卿周全,让她不受半分委屈。

旁人的闲话,于我而言,不足为惧。”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让沈将军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李氏在一旁适时开口:“老爷,顾先生对卿卿一片痴心,又有才华,有风骨,这般难得的人,错过了实在可惜。”

沈卿之看着父亲,心中有些忐忑,她攥紧了手中的帕子,轻声道:“父亲,女儿心悦顾先生。

无论他出身如何,女儿都愿意与他共度一生。”

这是她第一次这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声音虽轻,却带着无比的坚定。

沈将军看着女儿眼中的期待与坚定,又看了看顾锦容眼中的深情与诚恳,沉默了片刻,终是叹了口气:“罢了。

婚姻大事,向来是缘分天定。

既然你们两情相悦,顾先生又有如此诚意,我便不再反对。”

听到父亲同意,沈卿之瞬间喜极而泣,眼中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地滑落。

顾锦容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对着沈将军深深一揖:“多谢沈将军成全!”

“不过,”沈将军话锋一转,“婚姻并非儿戏,你们还需好好相处,彼此了解。

待时机成熟,再商议婚期不迟。”

“是,谨遵沈将军教诲。”顾锦容恭敬地应道。

事情尘埃落定,沈卿之心中的石头彻底落地,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顾锦容在府中逗留了片刻,与沈将军谈及诗文时政,见解独到,谈吐不凡,更是让沈将军对他愈发满意。

临走时,顾锦容看向沈卿之,眼中满是温柔:“卿卿,明日我可否约你一同游湖?”

沈卿之点点头,脸颊微红:“好。”

看着顾锦容离去的背影,沈卿之心中满是甜蜜与期待。

李氏走到她身边,笑着打趣道:“如今心愿得偿,该开心了吧?”

沈卿之扑进母亲怀里,撒着娇:“娘,谢谢你。”

“傻孩子,只要你幸福就好。”李氏轻轻拍着她的背,眼中满是慈爱。

回到自己的房间,沈卿之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海棠花,嘴角忍不住上扬。

她想起明日要与顾锦容一同游湖,心中满是期待,开始琢磨着该穿什么衣裳,梳什么发髻。

第二日,顾锦容如约而至。

他骑着一匹白马,身着月白色长衫,腰间系着昨日的玉佩,身姿挺拔,俊朗不凡。

沈卿之穿着一身粉色襦裙,梳着灵动的双环髻,发间插着几朵珠花,清丽动人。

两人坐上马车,前往京郊的镜湖。

车厢内很安静,偶尔能听到窗外的马蹄声和鸟鸣声。

沈卿之坐在顾锦容身边,能感受到他身上淡淡的墨香,心中有些羞涩,却又忍不住想要靠近他。

“这些年,你过得好吗?”顾锦容率先打破沉默,目光落在她身上,满是关切。

沈卿之点点头:“挺好的。

爹娘和兄长们都很疼我,府中也没什么烦心事。

就是……偶尔会想起你。” 说到最后一句,她的声音低了下去,脸颊微红。

顾锦容心中一暖,温柔地看着她:“我也是。

这些年,我时常会想起在将军府的日子,想起你背书时认真的模样,想起你闯祸后狡黠的笑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回乡备考的日子很枯燥,每日除了读书便是读书。

每当我觉得疲惫不堪时,就会拿出你当年送我的那支毛笔,想起你说的‘顾先生一定要考中功名’,便又有了动力。”

沈卿之有些惊讶:“我送你的毛笔?你还留着?”

“嗯。”顾锦容点点头,眼中满是笑意,“那是你亲手为我挑选的,我一直珍藏着,舍不得用。”

听到他的话,沈卿之心中满是感动。

她没想到,自己当年随意送的一支毛笔,他竟珍藏了这么多年。

“那你考中功名后,为何不早些来找我?”沈卿之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委屈。

顾锦容叹了口气:“我本想考中功名后便立刻回来找你,可那时我刚入仕途,根基未稳,怕给不了你幸福。

我想再等几年,等我更有实力了,再风风光光地来求娶你。

没想到,却听闻你要相亲的消息,我便再也等不及了。”

他的话语温柔而真诚,让沈卿之心中的委屈瞬间消散。

她看着他,眼中满是理解:“我明白。”

车厢内的气氛愈发融洽,两人聊着这些年的经历,分享着彼此的趣事。

沈卿之说起自己爬树掏鸟窝被父亲责罚的糗事,顾锦容听得哈哈大笑;顾锦容说起自己备考时的艰辛,沈卿之听得满心心疼。

不知不觉,马车便到了镜湖。

下了马车,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清澈的湖水,湖边杨柳依依,鲜花盛开,景色宜人。

顾锦容租了一艘画舫,带着沈卿之登上船。

船夫缓缓摇起船桨,画舫顺着湖水缓缓前行。

湖面上波光粼粼,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让人心情舒畅。

两人坐在画舫的窗边,看着窗外的美景,聊着心中的情愫。

沈卿之靠在窗边,看着顾锦容温柔的侧脸,心中满是甜蜜。

她觉得,这样的时光真好,岁月静好,身边有他。

顾锦容看着她明媚的笑容,心中也是满满的欢喜。

他知道,自己这么多年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卿卿,”顾锦容握住她的手,目光灼灼地看着她,“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往后余生,我定会好好待你,不离不弃。”

沈卿之看着他眼中的深情,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泪水,却笑得无比灿烂:“我也是。

顾锦容,往后余生,请多指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