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心和唐尧穿的衣服竟是有些撞衫,莲心是米色卫衣加牛仔裤,唐尧是白色卫衣加牛仔裤,莲心其实没有注意到两人的穿着,唐尧却觉得这相似的衣服背后暗含着几分浪漫和默契,这让他的心情莫名好了很多。
莲心指挥着唐尧把车开到福寿山的停车场,然后扫码骑共享单车。
“现在大部分荠菜都老了,但是福寿山的阴面有一片荒地,那里的荠菜长的又大又嫩,这时候去挖最合适。”莲心背着一个书包,书包里放了点水果、零食和水,外加两个塑料袋和两把钢尺。
“既然长得好,会不会已经被别人都挖没了?”
“有可能,我们先去碰碰运气,因为那里离入口处比较远,很多人就算来爬山,也很难走到那边去。”两人停下自行车,又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唐尧终于能明白莲心嘴里的比较远是有多远了。
“还没有到吗?”
“快了。”
“吃个荠菜饺子,这成本也太高了吧?”
“快了,快了,要不你先喝口水?”其实莲心是真的感觉到累了,她现在这个欠锻炼的小体格,一点点活动量都够她受的,唐尧只是欠缺点耐心。他接过莲心递过来的矿泉水,喝了两口,刚要把水递给莲心的时候,才看到莲心因为爬山,脸上漾起的红晕。他伸手把莲心的背包拿走,包不重,但是自己背更合适。
经过一个紫藤萝花搭起的长廊,有不少人在花下打卡。莲心看着开着正盛的紫藤萝花,有些愣神。
“你想在花下拍个照片吗?”唐尧问。
“我不想拍照,但是我想摘些花回家,炸炸吃。”
“花还能吃?”
“能吃,玉兰花可以炸着吃,藤萝花也可以炸着吃,不过,都是只听说过,没有亲自做过,吃花一事,不管味道如何,总是感觉和风雅能搭上边了。”
“那就抽空做了尝尝。”
“要是做了不好吃怎么办?”
“那就供起来,供给屈原。”
“为什么是供给屈原呢?”莲心禁不住问。
“他的《离骚》中大量的词句都是和花草有关,‘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你看,他的政治理想,人生诉求,都揉进大自然的花草之中了。”
“有道理,屈原身上确实有很多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要是有人告诉我,他每天饮露食花,我竟认为合理的很。”说完,莲心也不知道脑海中出现什么画面,她就吃吃笑了起来。看到她笑,唐尧也跟着嘴角上扬。
又爬了半个山头,终于到了莲心说的那片荒地,幸好幸好,这边还没有被开发。
有的荠菜虽然已经抽了花苞,但是总体还是很嫩。莲心兴奋地拿过书包,把钢尺拿出来,拎上塑料袋,蹲下身就开始挖荠菜了,那兴奋劲,震得前额的刘海儿都发颤。
唐尧也拿出一把钢尺,他先蹲在莲心身边,观察莲心是怎么挖荠菜的,这对他而言,确实是全新的体验。
“挖野菜不是用铲子吗?”唐尧问。
“正说是用铲子的,但是家里没有,咱们也没有必要为了挖一次野菜就专门买铲子吧?你试试,这钢尺也是极好用的,你挖的时候,尺子多往深处走走,荠菜的根也是可以吃的,你连根挖起就行。”莲心又给他示范了两遍,唐尧就开始自己尝试着挖,但是他不是很能分辨出面前的是不是荠菜,有一种野苦菜和荠菜长得很像,唐尧总感觉它们长得一样。他拿不准的时候就喊莲心过来看,莲心满满全是捡到宝贝的兴奋,帮他辨别荠菜的时候也是耐心十足。“这是荠菜,你很会找啊!”“这颗不是,但是它左边那颗是。”唐尧挖的荠菜刚刚垫满袋子底,他的腿就有些蹲麻了,于是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观察蚂蚁。
看看蚂蚁,再看看莲心,怕被莲心发现自己在看她,于是赶紧再低头看蚂蚁。莲心认真挖荠菜的样子,让唐尧想到在森林中采野花的小红帽,想到儿歌中那个采蘑菇的小姑娘。唐尧突然生发出一种想法,如果,如果莲心一直这样下去该多好,此时的她是轻松惬意的,这种轻松惬意,是之前唐尧从未在她身上看到过的。
唐尧干脆躺下来,眯着眼看蓝天,看太阳,思绪回到了莲心给他的一封信。每封信打开时,最兴奋的是陈开博,“我看看,我看看,莲心又写了什么内容?”陈开博看完之后,他才会装作不经意的收起来。其实,每次关上自己卧室的门,他都会重新把信拿出来,在床头灯的光下,一个字一个字看莲心写的信。
“最近带了一个孩子,初中生,脾气比较暴躁。我不想带了,但是当我辞职的时候,孩子又哭了,说要是我不给他讲课了,他就彻底不学习了。男孩负能量太多,我有些招架不住,如果干什么都要哄着才能干,这路还是走不长远的。我虽不想带,但孩子不想我走,我就再坚持坚持吧。最近他突然和我死的问题,他问我人活着是为啥呢?他一双眼睛中竟然透露着绝望的气息,我一时没有想好该怎么回答他。他又说,你看看当这个世界没有人理解自己的时候,还是死了的好,那三闾大夫屈原慨叹举世混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时,已经是存了必死之心了,他的死多有价值啊,不仅让后人记住了他,还给我们贡献了一个假期。他既然说到屈原,我就顺道给他讲了讲《离骚》,屈原为什么而跳江呢?是因为自己的政治抱负无处施展吗?是因为自己官场失意吗?是因为失了君主的恩宠吗?都不是,是因为君主不够贤明,是因为楚国的落败,他不是为自己而死,他是殉国而去。就像那柔弱女子柳如是,听闻明朝灭亡,纵身一跃跳入水中是一样的,国家亡了,我要追随自己的国家而去。讲完之后还是觉得自己主题不够明确,我怎么给一个初中生讲生死呢?不知生焉知死?还是不知死焉知生?自己都是混沌的状态,怎么能把别人引导明白?我向我的老师讨教,老师说,孩子的问题应该是出在家长身上,老师让我带家长写拥抱日记,每天拥抱孩子,沉默地拥抱,拥抱的时间尽量长一点,每天每天坚持,看看有没有效果。我可能水平不行,家长没有搭理我,但是我想,我老师说的这个拥抱应该是有用的吧。”
放下莲心的信,唐尧就从电脑上找出屈原的《离骚》,他一遍遍读,读完之后又想象,莲心是怎么给她的学生讲解的呢?
正想着,脸上落了一条丝巾,唐尧用手拿开丝巾,睁眼一看,莲心正坐在他旁边,微笑着看着他。
“阳光太晃眼睛了,你用丝巾遮遮眼睛。”莲心说。
“你挖了多少了?”
“挖了很多了,我再挖一小会儿,我们就走。”说完,她又起身挖去了。唐尧则拿起这绿色的丝巾看了看,然后盖在眼睛上。
莲心写给自己的信里什么都有,她的学业,她的学生,她的困惑,她都絮絮叨叨在信纸上。有时候唐尧想,她大概是实在没得说了。有一次她谈到运动和劳动。
“运动和劳动都是防抑郁和抗抑郁的良药,据说体育生是零抑郁,人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多巴胺和内酚酞,都会增加我们愉悦的感受。而劳动为什么会减少我们抑郁的可能呢?是因为劳动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是放空的状态吗?是因为当我们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时候,我们会拥有好的胃口和睡眠吗?是因为身体很累的时候,大脑就没有机会疲劳了?是因为劳动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希望和回报?比如,我们种下了花生种子,它们会很快的发芽、会长大、会开花、会结果,土地是不会骗人的,让我们能亲自见证生命的成长,会不会就能减少一些我们内心的无助呢?还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会增加人与人的互动,从而减少孤独感。如果将来有机会,我就去包一块地,让我的学生们每个周末拿一天时间去种地,通过实践来试试,劳动到底对抗抑郁有没有用。”
太阳晒在脸上,有些过于热了。
唐尧拿开丝巾,坐了起来,视线扫了一圈,莲心装荠菜的袋子已经满了,人却不在附近。唐尧站起身往远处看,终于在远处的草地上看到了莲心,她正和一个小女孩放风筝呢,先是女孩拉着线往前跑,莲心在后面举着风筝跟着跑,这样三四次,风筝也飞不起来。接着又换莲心拉着线在前面跑,风筝还是飞不起来。
唐尧走着过去,和扎着羊角辫的女孩打了声招呼,然后,拿起风筝,把横着的那根竹条调整了一下,然后又让莲心飞飞试试。这一次,风筝顺利飞到了天上,而且越飞越高,莲心十分兴奋,小女孩也十分兴奋。莲心把风筝线还给小女孩,和唐尧一起回去拿他们的荠菜。他们刚转身离开,上完洗手间的小女孩的妈妈也回来了。
“我和小姑娘飞了那么多次,只是想着自己跑的不够快,还在拼命跑,就是没有想想,是风筝的骨架扎歪了,如果不是你出手,今天这风筝是绝对上不了天了。”莲心依旧沉浸在把风筝飞上天的喜悦中,语气中夹杂不少激动的情绪。
“你们是当局者迷,我在远处看,风筝每次都是朝一个方向歪着掉下来的,所以,我才猜想是骨架的问题。”
两人在外面面馆吃了饭,又去菜市场买了韭菜和肉才回家。
唐尧工作上有事,被一个电话叫走了。莲心则利落地把水饺包好后,放进冰箱冻上,匆匆忙忙又跑去陪高三生上晚自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