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恋爱基本公理 > 第9章 数据点的汇聚

恋爱基本公理 第9章 数据点的汇聚

作者:钱乌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14:36:28 来源:文学城

区域复赛的准备,如同一条驶入最后狭窄险峻河道的航船,进入了最后也是最令人窒息的冲刺阶段。论文的主体部分,经过无数次的打磨、争论、修改和润色,已经如同被流水反复冲刷的鹅卵石,变得圆润而坚实,结构和论证都趋于完善。此刻的重心,完全转移到了答辩陈述的反复演练,以及用于辅助展示、力求直观清晰的可视化材料的最终优化上。江宥礼和阮溪白几乎将所有能挤出的课余时间,甚至是睡眠时间,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了这最后的攻坚战中。空旷的教室成了他们临时的堡垒,每晚都亮着灯,直到教学楼管理员前来催促,才会带着满身的疲惫和尚未完全平息的思维火花离开。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三夜晚。窗外的北风如同被困的野兽,发出低沉的、不间断的呼啸声,用力拍打着窗棂,试图钻入室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室内那片被几排日光灯管映照得如同白昼般的宁静。只有他们两个人。江宥礼坐在课桌前,面前摊开着写满批注的答辩稿,他正反复推敲着几个关键转折处的措辞,眉心微蹙,试图在绝对的学术严谨性与富有感染力的生动表达之间,寻找到那个如同黄金分割点般难以捕捉的最佳平衡。而在不远处的另一张课桌前,阮溪白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代码行,他正在调试一个自己编写的、用于动态可视化展示“数学与哲学观念交织演进”脉络的简单交互程序。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敲击声清脆、规律,如同精准的节拍器,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构成一种奇异的、令人安心的背景音。

然而,这种高度专注的宁静,被一声突如其来的、轻微的“啪”的断裂声骤然打破。紧接着,头顶那排原本稳定散发着白光的日光灯管,像是被抽走了生命力般,剧烈地、神经质地闪烁了几下,发出令人不安的“滋滋”声,随即,光芒彻底熄灭,陷入死寂。这仿佛是一个信号,几乎在同一时间,整栋教学楼的灯光,由近及远,如同多米诺骨牌般,依次被无形的黑暗吞噬。停电了。

刚才还亮如白昼的教室,瞬间被一种浓稠得化不开的、近乎实质的黑暗彻底笼罩。那黑暗如此纯粹,仿佛有重量般压在身上,让人呼吸都为之一滞。只有阮溪白那台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还在顽强地散发着最后一点微弱的、惨淡的蓝光,如同暴风雨中即将熄灭的灯塔,勉强映照出两人脸上那瞬间凝固的错愕与茫然。窗外,远处路灯昏黄的光线,如同濒死者的目光,艰难地穿透玻璃,在教室的地面上投下几道模糊而扭曲的、鬼魅般的影子,勉强勾勒出桌椅沉默而诡异的轮廓。

几乎是出于一种超越理智的本能反应,在黑暗如同巨浪般拍下、视觉瞬间被剥夺的刹那,江宥礼的身体比大脑更快地做出了行动。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朝着记忆中阮溪白所在的方向,迅速而准确地伸出手,在一片冰凉的空气中,触碰到了对方的手腕,然后坚定地、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温和,将其握住。触手所及,是一片意料之外的冰凉,而且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在那皮肤之下,对方的手臂肌肉在被他触碰到的瞬间,猛地绷紧,僵硬得像一块石头。

“别怕,”江宥礼的声音在绝对的黑暗中响起,失去了视觉的参照,那声音仿佛被放大了,带着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低沉而稳定的安抚力量,穿透令人心慌的寂静,“可能是线路故障,或者区域性的临时停电。”他握着他手腕的力度,恰到好处地传递着温暖与安定,既不过分用力显得冒犯,又足够清晰地表明“我在这里”。

阮溪白在那最初的、源于对未知和失控的本能抗拒所带来的僵硬之后,并没有尝试挣脱那只温热的手。在视觉被强制关闭后,其他的感官仿佛被瞬间打开了增益的开关,变得异常敏锐和清晰。他能无比清晰地听到江宥礼近在咫尺的、平稳而悠长的呼吸声,与自己因受惊而略显急促的呼吸交织在一起;他能闻到他身上传来的、一种淡淡的、像是旧书页、墨水与某种清爽洗衣液混合在一起的、独特而令人安心的清冽气息,这气息此刻成了黑暗中唯一可辨识的坐标。而手腕上传来的、那片源源不断的、带着生命力的温热触感,则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有效地驱散了这突如其来的黑暗与寂静所带来的、那种对混乱和未知的深层恐惧与不适感。

“……我没怕。”阮溪白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比平时要低沉、沙哑一些,带着一种显而易见的、强自镇定的味道,仿佛在努力维持着平日里的冷静外壳,“只是讨厌这种……没有预兆、无法预测的混乱和中断。”他习惯于将所有变量纳入掌控,习惯于在清晰可见的路径上行进,停电这种完全脱离计划表、打破一切秩序的意外,是他最不喜欢的、最难以忍受的变量。

“嗯,我知道。”江宥礼低声应和着,表示理解,但他握住他手腕的手,却没有丝毫要松开的意思。他似乎也……贪恋着这黑暗中唯一的、真实的、带着体温的连接点,这触感让他确信彼此的存在,抵消着黑暗带来的虚无感。就在这时,笔记本电脑屏幕最后那点顽强挣扎的蓝光,也如同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闪烁了一下,彻底熄灭了。周围陷入了更深、更彻底的黑暗,仿佛连时间都凝固了。

两人一时之间都没有再说话。绝对的黑暗中,听觉变得异常发达。彼此的呼吸声被放大,清晰可闻,一呼一吸间,仿佛在进行着无声的对话。窗外,隐约传来其他教学楼里学生因这突然停电而爆发出的、带着兴奋或抱怨的喧哗与骚动声,反而更加衬托出他们这个角落异样的寂静与隔绝。

“看来,今晚的工作计划,只能被迫到此为止了。”江宥礼轻轻地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无奈,但若仔细分辨,似乎又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般的放松?仿佛这意外的中断,也暂时赦免了他们紧绷的神经。

“嗯。不可抗力因素。属于计划外的系统性风险。”阮溪白表示同意,用词依旧保持着他的风格。他微微动了一下被握住的手腕,江宥礼这才像是从某种专注的状态中被惊醒,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可能持续得太久了,他缓缓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留恋,松开了手。那片冰凉的皮肤离开掌心的瞬间,一种微妙的、空落落的感觉悄然袭来。

“要不要……去楼梯间坐一会儿?”江宥礼在黑暗中提议道,声音里带着一点试探性的不确定,“那里有大的窗户,应该能透进一些月光或者路灯光,会比这里亮一点。我们可以等等看,会不会很快来电。”

“……好。”阮溪白沉默了几秒,给出了简洁的回应。

于是,两人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那点微乎其微的昏暗光线,像两个盲人般,小心翼翼地、摸索着,一前一后,缓慢地挪出教室。脚下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谨慎,生怕撞到任何东西。来到相对开阔的楼梯间,这里果然如同江宥礼所说,比密闭的教室要“明亮”许多。清冷的、如水银般的月光,透过巨大的、没有遮挡的窗户,毫无阻碍地倾泻进来,在冰冷的水磨石台阶和地面上,铺开了一片静谧而柔和的银白色光辉,仿佛在地上凝结了一层薄霜。

他们在靠近窗户的、冰凉的台阶上并肩坐下,中间隔着一段恰到好处的、属于朋友之间的礼貌距离。脱离了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又身处于这样非常规的、带着些许浪漫与隐秘色彩的环境下,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与平日里的协作或争论截然不同,一种陌生而悸动的情绪在空气中悄然弥漫。

“你……”江宥礼犹豫着,率先打破了这份微妙的寂静,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楼梯间里显得有些轻,带着回音,“好像……很怕黑?或者说,是害怕这种突如其来的、一切脱离掌控的失控感?”他回想起刚才阮溪白瞬间的僵硬和冰凉的体温。

阮溪白沉默了一下,没有立刻回答。在朦胧而温柔的月光下,他平日里过于清晰冷硬的侧脸轮廓,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柔光,变得有些模糊和异常的柔软。他难得地没有引用任何数据或理论来反驳或解释,只是从喉咙深处,发出一个极其轻微的、几乎被风吹散的单音节:“嗯。”他顿了顿,补充道,声音很轻,“没有规律、缺乏预兆、无法用现有模型预测的事物,会让我……感到不安。就像一台精密仪器正在稳定运行时,突然接收到了一个无法识别、无法处理的乱码指令,会导致整个系统陷入短暂的……混乱。”

“那我呢?”江宥礼侧过头,在月光下看着他柔和的侧影,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问道,“我在你看来,是不是也挺‘没有规律’、挺难以预测的?”毕竟,他满脑子都是那些在对方看来可能过于“形而上”、跳跃性极强的哲学思辨和意义追问。

阮溪白闻言,也转过了头。在皎洁的月光映照下,他那双总是清澈见底、映照着理性光芒的眼睛,此刻仿佛盛满了从窗外洒落的细碎星辉,带着一种江宥礼从未见过的、毫无保留的专注,直直地看向他。

“你不一样。”他回答得异常迅速,几乎是不假思索,仿佛这个答案早已存在于他的核心程序之中,“你的‘没有规律’,是……可以理解的。甚至,”他罕见地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自身的词汇库中努力搜寻着最贴切的表达,那双凝视着江宥礼的眼睛一眨不眨,“是让我……想去理解的。”

江宥礼的心猛地一跳,像是被一柄温柔却力道千钧的重锤精准地击中,胸腔里瞬间充满了某种滚烫而汹涌的情感,几乎让他窒息。他怔怔地看着阮溪白在月光下仿佛会发光的眼睛,一时间竟忘了该如何回应。

阮溪白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超出了平日理性分析的范畴,带着某种难以界定的情感色彩。他有些仓促地、近乎狼狈地移开了目光,重新望向窗外那片沉沉的、无边无际的夜色,只留给江宥礼一个在月光下泛着柔和光泽的、线条优美的侧脸和微微泛红的耳廓。他用一种比刚才更轻、几乎像是自言自语的声音,低声补充道:“而且,有你在的时候,像刚才那种……‘混乱’的状态,好像……也没那么难以忍受了。”

这句话很轻,轻得像一片羽毛落地。然而,落在江宥礼的心湖里,却像一块被投入平静深潭的巨石,瞬间掀起了滔天的巨浪,汹涌的情感澎湃着,几乎要冲破他的胸膛。他彻底怔住了,只能一瞬不瞬地看着阮溪白在月光下那仿佛被精心雕琢过的侧影,一种混合着巨大狂喜、深切感动和难以言喻的疼惜的情绪,将他整个人牢牢攫住。

“其实……”江宥礼也转过头,将目光投向窗外那片共同的夜色,声音放得很轻,很柔,像是怕稍微大声一点,就会惊飞了栖息在此时此地的、这片刻脆弱而珍贵的静谧,“我有时候,也会觉得……很孤独。”

阮溪白疑惑地转过头,月光下,他的眼神里带着清晰的不解。在他看来,江宥礼是那种内心世界极其丰富、似乎永远能自给自足的人。

“当一个人长时间地、深深地沉浸在那些庞大而古老的哲学体系里,试图去理解那些抽象到近乎虚无的概念,执着地追问那些或许永远没有标准答案的终极问题时,”江宥礼微微笑了笑,那笑容在朦胧的月光下,显得有些飘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会觉得周围的世界好像渐渐远去,变得空无一人,天地间只剩下自己和那无穷无尽的、如同迷宫般的思辨。那种时候,”他的声音愈发低沉,“就会特别希望,能有人理解,哪怕只是……无法理解,但愿意安静地待在旁边,仅仅作为一种……存在的证明。”

就像你现在这样。他在心里,默默地、郑重地补充了这句没有说出口的话。

阮溪白安静地听着,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用逻辑去分析或反驳。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在那本软面抄上,曾经记录下的关于江宥礼的那些“长时间沉默”的备注。他当时只是将其标记为“可能产生突破性观点的前兆”。直到此刻,他才隐约触摸到,那些沉默背后所承载的,是这样一种深海般的、不为人知的孤独感。一种陌生的、酸涩而柔软的情绪,在他精密运行的心脏部位,悄然蔓延开来。

“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你的哲学世界,那些关于存在、本质和意义的追问。”阮溪白斟酌着,非常缓慢地、一字一句地开口,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谨慎和认真,仿佛在对待一个极其精密的实验,“但如果你需要有人……‘待在旁边’,我……可以。”他顿了顿,似乎觉得这样的表达过于感性,不够严谨,于是又下意识地恢复了点平日里的语气,像是在陈述一个经过验证的客观事实,“而且,根据之前的合作数据记录分析,我们在同一物理空间内进行各自的工作时,整体效率并不会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会有微弱的提升。”

江宥礼听着他这前半段堪称动人的承诺,和后半段画蛇添足般的、阮溪白式的严谨补充,终于忍不住低低地笑了出来,胸腔因为笑意而微微震动。然而,他的心头却因为这别扭又真诚的话语,暖得发烫,仿佛被浸入了温热的泉水之中。这大概,就是他能从阮溪白那里得到的、最动听也最独特的承诺了。

就在这时,“咔哒”一声轻响,如同一个开关被重新合上,头顶楼梯间的照明灯骤然亮起,刺眼的白炽光线如同利剑,毫无预兆地刺破了温柔的月光氛围,刺得两人同时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抬起手遮挡。电力恢复了。教学楼里立刻传来其他学生劫后余生般的欢呼声、桌椅拖动声和喧闹的交谈声,现实的、嘈杂的世界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重新归来,将刚才那片月光下的静谧天地冲击得七零八落。

两人花了几秒钟才适应了这突如其来的光亮。当眼睛能够重新清晰视物时,他们几乎是同时看向对方。在明亮甚至有些刺眼的灯光下,刚才在黑暗和月光中所袒露的那些脆弱的心迹、那些超越协作关系的对话,仿佛都无所遁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两人都感到一阵强烈的不自在和微妙的羞赧。阮溪白甚至不自然地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试图重新建立起那层理性的屏障。

“回去吧。”江宥礼率先站起身,动作略显僵硬地拍了拍裤子后面可能沾上的灰尘,然后,他做了一个自己都没想到的大胆举动——他向着还坐在台阶上的阮溪白,自然而然地伸出了手。

阮溪白看着那只递到自己面前的手,骨节分明,手指修长,在灯光下显得干净而温暖。他明显地犹豫了一瞬,镜片后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在快速计算着这个行为的含义和合理性。最终,他还是缓缓地伸出了自己的手,轻轻地搭在了江宥礼的掌心。江宥礼感受到那微凉的指尖触碰,心里微微一颤,随即微微用力,稳稳地将他从冰凉的台阶上拉了起来。手掌相触的时间非常短暂,可能只有一两秒钟,但就在那短暂的肌肤相亲间,仿佛有一股微弱而清晰的电流,瞬间窜过两人的手臂,直抵心脏。他们像是被烫到一般,都迅速而默契地松开了手,各自将手收回,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回去的路上,两人之间依旧弥漫着沉默。但这次的沉默,不再是以往那种各自沉浸在独立思考世界中的平静,也不是激烈争论后带着火药味的冰冷,而是一种……弥漫着微妙悸动、心照不宣的暖昧氛围。他们都能清晰地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今晚那片意外的黑暗与温柔的月光共同作用下,已经被彻底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某种坚固的壁垒被打破,某种朦胧的情感被确认。

那些曾经散落在江宥礼哲学笔记本边角、和阮溪白软面抄“元数据”页面上的,看似零散的、关于对方的观察数据点——一个眼神,一个微表情,一次敲击桌面的节奏,一次递过来的巧克力,一句生硬的关心,一段月光下的对话——在这一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用一条温柔而坚韧的线,巧妙地串联了起来。它们不再是无序的、意义不明的离散点,而是汇聚成了一个清晰的、强烈的、再也无法被理性忽略或压制的完整信号。这个信号,指向一个他们尚未用言语正式命名、却在心底早已心知肚明的结论。

新的情感函数图像,正在名为“江宥礼与阮溪白”的坐标系上,挣脱了所有犹豫和不确定的迷雾,清晰地显现出它坚定而动人的、持续上升的轨迹。而他们,都是这条独一无二的轨迹上,彼此相依、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坐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