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正朝会结束,李世民给群臣分发了赏赐后,便挥手让大部分臣子离开。只有几位他的心腹大臣留了下来,一行人从太极殿前往了两仪殿。
才进入两仪殿不久,李世民刚刚来到位置上坐稳,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发问了:“杜大人,你快讲讲,你昨日忽然睡着是怎么回事!我好奇一晚上了!”
杜如晦有些头痛地看了眼问话的尉迟敬德,尉迟敬德被身边的程知节拽了一下,才忽然反应过来,嘿嘿笑着看向李世民:“我这是替陛下问的,陛下定然也很想知道此事!”
李世民失笑,却也没多说什么,冲着杜如晦点点头:“克明,且说说是怎么回事吧。”
杜如晦便将昨晚之事简单叙述了一下,包括他梦中见到的那个女孩和那幅画,耳边那道古怪的声音,“点赞”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自己被绿光笼罩后身体的变化。
虽然在场不管是陛下还是臣子,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但杜如晦所言,听得众人仍是忍不住啧啧称奇。
尉迟敬德更是又抢在李世民前头发问:“梦中那个小娘子真的只是让你点了几下那个半圆,其他的什么也没做?杜公,你回家之后有没有查看过库房,家里的金银也没少?”
杜如晦对尉迟敬德实在有些无奈,但还是回答了他的问题,点头应是,很笃定地道自己只点了半圆,家中财物也分毫未少。
并且他还补充说,今晨自己醒来,感觉身子比之前有力气多了,想必那女孩所作所为是有效果的。
李世民仔仔细细地听完了杜如晦所说的所有内容,时不时还拿着笔在纸上记些什么内容。待到杜如晦说完,他沉着眸,未曾言语。
许久之后,他才复又开了口,让房玄龄把跟这个女孩相关的事情都细致地重新再说一遍。
房玄龄自然应是,之前禀报的时候,他怕女孩心间所想会引起众人惊骇,所以只挑了比较重要的内容说。如今在场诸位都见识过了女孩的脾性,他便凭着记忆完完全全把女孩曾经想过的那些内容都说了出来。
待他说完之后,不知不觉间,大臣们也分为了几派: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是比较相信她的;而长孙无忌魏征和李孝恭都持中立态度;也有比较偏激的像是侯君集,认为女孩跟昨晚的刺杀有关系,应该赶紧抓起来。
不过听到侯君集这么说,今天一直话不多的李世民却开口反驳他:“朕注意到了,昨晚刺杀之人听不见她心中所想。”
是以,他虽然怀疑她,却不认为她跟来刺杀的突厥人有关系。
针对女孩的意见不一,大家便暂且放下,把重点转移到【炸猪排】给她发的那些史料和那个叫做【世界】的东西上来。
那被起居郎速记下来的史料,李世民早已经命人多抄录了几份,此刻大家纷纷传看着。
一向不怎么开口的李孝恭翻阅着手上的纸张,双眉逐渐皱起:“去岁已经有过大水,近几年天气相似,臣觉得的确有再度出现大水的可能。”
程知节也叹了口气:“这蝗灾已经连续三年了,若是真如这上面所说,今年还有蝗灾,百姓们又要受苦了。”
哪怕是比较怀疑陶丸子的那几个大臣,此刻却都对那几份史料的真实性表示了肯定。
毕竟,他们感觉这实在不像那些光幕上说奇奇怪怪话的人能编出来的内容!并且,其中有几句还提及了贞观四年之前发生的灾情,竟然都一一对上了!
于是大家越讨论越发愁,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的表情,上前一步:“陛下不必担忧,虽不知那炸……【炸猪排】是从何处得到这些消息,但既然被我们看到,让我们可以提前预防,就是大唐之幸。”
这个ID有些烫嘴,长孙无忌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念出来的,也不知道取这个名字的人到底怎么想的。
李世民不得不担忧,因为这些文字如果是真的,对他来说,那就代表着无数受灾的大唐百姓。
【炸猪排】给出的史料只说明了灾祸发生的时间地点,却未说明程度,因此即便是能预防,预防的度也要由他来斟酌把握。
好在李世民从来不是犹疑不定的人,问题来了他就解决问题。
帝王跟众臣商量了一阵,可算是先定下了个简单的章程,有了做事的眉目。
有了方向之后,大家心里稍微有了些谱,都放松不少,开始把话题转移到那个【世界】上来。
那世界频道的内容因为很多都是重复的内容,所以倒是有不少人记了下来,但是几乎每句话语都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好不容易,通过杜如晦的描述,他们大致知道了“点赞”的意思,但是经常跟在“点赞”后面的花生米(注1)又是什么东西,听闻水稻会开花,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花生米”?
还有那“咸鱼”是什么,“全息”又是何意?
一通议论下来,世界频道的加密通话也就只有这句点赞相关的被稍微破解了,其他的仍然一无所知。
众人献策发言,直说得嗓子冒烟。李世民这时连忙叫宫人给众臣添茶,大家也得以短暂休息。
但是尉迟敬德坐不住,趁机跟周围同僚交头接耳,述说自己的疑惑:“义贞,我昨天琢磨了一晚上,你说那小娘子,为啥要叫陛下那什么‘二凤’呢,陛下行二咱都知道,但是陛下乃真龙天子,怎么着都应该是‘二龙’啊,怎么跟凤扯上了关系。”
程知节哪里会知道,且不说李世民如今没写《威凤赋》,就算是写了,他也没啥兴趣看,更不会跟这个称呼联系到一起。
李孝恭一向不喜欢尉迟敬德这种不分场合的表现,冲他默默翻了个白眼。
李世民其实也想不通这一点的,不仅如此,那些个什么东半球话事人,亚洲州长他也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虽然能猜到是好话,但是听不懂的好话实在让人有些迷茫。
而房玄龄却是一怔:昨天大家被定住都太慌乱,没多少人把陶丸子说的所有话都给记下来,他因为被定住过一次,倒是没怎么慌张,因而多记住了一些内容。但是被刺客一搅和,又都给忘到脑后去了。
这下尉迟敬德一说,他好像忽然回忆起了一些:等等,他家“女儿”,是不是管陛下叫过“太宗文皇帝”来着!
陛下是太宗很好理解,而文皇帝……因为陛下敬仰汉文帝,之前还跟他们开过玩笑,暗示自己喜欢“文”这个字来着。
虽然只是君臣之间的玩笑话,但最后……或许成真了也说不定!
房玄龄想到第一次听到自己名字就能开口叫自己“房相”的陶丸子,她还让太子和越王学一对并不存在的名叫“chutan”的兄弟:或许,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复杂,不是仙也不是妖,更不是精怪,只是后人而已呢?
房玄龄越想越觉得可能,跟杜如晦分享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但亲自被她治疗过的杜如晦却有些怀疑,跟他小声交流:“真有后人能有这种本事吗?”
房玄龄点头:“商周之时的人们又何曾想过,我等如今用纸张来写字呢?若是放到那时候,纸说不定也能称作神物了呢?”
这话是夸张了些,但是杜如晦的确稍稍被说服了,捋着胡须思考起来。
侯君集注意到房杜两个人在说小话,哼了一声:那人分明就是有问题,这两位大人为何要与她站在一边!
越想越气不过,侯君集就像个打小报告的小学生一般对李世民开了口:“臣见房公杜公似有所悟,陛下不妨叫二位大人说说。”
哪怕李世民此刻忙于研究那些史料,但仍是忍不住被侯君集这一句话给逗笑了。
不过臣子之间意见有异实在正常,李世民也有些好奇房杜二人在讨论什么,便开口询问。
房玄龄无奈起身,把自己刚才的想法又说了一遍。
大家一想:是哦,一直在怀疑这女孩是什么,说不定她也只是个普通的人呢?只是后世太过厉害,所以才叫她有了这些本事而已?
不过她那些本事实在惊世骇俗,前所未见,因此哪怕被反复提起,一群人也没有商量出个所以然。
大家意见不一,只能同意再继续观察女孩的方案。
但是女孩的心声只要是大唐人似乎就都能听到,因此李世民还是稍稍下了个“禁足令”,让房玄龄看管好她,别让她去太远的地方。
她的心声着实不可控,万一在大庭广众之下想些不该想的,说不定会横生事端。
许久之后,商议终于结束。李世民又给这些臣子单独发了赏赐,大家谢恩后便准备散去,回家享受年节。
但是,恰巧就是此刻,有宫人急匆匆地上前禀报,说是东宫护卫求见陛下。
李世民一怔:东宫护卫,承乾出什么事了?
于是他便叫人进殿来回话,结果这护卫进来之后就直接跪下请罪,把今日太子和越王去房府“请”人的计划以及失败的结果全盘托出,并说两位殿下此时闹了别扭,一直呆在房府不肯离开。
李世民闻言揉了揉眉心,挥手令护卫去传自己的旨意:让他们不要再闹,速速回宫。
房玄龄也是一怔:为何二位殿下一直呆在他家不肯走?
结果东宫护卫刚退下,宫人就再次来禀报,这回是长孙无忌的夫人传话,长孙府上出了事。
长孙无忌皱眉,李世民也无端心头一跳,干脆开了口:“既然情况紧急,便赶紧让人来传话,不避遮遮掩掩的。”
宫人应是,很快把传话的小厮领了进来,结果他进门以后发现李世民也在,干脆就直接向李世民的方向跪了下来:
“陛下,皇后不见了!”
李世民瞬间心慌如擂鼓。
注1:花生米,实际名字为生花笔,游戏中一个奇遇的戏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