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励精图治的我怎么会亡国[历史直播] > 第6章 006

励精图治的我怎么会亡国[历史直播] 第6章 006

作者:天争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2 20:26:36 来源:文学城

朱翊钧本就是隆庆帝长子,名正言顺的太子,出阁就学后又如此勤勉好学,大臣们赞不绝口,有些夸张地直言太子是大明之福,幸好隆庆帝不是一个苛刻的君父,不然这话必然会惹起一场风波。

朱翊钧按照安排昏定晨省,隆庆帝夸奖他孝悌忠信,孝安皇后更是对外放言听到太子的脚步声,心情便好上一整天。

有关朱翊钧的言论全部传到了李贵妃耳中,她有些坐不住,趁着朱翊钧在上课,让人传了冯保过来。

惜言在前面带路,小声提醒:“你小心点。”

冯保微微点头,同样小声道:“多谢!”

进了永和宫,冯保知李贵妃心情不顺畅,更加小心了。

李贵妃没有转弯抹角,问冯保:“太子近些日子性情大变,可是有人在他耳边说了什么?”

冯保心里也是充满了疑虑,故而将东厂事务放下,几乎和太子形影不离,但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以前,太子对贵妃娘娘百依百顺,很多事情都会找贵妃娘娘拿主意;如今,太子明显有了自己想法,事情更愿意和隆庆帝商量。

“奴婢未发现有异常的人靠近殿下,殿下每日都在忙学业。”冯保如实回答。

至于说因为李贵妃偏心而性情大变,这话说不得,也站不住脚。李贵妃偏心不是一二天,怎突然让太子忍不下去的。

而孟小忠,手段还不高明,太子还不至于被他蛊惑。

“那你说说太子是怎么回事?你陪着他长大,总不会没有发现他近日异样吧?”李贵妃死死盯着冯保,眼神不善。

冯保急忙跪下,道:“奴婢的一切都是娘娘赐的,对娘娘忠心日月可鉴,绝对不会、更不敢在殿下跟前胡言乱语,还请娘娘明察。”

迟迟没有叫冯保起身,李贵妃皱着眉,分辨冯保话里真假。

少顷,李贵妃作势要亲自将冯保扶起,冯保哪敢真的让贵妃扶,连忙起身,听贵妃语气哀怨道:“冯保,从王府那时,你便跟着我们了。为了皇上和太子,我是殚尽竭虑,如今却什么好都没落下。”

李贵妃所言不假,她足智多谋,为了裕王府筹谋颇多。在嘉靖期间,裕王府能够在风雨飘摇中平稳度过,李贵妃功不可没。甚至隆庆帝登基,太子地位稳固也离不开李贵妃周旋。

李贵妃只是偏心。潞王出生在李贵妃风头正盛时,虽无皇后之位,却有皇后之实,春风得意。对比而言,太子在裕王府出生,同舟共济可能是美好回忆,也可能是让人不愿回忆的痛苦记忆,此外,性格强势的李贵妃更想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儿子,一个她能掌控的太子,她不由自主流露出母亲的无奈。

冯保明白自己最大的靠山是李贵妃和太子。以前他十分确定太子会站在他这边,但如今他有些不确定了,所以一定不能失去了李贵妃的信任看重。

“娘娘放心。殿下一时糊涂,他很快会明白娘娘的苦心。”

这是冯保对李贵妃的承诺,承诺他会劝导太子听李贵妃话。

冯保不知道,一场新的风波即将掀起。

朱翊钧在文华殿学习,主要学习内容是经书、书法、历史。

今日授课的是阁老高仪,讲一些历史。

朱翊钧听完课,正在专用房间歇息,用些糕点后会继续上课。

熟读史书是一位帝王最基本的素养,他从启蒙时便精通此道,只不过,史书是常学常新的东西,不同先生有不同观点,多学几次才能举一反三,高仪见多识广,能开阔他的视野。

高仪也在给他准备的房间歇息,里面还坐着张四维,是给太子讲解经书的先生。

高仪平日为高拱和张居正马首是瞻,让人觉得他这人唯唯诺诺没有骨气,但他庶吉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满腹经纶。见到朱翊钧灵心慧性,敏而好学,忍不住感慨:“太子颖悟绝伦,一点就通,慧心远超常人,是为臣为师之福啊!”

张四维是张居正的学生,先生张居正自小被人称为张神童,并不觉得太子有何过人之处。此外,他十分看不上高仪作派,以为他是在拍太子马屁,眼都没有抬起来看高仪一下,道:“这里又没有太子的人,阁老用不着浪费口舌了,上了半天课,你老不累吗?”

“你……”高仪被人无端羞辱,重重放下茶盏,想要发怒,但碍于张居正,他只得忍下,心里却也十分看不上张四维狐假虎威作派。

高仪是被张居正和高拱架着进内阁,属于中间派的,谁都不帮,谁都不得罪,为了一族老小性命,不得不左右逢源。若是可以选,他也想安安静静待在礼部,做他的礼部尚书。

当初隆庆帝继位经过一系列斗争,你死我亡,内阁成员只剩下张居正和高拱。按照规矩,若被人参奏,为了避嫌要停职,在家静候处置,等事情调查清楚才能官复原职,这样另一个就会决定自己的命运,但高拱和张居正是政敌,将自己命运交给另一人完全就是直接把刀子递给别人,于是内阁就让中立的高仪进来了。

这边两人相互看不上眼,另一边朱翊钧才稍微养好精神,孟小忠悄悄走过来,附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他脸色大变,“父皇如何说?”

“奴婢不知,干爹就只告诉奴婢这些。”

“替我谢谢你干爹。”

孟小忠给他带来消息,锦衣卫排查到一个太监弄断玉圭。当时他借着和礼部人员一同看守礼仪物品的机会,趁人不注意用重物砸断了玉圭。之所以他如此轻易得手,是因为他是孝安皇后的人,礼部的人放松了警惕。

那太监刚开始宁死不招供,问他缘由他也只拿话敷衍,但锦衣卫是什么人,再高级的官员,再嘴硬的人在他们残酷的刑具面前,很快崩溃。

结果这太监又牵扯出另外宫女,这宫女说之所以如此干,她是要灭一灭李贵妃的威风,替孝安皇后出一口气。

因李贵妃亲儿子朱翊钧被封为太子,才让孝安皇后在宫中生活越来越难过。她对孝安皇后忠心耿耿,不忍见她如此境遇,便自作主张出此下策。

锦衣卫不敢给这位宫女用刑,但她一股脑全部倒了出来。话毕,一副悍不惧死的模样。

朱翊钧低头沉思,他不相信宫女的话。

突然孙海进来,大惊失色,“殿下,万岁爷爷吐血晕倒了!”

今天要修文,所以少了点呀,后面慢慢补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00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