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励精图治的我怎么会亡国[历史直播] > 第3章 003

励精图治的我怎么会亡国[历史直播] 第3章 003

作者:天争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2 20:26:36 来源:文学城

把象征瑞信的玉圭弄碎了……是灭族的死罪!

这是要他全族人的命啊!昨日还是好好的,才一个晚上就出事了。是谁神不知鬼不觉破坏了玉圭?礼官绝望哀嚎,刻意压低声音,以免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出了这么大的事,必须要让万岁爷爷做主了。冯保看了一眼朱翊钧,见他脸上神色十分奇异,一时忘了出去禀告。

“伴伴,早上让你带过来的锦盒拿过来吧。”朱翊钧看向冯保,神色恢复平静,又对绝望的礼官道,“你也先起身,等礼成后自有人会来找你问话。”

见礼官不起身,又冷冷道:“若想着自尽,你便再没有机会救你和你的族人了。”

思绪已经百转千回的礼官,听他这话,打了一激灵,刚刚他正在想赶在锦衣卫来之前自我了结。如今太子这话听来,事情也许会有转机。

冯保听到朱翊钧吩咐,急道:“殿下,出了这么大事,还是先让万岁爷爷做主。”

“把锦盒拿过来。”朱翊钧皱眉。

捧着锦盒一同过来的小太监十分有眼力劲,连忙上前,双手捧着锦盒,恭敬地递到朱翊钧手中。

朱翊钧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打开锦盒。

冯保见一枚玉圭静静地躺在里面。他是识货的,最喜金玉古玩,一眼看出是一枚四山纹的玉圭,看成色,是□□时期的那件。

明太祖朱元璋喜欢素雅的玉,这块玉圭是他的藏品,朱翊钧被立为太子时,隆庆帝赐给了他。

礼官一脸不敢置信,太子难道能未卜先知?

朱翊钧神色未变,催促道:“还愣住干嘛?开始唱吧!”

礼官连忙起身,正了正帽子。

伴随着礼官的唱词和奏乐,朱翊钧身着太子冕服,手持玉圭,平稳庄重,走到隆庆帝跟前,行跪拜大礼。

隆庆帝浑浊的眼睛透过冕上珠帘看向朱翊钧,神色复杂。

当皇子时,面对他精明自私的爹和老谋深算的阁老,甚至面对聪慧贤淑的侧妃李氏,他意识到自己资质愚钝。

后来,兄弟们死在先皇前面,自己捡了个便宜坐上龙椅。因有自知之明,故登基后不敢故作聪明以免误国,只好让阁老们代为理政,别人说他软弱无主见,他不是不知,可他也有他的无奈,幸好他的儿子聪慧,未来亲政自然不成问题。

隆庆帝满腔感慨最后终化作满腔期盼和一句句教诲。

朱翊钧叩谢君恩后,站起来走到皇后和贵妃处,行跪拜大礼。清亮的声音从帷帘后传了出来,是孝安皇后柔声嘱咐。

李贵妃瞳孔微缩,身子微僵,太子手中玉圭不是她准备的那枚。

她借着帷帘的遮挡,看向张居正,见他脸上并无异样。

礼部准备冠礼,张阁老亲自把关,他必然提前见过玉圭,是他没有发现玉圭被换了,还是他主动换的?

若是没发现可见他对太子的事情并没有他说的那么上心;若是他替换的,在没有提前告知她的情况下擅自做主,可见并不忠心。

不论张阁老如何有大才,如何睿智,只一条: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张居正此时心惊胆寒,他看到太子手中四山纹玉圭马上有了判断。

玉圭被换必是出了大事。李贵妃喜好华丽的兽面纹,又性情稳重,不会随意临时更换。有能力更换的人只剩隆庆帝,但隆庆帝撒手不管礼仪事项,不可能把心思放在玉圭上面。

那就是有人不愿意太子冠礼顺利举行了,不管他最终目的是什么,他对太子一定充满恶意。

此外还要消除李贵妃的疑心,站在李贵妃位置看,出了这么大事,他在太子事情上安排如此懈怠,是不是不将贵妃和太子放在眼里。不过,只要能调查出事情真相,疑心自然消除了。

朱翊钧也在暗中观察,几位国公神色如常,首辅高拱脸上是欣慰的笑容,其他几位次辅笑容十分得体,一副大明有后、国本夯实的高兴模样。

他看不出任何异样,大殿地面并不冰冷,但他如心坠冰窟。昨晚那诡异的一幕再次浮现在他脑海中。

《秦始皇本纪》那页纸上出现一小少年在文华殿上课,授课先生长须宽袍,端庄严肃,少年认真握笔记录着什么。

还是那个女子的声音。

【电视剧是从万历冠礼后正式出阁就学开始的,相关野史记载,万历冠礼上就出现了不祥征兆,具体是什么倒是没有详细记载。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古代那些帝王,没点异象都不好意思在皇帝圈子里混。

汉高祖出生时有蛟龙破窗而入,汉武帝出生有红色光芒的小猪出现……本剧主角的祖宗明太祖朱元璋,据说出生前有神仙送仙丹给他妈,出生时白色香气久久不散。这一听就知道有多不科学了,偏偏古人很吃这一套。】

他很快抓住重点:冠礼出现状况。

至于天降异象这事,他倒是十分赞同这女子看法。

略一思忖,能在祥瑞上做文章的,有这几件事情:天象、地动、洪灾。这些都不是人力可及的,而且若真有其中一项,很可能记录在册,没有记录,说明没有发生。

象征祥瑞……他想到了玉圭,这是最重要的玉制礼器,其它服饰帽子另外备下一份,唯独玉圭是独一无二的,一旦确定,轻易不会变更。

以防万一,他从自己小库房里取出□□珍藏的那枚玉圭带上。

这个直播间所言是否属实,是不是用来迷惑他的,这次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证明。

可事到如今,他只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今日之事证明直播间并非都是妄言。

那直播预言他将带领大明走向亡国之路,他会是亡国之君。他会吗?

可他从小立志励精图治,他怎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

皇太子冠礼顺利举行,百官恭贺,万民同乐,但平静下的风波愈加汹涌。

文华殿偏殿。

隆庆帝沉着脸,孝安皇后和李贵妃坐在帘子后面。

三位阁老、成国公、英国公、定国公以及礼部尚书站在两边。

朱翊钧走到中间,他感受到了所有人目光都注视着他。不用看,他们眼中必然都是不解和怀疑。

他神色坦荡,故意带着兴奋和自傲,将为何带上□□珍藏的玉圭之事缓缓讲述给众人听。

他编了一个托梦的故事。说他晚上睡觉,□□入梦,问为何不用他老人家珍藏的四山纹玉圭。他因羞愧而无言以对。□□又道,就算不用也带上,沾沾气运,他那块四山纹玉圭寓意安定四方,这是他老人家对他的期许,让他万万不可辜负祖宗厚望。

“父皇,你说老祖宗是不是看到有人作恶,但又怕被人说作为神仙不该多管人间的事情,才托梦委婉警示儿臣的?”

他瞪大眼睛,一副求隆庆帝认同的模样完全让人忘记了他在前殿成熟稳重的表现。

隆庆帝倾身,道:“竟是如此!老祖宗显灵了。他老人家可有交代什么?”

朱翊钧没有犹豫,回道:“他老人家让儿臣转告父皇要保重龙体,勤政爱民。父皇,你说老祖宗是不是原本也要托梦给你,但因为你昨夜睡晚了……”

隆庆帝一听十分有道理,放在膝盖上的手恨不得狠狠拍打自己一下。

“可惜啊可惜!”隆庆帝实在遗憾。

朱翊钧安慰道:“父皇不必羡慕儿臣,老祖宗这么爱护我们,他一有机会肯定会让父皇沾沾他的仙气的。”

李贵妃没有忍住,开口道:“老祖宗有没有说要怎样修炼才能和他在仙府相聚?”

朱翊钧遗憾摇摇头。

“唉!你怎么不知道问问。”李贵妃抱怨。

隆庆帝提高声音:“李氏慎言!老祖宗不说才对,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

这个故事处处有破绽,但只要隆庆帝认下,其他人无话可说。

“既是如此,太子不要辜负了老祖宗一片厚望,好好读书明理,造福天下百姓。”

朱翊钧正色道:“是,父皇!儿臣万死不辞。”

张居正不由得重新审视这位小太子,只知道小太子早慧,但今日表现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玉圭断裂于太子而言十分不利,处理不好以后又是一番纷争,甚至成为有心之人攻击点,认为太子没有得到上天承认才会有如此警示。

可太子临危不乱,不动声色渡过危机,没有借助隆庆帝或李贵妃之手,不论是谁暗中帮助,这份能力心性便不容小觑。

具体说来,一点都不简单:一是太子能沉住气,不打草惊蛇;二是太子胆大心细,能听进去别人进言,且给予信任。

此外,太子刚刚这番话又说得极妙。

先帝迷恋仙道,隆庆帝和李贵妃虽没有到先帝那么痴迷的程度,但他们的确受先帝影响颇深。太子这番话正好说到他们心坎上,他们即便有疑虑,但信仰又让他们愿意相信这番话。

最重要的一点,太子一再强调,□□承认他的太子之位,甚至还对他寄予厚望,那他自然是未来当之无愧的君王。

张居正隐晦地看向帷帘。

隆庆帝见太子乖巧十分欣慰,打定主意不让太子受委屈,对他最信任的高拱道:“高阁老,玉圭之事一定要严查,看看谁在后面捣鬼。”

高拱上前一步,道:“臣亦以为要严查。只是太子冠礼礼仪安排全程由张阁老负责,不如此事交给张阁老负责。至于礼部哪些人要罚哪些人要贬,查清事实后,写成奏本呈上即可。”礼部都是张居正的人,若是他秉公执法,也只是内耗;若他敢包藏祸心,势必会被皇上、贵妃和太子记恨。

隆庆帝略一思忖,觉得高拱所言十分有道理,吩咐张居正:“张阁老务必办好此事。”

“臣领旨。”张居正上前一步。

高拱又道:“臣以为此事同样涉及内廷,皇上是否安排排查一番?”高拱没有放过这次机会,他深信宫中宦官经得住查抄的人几乎没有,那些宦官,除了献媚一无是处。

来了!朱翊钧心想,高拱一如既往厌恶宦官,因此而得罪母妃也在所不惜。

平行架空勿考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00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