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李记小食肆 > 第12章 包粽子

李记小食肆 第12章 包粽子

作者:腐竹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13:45:33 来源:文学城

张知言从李家出来时,下意识用手扇了扇风。

在院里站了片刻,才牵着大黑,扛起一个大包裹出门了。

他先去了镇上的绣坊。

“掌柜的,店里收团扇吗?”

绣坊的掌柜是个三十出头的女子,此刻正在柜台后面打算盘,小伙计支着脑袋在一旁打盹。

听到动静,掌柜的抬头看过来。

神采飞扬的年轻郎君背着硕大的包裹,在铺子门口探头笑问。

店里头迎来送往的大多是女客,男客倒是少见,来卖团扇的郎君更是没有。

“郎君先进来吧。”掌柜的从柜台后走出来,招呼他进来。

张知言进了门,把背上的包裹卸下来放在脚边,又问了一句:“掌柜的,团扇收吗?”

“哟,莫不是郎君自个儿绣的?”掌柜的捂嘴笑着打趣,“那我可得好好瞧瞧。”

“掌柜姐姐莫要抬举我了,我可没有这样好的手艺。呐,你瞧瞧。”

见这桩生意有苗头,张知言立刻嘴甜起来。

他蹲下身解开包裹,大包裹里又分了好多小包裹,他拿起其中一个小包裹,解开摊在柜台上。

掌柜的看着他那一堆的包裹,嘴角微抽,不过看到里头的团扇,心思立刻被吸引过去。

她拿起一面团扇细细打量,这些团扇是单面绣,底料是普通罗纱,上头绣了些花鸟鱼虫,但妙就妙在这绣面针脚细密,平整光洁。而且针法灵活,花鸟鱼虫各用了不同的针法,花瓣渐变,鸟羽丝理分明。

“这是江南的苏绣吧。”掌柜自己也是绣娘,自然能识得。

“掌柜姐姐好眼力!这是我前不久刚从江南带回来的。”

“确实是极好的手艺。”

团扇小巧,扇柄用竹子制成,下端还坠着流苏。她店里虽不乏好的绣品,但手上的到底是苏绣,不是普通绣品可比的。

“那郎君打算卖价几何?”掌柜的手执团扇,正色道。

“掌柜姐姐,这批团扇我四十文一把收的,如今我就当赚个辛苦钱,五十文一把如何?”

五十文一把倒也不算贵,掌柜的摩挲着扇柄。

见对方不出声,张知言又加把劲,苦着脸道:“掌柜姐姐,若不是我手头紧,我也不打算就这么点价卖了呢!”

掌柜的见他装作一副苦哈哈的样子,心下发笑。

“我若五十文收了,日后定价必得再高点,咱们这可是小地方呀,若是没人买,可不就砸手里了?”

“掌柜姐姐说笑了,我瞧姐姐一人经营这么大的铺子,必然是个有本事的。别说镇上,哪怕卖去县城那也是轻而易举的。”

先把人捧起来总归是没错的。

掌柜的拿着团扇掩面一笑,“郎君真是能说会道,那好吧,你这里的团扇我都收了。”

张知言笑开,把那包裹往前推了推,“好嘞,掌柜姐姐点一下。”

掌柜的一边清点一边道:“下回若是还有好的绣品,记得送过来。”

“哎,掌柜姐姐放心,肯定第一个送你这来。”

张知言嘴角上扬,三两下便把包裹收拾好,随手往肩上一甩,束起的马尾随着步伐在脑后跃动,如一道黑色流光。

接下来,他又去了首饰铺子、瓷器铺子,最后从杂货铺子出来时,肩上的大包裹终于瘪下去了。

若是李长夏在这里怕是要忍不住拍手:好一个二道贩子!

张知言拍了拍腰间鼓鼓囊囊的荷包,心情大好,牵着大黑盘点家里还缺什么物件。

“大黑,苹果可好吃?我赚了钱,咱们再买点吧。”

“家里还缺几个锅碗瓢盆,也要买……”

“你帮我想想咱们还要买点什么?”

大黑走在主人身侧,乌溜溜的大眼珠透着茫然,叽里咕噜说啥呢?

突然,张知言在一处铺子前停住脚步。

是镇上的镖局。

“镖局……”张知言喃喃出声,眼里透出几分怀念来。

他爹以前是个镖师,有时走趟镖十天半个月都回不来。他娘早逝,于是他爹便把他放在镖局养,他年少时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镖局里渡过的。

镖局里的叔叔婶婶很和善,不是争着喂他,就是争着“打”他,把他养得人高马大,还附带了一身武功。

等他大了些,他爹走镖便把他也带上,这时候往往都是无风无浪,顺遂平静的路线,那些凶险难测,危机四伏的地方他爹从不会带着他。

他自小随他爹走南闯北,无论是道听途说还是当地见闻,他都会编成故事说给镖局里留守的叔叔婶婶们听,那时他爹取笑他:“不如将来你便找个茶坊说书去吧。”

如今,他真是说书先生了,可他爹……早就不在了。

一声短促的嘶鸣打断了他的思绪。

大黑不安地踩踏着青石板,耳朵贴在脑后,毛茸茸的脑袋轻轻抵住他的脊背。

“好啦,我没事,咱们走吧。”

*

李家小院

“唔,还行,就是有点歪。”

“你看,这边要再收紧些……”

“这样吗?”

“诶对对对,馅儿不要塞太多。”

过两日便是端午了,李长夏打算包点粽子出去售卖。下半晌日长,她歇过午觉后便没有其他事了,趁着过节多赚点钱,早日开上她的小食肆。

送走张知言,她便决定今日先包一些出来,试试味道。

此刻,李婉芝正带着她和周青野包粽子。

她拈起两片箬叶,手腕一旋,轻轻巧巧地便把箬叶挽出个漏斗状,填入糯米,夹上几块五花肉放进去,再盖上一层糯米,然后从旁边扯出一根草绳,牙齿咬着另一端,手里灵活地缠绕打结,一个精致小巧的粽子便成型了。一旁的盆里已经堆了许多大小一致,翠生生的粽子。

“娘,你包得可真好看。”李长夏掌心里托着一个粽子仔细打量着。

她的红案功夫不错,白案上却是有所欠缺,像制作包子点心,馄饨糕饼她就不如她娘手艺巧了,包括这粽子,实在称不上好看,顶多可以做到煮的时候不露馅吧。

不过她不是最差的,她看了眼歪七扭八,还散了馅儿的一堆不明物,嘴里调侃道:“青姨,你这也叫粽子啊?”

“不叫粽子难道叫饺子啊。”周青野白了她一眼,手里依旧不停地制造着“饺子”。

“对了,那个新来的,”她朝隔壁点点下巴,“你很熟吗?”

李长夏正和手里的粽子作斗争,闻言随口回道:“你说张知言啊,我摊子上的常客。”

“他从哪里来?来干什么的?哪里人?做什么营生?”

“哈?”李长夏愣住,查户口呢?

周青野不满地敲了敲她脑袋,“问你话呢!”

“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哦,说书的。”

周青野气闷,傻丫头,一问三不知!

“阿青,发生什么事了吗?”李婉芝了解周青野,她对别人的事从来都是兴致缺缺,即便是巷子里认识了十几年的街坊,一天下来也不见得她能与之说上几句。

“他会武功。”周青野沉吟。

今日在门口打了个照面,对方气息深长细匀,几不可闻,走动起来时重心平滑,脚步落地无声。只一眼她便能判断出对方会武,有轻功,但不算高手。

“会武功?”李长夏惊讶,看起来一副书生模样,想不到是个习武之人。

“会武怎么了吗?青姨,你不也会吗?”她好奇道。

“不一样。”周青野捏着手里的箬叶,手指无意识地搓着。

她在繁花镇住了十几年,这十几年来与她打交道的都是镇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普通人。

可张知言不一样,他会武功,很年轻,身上还带着一股江湖气,这代表着他常年在江湖行走,而混迹江湖多多少少会沾上点江湖风雨。

如今他这样的江湖客来到了镇上,很难说会不会把江湖恩怨带到这里。

她喜欢繁花镇,这里有她在意的人,所以她不得不去关注他。

不过这人如今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倒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这时她余光扫到门口鬼头鬼脑的小人儿,上前一把把人提溜出来。

“青姨,是我啦。”粉色团子在半空中扑腾着两条短腿。

周青野把人放下,弯腰捏着对方脑袋上的小揪揪,“你来干嘛?”

小孩挣脱了她的魔爪,跑进院子来。

“长夏姐姐,婉芝婶婶,你们在做什么呀?”

小孩穿着粉色衣裙,头上扎着两个小髻,脸上肉嘟嘟的。她是兰婶的小孙女,今年才五岁大。爹娘在县城做工,两三日回来一趟,孩子小不好跟着一起奔波,平日里和兰婶两口子待在家。

按照辈分,小孩该叫她姨,不过一直改不了口便也随她去了,左右不过一个称呼。

“皎皎,姐姐在包粽子哦。”

“哇,看起来很好吃呢!”皎皎乖巧地坐在小马扎上捧着脸,盯着粽子看。

粽子裹得严严实实能看出来什么?

这个小机灵鬼!

李长夏刮了一下她的鼻头,“放心吧,少不了你的。”

她端起粽子往灶房去,皎皎小尾巴似的跟着她。

“皎皎,你去把铁柱哥哥叫过来,待会儿一起吃粽子,好不好?”

“好!”

皎皎立马转身跑出去,没一会儿便听到巷子里的嬉闹声。

“长夏姐姐,婉芝婶婶,青姨。”铁柱人如其名,胖墩墩的像个小柱子,是刘春梅的儿子,已经开始上蒙学了。

此刻双手拱起像模像样地朝几人行礼。

看着他小大人似的,李长夏忍不住笑出了声。

“人儿不大礼倒是不小。”

“先生说礼不可废。”铁柱一板一眼的,一说话便露出漏风的门牙。

小孩正是换牙的时候。

李长夏止住笑意,怕伤了小孩的自尊。

“和皎皎在院子里玩会儿,等下吃粽子。”

粽子已经上锅,不过三刻钟,灶房便升腾起水汽,带出一股粽子的清香。

“粽子好喽!”

今日准备了四种口味,甜粽有蜜枣和豆沙,咸粽是蛋黄肉粽,另外还有纯米粽子。

甜咸口味都兼顾到了,很好。

在李长夏这里,甜咸口味从来没有争议,她都喜欢。油润咸香的肉粽,黏糯甜蜜的蜜枣粽,就连纯糯米的粽子她也极喜欢,不必蘸糖,吃之前用凉水湃一湃,粽子透着丝丝凉意,一口下去只有淡淡的箬叶清香和米香,清爽极了!

“喜欢哪个自己拿吧,这边肉粽,这边是蜜枣……”李长夏把粽子按口味分好,让两个孩子自己挑。

“我要豆沙!”

“蜜枣的好吃!”

两个孩子不约而同选择了甜口的。

李长夏替他们剥掉粽叶,分出一半装在碗里,“糯米吃多了积食,咱们先吃半个吧。”

小孩乖得很,虽然喜欢甜的食物,但也知道在别人家不能吵闹,规规矩矩地抱着碗小口小口吃着。

周青野两只手各拿了一只粽子举到两个孩子面前晃了晃,扮了个鬼脸笑嘻嘻道:“我不积食,我吃两个。”

“……”

李长夏尝了剩下的半个蜜枣和豆沙的。

今日用的糯米与做糯米饭的不同,这个糯米黏性更大。

豆沙筛得很细,绵软香甜;蜜枣已经去过核儿,经过蒸煮枣肉和糯米融为一体,甜味刚刚好。

她又剥了一只蛋黄肉粽,一口下去露出了里面的咸蛋黄,蛋黄橙红绵密,吃起来沙沙的。五花肉极其软烂,瘦肉部分肉质软嫩不柴,肥肉部分已经化成油脂渗透到粽子里,香而不腻。

不错不错,甜的咸的都好吃。

她转头问道:“味道如何?”

“甜丝丝的,好吃!”奶声奶气的孩子声。

“肉粽也不错,但我更喜欢甜粽。”

“我都喜欢,我还要两个!”

“吃多了积食……”

“不会的……”

……

张知言带着大黑拐进巷子时,天已经黑透了。

天上堆着厚厚的云层,将月光遮得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整条巷子像沉在浓黑的墨中。

四下寂静无声,大黑“踢踏踢踏”地踩着青石砖,衬得巷子里更加幽静了。

这时前方突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一团暖黄的光晕出现在前方的黑暗中。

来人提着一盏灯笼,夜风吹得她裙角翻飞。

她在距离自己一步之遥处站定,举起灯笼,“你刚回来?我正想敲你家门呢,我们今天包了粽子,拿几个给你尝尝。”

一盘还散发着热气的粽子举到面前。

盘子里大约有四五个吧,外表呈现出煮过之后的浅褐色,热气袅袅升腾,又在两人中间散开,留下一丝箬叶的清香。

“这边几个是甜粽,有豆沙和蜜枣的,这边的是……”

对面的人自顾自地说着,粽子似乎是有不同的口味,她一手拿灯笼,一手端着盘子,空不出手比划,于是拿下巴一下一下地点着。灯笼被举得很高,昏黄的暖光笼罩着她,映出她眼底莹莹浮动的光亮,语气不确定时,眼珠也会跟着微微一动。

张知言嘴角微微翘起,眼里生出几分笑意。

“吃完记得盘子还我,我还得装咸菜。”

“?”

“对了,记得反馈一下味道。”

“……”

“大晚上少吃点,积食。”

“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