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冷与热之间 > 第3章 第 3 章

冷与热之间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青江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19:49:18 来源:文学城

凌晨一点。

实验楼的灯还亮着。

整层楼静得出奇,只有恒温箱的低鸣声和偶尔被风吹动的百叶窗,像某种单调的心跳。

江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表。

实验结果终于跑完,可在表格的最后几行,她突然发现多出了一些标注。

浅灰色的字体,整齐、精准,注释旁写着——

“建议调整对照组标准。”

“温度差导致酶活性偏移0.3。”

她皱起眉。

这不是她留下的字。

她点开修改记录。

系统显示:文件更新者——沈韶安。

那一刻,她几乎能听见自己心里的某根弦被扯断的声音。

她盯着那行名字很久,指尖微微发凉。

他竟然直接动了她的原始数据。

对江荧来说,这不是小事。那是信任和边界的破口。

她在夜里写了封邮件。

主题简短冷硬:【请不要更改我的原始文件】

正文只一句话:

“如需讨论,请当面沟通。谢谢。”

她看着那句话发出去,胸口一阵发紧。

这种紧,不是愤怒,而是一种说不清的混乱。

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在防备什么。

第二天一早,沈韶安就出现在实验室。

他靠在门口,语气温和:“昨晚看到邮件了。”

她抬头,语气依旧平静:“那你应该知道我的意思。”

他点点头,视线却始终没离开她。

“我没有改结果,只是加了注释。”

“但我不需要。”

“你不信任我?”

她的手停了一下。

空气里的温度忽然低了几度。

“科研是我的事,沈老师。”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刀锋般的克制。

“任何数据的干预都会影响判断。即便你出于好意。”

沈韶安沉默片刻,然后低声说:“我明白了。”

他说这句话时,语气并没有被冒犯的生硬,反而有一种轻微的、近乎疲惫的妥协。

他转身要走。

江荧忽然叫住他:“沈老师。”

“嗯?”

“……谢谢你提醒我温度的问题。”

他笑了笑,没再多说。

那一瞬,她竟有点恍惚。

他真不像别的研究者——

他有温度,可又不靠近。

那种克制的温柔,反而让人不知所措。

下午三点,导师临时安排查实验。

江荧的实验数据一度被质疑重复性不够。导师面色阴沉,冷声问:“你确定条件一致?”

江荧还没开口,沈韶安在旁边说:“她昨晚已经修正,我核对过,没问题。”

导师挑了下眉:“你核对的?”

沈韶安平静地应:“是。”

那一刻,她有些错愕。

他并没有提到那封邮件,也没有解释自己擅动文件的事。

他只是默默替她扛下质疑。

会后,导师走后很久,她仍坐在那张桌子前,一动不动。

沈韶安过来放下两杯咖啡。

“今天风太大,外面机器跑不稳。”他说。

“嗯。”她答。

“你生气吗?”

“没有。”

“但你不开心。”

她沉默了几秒,轻声说:“我只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帮我。”

他看着她,语气仍旧温和:“因为你太拼了。”

“拼不是错。”

“可拼到忘了休息,就是错。”

江荧抬起头,目光里藏着一丝压抑的倦怠。

“你不会懂。”

沈韶安笑了笑,没再辩解。

他只是拿起笔,在她的记录本边缘写下一行小字:

“不要把自己当成小白鼠。”

那字迹整齐而克制,墨迹未干。

她盯着那行字,心里泛起一种奇怪的刺痛。

晚上,江荧回到宿舍。

电脑屏幕还停留在白天那封邮件上。

她没有删掉,只是把它归档。

外面的风更大了,窗户被吹得啪啪作响。

她窝在床角,忽然想起沈韶安那句“不要把自己当成小白鼠”,

眼泪不知为何就掉下来。

她梦见自己又回到小时候。

老家的夜天很黑,她趴在土墙边,看着天上闪烁的星星。

风吹过,草随风飘荡,远处有人喊她名字。

她没有回头。

梦醒时,窗外正好是黎明前的蓝。

那之后的几天,实验室的空气微妙地变了。

江荧发现,沈韶安开始默默地调整自己的节奏——

他不再擅自动她的文件,却会在每次实验结束后留下几句温和的建议。

有时是一行数据分析公式,有时是关于试剂保存温度的小备注。

这些字句都写在边角,不喧哗,却像是某种无声的陪伴。

她没有回复,也没有再发邮件。

只是每天看着那些细小的注释,心里有种被光轻轻照到的错觉。

不是温暖的光,而是透过显微镜玻璃渗进来的那种——冷、细、却真切存在。

那天晚上,她留到最晚。

实验还没跑完,恒温箱的灯闪着不安的红光。

沈韶安推门进来。

他穿着白大褂,袖口有一点咖啡渍,手里提着一盒便当。

“吃了吗?”

江荧没抬头,只淡淡说:“不饿。”

他把便当放到她桌上,语气像陈述实验结果:“你已经十一个小时没进食。”

“我还有两组对照。”

“对照不会跑掉。”

她终于停下手。

看着他拉开椅子坐下,打开盒盖。

米饭、清蒸鲈鱼、胡萝卜丁,热气里有一点姜的味道。

“你还会做饭?”她淡淡问。

“偶尔。”他笑着,“对临床医生来说,做饭比安抚患者容易。”

她没笑。只是用筷子拨了几下米饭。

“你为什么总对我这么好?”

“因为你让我想起刚入行那会儿的自己。”

她抬头,对上他那双眼。

那一瞬,她分不清那里面是温柔,还是某种被岁月碾平后的体谅。

饭后,他留下来帮她调试设备。

电脑数据导不出来,她烦躁得几乎要砸键盘。

沈韶安低声说:“别急。”

他俯下身,靠得很近,近到她能闻见他身上淡淡的消毒水味。

她听见自己心跳加快。

沈韶安伸手去按电源重启键时,手背轻轻擦过她的指尖。

那一刻,她几乎忘了呼吸。

他们谁也没动。

空气凝成了一种奇异的静止。

几秒后,沈韶安轻声:“好了。”

屏幕重新亮起,数据恢复正常。

他退后一步,神情一如既往的平静。

“下次出问题先别慌。”

江荧“嗯”了一声。

她的指尖还在发烫。

几天后,导师安排他们共同承担一个横向课题。

这意味着,他们要在三个月内完成一整套临床与实验结合的研究。

课题难度高、进度紧、数据量庞大。

他们几乎形影不离地工作在一起。

一起查文献、写方案、跑病房、做统计。

沈韶安在临床现场的敏锐判断,让她重新理解了“医生”这个词的分量;

而江荧在数据分析时的冷静,又让他看到了一种理性到极致的坚韧。

他们像两条平行的线,终于在某个公式的节点上短暂交汇。

值班室外大雨滂沱,风声卷着玻璃门,像在拍打什么隐秘的回忆。

他们坐在窗边,灯光昏黄。

沈韶安说:“我父亲是外科医生。小时候觉得他很伟大。”

“后来呢?”

“后来他死在手术台上。”

江荧怔了一下。

沈韶安笑了笑,那笑意淡得几乎看不见。

“有时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在救人,还是在补偿。”

她没说话。只是低头看着手中的杯子,水汽模糊了她的指尖。

“你呢?”他轻声问。

“我?”

“你为什么选这条路?”

她沉默了很久,才说:“因为我不想被人忘记。”

这句话落下的那一刻,沈韶安愣住。

窗外雷声滚过,短暂的光亮照出她眼里的疲惫与孤独。

沈韶安想伸手去触碰她,却又克制地收回。

他只是低声说:“不会有人忘记你的。”

江荧抬起头,眼神清亮:“那要我先有人记得才行。”

夜深了。

他们没有再说话。

只是并肩坐着,看着雨一点点落在窗外的玻璃上,像无数数据点砸进某个未知的坐标。

后来,沈韶安送她回宿舍。

他们走在长廊的尽头,脚步声被雨声吞没。

到门口时,他忽然说:“江荧。”

她回头。

他微微一笑:“下周的临床数据,我们一起去收吧。”

她想拒绝,却终究只是点头。

门关上的那一刻,她靠在门后,听着外面他的脚步声渐远。

那声音像是雨夜里的一束光——

照亮了一瞬,又迅速被风吞没。

那之后,他们之间的距离变得奇异。

不再生疏,却也不够亲近。

他们共享一个实验台、一个文件夹、一个秘密的邮件文件夹。

每天的问候、备注、注释,像某种无声的通信。

没人说破,但两人都清楚——

那是一场无法开始的靠近。

她仍然清醒地记得:

她要离开。

她早已决定,在一切尚未燃烧之前。

那天,沈韶安在她的实验日志里,留下了最后一句注释。

“你的模型很漂亮,但更漂亮的是你相信它。”

江荧看着那句话,心里有种细微的疼。

她关掉电脑,转身走出实验室。

夜风扑面而来,冷得刺骨。

她抬头望向远处的灯塔,忽然有种强烈的预感——

他们之间所有温柔的可能,都将被时间和选择吞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