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山色灰冷。
一阵长风卷起枯叶,像细碎的刃在空中翻转。风穿过林梢时,带着潮湿的气息,仿佛有谁在低声哼唱。
顾棠勒住缰绳,抬头望向前方。
山脚下,落霞村隐在迷雾之中。天光暗沉,村外的柳树枯得像一排死人骨。
他在马上坐了良久,才低声吩咐:“到了。”
随行的侍卫应声,下马拭汗。一路而来,众人几乎未歇。夜宿荒山时,风声里总能听见若有若无的脚步声,像有人跟着他们走,却始终看不见影子。
顾棠未说,只在袖中紧握着那盏铜灯。那是冷宫地窖中挖出的物——灯芯早已枯尽,却仍带着一股淡淡的脂香。有人说那是沈如晚的灯,也有人说,那灯里封着她的一魂。
“顾大人,您看那边。”
侍卫指向村口。
一块残破的石碑立在雾气之中,碑面上刻着“落霞”二字。
顾棠翻身下马,拂去灰尘。只见那“霞”字裂开一道缝,缝中隐隐渗出暗红色的痕迹。
“血?”他低声道。
指尖一触,果然冰凉。那红色不新,却像在流动。风一吹,裂缝处发出细微的咯咯声——仿佛有人在碑后磨牙。
侍卫脸色发白,“大人,我们是不是——”
“闭嘴。”顾棠冷声。
他抬起灯,雾中亮出一线昏黄。远处的村道蜿蜒曲折,几盏油灯挂在屋檐下,被风吹得摇摇欲坠。
灯影斜斜地照出一个模糊的轮廓——那是一座小庙。
“灯娘庙?”顾棠喃喃。
三年前,这庙早被烧毁;为何如今又立在此地?
他举灯上前,脚步踩在湿泥上,发出黏腻的声响。空气愈发冷,冷得能冻住呼吸。
庙门虚掩。风吹过门缝,带出一阵低低的呢喃。顾棠听不清,只觉得那声极轻,却似在耳边唤他名字。
“……顾棠……你回来了……”
他心头一颤,推门而入。
庙内昏暗。香灰厚厚积在供案上,几乎看不出木色。
正中供着一尊女神像,面庞被烟熏得模糊,只剩眼眶漆黑,仿佛能吸人魂。神像前放着一盏灯,灯油已干,却仍亮着微光。
侍卫惊道:“这灯……没人添油,怎么还亮?”
顾棠不语,只走到供案前,指尖掠过灯缘。灯壁滚烫,像有血在其中流。
灯焰轻轻晃动,竟在墙上映出一张女子的脸。
他骤然后退半步。那张脸苍白无色,嘴角含笑,却双眸空洞。
他记得这张脸——沈如晚。
“……娘娘?”他低喃。
风猛地灌入庙中,灯焰狂跳。庙外的风铃忽然齐声作响,叮咚如哭。
那张影子般的脸在墙上渐渐张口,嘴角裂到耳根。
一阵低笑从灯火里传出,轻轻的,像从梦中来。
“顾棠……你终于……来了。”
侍卫惊叫一声,倒退撞翻了香案。香灰四散,庙中烟气翻腾。
顾棠拔剑,冷光一闪,却只斩到空气。灯影碎裂,女子的笑声也随之消散。
顷刻间,雾潮如浪,整个庙宇被吞没。
顾棠胸口发闷,脚下忽然一空,似被什么东西拉扯。
他反手抓住门框,却连人带灯一齐跌了出去。
醒来时,四周已不见庙影。
他躺在一片焦土之上,周围散落着烧黑的木梁与断裂的瓦片。
这是——灯娘庙的旧址。
他扶额起身,夜色茫茫。风从远处卷来,吹动一块倒塌的木牌。木牌半埋在灰里,上头几个残字依稀可辨:
“……娘……在……”
顾棠心头一紧。
他抬眼望向前方——
雾气翻腾间,废墟之上站着一道女子身影。
她身着旧时宫装,衣袂缓缓飘动,面庞在雾中忽明忽暗。那身姿,那神态,无比熟悉。
她低头,轻声唤他:“顾棠。”
“娘娘——!”
他奋力上前。可就在一步之距,那女子身形忽然碎裂成无数光点,被风卷散。
残留的,是一缕淡淡的香气。那香气与冷宫中一样,名唤“归梦”。
“顾大人!”
侍卫远远跑来,喘息不止,“大人您没事吧?!”
顾棠回神,缓缓起身。
他望着那片焦黑的土地,眸色暗沉。
“灯娘庙确实被烧毁。”他喃喃道,“可那盏灯,为何仍在燃?”
风又起,卷动地上的灰烬。灰中似有亮光闪烁,像是灯芯未灭。
顾棠俯身看时,忽然听见一个低低的、几乎要被风吞没的声音:
“风……不息……灯……不灭……”
声音来自地底。
他猛地后退一步,拔剑,剑尖刺入地面。灰尘四散,一股腥甜的气味涌出——
那不是泥土,而是血。
夜更深。
远处的雾气中,隐约浮现出无数微光,像一盏盏灯在缓缓亮起。
可仔细看去,那不是灯。那是一双双眼。
顾棠屏息,缓缓抬起铜灯。
灯焰微亮,一瞬间,那些眼睛全同时闭上,雾也随之收拢。
风息了。
雾尽处,传来极轻的脚步声,细微如尘。
顾棠回头,却见一位青衣男子立在不远处,逆风而立,面色隐在阴影中。
男子声音低沉,带着熟悉的冷意:
“顾棠。”
顾棠一怔,心口微颤。
“陛下……?”
风吹散雾气,男子的面容终于显出——是萧景琛。
他衣衫被夜色染黑,眸中映着灯光,光亮冷得几乎要凝结。
“走吧。”萧景琛低声道,“此地不宜久留。她若真在,风不会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