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诺古籍中,称那八十年的丰饶为虚幻之年。
称灾变开始的第一年为醒魇之年。
从此的生活,都是清醒的梦魇。
第一年,应诺经历了天降大火,所有丰饶之年积累的的存粮毁于一旦。
第二年,天降大雨,连绵数月不绝,房屋倒塌,粮食淹死,动物哀嚎,族人身体开始烂疮。
第三年,开始了瘟疫,这时候,应诺的人口已经迅速折损了一半。大部分出生于那丰饶的八十年中的应诺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灾难,难以消化太多的生离死别,纷纷聚集于神庙。
应诺太子代他故去的好友,代替大祭司安抚众人。
但饶是如此,他们还是没有想过离开故土。
此后,干旱、地震、蝗灾……
再也没有停息过。
短短十年之后,应诺古国的故土,变成了一片荒漠。
那些村寨房屋、那些成群牛羊,都已经消失或者倒塌。
大风吹过,黄沙漫漫。
应诺太子看着已经折损得所剩无几的族人,知道这些灾难还只是开始,不会停止,不会休憩。
他也知道,自己的族人善良,坚毅,如同石头一般,哪怕坚持到最后一人,也不会向命运屈服,或者轻言放弃故土。
他更知道,这一切都是源自那次被打断的献祭的反噬。
自己开的头,需要自己来收尾。
自己需要保下剩下的族人。
因此,应如太子终于在一次祭祀中,在神庙中说服了剩下的族人,他们做了一个在应诺传统中骇人听闻的决定,他们决定背井离乡,另寻生路。
自此,应诺人开始了他们的千年流离。
应诺古国沉入静默如迷的大地中。
自此,应诺族人开始游走于神州大地,他们的道路漫长,他们在走过的每一处土地,每一座高山,留下无数的传说和故事。也渐渐的,在这些传说和故事中,他们的原本的名字被尘封了起来。
在这千年的流离之中,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
在应诺族人刚开始流浪的早些年,虽然他们的路线并不固定,但是每到初雪之夜,他们总是会回到应诺古国的神庙前,扫开尘土,拔去荒草,由应如太子带领大家进行祈福。
应如太子每到此时,都会暗暗重新向神庙以及自己故去的旧友起誓,自己定会完成法阵的后半部分,让应诺土地重现那八十年的丰饶,让族人停止流离。
冥冥之中,似乎有人在认真听着他的誓言。
这个时期的祭祀,由应如太子主导,已经和以前大祭司的祭祀截然不同。
应如太子开始捕捉灵兽,用他们的灵力进行献祭,试图填补鲸灵墟海的空缺。
这似乎也是现在的灵兽祭祀的源头。
然而毫无用处。
鲸灵墟海的神力不是这些灵兽所能比拟的,被打断的法阵的空缺也不是能轻易填补上的。
太子献祭了天山雪豹、献祭了深海鲛人、献祭了千年神鹿……
终于有一次,当又一个初雪之夜,他带着族人和祭品再一次返回到应诺古国,准备献祭的时候,发现他们迷路了,无论如何,他们都找不到神庙,总是有一团迷雾阻挡着他们。
从此之后,无论应诺人如何寻找,他们再也没有找到过神庙。
应如太子被打断的那个献祭中,上古鲸灵,神庙的法阵,缺一不可。
没有神庙,就算找来再多的神兽,就算重新找到鲸灵墟海,也毫无用处。
神庙消失,等于是断绝了应如太子复活古国的所有念想。
从此之后,应如太子自觉再也无颜面对族人,在一个夜里,离开族人再也没有回来。
而失去应诺神庙的族人,则开始真正的流离,被世人称为哑民。
孟渊原本打算速战速决,问题问完,便早早告辞。
没想到,却听到了这样的故事。
薛文野一边讲述,一边翻出古籍,给孟渊看从石刻上印下来的远古记载的图案。
美轮美奂的神庙,传说中灵鲸的描画。从夜空下跃出水面的巨大鱼神,鱼神身上美丽的花纹,
到浮出水面的尾鳍……
对于孟渊来说,那是无比熟悉图案:他曾经无数多次借着铜镜和湖水的倒影,看过的图案。
从小到大,纹在自己背上的纹身。
是夜,孟渊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临时作为栖身之所的废弃小屋的。回去之后,他也不掏出火折子,一个人呆坐着直到明月高悬。
随后,他找来笔墨,掌灯展纸写到:
“阿银,
见信如晤。
长老爷爷果然一直在骗我。
出发寻找答案。不知归期。不要等我。
照顾好自己。”
写完信,孟渊取下发带,柔顺的黑发顿时散落一肩。
孟渊一手托起黑珍珠,一手捏一个法印,随后,珍珠中幻化出一对燕子的影子,逐渐凝固成型。
那一双燕子正是孟渊收的那一对太华血燕的灵识,此时从珍珠中出来,欢喜的很,高飞低冲,双双相绕,叽叽喳喳。
孟渊将手中折好的信纸递给燕子,立刻过来一只,将那字条衔进嘴里,歪着小脑袋,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孟渊。
孟渊低声嘱咐道:“将信送回藏钰,送到阿银手里。”
那对燕子,已是身死之物,当年千钧一发的时候,被孟渊救下,全靠珍珠凝聚成形,因此和□□人颇有依恋之情。
此时听了孟渊嘱托,并不耽误,一双燕子一飞冲天,绕梁飞行一圈,似在话别,便不知去向了。
这边,孟渊关上窗,终于重重的倒在了床上。
一个半月之后。
惊蛰。
水面宽阔的翻云川边,人声鼎沸,骏马嘶鸣。
翻云川的对岸,密林的极深处,传来一阵阵的鼓点。
如同心跳的节奏,沉稳,有力,似乎那战鼓被深埋在地下,被地底传说中的恶魔所敲响。
又如同远古巨人走进的脚步。
咚、咚、咚、咚……
疾风火雨部的旗帜,在空中猎猎翻飞。
归灵盛会,终于开始了。
孟渊和一众修士,站在翻云川边。
孟渊站得离水很近,他一身黑色劲装,头发用那根黑珍珠的湛蓝发带高高束起,衣襟翻飞,望着滚滚流水,背后人群或兴奋、或好奇、熙熙攘攘,似乎与他无关。
江风呼啸,浊浪排空,好一条巨流翻滚的翻云川!
鼓点戛然而止的时候,黑压压的人群忽然陷入了沉默,众人皆是屏息以待,万千目光,集中在猎猎旗帜下的几位头领身上。
在最前面的,是骑在马背上的程炽严。
他身后不远,一匹全身黝黑的骏马背上,是程江离,一如既往的,带着他的墨玉面具。
若有若无的,周围所有的人和江离公子之间,似乎保持了一段距离。
另一侧,一匹枣红骏马,上面一位身着猩红战袍的青年头领,唇红齿白,面相俊秀得如同女子,简直可以称得上娇艳,却又格外英气勃勃,一双美目顾盼生辉,却又透出一股子傲气。
孟渊已是听见旁人议论,知道这便是传闻中的镇鬼堂堂主花苏,水月四美的风流菩提。配上那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神情,果然美则美已,却生人勿近,风流菩提名不虚传。
在几人前面,站着一位带着纱幔斗笠的年轻男人,看不见相貌。那人手里也拿着一根法杖,初看像极了古长老的法杖,细看却又不同。
这人没有骑马,孤身站立着,却看得出,骑马的疾风火雨部众人,却对他十分恭敬。
鼓声一停,这人便转过身来,看向程炽严,程炽严向他略一点头,双方会意。那男人复转向翻云川,随后,手中的法杖重重落下。
注视着他一举一动的孟渊,心中如同被击中一般,不知为何,忽然闪现出那时自己昏迷后在藏钰小院中醒来,古长老手中法杖重重落下,震碎地板的情景。
等他瞬间回过神来,只见沿着法杖落下为中心,江水开始翻滚巨浪,随后,如同被看不见的巨手分开,竖起两道浑浊流动的水墙。
那水墙越升越高,逐渐的,原本滚滚东流的翻云川,竟生生被切断,出现了一条通往对岸的旱路。
旱路打通的那一刻,围观的众人爆发出一阵响彻天地的欢呼声!
还有比这更精彩,更有气势的开场吗?!不愧是天下第一大部,疾风火雨部。
孟渊看着马背上被众人呼喊的程炽严,口中喃喃自语:“难怪盛会需要灵兽献祭保底,如此毫无用处的开场,如此滥用天地灵气,只是为了显摆,哪怕再抓捕一百只冥水鹿用于祭祀,填补灵力亏空,也是杯水车薪的。”
四周喧哗,根本没有人听见孟渊的低语。
然而,一片喧哗声中,孟渊却看见前面马背上的程江离微微回头,向自己这边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
只一瞬,便又转了过去。
万马嘶鸣,程炽严一马当先,众人尾随,那斗笠法杖的开江之人,也翻身上马,一起沿着江中之路往对岸奔去。
这便是通过归灵盛会之路。
有那一等没有马匹,徒步来参会的修士,行到江边便生生被挡下,这便是第一关,需得至少买得起马匹才能参会。虽然不算高,但至少也是一道门槛。
孟渊本来是肯定没有坐骑的。
但看到此处,乘众人奔走一片混乱之际,伸手取下珍珠,右手成决,和上次召唤太华血燕一般,不多时,他便骑在一匹四蹄踏雪的银色骏马上。
骏马背上并没有马鞍,也没有佩戴嚼头。孟渊抓住银色骏马浓密的鬃毛,轻轻俯身在马耳朵边说到:“好久不见,老朋友,想出来散散步了吗?”
银色骏马抬起前蹄,似要作答,似要嘶鸣。
孟渊轻轻安抚:“低调低调,这里还不是你撒野的地方,等这一趟跑完,我带你回去山上撒欢儿跑上十天半个月,跑到你满意为止,怎么样?”
银色骏马打了一个响鼻,似乎对于面前挤挤攘攘的狭窄道路略有不满,随后,孟渊只觉得身体一轻,等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跑过前面的众人,不,是直接从前面众人的头顶上飞跃而过,跑到了前方……
孟渊向骏马怒道:“不是说低调吗?!”
骏马回头,冲孟渊抛了一个无辜的媚眼。然后开心的跑起了小碎步。
孟渊:……
万幸的是,过江之路很快便看到了对岸,对岸的森林中,此刻是浓浓的雾气,伸手不见五指。
正担心自己过于吸引注意力,引来不必要麻烦的孟渊,看见程江离等人上岸之后,纷纷下马开始步行,大喜过望。
一到岸边,孟渊果断的一头扎进浓雾里。随后一个手印,将银色骏马召回灵珠。
浓雾之中,只听见一声极为洪亮的骏马嘶鸣,那声音像极了贪玩的小孩子,不情愿的被父母拖回家的哭闹声。
收回骏马,确认没有人怀疑并且跟上他,孟渊方才松了一口气,将注意力转移到这片浓雾中。
确实是极为不自然的迷雾。
方才出发时,森林还是一片阳光普照,此时,却忽然迷雾之中。
不消说,必然又是归灵盛会的一道关卡了。
不过,孟渊却也不怎么担心。作为藏钰族的优秀猎手,他哪怕闭上双眼,仅凭剩下的其他四感,也是能在森林中辨别方向的。
怕的是,不知道这迷雾中还会不会有其他东西。
孟渊手松松的搭在方知的剑柄上,谨慎前行。
行了没有太远,他突然觉得有东西在向自己靠近。孟渊立刻方知在手,偏过头,身体微微蹲了下来。
靠近他的东西却突然呼哧的笑了,那笑声离他距离非常的近,从孟渊觉察出有东西过来,到感觉到那笑声带出的气息,几乎喷在他的脖颈之上,不过瞬息之间。
孟渊顿时紧张得身上如同起了倒刺!
正要出手,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说到:“你果然来了。”
程江离!
听到这声音,孟渊却觉得比猛兽偷袭还要让他害怕。
哑民流离中的传说故事很多。
据说,如果有异乡的客人晚上走迷路,又累又渴又饿又困,这时遇到一位身上斜披五色彩条纹衣着的人,请客人喝一杯水……
千万不要喝!
讲故事的老奶奶一般都会这么强调。
喝下去之后,你们就会变成半透明的人,永远在阴阳两界之间游荡。
那些身上斜披五色彩条纹衣着的人,就是哑民。
小孩子都被吓得晚上不敢出门。
小阿渊笑着,一把抢过老奶奶手里配合故事效果用的竹编灯笼,连蹦带跳翻出院子:“我要去找他们,那个水太好玩儿了,我要抢回来研究研究!”
讲故事的奶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银泉隐匿哑民流离(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