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揽月归 > 第11章 示弱

揽月归 第11章 示弱

作者:温柔海上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03:03 来源:文学城

李嫣浅笑着点了点头。

裴衍诧然无言。

他记得从前与她共同用膳的次数不多,对她的口味喜恶不敢说了如指掌,但他清楚记得,那年万寿节宴席上,宫女呈上了一道精致的红豆膳粥,李嫣甚至未尝一口,只闻见味道便不悦蹙眉,随即不动声色地将那瓷盏挪开。

她应是不喜红豆的。

“难道裴大人买的是其他口味?”

油纸被轻揭开一角,李嫣见里头装的是并非红豆糕,遂捧至鼻尖嗅了嗅,诧异道,“芝麻酥?”

裴衍敛去探究之色。

他知道李嫣一贯聪明,担心自己表露过多异样会引起怀疑,故而语气平稳道:“臣只是觉得红豆糕甜腻了些。”

李嫣不疑有他,只道:“大人看起来确实不像爱吃甜食之人。”

裴衍不置可否,脸色略显惭愧:“一时草率,估错了殿下的喜好,若殿下不喜欢,下次臣重新买过。”

这番自省落在李嫣眼里无甚异常,她道:“无妨,大人买的我都喜欢。”

裴衍怀揣着心事,倒没在意她的撩拨,只敛眸一礼,道:

“待圣旨下来,臣再前来迎殿下回京。”

说罢,见李嫣未多言其他,只应了声“好”,他便转身离开了亭子,往山门走去。

亭中重归寂静,李嫣兀自立在原地,目光仍停留在裴衍离去的方向,直至他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石阶尽头也未收回。

秦铮站在隐蔽处将亭中情形看得一清二楚,待人走后,方悄无声息行至她身侧,目光从她微凝的侧脸落到她手上那册鲜红亮眼的聘书,一股熟悉又酸涩的窒闷感悄然攥紧了他的心脏。

“殿下对他很不一样。”

话一出口,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涩然。

李嫣目视前方,平淡道:“哪里不一样?”

“殿下在他面前,笑得比往常多些。”

“是吗?”李嫣不以为然,转头看着他,“我对你没笑过吗?嗯?”

说着,她极为刻意地扬起了唇角,眉眼微弯,露出一个浅淡又不失明媚的笑容。

秦铮明知她是故意曲解,拿这浮于表面的假笑来搪塞他,心头那点涩意未散,却又被她这带着几分狡黠的恶劣模样勾得无可奈何,只跟着笑了声,语气温和道:“殿下笑起来风姿无双,让人挪不开眼。”

李嫣轻嗤了一声,随即迎着他的目光,戏谑道:“那你可得多看几眼,待日后回京,人多眼杂,可由不得我们这般随意了。”

闻言,秦铮眸色一暗,看着她的眼神近乎留恋。

“殿下回京后有何打算?”

“妖道这条线索已断,剩下的只能从陆家入手。”

李嫣脸上笑意渐敛,尤若凝霜,语气清晰冷静,“当年让陆家彻底定罪的关键物证,是从府中查出来的一本走私账册,陆家守备森严,能在府中做手脚,定是内鬼所为,只要顺着这条线查下去,找出当年的漏网之鱼,便能顺藤摸瓜查出背后主使。”

秦铮思索道:“如此一来,需得先找到记有陆府所有仆从的花名册,再与刑部归档的验明正身册对照。”

“不错。”

李嫣语气沉静,“当年此案经由三司会审,刑部的档库我们无法轻易探查,那便从大理寺入手,借裴衍这颗棋子往下查,定能有所收获。”

“可即便搭上裴衍这条线,短期内以殿下的身份要想进大理寺谈何容易?”

“是啊……”

李嫣抬眸望向远处略显阴郁的云层,笑意疏冷莫测。

“不怕,母后在天有灵,定会帮我的。”

又过两日,几匹快马并一队宫中侍卫护着钦使,径直入了清心观的山门。

“病了?前几日不还好端端的,怎的突然染了病?”

来的是御前伺候的大太监,袁述。此时正立在李嫣寝舍外,手里捧着圣旨,眉头紧锁。

赐婚一事背后缘由毕竟牵涉皇室体面,为保此事周全,皇帝未按惯例指派随堂太监传旨,而是特意让他来,一为公事,二为代皇帝聊表关怀。

从宫里至清心观路程已花费两个时辰,再耽搁一会,回宫怕是要晚了。

袁述瞧了眼紧闭的门窗,对着白露问道,“可传过大夫?”

白露垂首低声回答:“公公容禀,我家主子自打住进这观里,身子骨就没真正爽利过。山间寒气重,衣食用度皆按清修规制来,到底比不得从前在宫里的周全,加之每逢先皇后诞辰左右,总不免哀思过甚,以致夜夜梦魇惊悸,反复发热。此番病势来得急重,莫说……”

她话音未落,寝舍内忽然传来一阵压抑的咳嗽声,听着便觉揪心。

白露抽神往屋内看了一眼,又接着道:“莫说山中良医难寻,便是下山请个寻常郎中,一来一回,费时不说,那郎中知晓路途遥远,不免要添些辛苦钱才请得动。”

闻言,袁述脸色讶然。

看着眼前不安地绞着衣角的小婢女,眸光一转,再度打量起这座门庭朴素,墙垣斑驳的院落,到底是御前伺候多年的人,瞬间就明白了她们主仆二人的难处。

正欲开口,寝舍内便传来一阵细微的窸窣声,李嫣虚弱的声音隔着门扉轻轻传来:“白露……外面,是谁来了?”

白露靠近木门答道:“回主子话,宫里的袁总管奉命前来宣旨。”

门后又是一阵喘咳声。

袁述神色一敛,料想病成这样,应是难以起身了,遂对着白露道:“这外头风大,就别让殿下出来见风了,你且开门,咱家进去也是一样的。”

白露依言轻启门扉,与袁述一前一后进了屋。

“袁公公,别来无恙。”

隔着帷幔,李嫣透过一丝缝隙向袁述点点头。

袁述躬身一礼,隐约见李嫣病容憔悴,心头一紧,忙垂下眼去。

“难得殿下还记得奴才。”

“当然记得。”李嫣无声一笑,虚弱的嗓音里带着一丝追忆,“离宫八载,袁公公似乎也老了些,恐怕手脚不似当年爬上槐树帮我捡风筝时那般灵活了吧?”

袁述忙道:“殿下长大成人了,奴才自然也老了。”

他笑着答话,心里却是没由来地一震。

十年前,他还只是个刚在御前当差不久的小内侍。时值万寿节,周邦来贺,西域进贡了不少新奇玩意,其中有一把精巧的胡琴,琴身不过一尺余长,镶嵌七彩宝石,音色清越,甚得圣心。陛下念着年幼的公主,便吩咐他将此物送至长乐宫给小殿下把玩。

行经御花园时,便见小殿下泪眼婆娑地望着一棵老槐树,原是心爱的风筝卡在了树梢上。几个嬷嬷找来竹竿,在树底下踮着脚,手忙脚乱地够那风筝。可那风筝卡得极巧,竹竿不是差了几分力道,就是偏了方向,反倒将风筝的尾穗搅得更乱。最后是他爬上树,将风筝取了下来。

也是那日,他在御前失手打碎了陛下喜爱的赤玉夜光杯,龙颜震怒,当场便要将他拖出去杖毙。是先皇后出言相劝,才免了他死罪,只罚了两个月俸禄以示教训。

先皇后于他,有救命之恩。

毕竟是在宫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了,袁述深知李嫣突然提起此事不单单是为了寒暄。

他道:“殿下身子既染了病,奴才回宫定会向陛下禀明,陛下素来疼爱殿下,听闻此事,必会即刻派遣太医前来诊治。”

“不必劳烦公公,陈年旧疴罢了,过了春寒自会痊愈。”

李嫣倾身拨开帷幔一角,朝白露使了个眼色。

白露轻手轻脚地从柜中取出一个素面瓷瓶,拔开塞子,将些白色的药粉倒在一方手帕上,跪在榻前,正欲递给主子。

袁述视线在那方手帕上定格一瞬,神情陡地凝重。

“敢问殿下,用的是什么药?”

主仆二人动作皆一顿。

李嫣声音轻飘道:“不瞒公公,此药乃偶然所得,具体何物我也不知晓,只知每逢身子病痛发冷或忧思难眠时,服上些许总能缓解一二。”

袁述道:“奴才斗胆,可否将药借奴才一观?”

闻言,白露先是看向主子,待得首肯后,方将帕子呈至袁述眼前。

药粉质地异常细腻,轻嗅下有一股若有若无的异香,袁述脸色一凛,惊道:“五石散!”

“五石散?”

皇帝李牧提笔立于御案前,语气低沉道,“你确定?”

“回陛下,千真万确,奴才不敢妄言。”

“为何不用药?”

袁述跪在地上,并未立刻回话,似犹豫着抬眼看了一下郭皇后所在的方向,顿了顿,方道:“回陛下,据闻公主在道观日子过得拮据,身子也不好,山上诸多不便,索性每逢天冷体虚时,吃点五石散,熬一熬就过去了。”

闻言,立于皇帝身侧的郭皇后眼皮一跳,面露惊讶:“怎会如此?本宫每月都会派人往清心观送去应季衣物,份例用度从未短缺,派去的人回来也说嫣儿在观中一切安好……”

她眼波一转,见李牧脸色微沉,继而道:“难不成是底下人欺上瞒下,苛待了嫣儿?”

李牧并未搭话,盯着御案上的白纸,沉吟片刻后道:“朕记得先皇后的诞辰快到了。”

袁述立马答道:“回陛下,还有五日便是。”

郭皇后眉心几不可察地蹙了蹙。

得知李嫣处境,他竟丝毫没有追究的意思,反而提起先皇后……

她眼波微转,不动声色地掠过李牧紧绷的侧脸,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

殿内,墨香清冽,唯有狼毫擦过宣纸的沙沙声,挥洒自如。

随着笔锋落定,他沉稳的声音便混着墨香,在寂静中漫开,仿佛只是在品评字的好坏,听不出半分波澜:

“公主婚事在即,留在观中已不合礼制。传朕旨意,恢复晋平公主封号,即日回宫待嫁。一应事宜,由皇后亲自督办。”

“陛下。”

郭皇后下意识脱口而出,随即自觉失态,忙放缓语气,带上几分忧色,“此婚事毕竟关乎天家颜面。若此时便大张旗鼓接嫣儿回宫,只怕平白惹人非议,不如待婚期临近再……”

她话音未落,李牧已缓缓搁下了手中的狼毫笔。

“嗒”的一声轻响,让殿内空气骤然一紧。

郭皇后立即噤了声。

李牧抬眼看向她,脸上难辨喜怒,似疑惑道:“此言是皇后自个儿的意思,还是郭相的意思?”

此言一出,跪在底下的袁述也听出了皇帝的不悦。

郭皇后心头一震,忙道:“陛下明鉴,臣妾只是想到要迎晋平公主回宫,诸多事宜皆需时间筹措,这才有此顾虑,一时失言,还望陛下恕罪。”

她面向李牧垂首而立,姿态甚是谦卑恭敬。

李牧盯了她半晌,忽地笑道:“也是,自贪墨案一出,郭相怕是日夜辛劳,无暇插手朕的家事了。”

他虽笑着,语气却愈发沉冷,郭皇后下意识五指一紧。

“天子家事自当由天子做主,为臣者岂可妄自干预。”

她斟酌着回应,眼帘微微抬起,揣摩着皇帝的神色,“家父为官多年,万不会行此僭越之事。”

“那便好。”

李牧点点头,目光落回御案上,再次提笔蘸墨,另问道:“与北乌联姻之事已定,皇后可有合适的人选?”

郭皇后定神一想,语气恭谨而流利道:“回陛下,宫中如今并无适龄的公主。依臣妾之意,可从宗室中择一贤淑温良的女子,封为公主,择吉日嫁与北乌,以示我天朝恩泽。”

李牧淡淡“嗯”了一声,悬腕运笔,一个“忠”字跃然纸上。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宗室女子,朕瞧着,近年似乎没什么出挑的。资质平庸之人,如何能代表天朝,结两国之好?”

郭皇后早有思虑,语气从容道:“陛下放心,臣妾必定竭尽全力,亲自甄选。便是资质稍欠,接进宫来好生调教一番,礼仪风范,总能习得几分天家气度,断不会失了国体。”

李牧默了一瞬。

笔走龙蛇间,他头也未抬,声音依旧平稳:“论礼仪风范,京中女子当属蓁儿最为出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