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傀儡女帝她不想装了 > 第34章 贼心不死

傀儡女帝她不想装了 第34章 贼心不死

作者:点娥暴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12:45:42 来源:文学城

李希勾了勾唇角。

温逊此时瞧着善解人意,但她若是当真,便是白活了两世。

“自然只是要说这些。”她谨慎道,“我不愿无恪因今日之事同我生了罅隙。”

温逊只觉心头被温热的泉水抚慰过,满心的乱麻都顺了、服帖了。

他压着微微翘起的唇角,心内竟有一丝感动:

“陛下为臣费心了。身为下臣本不应让陛下为臣这等琐屑劳心,臣深感有愧。臣……本应更体谅陛下。”怎能让她因为他一点情绪,还费心费力来解释劝哄。

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李希微愣,也没料到他会这样想,看上去也全然不似客套。

她忽而意识到他是不是将自己放得太低了。身为身兼卫尉、中常侍,统领明党的武周侯,便是放在历代皇帝身上,位高至此的臣子也是得哄一哄的。

见他垂着头好似又沉浸在自责中,李希忽而有些突兀地问道:

“你从前是犯过什么大错吗?”否则是自何处来的如此强烈的不配得感?

她这话一出却叫温逊一惊,抬眼茫然的看她,又似陡然想到什么一般面色乍白。

李希正一瞬不瞬瞧着他,自然没错过这一丝剧烈的情绪。她还来不及再问,他已经猛地下拜道了一声告退,便起身落荒而逃般去了。

李希怔怔地收回手。

她怕不是说中了什么,他当真犯过大错?

侍中余诃子去尚书台认过人后回来。

“方才听侍人说,武周侯午前慌不择路地跑了。你恐吓他了吗?”她疑惑道。

李希白了她一眼:

“我多大的本事能恐吓得了他。”

余诃子耸了耸肩:

“反正你今日说要认他做干爹时他就挺奇怪的。”

她一说就将李希又带入了早前的回忆了,想着想着面上竟爬上一抹奇异的笑。

“你笑什么?”

李希一惊,赶忙一吸腮帮子:

“我笑了吗?你看错了。”

余诃子盯了她半晌,总结道:

“你也挺奇怪的。”

李希松开可怜的腮帮子:

“今日朝中可有议论的?”

“自然,”余诃子笑道,“堂堂皇帝都认宦官做‘亚父’了。姚党一派气愤得很,说你昏庸懦弱,就不该让你亲政,说如今是汉灵帝认父(1)的耻辱重演。

“倒是明党都遗憾得很,恨不得当时就冲上去替温逊答应了。”

说着她又疑惑道:

“不过大家都不明白为何温逊没答应。怎么会有宦官能拒绝皇帝认爹呢?他是不是戒过五石散?”

她带着些怀疑地看看愉悦地喝着茶的李希:

“你是不是早知他不会答应,否则要是真答应了,太皇太后得多生气呀!你又没想着要跟太皇太后闹崩。”

李希放下茶盏,却没回答她的问题,反而道:

“前段时日、你去送过温儒,我们在青州时欠他的俸禄可给过他母亲和妹妹了?”

余诃子没明白话题为何转到了这处,但还是点了点头:

“自然是给了,我还额外补了一些。她们都挺不容易的。”随即她又迷茫道,“我给她们钱时不知她们是不是慊少,看我的神情都有些古怪。我是不是应该再给她们加一些?”

李希微微一笑:

“你不是把近半年的俸禄都给过去了吗?当然,你若是愿意,自然可以。咱们宫里总缺不了你吃穿。”

余诃子对此表示肯定。

李希又道:

“你可知当时在青州时温儒为何不领俸禄也不愿告假?”

余诃子眨了眨眼:

“这我一直没想明白,可能他闲不下来吧。”

李希望着她的表情让她意识到些什么,又不大确定地问道:

“不是吗?”

李希却轻笑了下:

“是,是这样的。”

余诃子满意地得到答案。她果然始终没有意识到。

因为温儒喜欢你呀,傻姑娘。

李希却没再说下去。如今人已去了,而即便还活着,温儒也配不上她。这世上就没有人能配得上她的小盒子。

“对了,”李希忽的吩咐道,“动用些眼线,查查温逊的生平。”

在此之前,李希其实并未对温逊的过往有过好奇。作为帝王,她知道他入朝以来的行事作风便已足矣,但如今她总觉得此人的来历兴许能解释许多令她不解的事。

余诃子点头应喏,一边拍了拍手。

李希疑惑,偏头见殿外的侍人应声走了进来,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两大车奏折。

“陛下,”余诃子笑嘻嘻道,“这些都是您今日的公务……”

余诃子伸手,手动合上她掉下来的下巴。

“太皇太后近来都陪着汝南君,许多事都悬而未决。尚书台的意思是,陛下既已亲政,便请一并做决断。”

“这是尚书台的意思?”她严重怀疑这些刁臣是在报复她要往尚书台补人。

余诃子点了点头,却清了清嗓子补道:

“也是你的侍中微臣的意思。”

李希震惊地瞪大眼看她:

“你站哪边的?”

余诃子无情地微笑:

“我是侍中,这些活儿你不干就得尚书台干。尚书台干不了就得我、干……那当然是你干了。我拿多少俸禄,你掌多大宫库啊。”

“我……我的宫库都在少府手里,少府在温逊手里!我支钱还得找他要呢!除却宫中日常用度,我比你还穷!”

余诃子不为所动,揣了揣手:

“那我不管,我忙着呢,还得准备明年制科的尚书台遴选。”

李希一噎。她还真不能占用“考生”的时间,就这样,压着满肚子腹诽,乖乖提起了御笔。

***

查温逊过往花了些时日。期间姚婴在尹府得知了李希认亚父的事,当下便领悟她这是在报复她的施压,当即大怒。据说把尹宛的药渣子都摔了。

后来接连几日,太皇太后离家出走,留在尹府不肯回宫。

李希想着该得缓和缓和,去求见,却也被尹府的人婉言赶了出来,只得作罢。

“好几日了,这当真无防吗?”余诃子皱眉问道。

李希揣着手。

“这样反倒无防,老人家闹闹脾气罢了。说说你查到了什么。”

余诃子便禀报起来。

“关于武周侯温逊,满朝皆知的是他本是罪臣之子,因获罪时不满十岁而未被处斩,受宫刑后成了先武周侯席年的义子。”

“我一直不解,他既是义子,席年又是宦官,他无须改姓随席年姓‘席’吗?”李希道。

“主上这便问到了点上。”余诃子老神在在地道,“我推测正是因其父与席氏的渊源。”

温氏一案在上一代也算一场大案,但自打温逊被席年收为义子以来,那一案被席年捂得很紧,以至于朝中皆不敢议论。时日一久无人提起,便也渐渐被遗忘。

余诃子废了些功夫,总算查出了些前情。

温逊的父亲温闾曾是旧朝老臣,时任太仓丞,辅佐太仓令掌领粮仓,官位不大不小,但却紧要。

而席氏一族历代为当世大儒,家学底蕴深厚,历朝皆受皇室敬重,几乎代代皆为帝师。

旧朝末年,席年与其父席明受命在京中分别任少傅与太傅。

那时高祖与姚婴在豫州起事,而席氏出身豫州又与姚氏是世交。受此牵连,当局虽未对他们做什么,却已在暗中管束,更不许席氏子弟离京。

那时,身为同僚的温闾不但看出席氏父子的确心向高祖,更已明白旧朝气数将尽。

姚婴与高祖自豫州出兵连连得胜,末帝便愈加不安,终于按捺不住对席氏动手,只当杀鸡儆猴。

拘捕席氏之日,温闾早一步得知消息,竟提前计划,将席氏子弟分别隐藏在粮车内送出了京城。

等当局发觉人已不见,席氏早已换乘车马奔豫州而去。

新朝之后,温闾凭借对席氏一族的救命之恩留任在了原官位,又凭后来经营升至了斡官令(2)。

然而温闾在任上胃口越养越大,多年以来巧立名目暗中重重加税肆意敛财,迫使众多黎庶流离失所债高难偿,最终不得已卖身为虏。

温闾见此还不愿收手,竟在暗中做起买卖人丁的勾当,与一众世族宗亲勾连。

他太过肆意,终于在温逊九岁被姚婴注意到,因而败露落马。

温闾出事时席年并未出手相救,但等到整个温氏已只剩幼子温逊,席年想来是念及旧时恩情,便将他护佑在羽翼之下,也并未要求他更名改姓。

李希听后默了半晌。

“温逊对此案、对席年是何态度?”

“早年间似乎颇有怨怼。据说席年刚认下他时,他对席年态度并不好,似是也不相信温闾的罪责,一度四处奔走企图为父翻案。是在那数年之后才慢慢消停下来,对席年越加敬重,也不再提那段往事了。”

李希闻言皱眉:

“你料想,他后来的变化是真是假?”

余诃子摇头说不知。

李希沉吟了片刻,忽而提到:

“前几日的折子里曾奏报,近日有世族族中虏仆生了骚乱,接连被打杀了数人。”

余诃子一惊:

“你是说……”

“我也只是猜测。”她目光亮了亮,“二十年过去,他贼心不死也未可知。”

余诃子也笑起来:

“他若是在此时生事,对我们而言不是正正好?生事的是哪家的虏仆?”

李希似笑非笑地答道:

“京兆尹吴济家中。”

(1):《后汉书·宦者列传第六十八》:汉灵帝“常云:‘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

(2):斡官令:类似于国家收税的老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贼心不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