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傀儡女帝她不想装了 > 第2章 太皇太后

傀儡女帝她不想装了 第2章 太皇太后

作者:点娥暴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2:40:15 来源:文学城

辰时,宫道上堪堪洒扫过,纤尘不染,只余滚烫的日光隐秘的灼烧着。

劳作过的侍人收拾停当,正缓步列成行。

适时远处有人着朝服走来,一行侍者瞥见此人的衣角,立时整肃行礼。

那来人是名年近古稀的女子,所穿却并非寻常命妇式样,而是正经的文官朝服,浑然九卿规制。

尹宛侍奉当朝太皇太后姚婴多年,自大魏朝开国之时便破格以女子之身任中宫大长秋。高祖崩逝之后,姚婴权柄已极,尹宛凭此时机跃入前朝,封汝南君,食邑千户,以大长秋之名,行尚书令之实。

即便因女子之身,她始终无法站上崇德殿的朝会,但以她对姚婴的影响力,已足以被朝野内外暗称为“内相”。

此时她眉目微敛,如往日一般迈上崇德殿的长阶,待要跨过殿门,才忽地一滞。

她向余光所及之处瞥去。一名宫人装扮的女子,正端直地跪在门侧。

见她望来,那人唇角一勾,露出一个略显傻气的假笑。

她收回腿。

“陛下,你这是?”

她这话一出,对方是一脸淡然,两旁侍立的羽林卫却齐齐变了脸,慌忙朝跪着的那名“宫人”也跪下。

就这样,崇德殿外三方相互跪着,一时间显得有些滑稽。

李希却抬手摆了摆:

“我是来求见祖母的,他们不知情……”只当她是犯了错来请罪的宫人,既有门路寻到崇德殿来,还安安静静也不闹腾,便由她去了。

见此情景,尹宛脑子里也有些乱。首先,昨晚刚被禁足还换了人手的李希就不该有能耐出现在这里。

其次……

“既来了,陛下何不通传一声进去?”

李希便嚅动了双唇道:

“我怕祖母生气不见我,打算等她出来瞧见我再说。”说罢,她又扯出那傻兮兮的笑。

尹宛皱着眉轻叹。

“跟我进来吧。”

李希“诶”地一声欢快应了,踉踉跄跄地爬起来,颠颠跟上尹宛步伐。

入内,宫室之中主座的位置摆着金雕玉饰的一张轮椅,其上盘龙飞凤。一位妇人坐于其上,着一身绛红金纹深衣,腰间挂黄赤绶四彩,发髻微散,闲闲倚坐,显然是在等着尹宛。

此刻她闻声望过来时,一双凤目沉静浩瀚,眼角有浅淡沟.壑,却仍见美人风仪。

这便是李希的祖母姚婴了。

这姚未兆如今已过花甲,但面容看上去却仿佛只在不惑之年。她少时是豫州士族中闻名的美人,但如今还有何人敢评判她容貌?

自有权势,令普天之下皆不敢直视她。

但她初生牛犊般的皇帝孙女敢。

不仅敢,孙女的意外到场还反倒让姚婴惊了一惊。

“怎么回事?”这句是问尹宛的。

可尹宛也无法解释,竟双手一摊:

“陛下问她吧。”

话音未落,李希已“咚”地一声跪了下去。跪完了,也不说话,两只眼珠子就那么直直望来。

姚婴心思一转,似是会过意来。

“你欲入太学?”

李希闻言,依旧跪着却直起身,面色不改地直视姚婴道:

“回祖母,孙女不欲入太学……”

预料之外的回答叫姚婴不免一愣,一时间竟猜不出这本就不大熟络的孙女究竟在盘算什么,便质问:

“你是要告诉朕,这几日温无恪等人摆出此等阵仗要迎你为祭酒,是他们自发所为?”温无恪是带那温逊的表字。

李希却坦然胡言乱语答道:

“自然不是。此事的确是孙女的意思。”才怪,分明是有刁臣要害朕。

那头姚婴与尹宛却对视了一眼,双双讶然于她坦诚,随即道:

“先起来吧。”

李希起身,顺着姚婴随手一指到桌案旁坐下。罢了她也不开口,只恭顺地坐着等姚婴发问。

“你既无意于太学,却暗下手段,联络温党作此安排,究竟想干什么?”

这以往她并未正眼瞧过的孙女,今日几次意外之举倒的确勾起了她几分兴致。

就见李希拱手道:

“祖母容禀,只因孙女想要联络的从不是温无恪,而是祖母您!”

这话就说得有些怪异了。

“皇帝与朕不过隔了几面宫墙。”她似嘲似讽地补道,“皇帝有能耐,便是重重看守也拦不住,更莫说这崇德殿的殿门。你要说话,何须如此大费周章,闹上前朝?”

李希却垂眸认真摇了摇头,平和又沉稳地道:

“若不牵扯前朝,孙女见到的便是祖母,但孙女想见的,是大魏的太皇太后。”

姚婴与尹宛齐齐一怔,望向她的目光更认真了一分。

“在朕这些子孙当中,你倒是头一个这么说的。”姚婴沉吟片刻,“说说你欲与太皇太后谈什么。”

李希也回望二人神情,可她不急着开口,当即整肃了神色,起身再次端直跪下,朝姚婴长长一拜。

“陛下,”她改口不再称祖母,“孙女无意于太学,但孙女以为,太学之事,正是个绝妙的时机。”

姚婴不明其意:

“何意?”

李希长舒一口气,方定定地望入姚婴眼中:

“高祖在位时,大魏初立,陛下临朝,曾以皇后之名下令宗室、士族之女入京,于太学之侧开办女学。而后却因朝内反对之声过甚,且宗室士族百般推拒,不过两月便只得作罢。

“可如今,明党既大肆请命迎我入太学,陛下何不‘退一步’,以女帝是女郎,不宜与太学儿男儿为伍作理由,重开女学呢?”

李希说罢,满室俱寂。

默然之下,姚婴心内震动。

近些年来,她将诸多心思置于朝局党争之上,年轻时的某些夙愿,若不提起,几乎都已淡忘了。

可夙愿毕竟是夙愿,一朝记起,又岂能再轻易放下?

眼下目光又落到李希身上。这孙女与她鲜少交集,却似乎比日日相处的朝臣更能看穿她所求、

当初女学这事她未能做成,无非就是三个原因。

一来朝局未定,世家疑心重,总以为她此举是借口,其实是要引他们的家眷入京为质。

二则那时宗室与世家垄断着朝局,他们若不愿意,便是姚婴也束手无策。

可如今她开设科举已有数旬,半是压制半是扶持地抬拔了寒门明党。若将女学学子限定于世家女子,反而能被世家当成党争的助力。

三则,那时的她并未能占据女子为帝的名分,反驳男臣们口中的“罔顾伦常”。而如今,更“罔顾伦常”的事都成了,还差个区区女学吗?

想到此处,姚婴偏头,望见尹宛眼中与她一般无二的激荡。

但尹宛比之姚婴更快冷静:

“陛下今日献策,总不会不曾为自己作打算,只是为圆太皇太后一个心愿的吧?”

李希闻言不慌不忙,面上带笑,坦言道:

“女君这话说的,我自也要为自己铺路。”说罢她直起身再拜,“祖母倘若应允,女学可否交予孙女筹办。”

姚婴闻言并未回答,目光沉默地落在李希年轻的面容上。

直到此时,一路淡然谋划的李希才感到掌心淌出一层薄汗。

“此番兹事体大,不是易事。”终于听得姚婴开口,指尖在案上轻叩。

李希心中一紧,又听她续道:

“……当年朕以皇后之身临朝,却不过坚持了两月,如今朕也予你两月。两月之内,开女学、备经师、迎诸生,则女学之事往后尽数交托于你。倘若不能,朕便要叫翰飞接手了。”翰飞乃是尹宛的表字。

李希闻言心头陡然一松,赶忙谢恩:

“必不负陛下所托!”

话至此处,姚婴记起这几日朝上明党的哄闹,面上带了分揶揄:

“我不知你是如何叫温无恪着了你的道的,但一旦女学旨意一出,他必能咂摸出是被你戏耍了,你便不怕同他自此结仇?”

李希却心想,那温无恪不过自己偷鸡不成蚀把米,与她何干?

再者女学虽算帮着世家摆了他一道,却怎又不算如了他们寒门的心愿,转移了姚婴视线呢。

可她面上却仍要装出一副一切竟在掌控的模样:

“女学一开,孙女本就站在了寒门的对立面,也就无所谓是不是得罪于武周侯了。”

姚婴抬眉回望她。

双方皆知,这话正是姚婴想听的。

重开女学是李希献策又如何?姚婴本是不必给她站到台前的机会的。

她之所以答应,其一便是因为李希一旦是以开办女学之名入朝,天然便与寒门之流立场相背了。

“臣还有一问。”尹宛忽的插道,瞬时便扰了祖孙二人间弥漫的一丝默契,“陛下既然已经与温逊达成盟约,借寒门之力求一个机遇,就做那太学祭酒也未尝不可。为何却要费此周折……”走姚婴这条更为险峻的门路。

李希本就从未和温逊达成盟约,只不过是被单方面拖下水的。如今得了这状似随口一问,却煞有介事地答得分外认真。甚至比今日任何一句都更认真:

“女君,祖母,于我而言,从来没有第二个选择!”

话语间,她神色中甚至带了一分叫人看不清缘由的决意:

“孙女清楚,我如今的位置是因祖母,若有一日我不能继续在这个位置,多半……也是因为祖母想将之收回。”她说道此处,眼中生出一抹哀婉又宽容的笑来。

“可若真到那一日,我也觉得不打紧,因为天下之大,本就只有祖母配坐这个位置,还给祖母,孙女没有不服。而在那之前,是荣是辱,我只愿跟随祖母,而非为旁人所操纵。

“本就是祖母让天下间的女郎们看见了一条新的路,我想和祖母一同开拓这条路。如若不能,做踏脚石,亦可!”

姚婴低眉见她熠熠双眸,有一瞬仿佛看见当年囿于闺阁,不甘,又一心破釜沉舟的自己。

那日,不给寒门一丝回神之机,太皇太后姚婴当即降旨,重开女学,暂以女帝为司业,太皇太后亲身作祭酒,令宗室、士族于一月内遣族中未嫁女儿入京就学。

如此一来,李希禁足也自然得解。

要回了余诃子,她的头一桩事,却并非筹措女学。

而是潜去掖庭,与刺杀广陵王的主犯碰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