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快穿之渣男洗白集录 > 第4章 第四章 过河拆桥的皇帝

次日不到卯时,刘顺便叫祝余起床,张罗着给祝余洗漱打扮,用早膳了。

要说这皇帝这个职业其实也不好做。虽说是万人之上,但是也是身负千万黎民百姓。如果想当一个昏君,那当然是轻轻松松,但是,如果想做一个好皇帝,可能殚精竭虑一辈子,也只能是史书上平平一笔。

为王者,都希望能成就一番伟业,或开疆拓土或国强民壮。祝余只希望自己能解决掉礼亲王那个大患,做个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的皇帝。

但是看着此时还暗着的天色,祝余长叹一口气啊:“这作息首先就得改改了,不然,铁一样的身子也受不住啊!”

思虑间,他们一行走到了大明宫。此时,也不过才卯时初刻(也就是现在的早上5点多)。而众位大臣则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更是辛苦。

随着百官山呼万岁,祝余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朝会,他缓缓登上龙椅,看着底下乌泱泱的一群人,道:“众卿平身。”

“—— 谢陛下”

祝余身边的刘顺又和掐着嗓子一样,声音尖细:“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祝余说:“先别启奏了,朕这里有给你们的任务。”

“还请陛下示意。”

“朕准备推行郡县制,让政令更好下达,可是底层官员选拔是个问题,朕将此事交给你们,你们都放在心上,若是有人能想出来两全其美的方法,朕重重有赏。”

众大臣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见祝余又问:“不知诸位今早上朝需要几时起床做准备?”

众人一听,摸不着头脑,但也都一个个的据实相告。他们多数都是半夜起床,寅时便到达午门等候了。

祝余听后,微微皱眉,说:“诸位都是我大梁的肱股之臣,如果每天天还没亮就前来上朝,日久天长的,这身子骨可如何吃得消啊!”

顿了顿,又继续说:“朕觉得为了我大梁百年基业,一定要改改这不合理的早朝时间,日后我们就巳时(9点)开始朝会吧。”

这时,礼部左侍郎出来说到:“启奏陛下,这卯时上朝乃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岂能随意更改!望陛下三思啊!”

“而且!陛下!分封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岂可随意更改?”

旁边也有人出来说:“臣附议!陛下体恤臣民之心,臣等感恩不已,但是这两件事有违祖训,望陛下收回成命!”

“望陛下收回成命!”说完,又乌泱泱地跪下了一片。

祝余从刚刚就托着腮听着他们说话,此时看到他们这般作为,他只是淡淡地说到:“朕,是在通知,不是在商量。”

“朕一直知道,你们和下面的臣子勾结着,算计朕,算计着天下百姓。”

“朕不想计较,但是你们也要学会适可而止了。”

说完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挥挥手让刘顺宣旨,圣旨上说的就是昨日关于奏折的改变以及任命四位军机大臣的旨意。

这时,还有臣子揪着刚刚的话题,希望祝余可以收回成命。祝余说:“朕的父皇,一生戎马,本就不在意规矩。我大梁才开国不到百年,朕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我大梁可以强盛。你们不想着为国为民做些实事,反而在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多费口舌!可见,是当官太久,忘了初衷吧!”

这些臣子听到祝余这样说,实在是吓破了胆,跪下连连称不敢,同时也没有人再说话,不敢再就此事劝诫皇帝。

祝余这时又给了一个甜枣:“人无完人,朕也会犯错,只希望众爱卿可以将注意都放在国事上。而不是这些繁文缛节上”

虽然平日里,陛下不理朝政,但是,如今祝余这番话,将帝王的霸气体现的淋漓尽致。

众臣这次真正的正视眼前的这位天子,不像是他们认为的不学无术,而是说一不二,但同时也从容雅量,懂得在这朝堂上制衡各方。

祝余在刚刚说完话之后就走了。

而那三位大人和赵军则是走在最后,四人都在说着今天圣旨是事情。准备出宫的时候,四人听到后面刘顺气喘吁吁的声音:

“四位大人留步,皇上请四位大人到勤政殿议事”

这四人到了勤政殿,祝余吩咐先宣召赵军。

“臣,赵军,叩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军跪在御桌面前,祝余赶忙起身说:“赵将军不必多礼,快起来”说话间已经走到赵军跟前,亲自扶起他。

赵军一脸激动:“多谢皇上!”祝余让刘顺赐座,并给赵军看了茶。

赵军坐下后,犹豫着开口说道:“不知陛下传召微臣,有什么吩咐?”

这时,祝余才开口说到:“爱卿自回京以来消瘦不少。”

赵军心里咯噔一下,放下茶盏,嘴巴嚅动了一下,才说道:“多谢陛下关怀,只是如今臣已经年老,身体自然不比从前了。”

祝余说:“爱卿到了这般年纪,也是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不等赵军说其他,祝余说到:“皇后在后宫十分挂念爱卿,爱卿以前驻守西北,思云很是担心您。”

“如今这四海升平,爱卿为国操持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享受了,朕也是真心希望爱卿身体康健。”赵军平时就是个粗人,不会说什么好听话,听着祝余这话,是要名正言顺的撸了他的兵权。

赵将军虽然是个忠臣,但是,赵家也是一个家族,若是手中什么都没有,赵家是眼见着没落,他想到这里,一张脸急得通红。

祝余看到赵军急成这个样子,又赶忙说道:“爱卿不必惊慌,朕视爱卿为朕的左右手,但是爱卿也是朕的岳丈。朕觉得,爱卿的亲传弟子,那个叫严阳的小将是个可造之材,颇有爱卿当年的风范,想必是得到了爱卿的真传。日后,便由他代替爱卿,驻守西北吧!爱卿就在京城,好好的颐养天年吧!”

赵军听了这话,心里十分复杂,但是陛下言语中满满的信任他是知道的,陛下满可以将兵权收回自己手中,但是陛下没有,而是将如此大的权利交到自己的亲传弟子手中,这其实并没有削弱赵家的实权,反而因为此时他已经年老,若新的统帅任命给了赵家的子弟,更是延续着家族的荣光。

严阳是他在战场上捡回来的遗孤。父母都被蛮夷杀死,若他为将,将会拼了命的守护西北。无论皇帝此番作为是何用意,都是对赵家百利而无一害。更何况,听着皇上的意思,也并没有让自己卸任,将自己排除出权力中心,而更像是晚辈对长辈的拳拳之心。

他不由得感动万分。他心想,作为帝王,卧榻旁怎容他人酣睡?陛下以前对赵家的猜忌也是正常的,如今陛下愿意相信赵家,不纠结于阴谋,而是正大光明。

赵军明白,皇上敢这么做,心中也是有成算的,有这样心胸宽广的君主,实在是为臣子的幸事啊!赵军心里十分感动。

此时祝余又开口说:“思云在宫里,也是十分想念家人,过几日便让将军夫人入宫来陪伴皇后吧!也一解皇后的相思之苦。”

赵军只有这一个闺女,自然是十分疼爱,女儿自入宫以来,已经好久没有见过了,家中夫人也十分想念,碍于宫规,命妇无召不能随意进宫,但是如今皇上肯为了思云下旨,可见是对思云有情谊的。

赵军站了起来,对祝余作揖,口中连连称是。

祝余挥了挥手,示意刘顺将剩下的三位大人召进来。

三人到了勤政殿,行过礼后,祝余说道:“朕多次收到江南知府递上来的折子,奏折中说到今年江南发了涝灾,百姓居无定所,沦为难民,田地里更是颗粒无收,不少百姓饿死。此番叫诸位前来,是来商议这次该如何赈灾。”

听罢这话,众人都是一惊,虽然皇上从昨天开始,表现出的样子,提出的建议无一不显示他想做个明君。

但是,皇上登基的这两年,也只是刚开始做了两天样子,之后更是原形毕露耽于享乐,皇上在位的这两年,虽说大梁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底层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

现在听了祝余的话,众臣认为陛下仿佛是开了窍一般,开始把心思用在朝堂之上。这几位大臣都是受先帝简拔,对大梁祝氏是忠心耿耿。如今更是看见祝余上进,差点感动得涕泗横流。

御史令站出来说道:“陛下仁慈,如今江南突发洪灾,臣认为,朝廷应该立刻派出使者前去赈灾,也应该拨出银两安置百姓。”

顾丞相接着说道:“如今江南更是颗粒无收,饿殍遍地。臣恳求皇上,福泽百姓,免除灾区三年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说完便跪了下去。

祝余听罢,也知道以现在的这种制度,他们提出的方法已经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了。

但是,赈灾之事自古以来就是个肥差。中饱私囊的人比比皆是,如今江南颗粒无收,居然有粮商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

江南一直以来都颇为富庶,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只怕层层下来,到灾民手里的银子不过寥寥。

而且,祝余知道,洪灾过后必有瘟疫,如若不能提前防治,也一定会死更多的人。

但是,以现在这些人的思维的局限性,都没有将这些联系起来,他翻看剧情也没有提及此事,也不知道原身那一世是什么结果,估计是原身醉生梦死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吧。

沉吟片刻,祝余开口了:“朕还没去过江南,此次赈灾,朕打算亲自前往,以往奏折上都是花团锦簇,四海升平。朕这次也想看看,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朕的官员们都是如何帮朕治理这一方百姓的。”

众臣皆是惊讶,急忙跪下大呼:“皇上不可!”

丞相大人更是哽咽说道:“陛下万金之躯,岂可前往灾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陛下乃万民之主,怎能容得下一丝差池?”

其余众人也是随声附和,直言不可。

祝余说道:“朕心已决,朕这两年享受着百姓的供奉,如今也该睁开眼看看朕的百姓了。”

他又言到:“此次前往江南,就由赵将军随同朕一同前往,朕的身家性命全付托于赵将军。而京城的事情,就由各位大人做主了。此外,在京城张贴告示,求天下医者齐聚,商讨瘟疫防治之法。”

诸位大臣可以称得上是大梁的精英人才,只消片刻,便明白了祝余此番用意,不由得为皇上的周全思虑赞叹不已。

赵军回到家中,与夫人云悦说了今日发生的事,二人虽然不太明白皇上态度转变为什么这么大,但是也都把心放了下来。

这两年来皇上步步紧逼,赵氏一族如履薄冰,如今有了皇帝此番安排,赵家至少还能存活的很好,若是陛下真是如他所言,赵家至少还能持续百年荣光。

而赵夫人不懂这些国家大事,但是听到过几日可以入宫看到女儿,心里十分开心,早早地回房间里准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