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快穿系统能闯多大祸? > 第36章 护卫他以下犯上7

快穿系统能闯多大祸? 第36章 护卫他以下犯上7

作者:陈后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20:11:07 来源:文学城

京兆府的平静日子没过几天,又一桩命案打破了安宁。

这次死者是一位颇有家资的绸缎商,被人发现溺毙在自家后花园的景观池塘里。初步勘验,似是醉酒失足,但其家属坚称商人素来谨慎,且酒量颇佳,绝不会无故溺亡在齐腰深的水中,怀疑是被人所害。

这案子一来,府衙内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上次命案被王推官推诿过去,反倒让谢厘出了大风头,王推官事后没少被人暗中讥笑。这次,他暗下决心,定要亲自拿下此案,挽回颜面。况且,他私下找人详细问过谢厘上次破获更夫命案的经过,觉得无非是观察细致些、问话技巧些,似乎也没有多难。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如王推官所愿。他带着人手忙前忙后查了数日,线索却纷乱如麻。

商人死前确实与人饮过酒,但席间之人皆有不在场证明。池塘边脚印杂乱,难以分辨。尸格上除了溺亡特征,并无明显外伤,也未见挣扎搏斗痕迹。

案子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更让王推官头疼的是,死者家属不满进展迟缓,竟请来了状师柳文轩,日日到府衙陈情施压。柳文轩引经据典,言辞犀利,直指官府办案不力,让王推官焦头烂额,在府尹面前也抬不起头。

其他几位推官要么不愿蹚这浑水,要么也束手无策。

眼看期限将至,王推官实在无法,只得硬着头皮,在一天傍晚,趁着府衙人少,磨磨蹭蹭地来到了谢厘的值房外。

值房内,谢厘正斜倚在软榻上,听周砚汇报着外面新出的几款点心样式,盘算着明日让厨子试着做哪几样。听闻王推官来访,他挑了挑眉,示意周砚让人进来。

王推官进门,脸上堆着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先是寒暄了几句,然后才拐弯抹角地说明来意,无非是此案如何棘手,自己如何才疏学浅,希望谢大人能不吝指点、共同参详。

谢厘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直到王推官说得口干舌燥,他才慢悠悠地坐起身,他语气平淡,既未推辞,也未显热情:

“王大人既然开口,谢某便随你去看看卷宗吧。”

来到王推官的值房,桌上堆满了与此案相关的卷宗、证物记录和尸格单。谢厘随手拿起尸格单,目光快速扫过,又在王推官整理的杂乱线索中翻看了片刻。

很快,他的指尖在其中一页记录上停顿了一下。那上面记载着,仵作在清理死者鼻腔和口腔时,发现了一些微小的、不同于池塘水草的纤维絮状物,当时只以为是池塘污秽,并未深究。

谢厘又拿起发现尸体时、对池塘周边环境的记录,上面提到池塘边有一丛茂密的夜来香,当时正值花期。

他沉吟片刻,抬眼看向王推官,问道:“王大人可曾查验过死者当日所穿的衣物?尤其是贴身衣物?”

王推官一愣:“衣物?都已收殓了,有何不妥?”

谢厘指了指记录上那不起眼的纤维絮状物:“此物色泽质地,不似水草,倒像是某种织物絮棉。若死者是被人用衣物蒙头强行按入水中溺毙,挣扎间,咬下或吸入一些衣线絮棉,也属正常。可以先去对比一下死者衣物,如若质地与此物不符,那便是属于凶手的。”

王推官眼睛猛地一亮。

谢厘继续道:“此外,夜来香香气浓郁,若凶手在池塘边与死者有过近距离纠缠,其衣物上极易沾染此花香,经久不散。王大人何不从此处入手,排查当日与死者饮酒、或近期与死者有过密切接触之人,重点是衣物质地且有无夜来香残留。”

他寥寥数语,如同拨云见日,瞬间为陷入僵局的案子指明了一个清晰的方向。这些细节,王推官并非完全没有接触到,却未能将其串联起来,抓住关键。

王推官恍然大悟,激动得连连拍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多谢指点,我这就去查!”

谢厘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便带着周砚离开了王推官的值房。

王推官得了指点,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重新部署人手,按照谢厘提示的方向严密排查。果然,不出两日,便锁定了真凶。

案子顺利告破,王推官在府尹面前大大露了脸,虽然心中清楚多亏了谢厘那关键的点拨,但面上自然不会提及。

回值房的路上,周砚跟在谢厘身后:“那案子明明是公子看出了关键,他把功劳全占了,公子为何不气?”他没有愤怒,只是纯粹的不解。

谢厘闻言,脚步未停,穿过廊下时正值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为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他偏头看了眼周砚,那双桃花眼里的光平静、通透。

“你觉得破案是为了什么?”

周砚下意识回答:“自然是为了查明真相,缉拿凶手,还死者公道。”

“不错。”谢厘点了点头:“既然目的是查明真相,还人公道,那么由谁查明的,很重要吗?”

不等周砚回答,谢厘又道:“王推官需要这份功劳稳固地位,我给了他,他便欠我一份人情,日后在府衙行事,也能少些掆绊。此其一。”

“其二,风头太盛,并非好事。我初来乍到,根基未稳,若事事争先,将同僚都比了下去,岂不成了众矢之的?如今这样,既办了实事,又不必站在风口浪尖,岂不自在?”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案子破了,真凶伏法,苦主得到慰藉,律法得以伸张,这便够了。至于功劳记在谁名下,于百姓而言,于公道而言,并无分别。为官者,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求的是问心无愧,而非虚名浮利。”

“其四。”谢厘垂首轻轻一笑,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调子:“以上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主要是本公子我懒得与他计较。”

周砚怔怔地看着自家公子,看着他被夕阳勾勒出的清俊身影,一时忘记了迈步。

谢厘走出一段路才感觉到少了点什么,一转身,便瞧见那人在夕阳下发呆。

“跟上。”他说。

谢厘与周砚刚才那番对话,声音并不高,本应消散在渐起的暮色之中。

然而,在他们走后,在不远处一丛茂密的湘妃竹后,一道青衫身影僵立原地。

正是柳文轩。

他因王推官终于破案,前来办理一些后续的文书交接,本想抄近路从后院穿过,却不料恰好听到了谢厘与周砚的对话。

起初,他只是疑惑王推官为何突然思路大开,精准地抓住了案件中那些被忽略的细微物证。这完全不符合王推官以往按部就班、略显迂腐的办案风格。他心中存了疑,觉得此事可能并非他一人之功。

此刻,他才知道,原来……竟是谢厘。

不是他运气好,不是他装模作样,而是他真正拥有着洞察秋毫的智慧与抽丝剥茧的能力。

更让柳文轩惊讶的,是谢厘的那番话。

每一句,都精准的敲打在柳文轩心上。

他想起自己,寒窗苦读,磨穿铁砚,求得功名后,选择做一名状师,固然有为民请命、匡扶正义的初心,但何尝没有存着几分扬名立万、以才学证明自己的心思?

而谢厘,这个他曾经极度鄙夷、认为除了家世和皮囊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竟然拥有着如此通透的心性和超然的格局。他明明可以凭借这些案子再聚些声名,将王推官之流踩在脚下,他却选择了默默退后,将功劳拱手让人,只求实事办成,问心无愧。

这种境界,是他柳文轩从未想过,也自问难以做到的。

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掠过竹梢,在谢厘和周砚离去的方向投下长长的影子。

柳文轩怔怔地站在原地,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谢厘的话。

“由谁查明的,很重要吗?”

“主要是本公子我懒得与他计较。”

怎么有人在淡泊名利的同时,还那样狂傲?

还有,这个人是怎么做到既勤勉又懒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