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苦海·浮沉录 > 第121章 第五回 英雄迟暮又搔头

苦海·浮沉录 第121章 第五回 英雄迟暮又搔头

作者:无愁是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12 05:12:38 来源:文学城

一直到了中夜,秦愚都不曾休息,子时,于念端着两碗鸡蛋羹来,笑着给秦愚和无忧放在桌前:“殿下、王妃还没歇息?”

“于老也没休息。”秦愚揉了揉疲惫的眼睛,将目光从地图转向鸡蛋羹,又看向于念。

“哎……”于念受无忧邀请,坐到了桌案前:“老夫惭愧啊。白日里王妃的话提醒了老夫。”

“我没有怀疑于老品格的意思,只是希望于老坚定自己的心……”无忧连忙解释。

“老夫知道。”于念摆摆手,道:“或许是老夫年龄大了。年轻时从山常郡左转入革海郡,一待,就是十几年,那时,只是因为老夫上谏帝祖,不可废耕建行宫。”

“祖父爱巡游,但那次西南游,祖父不曾在山常郡停留,祖父虽贬了于老,却最后也没有修建行宫。”

“是啊。可那时我……”于念抬头望着窗外的明月:“也是年少轻狂,一纸谏书,上只写了七个字,就敢递到龙案。”

“依我看,虽然于老如今没有当初那样敢冲敢干,但为民的心,始终未变。”

“老骨头了,做什么都开始顾虑,瞻前顾后……说明我真的老了……”于念笑着扭头看向秦愚:“虽听过殿下的风言风语,却觉得百闻不如一见。殿下不是穷凶极恶之人,而少年郎,轻狂恣意不过尔尔光阴,万不能错过。”

秦愚看着在月色下,于念闪闪发光的花发,和濯亮的双眸,恍惚间还以为是故人在眼前。

郎君志在千里,这话上次是秦端对秦愚说的。

“五郎记下了。”秦愚低了低头。

“老夫对春风楼了解甚少,但知道,它和楼下的城中河脱不了关系。或许殿下可以从舟运入手。”

秦愚点点头,之后就送走了于念。

“舟运?”无忧抿了抿嘴唇,说:“那就是和督水台有牵扯……”

正在这时,窗外忽然有些动静,秦愚警觉一下,并步向前一把将趴在墙角的蒋群拎到了屋里!

他吓得胆颤,在地上扶膝跪着,不敢抬头看秦愚。

蒋群肯定听到了要查督水台,他不安的转着眼珠子,想着该怎么说辞。

“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秦愚冷眼低眸看着蒋群:“你既然说不能拆楼,告诉我理由,我才能不拆。”

“这……”蒋群咬了咬牙,此刻若是交代了,说不定还能为自己脱点关系。

秦愚要是还要拆,他算是立功,不拆,他算是给秦愚提了醒。

所以,不说,不如说。

“那楼的东家……是明水监,明公用他收的一帮商贾地主给的钱盖的……”

“为何盖这个楼?”无忧皱眉。

“王妃不知,上京的鱼米,卖的最好的就是北乡的鱼米,这里大多都是田农自耕的田地,所以价格实惠。可除了北乡,还有西乡、南乡,那边大多都是地主家的地,鱼米价格高,北乡的市场好,那不能把别的商农饿死吧?除了鱼米,还有布帛、果蔬等等,北乡的市场惹人忌惮,他们的商船在城中河停泊,一天就能卖光,可其他商贾的,却要滞销……”

“所以他们买通了督水监,想了个阻挡航道的主意,盖了一栋楼,只要督水监不查,就不会有人管北乡河这段航道彻底断流的事,这样北乡的商船进不到城内,他们就可以独霸市场,是吗?”

“正是如此。”

无忧噤声无语,她没想到最后的理由是这样的令人无奈。

这是他们要保住饭碗的手段,砸了别人的饭碗,也是手段。商人重利,可什么人不重利?

督水监为了利益收受贿赂,北乡百姓为了利,跑到秦愚面前以老求助。

春风楼美酒如泉,美女如云,桥下波澜动听,浮光跃金。

北乡一片干涸,哀鸿一片,河里无水,田里无苗。

“小悠?”

无忧晃过神的时候,秦愚正扶着她的肩,说蒋群走了,先休息,明日再说这件事。

“五郎……”无忧抓住秦愚的手,看着从他袖子里露出来的玉珠:“上京都是这样吗?”

秦愚思虑了一下,回答:“不一定。这样的事到哪里都有。

东市权贵多,吃饭的人也多。那边的市场其实并不小,北乡为了销量压低价格,商贾地主为了争抢市场不择手段,若说此事根源在哪里,对错何人,也很难说清。

然此事重中之重并非这些,我不是判官……”秦愚笑着抚了抚无忧的额头:“但我要解决问题。”

无忧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此时的青君已经歇息了,倘若她晚饭后再坚持一下,陪他二人钻研地图留到此刻,肯定能做第一个发觉无忧那明亮的灵魂流动首次暗淡的人。

或许那时,青君将会成为最明白无忧心里所思所想的人。可惜现实里,此刻,无人明白无忧在想什么,包括她自己。

翌日一早,青君就带着一个天大的坏消息敲响了秦愚无忧的房门。

于念死了。

死在他家的院子里,乡长已经通知了京兆尹,京兆尹以为,这卒的是朝廷命官,又通知了大理寺少卿文尧,文尧说既然是命官的命案,还得把刑部的人叫来。

最后等秦愚和无忧,还有青君、李应等人赶到时,除围在门口的乡里的田农,于念那蜷缩的瘦小的尸体旁,围着文尧、刑部侍郎魏子康、仵作刘郎、乡长马郎,于念的小儿子于三郎。

于三郎才十一岁,头上缠着两个发髻,跪在尸体旁抹着眼泪。

乌压压的人影间,无忧只看见那被斑斑血迹侵蚀麻衣的小小老头,抱着膝盖,面容痛苦的闭着眼睛,犹如傀儡。

她看着秦愚走过去,自己却不敢上前。

她不敢相信的满脸木讷,昨日夜里,就在昨日,他还挺拔如松的站在月光下,给她递来热腾腾的鸡蛋羹,还坐在秦愚旁边,灼灼目光犹如十几年前那个少年郎。

十几年,他发鬓花白,身材瘦小,从来不像松柏,他身长也只和无忧稍高些,佝偻的脊梁,枯黄的皮肤,倒像秦愚书斋外那棵坏掉的梅树,长不高,也开不盛。

可他如今死了。

“怎么这么突然?”

“昨日还好好的……”

“死因怎么说……”

“全是外伤出血,这是被殴打致死的,全是外伤。”

“是谁打我爹爹!”

“朗朗乾坤,于老将近耳顺,怎遭人毒手?”

无忧听着他们低声交谈的话,慢慢走到了秦愚身后。

“听三郎说,卯时有田农来闹事……”

“三郎……”文尧蹲下身,安慰着三郎说话:“你说说发生了什么,告诉我,我定然给于老讨回公道,让你爹爹安息!”

“是那群田农!他们说爹爹说话不算数,他说爹爹官官相护,他们说爹爹也不敢拆楼,说殿下也不敢拆,没人敢拆楼,他们说谁想把他们逼死,他们就把谁逼死!他们打了爹爹!爹爹不叫我出门,把我锁到了……屋里……他们在院子里和爹爹吵了起来,之后……”于三郎崩溃大哭,他抓着文尧朝文尧磕头:“求少卿做主,杀人偿命!杀人偿命!我爹爹十几年清誉!别说那个什么楼,就算是百丈大山堵住了老百姓的活路,他也要移开!”

秦愚皱着眉,他一言不发的望着于念的尸体,却觉心中无比痛苦。

于念日夜牵挂的人,最后让他死不瞑目。

不知为何,无忧却觉得如此可笑,她以为这是一个梦,可她伸手掐自己,却又那样疼,可皮肉上的疼,没有她骨头疼。

这好像笑话,昨夜于念还在为了这群人惭愧自己瞻前顾后,到了深夜,还希望能从秦愚那里寻得帮助,结果天还不亮,就被这群可怜虫杀死在自己家里。

无忧只感到浑身百骸都隐痛无比,心里的悲痛犹如香烟,熏得她睁不开眼,眼前一片一片的雾气,迷迷糊糊看不到前面。

是因为阴霾的天空太阴暗?还是人群堵住了天光?

无忧找不到一个支点,她的世界在一点点崩塌,在那具小小僵硬的身体被搬进棺材时,在她发间被青君戴上白色绒花时,在她被秦愚牵着朝于念的灵位行礼叩拜时。

“谁念英雄北去远,千里犹闻乡夜啼。”

无忧苦笑着想起秦愚说的这句诗,于念一心一意一生都为了百姓漂泊,在穷山恶水处、在艰难困苦处,最后怎么就被这群可怜虫给害了?

英雄,可他是英雄,是没能回家的英雄。

“殿下……”从京城读书赶来的于大郎身穿孝衣,满目萧凉的望着秦愚:“草民请求殿下,可否让草民将父亲的衣冠送往山常郡故乡埋葬,家父在他乡任职时,常常思念家乡,希望告老后早早归去。”

“当然可以。于老一生为百姓操劳伤神,奔波劳累,我当请示陛下,请陛下赐谥号,赏贞臣之灵,让于老回乡,以明世人百官。”秦愚的声音沙哑低沉,身影消颓,说着难掩悲痛的话。

殿下不是穷凶极恶之人,而少年郎,轻狂恣意不过尔尔光阴,万不能错过。

于念的话回旋在秦愚耳畔,他人都说秦愚阴险狡诈,冷漠无情,兄弟让他收锋藏巧,长辈忌惮他的身份和无法窥探的内心,所有人都在告诉他,要十拿九稳步步为营,要深思熟虑稳重得体,而秦端和于念却告诉他,郎君的目光要远大,要敢想敢做,要珍惜时光,白云苍狗,一朝一夕便是一生,轻狂恣意的日子如梭,不可舍去。

“要拆楼吗?”

无忧的声音响起,秦愚才反应过来,自己还站在灵前。

他没有看无忧,又沉默了片刻,秦愚慢慢抬起眼睛,盯着垂在灵柩上的白素:“拆,当然拆。”

“五郎还顾及吗?”

秦愚回身看着无忧:“我没有顾及过。”

督水使还是督水监,地主还是大贾,于河流面前,都是一个百姓罢了,河流不流就不是河,百姓失了衷心也会变成恶魔。

文尧已经查出了为首的行凶者,很快就和魏子康押解着凶手往城内去了。

那几个田农的家眷哭着跪倒在秦愚脚边一片,求秦愚放过他们。

而秦愚也不曾动容,纵使看起来,他们是雌的雄的、老的少的、高高低低错落参差,好像一片倒地作揖的蛐蛐,秦愚也不能松口说一个“好”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