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空花万行 > 第22章 话本先生的戏班子(六)

空花万行 第22章 话本先生的戏班子(六)

作者:繁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1:49:06 来源:文学城

太叔是商人,算不上特别富裕,在舍离国算是中产阶级吧,与贵族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他又是个无寂派,在舍离城是不受待见的。可他铁了心要做有寂派的钉子户在此生根落叶,让无寂派在国都始终保有一席之地。

无寂派的出家人和瑜伽士入城,多由太叔接待,太叔和他的传喜园,像个什么驻京办。

此之瑜伽,非彼唐代玄奘大师之瑜伽,玄奘之瑜伽行派是显教体系,法身清净,没那些明妃双修之事。

而无寂派之瑜伽,则是密法修行,既是密法,自然是不可说了。反正你不知我不知,只知他们行密法,可出家可在世,但必须身怀密钥,所以又与太叔的在家居士身份不同,居士修习的是“无派”之显法,你可知我可知,翻开经书就没有秘密。

张行愿在宅邸门前等不多久,家丁便来报——老爷不见,先生请回吧。

张行愿隔天又去,还是“先生请回”,这怎么行,她还有事,还有戏,太叔不配合,这戏班子就搭不起来。

张行愿拦下家丁,“有劳传话,告诉他戏不对,传喜园是他的心血,他不应该在大火之后缠绵病榻,应该缠绵库房才对,这才符合人的痴心。”

不一会儿家丁又来,“先生,老爷没听明白,要你多说些。”

什么新闻典故,张行愿信手拈来,“从前有个老人啊,把黄金埋在内院墙角下,后来病重,没来得及告诉长子一声就蹬腿归西了,老人心里放不下那些黄金啊,于是转世当了一条大黄狗回到家里去,天天就呆在那内院墙角下,哪哪也不去,吃喝拉撒都在那墙角。

主人气不过,对那大黄狗又打又骂,有天,一僧人托钵化缘经过,听见了狗吠声和打骂声,那长子是个善心的,愿意布施,请僧人入宅。那僧人一瞧见那大黄狗就劝,‘儿子不能打老子啊,你父亲是想替你守住黄金’。主人挖开墙角找到了黄金才信,那大黄狗真是他父亲。你把这故事说予你家老爷听,我回传喜园了。”

太叔不是固执之人,本以为话说到这里,他会积极调整戏路,可翌日他还是缺席传喜园,张行愿只得厚着脸皮再去找人,这回家丁倒是换了台词,再不是那句“先生请回”,可话一出口吓出张行愿一身冷汗。

“先生快走,老爷被拿去摄政府问话了。”

莲镶则!

张行愿右手紧攥着左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什么时候的事?”

家丁回话:“今晨,老爷正要回传喜园,摄政府就来人了,老爷猜想先生不见老爷回园定会再来,要我转告先生几句话。”

“请说。”

“老爷要先生到翠庄茶号找杰错掌柜,他会安排你去西南。”

张行愿不敢置信,“太叔要我走?”

“老爷担心先生安危,要先生先走一步。”

先走一步?

看吧,这摄政弄人总不爱一刀了事,他的反复无常连钉子户都萌生退意。

还是那场火后劲太大,让太叔惴惴不安?

张行愿凝重回话,“我不走,等太叔回来了,麻烦转告他我就在传喜园等他平安的消息。”

如果今日等不到,明日她便去什么翠庄茶号,问那什么杰错掌柜,看有没有法子联络无寂派把人捞出来,实在不行,她还能去大勇寺找法王设法营救。

回传喜园一路,张行愿的心情慢慢平复,料想太叔应当无性命之忧,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的教派纠纷,莲镶则绝不会挑动干戈。

她还算沉得住气,经书能看得进去,提笔也能写得进去,只是无心再去茶摊喝茶,八都来过一趟,带着莓子茶和糕点来了,与她约好了时间,明日要接她去茶摊,因为大勇寺今儿来了俩僧人,提着两个大银壶接走了所有的莓子茶。

张行愿一听就警醒,“大勇寺的?”

“对,大勇寺。”八都接着说:“莓子茶我做得少,装不满那俩大壶,我只能再去做。他们说以后每日未时,都会有大勇寺的僧人前来接茶,要我提前备好,他们付了一旬的定金。”

莓子茶卖得不如莓子奶茶,八都才做得少,只有她爱喝。大勇寺的僧人忽而来买茶,买的却不是当地人爱喝的奶茶,他用这样的方式向她传递思念。

而她能为他做什么?只能等吗?她可不是什么等王子来救的灰姑娘,她很快就有了主意。

翌日一早起来,便听说太叔回来了,只是没在值事房,痴痴呆呆地蹲守库房,谁劝都不听。

张行愿松口气,能毫发无损回来就好,她赶紧到库房去,与太叔盘膝坐于地,以静默致哀,颇有一种生死两茫茫的怅然。

大火在墙体上留下了灰一片黑一片,像妆后的眼泪,屋梁和房柱毁半截立半截,像战后的断臂,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唯一的灾区并无扩散,无祸及他处,是天怜传喜园。

出钱的人好些天没露脸,谁也不敢张罗修缮之事,但大家伙儿还算重情重义,钱没法出,力气还是要出的,至少把灾区清理干净了。

余下熏黑的匮匮匣匣箱箱箧箧,即便有损毁,也被整齐码放于地面,只等它们的主人来吊唁。

传喜园人人皆知这些行头与戏具对太叔意义非凡,是他拼搏半生的战袍与战斧,如今却被焚于硝烟。

张行愿轻声问:“摄政何故带走你?是为那场火?”

太叔轻叹一声,说:“他问我与你是什么关系,何故你为我可以连命都不要。”

“那你怎么说?”

“实话实说,说你是我认来的便宜侄儿。他没问那场火,主要是问起你。”

这倒是没想到,“问我什么了?”

“问你过去的行迹,我如实说了。”

那摄政当知道她在羌仓当过杂役,说不定以此咬准皎双与她在大勇寺碰面前就认识。

行吧,知道就知道,她能自圆其说。

“还有问别的吗?”

“你的事就这么些,他想知道更多我也说不出更多了,总不能胡乱编排。”

张行愿接着问:“摄政有为难你吗?”

“没有,问完就让我回去了,我知道你在等我消息,可我不好派人来传话,以免那边误会,以为你我之间有什么阴谋,就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我今日会来,演你说的大黄狗。”

张行愿噗嗤笑出声,太叔能有开玩笑的心情,说明他的状况和状态都不算太遭,当下便轻松了不少,又问:“那日的情况又是如何?在我来之前,摄政与太叔说过什么?”

一提起大火当天,太叔的笑意便没入烦忧,“那日他以死要挟,说我窝藏细作,要我交出《空花万行》,然后你就来了。”

“太叔怀疑我吗?”

太叔并未看她,只盯着那火后残立的半柱说:“你来传喜园之后,日日只是潜心创作,再后来也不过是跑跑茶摊,对别事漠不关心,要说你是细作,我是真不信,又或是你隐匿得太深,连我都被你瞒住了。但不论你是不是,我都不能让你任人鱼肉,那些审讯的手段我是清楚的,你若是清白之人,岂能任摄政凌虐,你若是摄政口中的细作,那便是无寂派的功臣,我更要保住你。”

张行愿有点难以启齿,但迟疑了下还是鼓足勇气问:“太叔是怎么保住我的,用一场火?”

太叔有些难过地看向那一处被用心整理的残箱余匣,“除此之外,没别的法子可以把摄政请出传喜园。当时他要我把你找来,我便趁机派人给你捎话了,可你还是来了,我只能制造祸乱,让你趁乱逃跑。传喜园起火,无寂派的僧众一定会来救的,可我没想到,摄政竟命护卫把传喜园大门封锁了。如果不是法王赶来,传喜园恐怕在劫难逃,法王悲心啊!”

法王的声望在无寂派那头是越来越高,那场大火之后,有一种舆论在坊间悄然传开——地真奢摩佛爷不是有寂派的法王,是舍离国的法王,无寂派也愿意认他作教王。

张行愿觉得这种舆论相当危险,明面上是对法王的皈依,实际上是挑拨离间法王与摄政,不过,摄政不是个好东西,挑拨就挑拨吧。

只是,无寂派安的什么心?自己的法王送不进奢摩宫,就让奢摩宫的法王改宗?

张行愿拍了拍自己的脸,只当是自己天马行空想多了。

当日那把火真是太叔放的,既要救她又要洗清嫌疑,惟有拿心爱之物下手了,可即便瞒住了无寂派和传喜园上下,摄政还是怀疑了。

张行愿又愧疚又自责,“我不能让太叔受我牵连才留下的,当日是这样,昨日是这样,以后也是这样。奈何我越是不忍,祸乱更大,越是不舍,麻烦更多,先是害了太叔,后又害了传喜园。”

“你是认了?”

张行愿眨巴眼,“认什么?细作吗?从前不是,如今是了。”

可她不属于无寂派,她属于法王革命派。

太叔显然没听懂,“从前不是,怎么如今就是了?”

张行愿跪下给太叔磕头,“太叔为我,连库房都烧了。太叔从此便是我再生父母,我张行愿从未错信一人,也从未辜负一人,若今生有幸活到天年,我一定知恩图报。”

太叔忙将她扶起,“傻孩子,我要你知恩图报吗?我只是想你平安无事。你一个女子,在这样的世道生存不易,你的事,你不愿说,我也不多问,但传喜园你是留不得了,昨日摄政喊我去问话,指不定哪日又把你抓去,昨日摄政忘了那场火,指不定那日又想起来了,此人多疑,反复,就算是我,在这传喜园待下去恐怕也难以全身,所以我必须来见你,这回你必须走,到了西南就安全了。”

“我不去西南,是你要回西南。”张行愿意志坚定,精神振奋,神采奕奕,日日牵挂之事,终于找到了可靠之人及双全之法。

经此一劫,连战袍和战斧都烧了,太叔已不再纠结什么无寂派的国都站位,活着才能办成更多事,所以听此一言并未惊讶,“我是有此打算,可我在这深耕多年,要撤不是这么容易的,得慢慢来,一旦引起摄政怀疑,恐怕我东西还没运出城门,人头就腥腥落地。”

张行愿一不能透露太多计划,二不愿以衣茉的真实身份来换取太叔的服从,三不想用放鹿归林解救无寂派僧人一事挟恩图报,只得抛砖引玉,提一提《空花万行》的个别爆点,“第二幕戏提到废除摄政,太叔想让我辍笔,还是想要我继续?”

太叔赶紧朝库房门口瞄了一眼,确定门掩上了才抖着指头表示惊诧,“你好大的胆子啊!”

意识到嗓门有些失控,他连忙压低声音,“当初我聚集同修戏台礼佛,你还对我诸多劝谕,你可比我过分多了,这是要命的事,你怎么敢!”

张行愿不屑于替莲镶则网罗罪名,什么霸道揽权、架空法王、亵弄神权都是有目共睹的,她只重复问话,“太叔想要我辍笔,还是想要我继续?”

太叔环视库房四壁,处处破败虽出自他之手笔而实乃摄政加害,“你到底是谁,哪个细作如你胆子一般大。”

张行愿很信任太叔,但该说的不该说的,她自有分寸,譬如《空花万行》还提到体制压迫她就不敢说,他承受不住的。

她伸出指头朝上一扬,神秘莫测说:“我是上面的人,其余的不便多说。太叔清楚,这样一出《空花万行》需要一个最好的戏台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这样一出戏,注定要有人祭出生命,我愿意祭出我自己,但我要太叔保全自己,你必须暂时和传喜园脱离关系,才能在《空花万行》之后重掌传喜园,到那时,我就是被斩于市曹也死而无憾了。”

太叔定睛看她,意识到从未真正认识眼前人,“这样的戏,还有人敢演?”

张行愿万分笃定,“有。”

太叔仔细一想,真震惊了,“那少年郎!八都?!”

“对,他和我是一伙的。”

太叔惋之惜之惶之叹之,“他才十七啊!你方才问我,想要你继续还是辍笔,我倒想问你,这样的戏非写不可吗!”

张行愿从容说:“吾之向死,犹夜之迎昼,地之仰空。向死,生也,志也,不可移,不可易。”

太叔不住地摇头,耿耿于怀说:“你我是劝不住了,我且问八都怎么办?”

张行愿更淡定了,“他是大院之子,未受过良好教育,加之生活苦困,更容易为爱所障与受人蒙蔽,他活罪难逃,死罪可免。”

再不济,就搬出个庵答藏,八都问题不大。

太叔又是一声叹息,“你以为你把罪名全揽到自己身上就能保住他?”

“能。”她当然不能告诉太叔,演出当日法王会到场,八都会穿上法王的紫袍出逃舍离城。

八都的身形与皎双相似,到那日他会真正演一回他的法王阿兄逃出生天。

人命关天的事,她终日绞尽脑汁算来算去,总怕自己算有遗策害死了人。

那一场火破灭了旧局也铸造了新势,她正好顺势而为,让太叔循着现在的戏路演下去。

人人皆以为库房里皆是太叔之珍物,然而那日摄政到来,在太叔决定点燃库房的那一刻,他忽而懂得,原来这就是菩萨道,万缘都放下,无累一身轻,身上轻了,才更能体悟生命的重量。

所以他选择以库房囤积交换孤女无恙。他与她非亲非故,但他乐意这么做,人命最重要,他和草菅人命的莲镶则不是一路人。

而一个被敌人突围的堡垒就不再是堡垒而是战场,人啊,要赢,要全身,首先要避免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所以他萌生了退意,火已经烧到了传喜园,切不能再烧到他身上。

但真正让太叔同意配合的,是接下来的这件事。

“你要把《空花万行》的真本带去西南,安排合适的人选制出抄本全国派发。”

“真本?这话本还有假本?”

“我得为摄政造一个。”

与太叔对好了戏,八都准时来接她,同样带来了红豆糕和莓子茶,料想她会馋,可她全给太叔了。

按照张行愿的无字剧本,她对那场火当是心有余悸,要情郎守着方能安心创作,所以她从今日起要在檀那大院完成话本。

而太叔心中净是些火里烧的家伙,对余下一切冷冷淡淡,顶多偷尝两口就要把吃吃喝喝都凉在一边,以营造一副食欲不振的样子。

食欲不振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夜不成寐,第三步是失眠之后的魂不守舍,第四步是状态告急精神萎靡,第五步才是缠绵病榻暂别传喜园。

这些戏主要是演给无寂派和传喜园的伙伴们看的。

“这些戏好繁琐。”回大院路上,八都皱着眉头说。

张行愿挽住阿弟的胳膊耐心解释,“传喜园是太叔的心血,说放手就放手,转折太突兀,未免让人接受不了,所有病变都有一个变态的过程。再是,我得给无寂派保留个追究摄政的充分理由,谁让他那日拦着不让人救火。太叔若病变得厉害,无寂派不会坐视不管。等到那时候,由太叔保荐,我便顺理成章做个挂名园主。”

实质上当然还是太叔的,关乎生死存亡,让名是可以的,让利是不可以的,张行愿还是很尊重人性的。

创作任务更重了,除了要完成《空花万行》的革命版,还要完成《空花万行》的恋爱版,以便摄政哪天来搜,张行愿能让他的护卫队立功,以假本替护真本。

然而不管是哪个版本,第二幕戏都已经开始了。

未时,大勇寺的僧人来接茶。

张行愿正守在茶摊旁构思情节,一见那青袍僧人便起疑心。

无派僧人皆穿黄袍,有派僧人都着青袍,圣宫那位独享紫袍。

大勇寺虽在革变,可广乐宫还没正式落成,目前还是无派僧人的寺院,来接茶的怎么会是个青袍僧人?

八都用只有她听得见的声音说:“是阿兄的侍者,竟亲自来了,我回避。”

“不用。”张行愿拽住八都,“人前你才是正主,别躲躲藏藏的,有**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话本先生的戏班子(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