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科举之路 > 第86章 第 86 章

科举之路 第86章 第 86 章

作者:须叶案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11 15:37:40 来源:文学城

相聚的日子很总是短暂,分别来的却又那么快,宋启霄一家人在保宁呆了七天时间就要回陇西了。

这次和他们一起回拢西的还有宋启源,宋启源是第一次出远门,宋志文夫妇担心他不能适应,出发的前一天专门去了宋启源的房间里想要给他交代一些事情。

宋志文夫妻二人是晚上去的,当时宋启源正在看书。

“少爷,老爷和夫人来了。”宋启源的书童说道。

宋启源赶忙合上了手中的大学,有一些急促的站了起来,自从上一次在宋志文的书房不欢而散,这是第一次宋志文亲自来他的院子里面。

“源哥儿,东西准备的怎么样了。”出门远行,前几天何氏就开始陆陆续续为宋启源准备行李,又害怕自己准备的不够周全,像书本一类的东西都是宋启源自己准备的。

“都准备好了,因为东西实在是有些多,我拿出了一些东西来,只留下常用的。”宋启源说到。

“大衣带了吗,现在过去要不了几个月就到冬天了?”何氏有些担心宋启源无法适应陇西的天气。

“吴婶都给我准备了。”吴婶是从小看着宋启源长大的,也是宋启源比较信任的人。

何氏看了看几件大衣,对身后的丫鬟说:“把包袱拿过来。”

丫鬟将包袱打开,里面包的是一件皮袄。何氏将宋启霄从陇西给她带回来的皮子,几张皮子合在一起,做成一件袄子给了宋启源。

“快来上身试一试看看尺寸。”何氏拿起衣服道。

宋启源听话的站起来开始试衣服,何氏打量了好几遍,不住点头。

“我怎么觉得这衣服有一点大了。”宋志文观察到这衣服比起宋启源现在穿的要大上一些。

“不大,不大,几个月以后就能穿的正好。”十几岁的男孩子正是疯长的时候,一两个月个子就要猛窜一大截。

“还有这个你拿着。”何氏给宋启源塞了一塌子银票,大概有一二百两的样子。

宋启源是第一次拿到这么多的钱,以前他也有多零花钱,不过都是不超过十两。

“阿娘,这太多了。”宋启源说道。

“穷家富路,你是要出远门的,虽然是在你哥哥家里,但毕竟不必咱们自己家,手上有些钱还是好的,你要是想买什么东西,自己也可以做主。”

何氏觉得小儿子去大儿子家里面归根到底也是去做客的,儿媳妇他们照顾小儿子心里已经是非常感激了,要是还让别人出钱,出力,就有一些过意不去了。

为此何氏还以给宋子衿补压岁钱的名义,给了宋启霄七百两,本来宋启霄是不愿意收的,可是何氏却说这是给宋子衿的,又拜托他到了陇西要多多照顾宋启源。

何氏这是为了一个儿子去拜托另一个儿子,宋启源见状,知道自己要是不收下这笔钱,何氏恐怕是不会安心的。

“您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弟弟的。”宋启霄向母亲承诺到。

一直是何氏在不停的说话,父子两人却一声不吭,宋启源抬头看了看父亲,希望父亲在临行前给自己说几句话。

宋志文看了看儿子期盼的眼神道:

“到了陇西要好好听哥哥的话,不要给你哥哥添麻烦。”这是宋志文交代给宋启源的话。

这话与其说是嘱托倒不如说是训戒,很快宋志文便反应过来了。

“要是在那里受了委屈,你随时都可以回来。”宋志文补了一句。

“爹,你放心,哥哥嫂嫂都是良善之人,肯定会对我很好的。”宋启源说到。

“好了咱们快走吧,不要打扰孩子休息了。”宋志文率先踏出了房门。

何氏看宋志文走远了道:“你父亲就是那个脾气,年龄越大,人变得越倔,他其实对你这次出门担心的不得了,这不大晚上的就拉着我过来吗。”何氏还是不希望父子两个人之间心存芥蒂。

临行的时候,何氏还是不放心小儿子对着宋启霄又嘱托了好几遍。

“霄哥儿,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你弟弟,他身体不太好。”

何氏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一时之间有很多话想说,可是又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好了,源哥儿只是去考试,又不是再也不回来了,你这样子干什么,这样不是让孩子走也不安心吗?”宋志文安慰妻子。

何氏越想越伤心,本来大儿子远在外地,女儿已经成了别人家的,只剩小儿子还承欢膝下,如今三个孩子一个都没有在身边,一想到这个何氏就悲从心来。

“赶快上路吧,在晚一些,恐怕就赶不到驿站了。”宋启霄他们要在傍晚之前赶到离保宁最近的驿站,据这里也有十几里路的距离。

再怎么不舍,一家人终究还是要分别。

来的时候,宋启霄一家人是两辆马车,走的时候马车又增加了两辆马车。

他们四个人坐在第一辆马车上面,第二辆马车坐的是贴身伺候的下人,来的时候阿芬也在第一辆马车上陪着宋子衿,现在阿芬移到了第二辆马车上面,后面的两辆车是用来拉行李的,他们坐的车刚出了城门,就听见了一声叹息。

众人都沉静在离别的伤感之中,忽然被这一声叹息给吸引了目光。

只见宋子衿用两只手有模有样的撑着自己的小脑袋。

“哎”又是一声叹息。

“爹爹你们怎么没有人问我为什么叹气呢?”宋子衿环视了这一圈大人。

“难道你们不想知道吗?”宋子衿很想让大人们询问她。

宋启霄夫妇俩起了坏心思,纷纷回答道:“不想。”

宋子衿有些急了,最后还是宋启源看不下去了急忙道:“小叔叔想知道,你为什么叹气啊?”

宋子衿微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珍珍送我情。”

宋子衿将前人的诗句进行了改编,以此来纪念她和珍珍的伟大友情,这次回保宁宋子衿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珍珍这么一个好朋友。

“可是珍珍又没有来送你。”呼延玉青毫不留情的打击女儿。

没想到宋子衿丝毫不生气,从口袋里面拿出了一个小孩子的簪子道:“这是代表珍珍,珍珍说这个簪子就像她一样陪我回陇西了,自然不用来送别我。”

宋子衿有一些骄傲,早在离开的前几天,两个小姑娘就彼此交换了信物,并且说好要做一辈子的好姐妹。

“那你可一定要好好珍惜啊。”呼延玉青对女儿说,这个时候的友谊是最单纯而且最不参杂任何利益情感的。

“给你的小伙伴的礼物都准备好了吗?”宋启霄问道,不少宋子衿的好朋友都知道宋子衿来了保宁。

“有阿玉的、阿成的、小美的......”宋子衿掰着手指头一一列举,“还有给阿玉弟弟的。”

最后一份礼物,宋子衿送的不是怎么心甘情愿。

“这是怎么了,难道不愿意送礼物给阿玉的弟弟吗?”

阿玉的父亲是宋启霄升为同知以后,继任的州同,也算是陇西的一号人物,平日里和宋启霄相处的还算不错,他的女儿阿玉和八月在同一所书院上学。

阿玉姓姜,姜家令人引人注目的是家里有八个孩子,姜玉排名第七,比最后一个弟弟姜大宝大了两岁。

姜大宝和宋子衿是同一年上的学,是一个捣蛋的小鬼头,一点也不喜欢上学,当时入学的时候,听人说哭声能够传出二里地。

姜大人什么都可以依着儿子,就是上学这件事情不能照着他的性子来,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姜大宝还是不愿意去书院,最后弄得姜夫人和姜大人大吵了一架。

吵架的结果就是,为了是姜少爷心里平衡,【他总认为姐姐可以不去学院而他却要去学院】,让家里的七姑娘姜玉也跟着去上学。

姜玉在学院里面算是年龄比较大的,平时也很照顾这些小妹妹,宋子衿经常受到姜玉的关注,一来二去两个人的关系就突飞猛进,宋子衿也就知道了姜玉家里的事情。

好几次宋子衿都看见她送给姜玉的东西,被姜家那个小霸王给占去了,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在发生,宋子衿迫不得已还得给这个小霸王送上一份礼物。

“啊,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宋启霄怀疑到,姜大人他也是熟悉的,真没想到姜大人家里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需要爹爹帮阿玉吗?”宋启霄问道。

宋子衿知道自己父亲是阿玉父亲的上司,要是父亲过问了这件事情,姜大宝以后肯定不敢在抢阿玉的东西。

想了想宋子衿又摇了摇头道:“这是我们小孩子的事情,大人不要参与,更何况阿玉姐姐现在很开心,她还经常和我说多亏了这个弟弟他才有机会读书,要是没有这个弟弟,她只能和前几个姐姐那样呆到家里面无所事事,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嫁出去。”

最主要的是宋子衿有一种感觉,觉得要是让自己的父亲插手这件事情,当下可能姜大人会管一管姜大宝,但是姜玉的处境不一定比现在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