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科举之路 > 第124章 第 124 章

科举之路 第124章 第 124 章

作者:须叶案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1-01 21:01:03 来源:文学城

宋启霄的调令是在半年以后下来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宋启霄一下子就升了两级,从蜀地的知州直接成为了蜀地的盐运使。

盐区一直是历来帝王所重视的地方,能够当盐运使的人无一不是皇上所看重或者是想要提拔的人,宋启霄还不满四十就已经坐到了这个位置,无论是家里人还是一些官场上的同僚都对他是另眼相看,其中除了调令之外,宋启霄还受到了一份旨意。

这份旨意除了恩赏宋启霄这些年在陇西做出的一番事业,其中还专门提到了皇帝知道宋启霄的孩子刚刚年龄还小特地让他半年以后在赴任,这份旨意不可谓不替他着想了,要是让宋启霄马上启程的话。

呼延玉青才刚刚出了月子,新生的孩子又那么小,虽然一路上精心护着可是难保不会出什么意外,即使一路上平平安安的,旅途奔波无论是对产妇还是小孩都不好,更何况如今宋子衿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凡事跟母亲在一起总比和父亲在一起要好的多。

最开始宋启霄他们一家都已经商量过了,由宋启霄先去赴任过些时候再由宋启霄专门派人将他们接回去,如今这道旨意倒是帮宋启霄解决了这个困境,宋启霄一直拿着旨意高兴的不知道要说什么才是。

“宋大人得赶紧接旨才是,皇上听说了您夫人的事情专门下了这个旨意。”来传旨的人说到。

“微臣宋启霄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宋启霄朝着京城的方向真心实意的磕了三个响头。

“公公,一路辛苦了,还请里面坐。”宋启霄对前来传旨的太监说道。

“宋大人,请。”

宋启霄早早让人在后院设了宴,酒足饭饱之后,宋启霄与传旨太监才打开了话匣子。

“宋大人家里应该是四喜临门,真的要好好庆祝庆祝。”看到宋启霄不解的眼神,传旨太监继续道:“宋大人升迁为一喜,即将去蜀地赴任与家人团聚是二喜,前一阵宋大人喜得麟儿。”

“您说的这三喜我都知道,不知道第四喜又是从何而来啊?”宋启霄问道。

“一门三进士难道不是一喜吗?”

如今宋家已经有宋志文和宋启霄两名进士了,按照这位说的话,宋启源最少一个进士是跑不了的了,一家子骨肉亲人,宋启霄没有道理不盼着自己弟弟好的,听了这话宋启霄激动万分。

“多谢您了”宋启霄说话之间又将两张银票递给了这位公公,这些太监公公他们都是从小就长在宫里的。

虽然没见过猪肉倒也见过猪跑,这些人自己虽然大多数出生贫寒可是天长地久的跟在主子后面,见过的好东西不知有多少,民间的东西再好难道还会好过皇宫里面的东西,再说说名家字画吧,一个个顶多才念了几年书的人就怎么会懂得欣赏那些字画呢。

所以这些太监往往收的的都是银票,更好一点的会收别人的孩子作为嗣子,宋启霄也就随着大流给这太监塞了银票,这太监收了银票,吃了酒席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在酒席上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酒,他大着舌头道:“宋大人可得要好好谢谢那位。”

“那位是谁?”宋启霄问道,这太监话说的似是而非,很明确的告诉宋启霄,这一次他的调令甚至宋启源的事情背后都有别人的手笔,但是又不肯直接告诉他这个人是谁。

“这个不能告诉你,不让说,你就当卖你一个好吧。”他说的轻松宋启霄却有些坐立难安。

宋启霄心里面虽然着急可是在官场上呆了数十年这些不动声色的功夫还是有一些的,便道:“我不知道这是哪一位贵人给我行了这么大的方便,还望公公帮忙代为感谢。”

宋启霄召来自己身边的人,悄悄冲着那人的耳边吩咐了些话,不一会儿,那人便端了一个盘子上来,这盘子里面放着一个硕大的夜明珠,下面还有一张字。

“这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让我仔细看看。”这位太监就拿起来好好看了看,“不像,不像。”

“哎呀,怎么把这东西给拿过来。”宋启霄刚说完就要把字帖拿走。

“不怕您笑话,我早些年见过一回《九成宫醴泉铭》的真迹,当时便十分喜欢,回来就循着字帖练习,一时间练了不知道几张,都胡乱放着,着没有注意哪里知道,竟然把这一张做了垫纸。”纸张微微发黄,看起来已经有了不少年份了。

“宋大人现在还练着字吗?”

“还练着呢。”

“我对于书法这一道不是很了解,但是那位贵人却略知一二,宋大人不妨再写一张字,我拿回去让大人好好看一看,倒是能够给宋大人指点一二,不知道宋大人意下如何?”

宋启霄不是什么细心的人,那张自己临的字倒扣在放着夜明珠的盘子里面,找他一直还以为那是一张不用的废纸,冷不丁听人这样一说宋启霄还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宋大人,宋大人。”

“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只是可能需要麻烦公公稍微等一等了,还请公公和我一起到书房去一下。”

等到宋启霄写完了字,书房里面的自鸣钟,已经响了好几下了。

“本来想要在您这里在吃一顿的,只是我还有事情,就不再打扰您了,东西我就拿走了。”说完话,这太监就将宋启霄刚刚写过的这张纸给收了起来。

宋启霄亲自将人给送到了门外。

“师傅您看着心情还挺不错的。”一个小太监问道,他跟着自己的师傅也有几年了,师傅的喜怒哀乐还是了解的很清楚的,随着自己的师傅并没有说什么可是小太监就是发现自己师傅心情不错。

“看来宋大人是个好人。”小太监又说道,他年纪小不能区分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只是他师傅对他好,那么师傅喜欢的人,自然而然就被他归在好人当中。

“这混小子,这是宋大人叫给你的拿去玩吧。”每次来传旨的太监有好几个,身份高的可以进到这些官员的家里面,甚至可以受到礼遇,像小太监他们这些只能站在门外,听候差遣。

往往好处都是被这些大太监给得了,像他师傅这样专门给他留一份的情况几乎少的可怜,小太监手里拿着荷包用手颠了颠里面大概有七八两碎银子:“多谢师傅,多谢师傅。”小太监急急忙忙的跑到前面给他师傅打帘子。

大多数的太监都是最终会老死在宫里面的,除非那种在主子面前特别有脸面的大太监可能有出宫养老的机会,这些主子也不能是等闲之辈,连皇后娘娘身边的太监都不可能随意出宫,所以要做到那个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

像一般的太监都偏好于收一些银钱,这样在宫里面做事情也比较方便,比如想吃个什么东西或者生病了银子在这些地方都是可以用得着的。

呼延玉青在后院听着前院的声音慢慢小了下去便知道宋启霄已经招待完人了,恐怕过一会儿就要过来了,便对自己身边的丫鬟道:“去看看小少爷醒了没有,要是醒了的话就让奶娘给抱过来,要是还没有醒就让继续睡着。”

“是。”丫鬟领命转身离开了。

“您刚出月可不能折腾。”呼延玉青的奶娘走上前去,帮她将背后的枕头给扶了起来让她靠好。

“您忘了,这个月子我足足坐满了60天,都两个月了,我当时生子衿的时候才一个月都下床了。”呼延玉青对奶娘说道。

“生小姐的时候您多大,如今呢?还不好好养养,这女子产子本来就是十分消耗元气的事情,也得亏这宋家是富贵人家,要不然您和小少爷可不知道要受什么罪呢。”奶娘心在想起来都心有戚戚。

这个孩子怀的时候就不好,还没生下来都觉得这肯定会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更怕这个孩子生不下来,所以宋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敢让呼延玉青废一点心神,一幅药几两银子,一天三顿,一直喝到了七个多月。

这么多人的小心翼翼都是有回报的,小孩子生下来虽然比较小但是身体还算健康,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呼延玉青自己的奶水不够,为这事呼延玉青还和呼延舅妈专门抱怨,说自己当初生宋子衿的时候,奶水吃都吃不完,到了这个小家伙这里常常不够吃。

所以宋家专门请了一个奶娘,和呼延玉青一起喂孩子。

“您这话说的是。”呼延玉青听了以后抿嘴一笑,常常有人管现有女儿再有儿子叫先开花后结果,如今她也是儿女双全的人了,呼延玉青就是感觉自己可能以前遭遇的不幸太多,在后面的生活重老天爷正在慢慢的补偿她呢。

“我现在就盼着孩子们健健康康的长大,相公仕途顺利,一家子平平安安的。”呼延玉青在心里面想到。

“玉青,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宋启霄人还没有到声音就已经先传了过来。

呼延玉青知道这次宋启霄升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虽说做了准备可是听了宋启霄的话也有一些不可思议。

“那照这样说咱们一家可以不分开了!”刚开始他们两口子就讨论过这件事情,讨论的结果是让宋启霄先去赴任,等到孩子过了半岁以后再有呼延玉青带着两个孩子去找宋启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