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市5月9日的晨光穿过实验室防弹玻璃,在操作台上投下菱形光斑。
墨渊的后颈还粘着最后一片医疗贴片,淡蓝色的胶痕在苍白的皮肤上格外显眼——这是他从营养舱出来的第七个小时,三天前那场算力风暴留下的后遗症仍未消散。
“生命体征:心率68,脑波β波占比41%,神经突触传导速度......”智能医疗仪的机械音突然卡顿,全息屏上的绿色曲线跳了跳,“检测到识海能量场异常波动,建议继续静养。”
墨渊抬手扯下后颈的贴片,指尖在颈后接口处轻轻按了按。
那里还留着灼伤的淡红印记,像条褪色的火舌。
他弯腰从冷藏柜取出冰袋,隔着无菌纱布敷在额角,冰袋表面凝结的水珠顺着指缝滑落,在实验服袖口洇出深色痕迹。
菱形晶体还悬浮在操作台上,比三天前更通透了些。
原本流转的七色光带现在凝成稳定的星图,每颗光点都对应着现实世界的某个坐标——新元市中央图书馆的穹顶、滨海公园的人工湖、老城区贫民窟的晾衣绳,甚至夏清实验室里那台基因测序仪的散热孔。
“01号残片修复进度:100%。”量子显示器突然弹出提示,墨渊的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影子。
他伸手触碰晶体,指尖刚触及光膜,整间实验室的温度突然下降两度——不是空调调节,是空气里的水分子直接跳过汽化,在晶体表面凝成薄霜。
“这不是程序。”墨渊的声音很低,像在确认什么。
三天前的记忆突然涌上来:菱形晶体炸裂时,他看见的不是代码碎片,而是无数重叠的现实层,像被撕开的全息投影,每一层都有个墨渊在做不同的事——调试无人机、给夏清递甜品、在老城区追着失控的“风行者”跑。
晶体突然震颤,星图里的滨海公园光点骤然变亮。
墨渊盯着那点,想起三天前试飞时无人机失控的轨迹——现在再看,那些看似随机的转向,竟完美避开了老城区所有监控盲区。
他无意识地用指节敲了敲控制台,玻璃台面下的“风行者-X7”动力曲线突然自动展开,原本杂乱的波动线竟连成了某种符文。
“信息实在界......”墨渊轻声念出这个三天前突然出现在识海里的词。
他站起身,实验室的智能灯随着他的动作自动调亮,可这次没等他走到窗边,顶灯就提前转为暖黄——不是传感器触发,是空气里浮动着淡紫色的光粒,每一粒都带着清晰的逻辑纹路,像在主动解读他的意图。
他走到落地窗前,新元市的磁悬浮车流在脚下划出银线。
楼下的自动咖啡车刚停在路口,穿荧光绿制服的服务生正弯腰整理餐架。
墨渊盯着那辆咖啡车,喉结滚动了一下——下一秒,服务生直起腰时,手里的马克杯突然飘离托盘,在半空中转了个圈,又稳稳落回原位。
“修正现实的根基......”墨渊的指节抵着玻璃,呼吸在表面凝成白雾。
三天前晶体注入他眉心的光束,此刻正顺着脊椎在识海里游走,像有无数小锤子在敲打他的神经。
他想起夏清说的“垃圾DNA编程结构”,想起老阴失控时逆冲的数据流,突然明白那些看似随机的巧合,都是更高维度的信息在现实中的投影。
操作台上的量子显示器又亮了。这次不是数据提示,是一串流动的金色文字,每个字都带着细微的震颤:“修复创世代码007段,现实锚点稳定性 17%。”
墨渊转身走向控制台,实验服下摆扫过地面时,地上的咖啡渍突然自动消失——不是清洁机器人,是空气里的光粒聚成细流,沿着污渍边缘缓缓擦拭,连纤维缝隙里的残渣都没留下。
他低头看自己的手,皮肤下隐约能看见淡金色的脉络,随着心跳明暗交替。
“叮——”
营养舱的提示音打断了他的凝视。舱门缓缓滑开,里面躺着他三天前换下的实验服,领口还沾着干涸的血迹。
墨渊走过去,指尖刚碰到衣料,血迹突然开始溶解,像被倒进河里的墨汁,顺着纤维纹路渗进布料,最后彻底消失。
他退后两步,后背抵上冰凉的墙面。墙面感应到体温,自动调节成微温,可这次温度升得比往常快了0.3秒——不是系统优化,是空气里的光粒在他靠近时主动加速了热传导。
“使命感......”墨渊摸出西装内袋的采集指环,裂纹里的蓝光已经完全熄灭。
他把指环放在晶体下方,原本静止的星图突然开始旋转,新元市的光点逐一亮起,最后汇聚成和他识海晶体相同的菱形。
实验室的智能钟跳到上午十点十七分。墨渊弯腰捡起地上的《数据神域初探》手稿,纸页边缘被之前的爆炸烤焦了,现在焦痕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复原,泛黄的纸页重新变得雪白。
他翻到最后一页,自己潦草的笔记里,“程序”二字被某种力量涂改成了“信息实在界”,墨迹还带着湿润的触感。
窗外传来磁悬浮列车的轰鸣。墨渊抬头,原本应该直行的列车突然微微偏移轨道,避开了空中一只迷路的信鸽。
信鸽扑棱着翅膀飞过实验室玻璃,在他的视网膜上投下影子——那影子里竟闪烁着淡紫色的代码光粒。
“紧迫感......”墨渊把稿纸按在胸口,能清晰感觉到心跳透过纸张传来的震动。
他看向操作台上的菱形晶体,晶体表面突然浮现出一行新的星图,最中央的光点是夏清的基因实验室,旁边标注着“垃圾DNA语法结构:待验证”。
实验室的通风口突然吹出一阵风,把桌上的“盛夏梨涡”配方图吹得翻页。
墨渊伸手去扶,指尖刚碰到纸边,配方图上的分子结构突然自动重组,原本需要三小时的制作流程,现在被简化成了十七个步骤,每个步骤旁都标注着对应的“规则定义”纹路。
他直起腰,后颈的灼伤处又开始发烫。这次不是疼痛,是某种类似于共鸣的震颤,像有个声音在识海里低语,说“该去看看她了”,说“老默的修理铺有新发现”,说“真正的风暴还在更深处”。
墨渊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实验服袖口的褶皱。
他看向窗外,新元市的晨雾已经散了,阳光正把整座城市染成金色。
操作台上的菱形晶体突然发出嗡鸣,星图里的所有光点同时亮到最盛,连他识海里的晶体都跟着震动起来。
“原来如此......”墨渊轻声说,声音被晶体的嗡鸣盖住。
他伸手触碰晶体,这次没有温度变化,没有光粒流动,只有一阵电流顺着脊椎窜上后颈,在识海里炸开一片璀璨的星图——那是数据神域的全貌,不是代码堆成的城堡,是由无数现实锚点编织成的网络,每一根丝线都连接着真实世界的每一个原子、每一缕意识、每一次心跳。
实验室的智能灯突然全灭。黑暗中,菱形晶体的光愈发耀眼,把墨渊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上像道金色的翅膀。
当灯光重新亮起时,晶体表面多了一道新的符文,和他识海里的纹路完全一致。
墨渊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他摸出来,是夏清的消息:“垃圾DNA的语法结构比对完成,和你那天说的'信息实在界'有73%的重合度。”
他盯着手机屏幕,指节因用力泛白。窗外的磁悬浮列车再次轰鸣而过,这次他没看列车,而是盯着轨道旁的行道树——最顶端的那片叶子,正以一种不符合物理规律的角度轻轻摆动,叶尖的露珠里,倒映着和菱形晶体相同的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