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乔薇开始了她精分般的生活。
白天,她是冷宫弃妃乔氏,一边忍受着粗糙的食物和恶劣的环境,一边绞尽脑汁想着如何“重获圣心”。她利用系统提供的与自己回忆的关于这个世界的原著信息,仔细分析谢昔蘅的喜好。
她记得,自己曾写过谢昔蘅因幼年经历,性格阴郁喜怒无常。
而原主乔氏,家族是站队反派的,入宫本就是为了监视谢昔蘅,性格骄纵愚蠢,专与他对着干,这才迅速被打入冷宫。
那么,她现在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她让小宫女找来一些干净的布和棉花,凭着穿越前做手工娃衣的经验,缝制了几个憨态可掬的布偶小动物,又用木炭在上面画上滑稽的表情。
她用身上仅有的全部银两打点了小太监,让他想办法把这些东西送到紫宸殿,不说邀宠,只言“冷宫乔氏静思己过,做些小玩意,望能为陛下解一丝烦忧”。
东西送出去,石沉大海。
乔薇也不气馁,她知道,谢昔蘅这种人要是真能这么容易就被她的小玩意儿感动了才有鬼。
到了晚上,她便切换成猫身“霜儿”,溜去紫宸殿。
谢昔蘅似乎真的很宠爱这只猫。
无论他是在批阅奏折,还是在独自对弈,或是倚在榻上看书,总会将她带在身边,一下一下,有一下没一下地抚摸着她光洁的毛发。
乔薇也尽职尽责地扮演一只时而高冷傲娇时而黏人的宠物猫,同时竖起耳朵,捕捉着一切有用信息。
她发现,谢昔蘅批阅奏折时极其专注,眉头时常微蹙。
那些歌功颂德、请安问好的折子,他往往一扫而过。但涉及到吏部考核、钱粮赋税、边境军务的折子,他会看得格外仔细,有时还会用朱笔在不起眼处留下细小的标记。
她也曾趁他不在时,偷偷用爪子扒拉过那些他做过标记的奏折,试图找出更多关于军械案的线索。但谢昔蘅很谨慎,重要的东西从不留在明面上。
这晚,谢昔蘅召见了一个穿着斗篷、看不清面容的人。乔薇蜷在软垫上,假装睡觉,耳朵却支棱着。
“……陛下,边军换装的款项,兵部已拨付,但经由萧山将军一系经手后,到达军前打造兵器的,不足三成。”那人的声音压得很低。
“材质呢?”谢昔蘅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以次充好。送来的生铁多是劣品,打造出的刀剑易卷刃,甲胄轻薄,不堪一击。臣暗中扣下了一枚箭簇,请陛下过目。”
一阵细微的金属摩擦声。乔薇悄悄将眼睛睁开一条缝,看到谢昔蘅指尖捏着一枚灰黑色的箭簇,他用指腹摩挲着箭簇的边缘,眼神幽深,唇角却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
“证据,还不够。”他缓缓道,“萧山树大根深,党羽遍布朝野军方。没有铁证,动他不得,反而会打草惊蛇。”
“臣明白。只是……边关将士,等不起啊。”
殿内陷入沉默,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乔薇的心揪紧了。
情况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贪污数额如此巨大,这是拿边境安危、拿将士性命当儿戏!
她必须做点什么。
……
几天后的白天,乔薇再次让宫女送出了一样东西——一张叠好的、干净的布帛,上面用烧黑的树枝,画了一幅简笔画。画中是一个瘦小的士卒,手中握着一把断裂的刀,面对高大的敌人,眼中含泪,却依旧挺直脊梁站立着。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
“兵器不利,以血肉躯挡之乎?”
没有署名,只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悲怆与诘问。
这次,有了回音。
傍晚,一队内侍来到了冷宫,为首的大太监面无表情地宣旨:“陛下口谕,乔氏静心思过,颇有悔悟,特准迁回原居所漪兰殿,恢复份例。”
乔薇跪在地上,叩首领旨。心中却无多少喜悦。
她知道,她那些“小动作”引起了谢昔蘅的兴趣,或者说,怀疑。
迁回漪兰殿,环境比冷宫好了不止一点,至少干净整洁,有了像样的床榻和桌椅,饭菜也不再是馊的。
乔薇安分守己,每日除了必要的请安,便是关起门来继续她的“创作”。
她画更多的画,有时是寓意深远的简笔故事,有时是搞怪逗趣的表情,有时则抄录一些她记忆中振奋人心的诗句,只是将出处隐去,假托是“古籍所见”或“心有所感”。
这些东西,依旧时不时送到紫宸殿。
她不知道谢昔蘅看了作何想,但她能感觉到,周围监视的目光,似乎更多了。
这晚,乔薇再次变成霜儿,熟门熟路地跳进紫宸殿。
谢昔蘅正靠在窗边的软榻上,手中拿着的,正是她白天送去的那幅画着断刀士卒的布帛。他看得极为认真,指尖在画中士卒含泪的眼角轻轻摩挲。
乔薇跳上软榻,蹭了蹭他的手臂。
谢昔蘅放下布帛,将她抱到腿上,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头顶,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缱绻:“霜儿,你说这宫中,是否还有真心?”
乔薇身体微僵。
他继续自言自语,像是说给猫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那位乔氏,行为古怪,送来的东西,倒是有些意思。不像求宠的探子,倒像个……不甘寂寞的故意引人注意的孩子,你说,是不是有趣。”
乔薇内心狂翻白眼:你才孩子!你全家都孩子!老娘码字的时候你还在一次元飘着呢!
“可她父亲是萧山的人。”谢昔蘅的声音冷了几分,“这般费尽心机,是想为父铺路,还是另有所图?”
乔薇心里咯噔一下。
果然,他什么都知道。
她必须尽快取得他的信任,无论是作为“乔薇”,还是作为“霜儿”。
这时,她的猫眼瞥见书案一角,放着一枚不起眼的铜钱。那铜钱颜色暗沉,似乎与寻常铜钱无异。
但乔薇脑中一闪,她记得原著里提过,萧山贪污军械款,为了掩人耳目,将一部分赃款熔铸成了劣质铜钱,混入军饷中,这种铜钱重量稍轻,色泽也更暗。
这枚铜钱,难道是谢昔蘅找到的线索?
她立刻从谢昔蘅腿上跳下,跑到书案边,伸出爪子,将那枚铜钱扒拉下来,然后叼在嘴里,仰头看着谢昔蘅,“喵呜”叫了一声,碧眼里满是“这玩意儿好玩”的无辜。
谢昔蘅眸光微动,起身走来,从她嘴里拿过那枚铜钱,仔细端详片刻,又掂了掂分量。
“霜儿喜欢这个?”他看着她,眼神深邃,带着一丝探究。
乔薇使劲点头,用脑袋蹭他的手,表示“老娘还要玩”。
谢昔蘅沉默片刻,忽然将她抱起,走到内殿一个不起眼的书架前,挪动了一本书籍,露出后面一个小小的暗格。暗格里放着几样东西——几封密信,几块不同颜色的碎布条,还有一小堆同样色泽暗沉的铜钱。
“既然霜儿喜欢,这些都给你玩,可好?”他语气温柔得不可思议,将乔薇和那堆“证据”一起放在地上。
乔薇看着那堆铜钱和密信,心脏狂跳。
他这是什么意思,试探她一只猫?还是……他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她按捺住激动,假装对那堆“玩具”很感兴趣,用爪子扒拉着铜钱,滚来滚去,偶尔用牙齿啃咬,做出猫咪玩耍的样子。眼角余光却死死锁住那些密信,试图看清上面的字迹。
谢昔蘅就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玩耍”,眼神晦暗不明,唇边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
乔薇在漪兰殿的日子,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她送去的那些画和诗句,再未得到过任何回应。但内务府对待她的态度却悄然恭敬了些,份例用度也再无人敢克扣。
乔薇明白,这是谢昔蘅默许的结果。
乔薇也不急。她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尤其是在谢昔蘅这样心思深沉的人面前。
她开始利用“妃嫔”的身份,有限度地接触外界。比如,去御花园“偶遇”其他妃嫔,听听她们闲聊中的只言片语;或者,向负责采买、有些门路的小太监打听宫外的趣闻,尤其是关于那些被萧山打压的“清流”官员的消息。
她听说,那位被弹劾的户部侍郎周铭,在狱中受尽折磨,却始终不肯认罪。其家眷四处奔走,受尽白眼。
她听说,几位御史台的官员联名上奏,为周铭鸣冤,反被萧山斥为“结党营私”,罢黜的罢黜,外放的外放。
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在京城上空。
乔薇心中焦急,却无法以妃嫔的身份直接干预朝政。她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夜晚的“霜儿”身上。
这些天,她借着猫咪的身份,将谢昔蘅暗格中的那些“玩具”——尤其是那几封密信的内容,看了个七七八八。信是边关将领密报,详细列举了军械劣质的具体情况,以及军饷中混入劣质铜钱的数量,矛头直指兵部和萧山一党。证据链正在逐渐完善。
但这还不够,缺乏最致命的一击——萧山直接参与贪污的铁证,以及他安排在军中的关键党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