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靠基建活成反派之后 > 第1章 新遂

靠基建活成反派之后 第1章 新遂

作者:冻颇黎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5-09 19:21:27 来源:文学城

宁成二十九年夏。

车轮压在凹凸不平的黄泥路上,颠簸越发令人难受,车内小儿早忘了什么是礼教体统,扯嗓子哭闹起来。仆妇被他闹得没办法,催行在车边的护卫去前车请示。

冯季在心里嘟囔京城的孩子养得娇惯,面上攒起笑容:“小公子再忍一下,前面就是小胡庄。小胡庄是咱们宁州的门户,过了小胡庄,路就好走了。”

冯季是小胡庄的货郎,平时在附近几个村子之间倒腾货物,利润不厚,但足以谋生。从前州外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只要背回来便不愁销路。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外面的货物渐渐卖不动了,州里有了更多、更便宜的美物,经过小胡庄,流向外面。

昨天他刚卖了货,赚得几个钱去吃酒,有人寻他:“谁是新遂来的?有几位贵人想去新遂,雇人带个路。”

冯季当然答应。

这几位贵人来头不小,车队长得一眼望不到头,随行的府兵各个精壮,腰佩百炼刀。但具体是什么来历冯季不大清楚,只听见领头的两个公子,一个姓林一个姓谢。

车队诸事一直是那姓林的公子跑前跑后处理,若有难以抉择的才去找姓谢的公子拿主意。

冯季随车以来,这位谢公子一直没露面。

冯季坐在车辕上,每每想装作不经意扭头往回看,就会招来车把式一个瞪眼。几次三番,他不由悻悻地想:个大男人还怕看。

向来只听过女郎矜持以纱蒙面,没想到京城来的男子也这副做派。现下的天气,坐车不掀车帘,纵是听人回话理事掀开,车前也要垂一层薄薄的白纱。明明同行的郎君都是大大方方的,就他一个怕人看。是什么仙子转世,望上一眼就能让人丢了魂失了魄不成?

不过,这位谢公子的声音是真好听。

温润的男声一响起,冯季立刻忘了先前的腹讳,侧耳细听,殷勤回答。

“我在京城听说,宁州的官道年年重修,铺路用的石板大小相同,块块都经石匠精心打磨,是以道路畅通平坦。不过靡费甚巨,民怨极大。”

冯季挠了挠头,讪笑道:“那铺路的,其实不能叫石头,就是一种砂浆,不知怎么,倒在地上,过一晚就硬成了石头。至于花销……我看那些泥匠用起来可没半分心疼。”

“砂浆?”

“是,只是一种灰色的土,和水后既能铺路又能砌墙。”

车里的郎君略有些疑惑:“用砂浆砌墙?”

“就是用那种砂浆黏在砖缝里……”冯季解释不清,怕在贵人面前出丑,忙转移话题说:“过这沟就有人家了。”

车内人没有追问,叠指落下一枚棋子,抬眸向与他对弈的青年笑问:“砂浆砌墙,茂之怎么看?”

林茂之抓了三四枚棋子在手中把玩,盯着棋局眉心紧蹙,半晌掷子回盒,磊落道:“罢,我败了。”

“砂浆砌墙,闻所未闻,”他们各自捡子,林茂之淡声道:“然新遂之地,奇闻甚多,我未见过,不代表不可能。”

他伸手挑起车帘一角,望着道路两边逐渐繁荣的田野,神色微微凝重。

他们从京城出来,一路见惯了萋萋荒草,流民扶老携幼、成群结队,艰难地缓缓挪动脚步。

那些流民黑黑瘦瘦,衣不蔽体,目无神采。林茂之让人给他们送了些食物,他们跪在地上连连叩头,有些人磕下去半天没能爬起来,还是家人将他搀扶坐起,喂水塞食。旁人似是习以为常,半分伤心也无,只顾着囫囵将食物咽下肚。

问他们要去哪,他们麻木的眼中流露出茫然,直到一个领头似的人开口:“我们要去新遂。”

余人恍然似的,点头应和,喃喃道:“去新遂,去新遂。”

传说那里是神仙住的地方。那里有大片大片望不到头的麦田,漫山遍野的牛马;镇守的军队有比百炼钢更锋利的武器,兵卒身披雪亮的光明甲,所向披靡;那里有洁□□细,吃得起、不会中毒的盐;那里有黄澄澄,只要肯干活就能分得的油。

他们要到新遂去,到那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神仙乡去。

然而,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到不了新遂。

他们更有可能被贩奴的商队强行抓走,可能被匪徒抓走,可能被猛兽抓走,可能安安静静倒在杂树灌木丛中,悄无声息,留不下坟茔。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默默地在烈日下、毫无遮蔽的旷原上缓缓挪动,神情麻木至极,或许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记得了,嘴里却还在念着:去新遂、去新遂。

可新遂到底是什么样子?

真的像他们所说,是陆上的仙境吗?

林茂之在车上远眺,云树苍茫,碧绿的田地向前延伸,一时竟不能估计大小。四下人家多了起来,村道渐有石板垫路。

嬉戏的孩童望见他们这长串车队,奔跑喊道:“有人!好多人!”

他们活蹦乱跳的举止和脸上飞扬的神采让林茂之微微失神。

车队阵仗不小,村人见他们衣着富贵,远远望着没过来,仅几个青壮结队上前询问来意。冯季忙下车去解释,得知只是暂借宝地歇脚,村人便未多纠缠。

仆从拿了吊钱,去与村人买水和补给,其他人在树荫下铺席置桌,安排妥当,仆妇才将先前哭闹的男孩抱下车。

男孩还没车轮高,脸色微微发白,坐在树下半天都没缓过来。

林茂之下车见他大口大口喝水,不由笑道:“当初在家里大声吵闹非要跟来,现在九娘都没抱怨,反倒是十三郎你,一路又喊苦又喊累的。”

谢十三瘪嘴,不服道:“哪里想过外面如此艰辛。”

林茂之笑了他几句,见前车里的人一直没有出来,无奈喊道:“玉言出来透口气吧,总在车里,我怕新遂还没到,你先闷出病来。”

仆人用竹筒装阴凉的井水隔纱递进车内,谢玉言接来喝了口稍稍解暑,叹道:“算了,到新遂前别再惹出什么风波。”

这一路他们走得实在不容易,夏日出远门的艰难且先不提,只谢玉言这张脸,路上不知惹了多少麻烦。

先是京城大小女郎听说谢六郎出远门,守在出城的路上投掷瓜果,砸烂他的车盖不得不停下修整,耽搁数日;后是难民女子争先抢后宽衣解带往谢玉言身上扑,稍有肌肤接触便高喊非礼,硬逼谢玉言负责;后有富商堵路招亲,又有山匪强抢,逼人入赘。

林茂之回想起来也觉得心有余,自古女色惑人,没想到男色也能成祸。

幸亏林谢两家的护卫人多力强,否则他们万万走不到这里。

“还是下来走走吧,已是宁州,不好好看看此地风物,回头被人问起要如何作答?”

经不住他再三地劝,也是最近在车里闷得难受,谢玉言让人取了顶帷帽,严实戴好才下车活动腿脚。

白纱垂落,哪怕不是第一次见,还是笑得林茂之不能自已。

谢玉言想瞪他,却被白纱阻隔,失了力度,只好作罢。

他们走出树荫,烈阳蒸烤,区区几步,林茂之便觉脸皮烤得发疼。谢玉言瞧出他的狼狈,轻轻哼笑一声。

顺着小路走上土坡,入目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极富冲击力,让他们双双失神。

微风吹拂,整齐划一的碧翠麦陇如浪般一波一波拍向黄土岸,田里插着做工粗糙的草人。田里有三两农人,树荫下也有纳凉聊天的闲人,精致的铁制农具就随意丢放在脚边。谢玉言望之失语,农人似是司空见惯,反而觉得他比较奇怪,以目视之窃窃私语。

半晌,林茂之回过神来苦笑道:“玉言你曾管理农事,可知这样一亩地能有多少产出?”

谢玉言哪里管过农事,他们这些世家郎君向来鄙薄俗务,纵是有心也不能让人知道,以免被耻笑。他不过是从前陪着家里的老夫人到田庄住过,查过账本,但具体田亩产出多少,他哪里知道。

不过有一件事他还是明白的:这样大的田地,要种得如此整齐,不误农时,普通农具远远不够,必须得用耧车,而且必不止一架。

耧车不是什么新奇东西,前朝时便有,但笨重,需以牛马配合,不是人人都能用得起。本朝有地方官员奏报耧车改进办法,称可助益农事,但且不说推广至天下要多少花费,只说改良后的耧车更加精贵,寻常人家根本负担不起。纵是谢家这样的世家,也没有在所有田庄使用改良耧车。

京城人向来看不起新遂。

新遂是宁州的治所,宁州是璟国边境,北御草原戎狄,要冲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镇西将军楚戈,青年从军壮年拜将,十数年来镇守国门立下了赫赫功绩。

然而璟朝风气便是重文轻武,京城人鄙薄新遂是边城,荒僻穷苦,鄙薄军户低贱,视新遂人如蛮族,言谈提及常有轻蔑之词。

不过,新遂穷苦也是多年前的事了。

不知什么时候,新遂忽然富裕起来。战场上的楚家军披挂光明甲,手持百炼刀,军粮源源不竭;甜蜜的白糖,香糯的白米,细腻洁白的精盐畅销南北东西;柔软洁白的棉布,薄如蝉翼的纸张,精巧的瓷器……在京城风靡一时,供不应求。

任京城人如何轻鄙,新遂的繁荣瞒不了人。

从前的新遂府穷到收不上税,楚家军为了粮饷受尽朝廷冷言白眼,新遂流民年年到周围州郡讨食,年年卧骨千里。

如今楚家军已不理会朝廷发不发给粮饷,自给自足,甚至还扩了一次兵;新遂早已没了流民,反而是流民争相往新遂跑,新遂来者不拒,吞下大批大批流民,却没发生动乱,连个饱嗝都没打。

从前的新遂只是宁州一地,如今新遂府的势力正向宁州外蔓延。

从京城出来,一路见惯了荒芜、流民与累累尸骨,直至亲身站在这大片麦田边,再无法自欺欺人。

新遂是真的富起来了。

谢玉言思及京城及天下其他地方的情势,此消彼长,不由一声长叹。

林茂之摇头苦笑道:“罢,不想这些了,新遂的传言不虚,对你来说是好事。”

确是好事。

他们此行,是为求医。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新文啦,走过路过来瞧一瞧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