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开着汽车回六零 > 第9章 第 9 章

开着汽车回六零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平山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7-06 19:12:32 来源:文学城

苏烟摸摸两个人的脑袋,嘱咐道:“记住了,咱们在家里吃了什么,喝了什么,统统不能在外面说。”

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的回答:“知道了,就说我们吃玉米面窝窝头和青菜叶子。”

苏烟树了个大拇指:“聪明!”

听两个小孩子说,陆英子以前的东西都被她母亲收拾在箱子里了,苏烟找了一通,在陆英子父母的房间角落里才找到,蓝布旧衣裳找到一套,高中毕业证也找到了,陆英子大学没有毕业就回家了,因此是没有大学毕业证的,她就只能算是大学肄业。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发卡、头绳、日记什么的。

苏烟拿着这个高中毕业证,想着这个时代高中生应该能找到工作的,只是这个时代应该是分配工作的,陆英子的家庭成分不好,应该是分配不到什么好工作的,不过只要有工作就好,空间的东西也不是用之不竭的,要开源有收入才行。

苏烟想了想,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五斤大米,两个橘子罐头,一个荔枝罐头,拿家里的菜篮子装了,盖上蓝布。

她正忙活着,就听见外面有人敲门,她打开门:“徐叔!”

徐叔头上都是汗,手上提着一点玉米面,一点土豆,算起来可能一样半斤左右,东西虽然不多,可在这个一个窝窝头就能救一条命的时候,拿这些东西来,就是救命的恩情。

徐叔把东西递给苏烟:“英子,中午我听食堂说了,说你没报餐,就没给你打饭,这些东西你拿着,先吃几天,我再去找林主任说说。”

苏烟不肯要:“徐叔,我们家还有一些钱,买一点粮食还是可以的,这些东西你就拿回去。”

徐叔道:“你这孩子客气什么,我看着你长大的,你们家现在出了事,我这当长辈的不能干看着,这点东西也不多,只是现在谁家都没粮食。”

苏烟只好收了土豆,玉米面说什么也不肯收的,只说家里还有吃的,又问徐叔:“我爸和我哥都去世了,按说是工伤,补贴和抚恤应该有的吧?我以前听我妈说,按照政策,我是可以顶替我爸的岗位的?”

徐叔想了想:“抚恤是要等你回来了,发给你的,你下午去办公室找林主任,只是现在困难,可能也没多少。你顶替你爸的岗位,现在是有这个政策的,只是要厂委书记做主,老书记退休了,现在这个书记很讲家庭成分,只怕他不同意你去顶替你爸的岗位。”

苏烟看这个徐叔是跟陆家关系很好,又在机械厂干了很多年,熟悉厂里面的各种事情,有事问他是最好不过了:“徐叔,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书记同意呢?”

苏烟试探着问:“要不给他们家送点东西?”

徐叔想了想,摇头:“这不行,他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看中成分问题,也不是为了针对谁,他就是觉得成分有问题的人不可靠,能不招进厂里来就不招进来。”

苏烟叹气:“那没办法了?”

徐叔道:“也不一定,书记的老婆,她是个热心肠,你那天寻着书记不在家,拿着东西去拜访拜访,把你们家的难处都说一说。这个书记是很听得进她老婆的话的。”又嘱咐苏烟:“不要买太贵重的东西,拿点米面、罐头就行了。大家都是几十年的同志,几十年都在工厂,知根知底,你爸爸是什么人,你哥哥又是什么人,大家都是清楚的,也不会太不近人情。”

苏烟谢过了,把厨房里面那剩余的一斤面条拿出来:“徐叔,这是我从上海带回来的面条,您拿着,别嫌少。”

徐叔不好意思:“本来是给你送东西来的,谁知道我还占便宜了。”不过见苏烟的样子,只好收下了。

苏烟听了徐叔的指点,知道送的东西太多反而不好,于是又把大米拿出来三斤,罐头也只剩一个橘子罐头,又把菜刀拿来,把罐头上关于日期相关的文字都划了。她把东西收拾好,洗了脸,到床上眯了一会儿,想着等大家都午休完了,上工去的时候,就提着东西去拜访书记的老婆。她躺在床上,心情放松了许多,本来还在脑海里想着见了书记老婆要说些什么,怎么说?谁知道,一合上眼,不一会儿就睡熟过去了。

等她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两个小孩子搬了小板凳,坐在床前面看他睡觉,苏烟睁开眼的时候,吓了一大跳。小燕道端了水:“姑姑,你渴吗?”

苏烟端过来,喝了一口,问:“你们两怎么了?”

小刚道:“姑姑,我去厨房看了,那剩余的面条不见了,咱们家进贼了,把面条偷了。”

苏烟笑笑:“没丢,是我送给徐叔了,他这些日子给咱们家忙前忙后的,刚刚你们睡午觉,人家还送了玉米面和土豆来呢?”

燕子小声嘀咕:“姑姑你傻了,玉米面哪儿有面条好吃?”

苏烟穿鞋起床:“放心,晚上还有的,姑姑现在和哥哥出去一趟,你就在家门口玩一会儿,记着暖水瓶和厨房你都不能动啊。”

燕子道:“姑姑,我跟你们一起去啊!”

苏烟摸摸她的头:“哥哥是给我带路的,等我到了,就叫他马上回来,这会儿太阳好大的,你要是晒黑了,以后可白不回来的。”一面又问小刚知不知道厂委书记的家在哪栋楼。

小刚点点头:“姑姑,我带你去!”

这家属楼都是连在一片的,厂委书记虽然官大,顶多就是房子大一点,也不是自己单独一栋楼的。两个人到了,小刚指着二楼道:“姑姑,204就是虎子他们家,虎子家可好了,他过年还有上海的大白兔奶糖吃呢,每天都有一大把。”

苏烟点点头,叫他回去照看妹妹,提着篮子上了楼,敲门。

开门的妇女大概三十多岁快四十岁的样子,穿着蓝色的衬衣,头上扎着一条浅蓝色的手绢,她愣了愣神儿:“同志,你找谁啊?”

苏烟笑着道:“婶子,我是陆大勇的小女儿,我叫陆英子,我早上从上海回来的,来看看您。”

陆英子是谁她不知道,陆大勇是谁她以前也不知道,不过厂里出了大事故,死个两个人,这她倒是听过,她把人迎进来,给苏烟倒了一杯水:“家里没烧热水,这天气太热,喝喝凉白开水也不错。”

苏烟把篮子放在桌子上,推过去:“婶子,我来看看你,没带什么好东西,您别嫌弃。”

书记老婆把篮子上盖着的布掀开,见里面竟然装着大米和罐头,她有点吃惊,这陆大勇家原先是富农来着,老听人说他们家藏有金条,东西是好东西,但是她有点不敢收:“这太贵重了,今年收成不好,粮食大家都不够吃,都是拿玉米面糊口,你这几斤大米往年算不了什么,现在可太贵重了,这我可不能收。你来家里看看我,我知道你的心意,东西就不用了,拿回去吧。”

虽然这样说,但是书记老婆的眼光一直放在那篮子上,一直没挪开。

苏烟了然,道:“婶子,你别嫌弃我们家。我知道我爷爷是富农,可是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我爸爸建国49年的时候就是工人了,我们一家人都是工人,从来没剥削过别人。外面传我们家藏了金条,那完全是胡说,我们家连医药费都出不起,还得靠厂里补贴。婶子,这大米罐头都是那我在大学读书时发的钱买的,干干净净。”

这个时候,去大学念书,不但不要学费,还每个月发钱,苏烟看过她给家里写的信,好像每个月要发五块钱,陆英子的父母担心女儿没钱用,每个月还好寄钱去学校的。

这样说的,苏烟越想越憋屈,声音都带了哭声:“婶子,我爸爸我哥哥在厂里工作,现在都没了,我妈也病了,我今天早上去看她,她连我都不认识了,医生说可能永远也认识不了人。婶子,我家里还有两个侄子侄女,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都说,咱们江州机械厂,论热心肠论能力,婶子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我没办法了,这才想着来找婶子出出主意。”

书记老婆听得感叹连连,拉着苏烟的手:“你别着急,你爸爸你哥哥你妈都是江州机械厂的工人,说什么也不能叫你们一家人没饭吃。等晚上,我就去跟办公室的林主任说说,叫你们去食堂吃饭。”

苏烟抹了抹眼泪:“婶子,我不是不懂事理的人,食堂是只许职工去打饭的,我又不是职工,名不正言不顺,白白叫别人嚼舌根。”

书记老婆拍拍桌子:“谁嚼舌根?谁配嚼舌根?你爸本来不用出事的,那不是某些人粗心大意,是你爸爸救了三车间,你现在还没有工作,吃食堂几天饭怎么了?”

苏烟见这个书记老婆的确是正派热心肠的人,就直说了:“婶子,我大学没有毕业,现在家里这样,也回不去念书了。我想着以前我妈说过,现在有政策,子女可以顶替父母的职位,我也不用跟我爸我哥一样的工资,能养活我侄子侄女就行。婶子,我总不能把我侄子侄女带一起着回上海读书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