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开着汽车回六零 > 第13章 第 13 章

开着汽车回六零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平山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7-10 19:20:04 来源:文学城

醒来的时候,还下着大雨,苏烟起来,见两个小孩子正拿着书看,问:“小刚,燕子,几点了,饿了吗?”

燕子从床上爬下来:“姑姑你醒了,你都睡到下午了!”

苏烟蹲下来摸摸她的额头:“已经不发烧了,还拉不拉肚子?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没有?”

燕子摇摇头:“没有,姑姑,我全都好了,就是有点饿了。哥哥给我热了早上的粥,加了白糖真好吃。”

苏烟笑笑,把徐叔送来还剩下的土豆,用开水煮了,又煎了几个鸡蛋。至少这几天,苏烟是不打算给他们两个人吃红烧肉了,吃一点土豆杂粮就行。

在家里待了半个多月,期间去医院看了两次陆英子的母亲葛红梅,依旧是不认识人,依旧有暴力倾向,打针的时候咬伤了护士的手腕。苏烟只好对那护士赔不是,进去病房的时候,葛红梅拿了吃饭的铁碗乱砸,敲得叮叮当当。葛红梅倒是没有打苏烟,瞧了她一眼就别过头去去,望着窗外发愣。

苏烟把她七月份的口粮送去医院,按说是不用的,但是苏烟觉得她可怜,恐怕医院也没给她多少粮食吃,就送了十斤玉米面过去。其实,苏烟不知道的是,像葛红霞这种暴力倾向的病人,医生护士都是不敢叫她吃饱的,吃饱了饭力气足了,闹起来几个医生护士都辖制不住,更何况这个时候人人都吃不饱饭,没力气,还哪里敢叫病人吃饱饭呢?

到了七月中旬的时候,机械厂的人事科就通知苏烟交资料,办手续入职。人事科的周科长周传雄对苏烟道:“你呢,还是运气好,□□本来不同意你顶替你父亲的岗位的。那天我们去慰问老书记,□□的老婆说起你的事,说你一个人带着两个侄子侄女,不容易的。老书记还记得你呢,就问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

苏烟笑笑:“周科长,说到底还是厂里好,政策好!领导们对我们家的照顾,对我妈的照顾,放在旧社会哪有这样的事,这都是组织的关心,是党的照耀。”

周科长笑笑,心里道这陆英子讲话还一套是一套的:“是,没有政策,我们就是想把你调进来也没办法。”一面交代苏烟还缺了哪些资料,又问苏烟能不能去上海,到底是大学生的文凭值钱一点,要是能拿个文凭回来,以后的前途也好一些。

苏烟摇摇头:“周科长,我们家现在这个样子,实在没办法回去上海继续念书了,我是自己回来的。”

周科长就点头:“哎,也是没办法。不过,你有高中文凭,有这个也就够了。”一面叫她回去补办手续,一面道:“你呢,是个女孩子,家里负担又重。厂领导考虑了你们家的特殊情况,就不叫你下车间了,就留在我们人事科工作。刚好老张今年要退休了,他也是身体不好,今年就没怎么来厂里,你就替他的岗。咱们人事的工作也不复杂,你念过大学,脑子灵活,学东西也快。”

苏烟走出人事科的时候,出来就有人同她打招呼了:“这不英子吗?厂里给你安排什么岗位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苏烟笑着道:“婶子好,我材料还没办好呢!”

那婶子浓眉大眼,身材高大:“哟,你就别瞒婶子了,我可听说了,你就好了,坐办公室了,风吹不着日晒不着,一天下来汗都不出,享福呢?”

苏烟面不改色,统统都当成好话来听:“婶子,都是一样的,都是革命工作,无论是在车间还是做人事工作,不分高下的。说来也是可惜,本来就快大学毕业了,论文都写到一半了,现在家里出了事。不过,周科长说了,幸好还有一个高中文凭,高中文凭就够了。”

那婶子当下垮了脸:“是呀,你不一样,你念过书的,是高中生。”一面又说要去车间了,等下了工,再去找苏烟说话。

苏烟还是笑:“那我等着婶子!”

等苏烟走了,那人就冲地上吐了口唾沫:“呸,不就是个高中生吗?神气什么?”

同行的人笑笑:“人家有文凭的,你眼红人家,你也读书拿个文凭去?”

那婶子翻了个白眼:“她陆英子还不是晚生了十几年,我不是生在旧社会,爹妈不许女孩子念书,我连个小学都读不了?她陆英子念书的年纪,早就是新社会了。”

这么说了一通,没人跟她说下去,倒是一个个都说起新社会的好来了。新社会妇女能顶半边天,能出来工作了,新社会女孩子也能念大学了。说得热火朝天,反倒把那婶子晾在一边了。

苏烟搞定了工作的事,心情好,等回家了,有照着菜谱做了三个菜,两个荤菜,一个麻婆豆腐。豆腐是去人家里拿的,是徐婶介绍的,花了两毛钱买了一块儿。苏烟开始不敢:“徐婶子,这不是违法的吗?这不是扰乱市场吗?”

徐婶就笑她傻:“且不说我跟这家有点亲戚关系,就说是送的,谁知道你给没有给钱?就说黑市,你去火车站哪儿,多的是人买粮食卖粮食呢?”

苏烟问:“那火车站倒买倒卖的,就不怕警察抓吗?”

徐婶子道:“这就是抓,也不能日日都抓啊,这年头,警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苏烟点点头,心里想着可不可以拿空间里面的粮食、猪肉去换点东西回来,她的工资是只能勉强养活小刚、燕子的,等他们大了,念书念高中之类的,恐怕就不够用了。

那个时候,80年代应该已经改革开放了,收一点瓷器花瓶什么的应该很值钱。金条之类的东西,苏烟是一万个不敢碰的,陆家本来就敏感,金条就更敏感了。

吃完了晚饭,苏烟又拿了小刚的课本教两个人认字,他们两个人很聪明,十几个字一个小时就全记住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苏烟就早早去厂里面人事科报道了,她去的时候还没人,拿抹布把桌子都擦了一遍。渐渐有人来了,她先前同徐叔打听过人事科都有什么人,因此见了面倒能一一叫出姓名,见他们进来也一一大方问好。

人事科说来有十一个人,一个人要退休了,一个人怀孕生孩子去了,等出了月子才能回来上班。跟苏烟一个办公室的就一个冯姐、陆叔、大言,曲解放。科长又在另外一个办公室了。冯姐叫冯春英,三十来岁,原先是村里的妇女主任,是跟着他她丈夫的关系才调来机械厂工作的,圆脸,人长得周正,笑起来爽朗,一见苏烟就拉着她的手问她家里情况怎么样,母亲的病有没有好一点。

苏烟回答:“我妈的病还是老样子,不过在医院好歹有医生。”冯姐就点头:“不止有医生,好歹饿不着。”

陆叔大概四十来岁,不过头发已经白了,衣裳洗得发灰,不过料子是极好的,一点补丁都没有。

他这个人总是默默无闻的,苏烟同他打招呼,他也只点一下头,就径直走过去了。苏烟原先以为是对自己有意见,后来发现他不单对苏烟这样,对厂里其他人也这样,工作间隙也从来不同别人闲话,总是独来独往。

开始苏烟以为他是社交恐惧,后来冯姐告诉她:“英子,那老陆你别走得太近了,他的问题比你的严重多了,你也就是别人说说闲话,你爷爷虽然是富农,但是划分成分的时候早就去世了,父母都是正正经经、根正苗红的革命工人。他就不一样了,他家里有人去台湾了。”

苏烟惊讶:“台湾?那岂不是……”后面的话没说出来,冯姐点点头,给了个眼色:“你呀自己知道就行!”

苏烟点点头:“谢谢冯姐提醒我,我这几年没回家,厂里的事儿很多都不知道。不过,他家里这种情况,怎么还能当工人?”

冯姐道:“他是建国前就待这厂里的,还是经理呢,他会技术嘛,那个时候政策好,就叫他留下来了。”她后来又小声道:“这政策是要变的!”

苏烟当然知道政策是要变的,而且是大变。

另外一个叫大言的,全名富大言,二十六岁,比苏烟大四岁,他是市里边领导的亲戚,是个关系户,只有初中学历,他寻常一个星期也只来一两天,有时下午来,有时上午来,不过也没人说他,科长还说他身体是时常不好的,叫办公室里的其他人多帮助他。

冯姐不阴不阳的说:“科长,这身体老不好,该去医院看看啊。这假条也不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