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开元疑事·始皇宝匣之壁中人 > 第49章 第 49 章

开元疑事·始皇宝匣之壁中人 第49章 第 49 章

作者:林一琳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07 11:59:57 来源:文学城

这时土根忽然"咦"了一声,从棺椁角落摸出一块黑如点漆的扁石,疑惑地说:“好像就是这个。”

沈晴凑近举灯一看,不由惊道:"这方端砚竟在此处!舅舅过世后遍寻不着,我还当是被哪个眼皮子浅的下人顺走了……"

谢品言看了一眼那端砚,并无格外惊讶之色,提着另一只灯笼仍在仔细查看棺木内部。"棺中似乎未见有书籍纸张。"他边看边摸索,喃喃说道。片刻后还是无所获,他眉头微蹙,转头对众人道:"烦请诸位将棺盖翻转,看看可有暗刻的铭文字迹。"

四人合力抬起沉重的柏木棺盖,三盏灯笼交错照映每一个角落,却寻不到半点墨迹或刀刻痕。苦诚法师轻叹一声:"什么都没有,棺中所余,除了几个元宝,唯有这些陪葬的旧衣物了。"

谢品言正欲开口,崔翊晨忽然蹲下身:"且慢,劳烦大师掌灯。"说罢把手中灯笼递给苦诚。他玄色衣袖拂过棺木边缘,修长的手指开始细致地摸索遗体所穿衣物的每一处褶皱。谢品言立即会意,也跟着附身查验起来。

烛火摇曳中,众人又将遗体轻轻翻转,在遗体背部,棺底和棺四壁仔细查看。黑色的绸缎寿衣在指尖沙沙作响。许久后,崔翊晨直起身,长叹一声:“确实没有想找的啊。”

谢品言沉默半响,蹙眉道:“即如此,我们就把这些陪葬的衣物尽数带走吧。”

寅时的梆子声刚敲过,夜色如墨,周遭无声,鹊来客栈的灯笼早已熄灭,唯有檐角的那只风铃仍闪烁一丝银色清辉。一行人踏着浓重夜露回到客栈,谢品言轻轻推开客栈大门,老旧的木轴发出细微的“吱呀”声,待最后一人闪入,他反手将门闩落下,铜锁相扣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脆。

忽然,楼上传来窸窣脚步声,一星烛火自楼梯转角缓缓飘下。众人抬头,只见谢谨芳裹着银狐毛斗篷拾级而下,烛光映得她面容苍白如纸,眼下浮着两抹青影。

"姐姐怎的还未歇息?"谢品言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声音压得极低,"我们刚归来,诸多线索尚待梳理……"

谢谨芳摇了摇头,斗篷领口的绒毛在烛光中颤动,轻轻说道:"如何睡得着?"她拢了拢衣襟,"我姐姐也是辗转难眠,不时推窗张望。我听得院中有响动,便知应是你们回来了,赶忙下楼看看。"她目光忽地凝在众人怀中衣物上,烛火在那堆织物上投下斑驳光影,"你们手上这些是……"

沈晴将怀中的衣物紧了紧:"小姨,这都是从棺中取回的陪葬衣裳。"话音未落,布料里抖落几粒潮湿的坟土,在青砖地上砸出细微声响。

烛焰忽然一跳。谢谨芳的视线死死钉在崔翊晨臂弯间那件素白色衣服上:"这……"她喉头滚动,手指着,声音陡然响了三分,"这件不是爹爹的衣裳!爹爹向来只着棉布中衣,唯有弟弟才有这件吴绫中衣……"

谢品言眸中精光暴射,一个箭步上前从崔翊晨手中拿过那件中衣:“吴绫中衣?你说他失踪前大姐给他缝的另外一件中衣?”(见第九章)

“嗯,初二那日大姐回娘家给他送中衣,我也刚回湖州省亲,印象很深。”谢谨芳从崔翊晨手中接过衣物,一手轻轻摩挲,月光白的丝织物在烛火下流转着珍珠般的光泽。谢品言也走了过来,翻动衣领——内缘处赫然缀着金线绣的"桓"字,恰如那日谢谨仙所言。绣字针脚细密如新,在火光中闪着妖异的光芒。

"果然……"谢品言嗓音沙哑,"这件就是谨仙姐姐那日所讲的另一件中衣。"他转众人,声音沉如寒潭,"我们现在就去二楼东厢房止嗔禅师的房中,二姐你去通知下大姐,也请她过来。"

东厢房烛火通明,当谢家姐妹踏入房间时,不再简单披件斗篷,而是衣冠整肃,两人都着素白袄裙,只是面料有不同,颜色有深浅,鬓发纹丝不乱。二人皆知,今夜或将揭开弟弟横死之谜,这般装束,既是为亡弟守礼,亦是向真相致意。沈雪跟在她们身后,裙裾扫过门槛时,崔翊晨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蹙。

他侧身向谢品言低语,声音轻得只两人能听见。谢品言马上会意,走到谢谨仙跟前轻声道,"姐姐。如今众人齐聚一室,外间反倒无人戒备。可否让雪儿去西厢房守着?那处窗棂正对山路,若有人靠近,也好让她及时示警。"

谢谨仙眸光微动,微微颌首,转身为沈雪理了理衣领,温声道:"雪儿,你去我们那间西厢房守着窗子,若见有新来的灯火人影,即来报知。"待少女离去,崔翊晨紧绷的下颌线才稍稍放松——他心知,今夜要揭示的谢谨桓死因,牵扯到前朝秘辛。沈雪毕竟待字闺中,她订婚的夫家人品无法另人放心,若将来她不慎将隐秘漏给夫家,恐会招来不可预测之灾难。对崔翊晨自己而言,他把王心楠刻意留在谢府,也是存着这番保全的心思——即便王心楠已窥得三分真相,未知全貌反对她更为安全。以免以后真因此事惹祸上身。

待沈雪离去,厢房内顿时肃穆起来。三位僧人呈品字形盘坐于蒲团之上,将床榻让与谢家女眷和沈晴。土根不敢和前主人同席,便局促地站榻边。案几旁的两张扶手椅空着——崔翊晨与谢品言仍立在一旁,案几上放着几件陪葬衣物,他们就着摇晃的烛火反复查验那件吴绫中衣。衣领内绣的金线"桓"字在灯下或明或暗。

烛火摇曳,将众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凝成一片沉重的阴翳。鸦雀无声,空气仿佛凝固,连灯芯爆裂的细响都清晰可闻。

就在这死寂之中,谢品言突然抓起案几上的剪刀,银光一闪—锋刃划开吴绫中衣下摆的衣缝,“嚓”他从衣缝中抽出一张卷曲的宣白纸。他把这卷纸展开,纸质极薄,写着一些小字。崔翊晨见状,马上从袖中取出另两张发黄的纸笺,三张纸并排铺在案几上。墨迹在烛光中幽幽发亮,竟似血渍般刺目。

"苦诚兄。"谢品言声音沙哑,"你来看看,这纸条是否就是当年你在谨桓兄处见过的,来自张舟川家的密函?"

苦诚倏然起身,走至案前俯身细看,指尖在从吴绫中衣刚抽出的那张纸笺上方寸许处悬停:"确是此物无疑。"他又拿起崔翊晨放在案上的一张发黄的纸,眉头皱紧道,"这张看着像是抄录的纸条,是谁的?不过下方怎么多了好些蝇头小字是……"

"这纸条就是我和你提过,自昌伯扁担中找来的。"崔翊晨轻轻道。

“他写的这些是……好像是官职啊。这些……这些好像是地址。”苦诚眯眼看了一会儿,猛然抬头:"难道昌伯他……?"

崔翊晨闭目颔首,玄色衣袖上的银线云纹在灯下忽明忽暗。苦诚闻言轻叹一声,声音中充满悲怆。

此时谢品言拿起土根从棺中取出的那方端砚,举到灯前仔细查看,烛光透过墨池,在墙上投下阴影。他看着看着眼中逐渐泪光浮动,砚台在他掌中不住轻颤。崔翊晨将手搭上他肩头,低声问:“与你推测的……可相符?”

谢品言喉间哽咽,缓缓点头。他转身面对众人,强忍泪水不滑落,声音却稳如磐石:"两位姐姐,诸位高僧,现在,我可以告知谨桓兄的真正死因了。"

厢房内连呼吸声都消失了,谢品言深吸了一口气,道:"他是被自己的父亲——我的伯父,亲手砸死的。"

这话甫出,谢氏姐妹如遭雷击般踉跄站起,沈晴连忙站起扶住母亲。三位僧人相互对视,齐齐变色。土根不知所措地转头看向众人。

“阿弟,你,你也太过分了吧!”谢谨仙捂着胸口道,“这事可不能拿来开玩笑。虽说弟弟长大了有些叛逆,但爹爹一直极为宠爱他,他老人家,一直到去世前都在念叨弟弟的名字。怎么可能是爹害死的他,决计不可能......”

谢谨仙话越说越急,胸口不停起伏,一旁的谢谨芳一边安抚姐姐,让她先坐下,一边转头对谢品言道:“阿弟,我们谢家人丁不旺,我们这支只有谨桓一个男丁,正如你父亲只有你一个儿子。怎么样也不可能父亲害的弟弟。你,你莫要如此说,让大家更为伤心。”

谢谨桓深蹙双眉,紧抿双唇不言,谢家女眷虽坐回塌上,仍然面色铁青。屋外暴雨骤至,豆大的雨点砸在瓦片上发出密集的爆响,仿佛冤魂在叩击天听。崔翊晨见状,拉谢品言入座围椅,而后立于厅中,玄色衫袍在烛火中泛着幽光。

"诸位,品言并非刻意戏谑,此事且听我细说缘由。"他环视众人,声音沉静如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