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开局一把刀,人在洞庭漂 > 第38章 第 38 章

开局一把刀,人在洞庭漂 第38章 第 38 章

作者:小熊猫牌码字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2 19:04:09 来源:文学城

杨么醒来的时候,正躺在一个舒服的怀抱。素来不染纤尘的男人席地而坐,胳膊贴心地垫在后脑勺,就是有点太瘦了,膈脑袋。

少女抬眸,赵明的下颌线如刀刻斧凿般分明流畅,聚精会神地听着对面的呜呜咽咽,不时点头附和,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

而被他注视的那个“东西”,比志怪小说里描述的骇人多了。

腐烂的皮肤下,肌肉像腐水中的浮萍般起伏,几缕灰白的头发从颅顶的烂疤里钻出来,缠绕着苍蝇翅膀般的碎屑,杨么仔细瞅,才能依稀辨认出人类的五官。

恐怖的“豁口”一张一合,露出大片的牙床,点缀着数颗歪斜的牙齿,像一朵朵绽放的灰绿色蘑菇。不甚灵巧的断舌总是刮过牙床,发出类似砂纸摩擦朽木的噪音,而即使排除视觉听觉的双重干扰,从喉管深处涌出的呜咽声,犹如枯泉咕噜冒出的零星水花。

所以赵明这厮到底是怎么听懂的?

察觉到怀中人醒了,病秧子温声询问她的身体情况,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竟然摸了摸她的头,又自然而然地搂了回去。

杨么怔了一下,没有动弹。只是因为走一天太累了,她如是自我安慰。

身后传来草木清香,清甜与微苦交织,同样是风餐露宿,为什么他香香的,我都要熏入味了!这货是不是太熟练了?

杨么在内心腹诽,但耳侧依靠的胸膛,心脏跳动的声音犹如春日惊雷,让她头一次意识到,原来在那些暧昧的瞬间,悸动不已的并非她一人。

可是这颗为她剧烈跳动的心,也同样在处心积虑地欺骗她。

少女瞬间下头,将注意力转移到赵明的转述,脑海中却又不由自主冒出“声音真好听”的念头。

眼前的怪人,当然不是龙阳县传闻的“僵尸”,他名唤王二,是这个村唯一幸存的麻风病患者,脸上的“狮面症”就是最好的证明。

麻风病传染性极强,又无治愈之法,只能凭借患者的身体底子熬过去。故一旦发了这种疫病,官府唯一的处置手段就是封锁村庄,让村民们自生自灭。而即使侥幸活下来,如王二顶着这幅尊容,也注定不会再被世人接纳。

但闹鬼之说盛行,却并非仅仅缘于此。

根据王二磕磕绊绊的讲述,龙阳县有一个商人,定期会来村里,用粮食与他换腐心草,村里闹鬼的传闻,应该就是这名商人为了独占腐心草,防止其他人来村里而大肆宣扬。

杨么蹙眉,觉得王二的猜测无凭无据,是在空口污人清白。

赵明又转述:“王二从前是村里有名的快嘴,舌头正是被那名商人剪去了一半。”

商人剪得不专业,但也达到了效果。只剩半个舌头的王二,说话如鬼泣,呜咽难懂,若不是如赵明这般耐心倾听,要么一打照面王二把对方吓死了,要么对方把王二砍死了。

杨么睁大了眼睛,正想问你为何还帮他采腐心草,目光落到供台上剩下的半碗糙米饭,又咽了回去。

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以如此残破之躯,王二是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活下去的。他并不是愿意,而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苟且偷生。

过去,杨么从来都是快意恩仇,但近来,她越来越能理解那些“不得已”的软弱。

可王二接着的行动却出乎意料之外,只见此人连连叩首,蒙白的双眼流泪不止,哽噎着念叨什么。

“他说他愿献上腐心草,只求你给他一个痛快。”赵明翻译。

好不容易活下来,为何还要求死,杨么不解。

赵明缓缓道:“王二说,亲眼看着父母妻子去世,又活成了这幅鬼样子,他自己不敢下手,见你是个动手利索的,只盼脑袋落地的时候少点痛……”

“不要”杨么干脆利落地拒绝了“杀你这样的软脚虾会脏了我的刀。”

纵使能理解软弱,但绝不认同,她就是她,一路向前,绝不回头。

少女一抖手腕,掉下一把解腕尖刀:“这是我最快的刀,你可以用它自裁。”杨么起身,将刀踢到跪着的王二面前,居高临下道:“或者用这把刀去手刃仇敌。”

说完她抱臂别过头去,一副你爱换不换的倨傲模样。

王二怔住了,没有瞳孔的眼睛呆呆地望着杨么,片刻后,怪人从衣襟里摸出布包的长条形包裹,小心翼翼地展开,新鲜的腐心草还泛着幽蓝的光。

他双手将腐心草递给了杨么,见她接过,又捡起解腕尖刀,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倒算个汉子。杨么暗想,亦双手扶起王二,难得耐心地教他如何出其不意,一刀致胜,又传授了些修养生息、强身健体的法子,叮嘱他勤加练习。

赵明笑眯眯地看着,杨么挠了挠头解释:“他都给我磕三个响头了,算收了个便宜徒弟吧。”

翌日离开前,二人留下了斗笠、斗篷和盘缠,王二很是感动,却不晓得说些什么,开口就是阿巴阿巴。

“愿江湖再见!”杨么拱手作揖,与赵明潇洒上马离去。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江陵城下,李子昂陷入了苦战。

“白衣渡江”的计策并未奏效,船只还未靠近江陵城就悉数被毁,船员不得不跳船逃跑。

北路的“疑兵之计”完全没起到“障眼法”的作用,没有守兵出城迎战,至于去西路烧毁粮仓的轻骑,更是被埋伏的“铁浮屠”砍光了,无一人逃回。

“义父,有细作出卖了作战计划!应该是在潭州城吸纳的‘翻江龙’残部,领头的叫郦青,他带着部队成建制地逃跑了。”

说作为钟执麾下的“大内总管”,收集情报、防止被渗透,本是贾富贵的分内之事,但队伍拉得越来越大,他传统的“人盯人”无法适应如此庞大的部队,而特意提到“潭洲”,显然是为了甩锅此刻不在场的杨么。

“此事日后自有军法处置。”李子昂没好气道:“人跑都跑了,现在又不知道在哪儿了,待我军取得江陵,再去潭洲找那假意臣服的黎老儿算账不迟。”

李子昂又转向钟执:“义父,军情紧张,我军仍有兵力优势,不如正面进攻,战个痛快。”

这回钟执象征性的征求意见都没有,直接摆手道:“子昂办事,老夫是信得过的,你放手做便是。”

算上跑了的,伤了没有战斗力的,还没摸着江陵城的门,“钟家军”已减员一万。

但李子昂丝毫不慌,我方兵力四万,守军二万,优势在我。

新上任的李大都统命投石车昼夜轰击东南墙角,此处为本朝扩建,夯土较新。又以投石车为掩护,命辅军填平护城河,后方准备攻城的鹅车洞子和折叠云梯,一番规划颇为井井有条。

但战争中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城中守军不仅有意料之外的“铁浮屠”,投石车等器械也远比“钟家军”精锐,投射距离更远,往往是攻城器械刚搭个模型就被摧毁,李子昂不得不命后备军躲远些,原本驻扎得井然有序的军营,变得稀稀拉拉,东一片,西一块。

而城内守军的意志也比“钟家军”所取得的任何一个城池都要坚韧。

守城将领不仅半夜派兵从密道溜出来捣毁填河,城内投石机缺乏石块,还“别具匠心”地收集城内生活垃圾,混以泥浆成团投掷,一时间军营内空气弥漫着死耗子捂得发酵了的奇妙味道,甚至有体弱的士兵害病了。

如此僵持三天三夜,士气大落。李子昂禀报的时候,钟执依然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命其找十个大嗓门的士兵,明日去江陵城下叫门。

李子昂大为不解,但还是乖乖照办。

次日,十名士兵在城下反复叫唤,直指荆湖北路经略使:“林鼎,可曾记得武陵旧事?”

没过多久,林鼎也遣人在城上回话:“日思夜念,一刻不忘。”

钟执听了,志得意满,再次在军前拿出所有的金银财宝:“众儿郎听命,摩尼尊者已降下了启示,此战必成,胜在今日。”说完,竟绕过李子昂这个主帅,直接命令大军拔营开拨,全军压上。

“大圣爷爷”的神通在洞庭湖素有美闻,再加上金银财宝的诱惑,低落的士气有所回升,再加上守军并未捣毁护城河上新铺的浮桥,在这片万物竟发、勃勃生机的波涛战意面前,李子昂劝阻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反倒脑门一热,充当攻城前锋去了,而他不知道,这是他今日最后一次能拯救战败的机会。

浩浩荡荡的前锋骑兵先行过桥,城门洞开,迎战的是意料之中的“铁浮屠”方列,不过堪堪百人。

李子昂露出狞笑,“铁浮屠”铜墙铁壁又如何,只要骑兵冲锋人数够多,“铁浮屠”就是站着挨打的靶子。

“怎么是你?那个杨么在何处?”“铁浮屠”中女人瓮声瓮气的声音有些耳熟,李子昂认出,此人是“赤天圣母”麾下的得力干将,程娘子死后,曾打着为其报仇的旗号,率残部伙同附近山匪偷袭“钟家军”驻扎的澧州城,被挫败后逃跑,又投降了官府。

没等李子昂回答,“铁浮屠”先自问自答:“罢了,反正有钟老头给我家程娘子黄泉路上作伴,也不辜负我们姐妹一场。”

李子昂几乎要笑出声,为了慎重起见,中军并未过河,而义父处在中军的层层保护下,城中守军哪来的大队人马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飞”过护城河?

然后,他就看到身后火光滔天,护城河上临时搭建的浮桥被躲藏在水下的守军烧毁,“钟家军”先行过河和没有来得及过河的军队被分割成了两半,没有主帅指挥,熙熙攘攘,摸不着头脑。

而一支可以改变战场格局的五千人部队,向“钟家军”的中军侧面发起了冲锋。

“亲家公,林宪台托我给你带句话,活在昨日的人,是看不到明天的。”在一片嘶吼声,马鸣声,金戈相撞声中,徐雁归的声音并不算响亮,落在钟执耳中却听得分明。

到底是哪里算错了呢?林鼎明明收到了他的“信物”,还许诺会配合,又为何出尔反尔?他当真不怕了吗?

弃城而逃顶多被降职,还能东山再起,但若是他钟执手里的证据送往了汴梁,林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都是要砍头的。

披着一身银甲的钟执,心中充满了疑问,仍镇定拔刀相迎:“就凭你个屡试不中的落第秀才,也想混个一官半职?”

与此同时,江陵城外的一处宅邸,本应在经略使府中坐镇的荆湖北路经略使林鼎,携其子林锦棠和高徒李子义,秘密到访。

“林宪台,别来无恙。”郦青起身迎接,一幅皮笑肉不笑的做作模样。

身着便袍仍不失清贵的林鼎,眉间蹙纹如锁,正色凛然道:“你此前献上情报有功,但眼下战事紧张,长话短说,若江陵城破,你之前再大的功劳也无用。”

素来做事麻利的郦青却故意慢腾腾的:“林宪台可是在信中亲笔写到,稍作抵抗,便里应外和,要将这江陵城献给贼军。若是江陵城破,岂不是正好趁了您的意。”

林鼎色变,连连倒退数步,直到被林锦棠扶住:“你怎么知道?你到底是谁?”

“小人曾托人给林宪台送过几封康王殿下的亲笔书信,听闻林宪台不仅看都没看就当场烧掉,还放出话来要砍了送信的人,心道是什么书读多的死脑筋。”

他推出藏在阴影中的老者:“不过听这位故人讲的旧事,倒是对林大人有所改观。您不仅不死板,还颇会动脑筋呢。”

数名打扮精干的练家子入内,端上茶水,逼迫林鼎和林锦棠落座。

郦青牵着老者也在一旁坐下,假笑道:“贵人多忘事,林大人且先用些茶水,与故人叙叙旧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