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开局一把刀,人在洞庭漂 > 第19章 第 19 章

开局一把刀,人在洞庭漂 第19章 第 19 章

作者:小熊猫牌码字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6 02:58:05 来源:文学城

程娘子与徐雁归积怨已久,恩怨甚至要追溯到前朝,如今的道宗皇帝还没登基的时候。

程氏本出身书香门第,永徽四年,洞庭大疫,父母双双殒命,生活没了着落的十岁幼女,流落街头,幸被一好心富商收作婢女。

程氏好学敏思,双亲尚在时,便习得《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即使身处婢女之卑,依然凿壁偷光,勤耕不辍,常与人议论国事、抨击时弊,语出惊人,时人赞其见识不凡,眼界高远。

富商公子不屑道:“一介女流,也只能呈牙尖嘴利罢了,又不能考取功名,报效国家,谈这些有什么用?”

然后,世人就看到了“心怀天下”的女人,能起到什么作用。

永徽九年,洞庭发生洪涝灾害,官府不仅不开仓赈灾,还照常向百姓征收赋税,当地奸商也有样学样,囤货居奇,哄抬物价,很多贫苦人家不得不卖儿鬻女,只为换一口吃的。

面对如此惨状,十五岁的程氏做出了一个堪称“吃了熊心豹子胆”的决定,小婢女偷摸打开主家的粮仓,只为救济流离失所的百姓。

结果当然是被主家抓到,囚禁折磨自不用提,罕见的是,被救济的百姓深感其恩,为救程氏竟从一团散沙拧成了一股绳。

那一夜,千万支火把照亮了整个安陆县的天空。

事后,程氏逃入云梦泽,通过了太上老君的考验,被收为弟子,自称是九天玄女下凡,化身“赤天圣母”,创立火凤社,收留无家可归的女子,隐隐成为一股势力,这都是后话了,且让我们把目光先移到另一位当事人身上。

收养程氏的富商姓徐,富商公子叫徐雁归。

徐氏原本在安州名声极好,是声名远扬的大善人,每逢饥年,庄前粥棚昼夜不熄,为人交口称赞。

所以当洪涝灾害发生,稻谷歉收,徐氏声称自己手上也没有存粮,是不得已才涨价时,官府和民间都信了,而程氏婢女打开的粮仓大门,里面堆满的陈谷,戳破了这个谎言。

一时间,民间怨言沸反盈天,更有甚者传言,朝廷其实给了救济粮,是地方官府串通徐氏,假装盗匪劫粮,一来对上面也有个交代,二来高价卖粮的收入,徐氏得三分,七分却落到了知州老爷的口袋。

面对越来越大的怨气,安州知州大人快刀斩乱麻,亲自审问,于是一个月都没查出来的“劫粮案”,在一夜之间就有了定论。

凶手不是别人,正是徐氏富商,当堂供认不讳,服毒自尽。蹊跷的是,辖司带着捕快去捉拿徐氏剩余家眷,却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刚刚在乡试中及第的徐雁归小少爷,连夜带着家人和金银细软,遁入安州的芦苇荡中隐匿,落草为寇。

乡人皆传,若不是被家中连累,徐雁归保不齐要三元及第,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赏尽汴梁花,可惜,可叹。

总而言之,饥民分到了粮食,知州大人得到了好名声,朝廷得到了赋税,便没有人去追究多余的事情。

言而总之,世间少了一名寂寂无名的婢女,多了大名鼎鼎的“赤天圣母”;汴梁会试现场少了一名荆襄出生的考生,多了一个胆识过人的水匪头子“芦中剑”,靠着书里的学问,对同行形成降维打击,一统安州城郊的芦苇荡。

所以当程徐联军打入安乡县,当“赤天圣母”“芦中剑”罕见同框,率领一众手下浩浩荡荡闯入,让宽敞的县太爷府都显得狭窄时,即使已经想明白了前因后果,“大圣爷爷”还是忍不住阴阳怪气一番:

“徐兄,别来无恙,爬回旧相好的床,晚上睡得安稳吗?”

“不怕什么时候惹她生气了,又在背后捅你一刀?”

一个抛头露面的女人,特别是一个事业比男人还成功的女人,总是免不了沾上一些花边新闻,尤以男女之事为甚。

程娘子自然也不例外,传言其为婢女时,被还是公子哥的徐雁归薄幸欺辱,多次流产,甚至失去了生育能力,为报复徐家,才打开粮仓大门。

没有家国大义,没有悲天悯人,只有□□里那点破事。

徐雁归还没来得及打机锋,程娘子也还没发作,倒是先蹦出一个红毛丫头,手持擂鼓瓮金锤,照着脑门劈头盖脸砸来,亏得马元良眼疾手快,举刀格挡,否则这一下要是砸实了,钟执此刻该是面目全非,一团浆糊。

“你这丫头好生无礼!大人们的事情还没讲完,轮得到你在这耍威风?大哥,给她点颜色看看。”输人不能输阵,白白胖胖的贾富贵在一旁狐假虎威。

风暴正中心的马元良却是叫苦不迭,那红毛丫头使得虎虎生风,看似毫不费劲,但只有他这正交手的人才知道,这比人脑袋还大的擂鼓瓮金锤,怕是有五十斤重,震得他手臂发麻。

砸到地上,便是一处大窟窿,横扫过厅堂内仅存的家具,桌椅俱是折得七零八落。

也不知道这红毛丫头从小吃什么长大的,竟天生神力如斯。马元良想起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若是幺妹在此,两人倒可以好好较量较量。

“姊胤,你先退下。”程娘子发话了,红毛少女像蛮牛一样喘着粗气,眼睛圆蹬如铜铃,但还是乖乖拖着擂鼓瓮金锤走到角落里蹲下。

“赤天圣母”的模样远比传闻中普通,她既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惑人心魄的美艳,光看长相,布满了皱纹的面孔,与斋堂里煮饭的婆娘无异,但这张寻常的脸上,却有着不输天生帝王将相的霸气。

那是一种不屈居于任何人之下、终将纵横天下的上位者自信,考虑到其人出身贫寒,成长于卑贱之中、时刻被流言蜚语所谓包围,这种自信也就显得格外出挑。

“‘大圣爷爷’,你在洞庭素有美名,我不忍心看着一代枭雄像野狗一样被打死,曝尸野外,自尽吧,我会给你留个体面。”程娘子冷笑着把一柄陌刀扔到钟执面前。

“真真……”徐雁归想出言阻止,被程娘子直接打断:“闭嘴!骂名我来担,仇恨我来拉,他钟执去阎王爷面前伸冤,也只会报我‘赤天圣母’的名号,你就别虚伪做作,浪费时间了。”

面色蜡黄的中年男人青筋直冒,但还是忍下,显然程娘子才是二人中做主的那个。

黄佑、李顺、秦阳、刘珩、金骢、李诜、贾富贵等人,领着仅剩的残部,将钟执围在中央,顶在最前面的还是马元良,他头上、背上俱是绷带,脸色惨白,眼下发黑,显然经过多日连续战斗,已经到了灯尽油枯的地步。

“‘大圣爷爷’,只要你的徒子徒孙放下武器,我会既往不咎,愿意留下的我会一视同仁,不愿意的,给足盘缠回家,你没必要拖着这么多好汉一起下地府吧?人家保护你到这种地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程娘子看似是对着钟执说的,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而这番“攻心战”,也的确让某些人态度松动了。

“程娘子,你也是江湖前辈,就别说这些挑拨离间的话了,太不上台面”因为刚才与红毛丫头的交手,马元良还未愈合的伤口撕裂,血流不止,但其人只是抹去滴到眼睛的血,以免阻隔视线--

目光如炬,视死如归。

“其他人我管不了,但你要想杀义父,第一个先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言罢,像是因这串长长的发言,力竭打了个趔趄,却仍是双手扶刀屹立,坚持不肯倒下。

马元良这番做派,令众人俱是泪流满面,感动不已,再无人敢有异议,否则,钟执今天说不准死不死,但背叛者肯定是要先死一死的。

“倒是条忠心的狗,可惜没跟对主人。”程娘子露出了些许惋惜之情,却又转瞬即逝,表情变得凌厉起来:“那你们就跟着他下地狱吧,我倒要看看,摩尼尊者会不会显灵?”

随着她的话语落下,蹲在角落里的红毛少女起身,右臂抡起擂鼓瓮金锤,在空中晃成一道虚影。

“钟兄,你我素来交好,又有姻亲之缘--”徐雁归终究还是迎着程娘子的怒视开口了,可他的话却将钟执锤入更深的深渊:“我也该让你死个明白。”

“你等的潭州援军,不会来了。”

百里之外的无名村庄,杨么和李子昂看着眼前的一桌酒菜,互相对视了一眼,俱是脑袋上写满了问号。

“二姐夫,你说你爹是无辜的,‘芦中剑’是因为被‘赤天圣母’下毒,所以才不得已屈从,你想跟我们一起去救你爹,才备下这桌酒菜给我们接风洗尘,以示心意?”

杨么捻着并不存在的胡须梳理,自从总是看到黎高岑捻须沉吟,她也不自觉会在思考时用上这个动作。

徐雁归之子徐子骞满脸堆笑,连连点头,坐在他旁边的是杨么和李子昂的二姐祝问梅,妇人反常的缄默不语,没有素日看到弟弟妹妹的热情。

徐子骞和祝问梅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结为夫妻多年,故杨么称徐子骞为“二姐夫”。

李子昂反应极快地捂住杨么试图用粗鄙之语问候徐雁归的嘴,回以一个假笑:“徐兄,你我有姻亲之缘,徐首领中毒,也是因着我义父请托的缘故,守望相助,义不容辞,徐兄客气了。”

“眼下两位大人都身陷险境,咱们这当子女的怎能贪图享受呢?还是抓紧时间赶路吧,咱们带些干粮,补充水袋即可。”

再坚持下去,就显得别有用心了,徐子骞能说什么呢?只能依言行事。

路上,李子昂打开水袋,正欲解渴,祝问梅突然递给杨么一个烧饼,劝道:“幺妹,你一天没吃了,吃点吧,这是我特意给你做的、你最爱吃的韭菜盒子。”

杨么眨巴着眼睛接过,在徐子骞的注视下,重重地咬下。

这波稳了,徐子骞暗想。

关于幺妹为什么要捻着并不存在的胡须思考,因为她要暗示大家,脑子在想问题,在动了,并不是摆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