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开局一把刀,人在洞庭漂 > 第12章 第 12 章

开局一把刀,人在洞庭漂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小熊猫牌码字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6 02:58:05 来源:文学城

奚人会撕毁协议,完全在赵明的意料之内,但他未能料到,攻势竟来得这么快。

奚人善战,能忍严寒却不能耐酷暑,故多在秋冬用兵,这也是阿古达木去年在汴梁城下撤退的重要原因。

但是秋天都过去了,咋还来啊?这个时间来,是来吃年夜饭的?

这就是丰亨豫大统治者的局限性了,须知这批骁勇善战的奚军战士,十年前还处于饱一顿饥一顿,明天就被残酷的铁勒汗老爷剥削嗝屁的悲惨生活,哪会像汉人如此有仪式感?

这一波是马上民族对农耕民族的胜利。

当然,朝堂里并不止他一个聪明人,随军出发洞庭前,已有宰执联合枢密院进谏,拨王延州部十万大军南下缴匪,会不会导致北面戍防空虚?

对此,他的皇帝爹爹一锤定音:“攘外必先安内。”

赵明本是嗤之以鼻的,但是现在也不得承认有道理,所以当黎高岑提出要他立刻回京,并修书一封,密奏圣上,告知真相,他按住了黎高岑,并告知对方自己要留在这里。

“汴梁被困虽险,但毕竟是千古名城,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这一年来又做好了防守准备,粮草充足,拖到各路勤王军归京并不难,更何况鄙人现在只是一介废人,无兵无权,回去也没用,徒增一张嘴罢了。”

病怏怏的面容愈发沉鸷,赵明的眼神却蓦地锐利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仲佳,破水贼易,破心中贼难啊!”

“但荆襄不平,则累及虔州,若虔州不平,则危及两淮、两浙,乃至整个南方,若朝廷财赋不保,即使能捱过这次,明年奚人又打来,该拿什么去给前线士卒发饷呢?”

荆襄多湖,虔州多山,自古就是容易造反的地方,如果真的按不住洞庭湖的叛乱,是真的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南方。黎高岑也是饱读史书之人,如何不懂这些浅显的道理。但赵明想要靠自己一个人,完成王延州率十万大军讨伐都没完成的事业,无异于痴人说梦。

紫袍老者耐心劝道:“殿下,千金之子,不坐垂堂,殿下若是折在这里,臣唯恐大周就没了脊梁!”

赵明缄默不语,他又如何不知他那些父兄的心思呢?出征前,他的好爹爹还遣密使南下考察建康、临安、扬州等江南富庶之地,另设行在的可能性

反正前人都打过样了,再来一次衣冠南渡又何妨?这些缙绅、士大夫是不会考虑沦陷区泥腿子的死活。

“仲佳言之有理”赵明沉默半响,终于开口,他没有说些“过誉、言重的”谦词退让,此时这些繁文缛节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接下来是真正的推心置腹。

“断龙崖之下,当崖顶传来轰鸣,冬日本该绝无可能的泥瀑倾泻而下,五千重骑顷刻间被埋葬,说来可笑,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天罚’!”

那一刻,他的胸口疼痛难忍,“洞庭春晓”叠加湿寒的天气,像被千万只虫子啃噬,他喉头一甜,吐出混杂着碎肉的黑血,在皑皑白雪中是如此刺眼。

他明明是遵循大义,遵循本心,何以至此呢?他突然不明白自己的道是什么了。

这一切大概都是他不尊圣上,不尊父兄的报应吧。

他闭上眼睛,不再做任何抵抗。

“一个自己都刚从泥石流边缘挣扎出来的小小校尉,第一反应竟是救我,我不要他救,他却锲而不舍。水匪的追兵即将赶到,他竟还要与我互换盔甲,替我引开追捕。”

“仲佳,你知道为什么吗?不是因为什么忠君爱国,也不是为了高官厚禄,他都要去死了,怎么还会在乎这些身外之物?”

赵明闭上眼,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朔风卷着冰粒的血腥黄昏,那名不知名的小将操着河北口音的官话,努力求他活下去:“俺是河北流民,入伍多年,家乡先被铁勒汗的蛮子占了,现在又被奚狗夺去。俺是个粗人,不懂得什么朝堂路线之争,俺只晓得太子是唯一愿意打回两河的官家。”

“殿下,求你活下去,带俺回家,哪怕是俺的尸首!”

说完,这位无名小卒戴上插着孔雀翎的玄铁兜鍪,转身迎敌,身影在日暮西沉的逆光中,是如此伟岸。

“后来我寻到机会给他敛尸时,才发现忘了问他的名字。罢了,像他这样的英雄大概也不会在意这些虚名。”

“但我在他的墓碑前立下誓言,我不仅要带他回家,还要带千千万万的两河子民归乡。”

被钟执用剑指着的时候,他说道“两河百姓在奚人铁骑下苟延残喘,黄河岸边饿殍千里,昔日燕云十六州已非汉地”的悲戚,并非是表演,“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也不是假话。

赵明起身,紧紧握住黎高岑的双手,目光灼灼:“黎卿,断龙崖下,我已经死过一次了,今后我不再是柴周子孙,更是一个希望回到河清海晏、长治久安时代的普通人!”

作为一个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士大夫,感动到老泪纵横的黎高岑还能说什么呢?

他只能牢牢反握住赵明的手:“臣虽不才,誓死追随殿下宏愿!”

赵明将计划和盘托出。

-------------------------------------

等二人磨磨唧唧从后堂出来,发现前屋空空,只剩杨么无聊得在给徐茂实的胡子编第三个小辫子,而黑脸壮汉一脸“死了算了”的精神状态。

作为一名武将,徐茂实起初自然不可能乖乖束手就擒,但暗暗使劲比划了几轮后,他发现此女的细胳膊,竟远胜于他的麒麟臂,也只得放弃。

他可不想以“拒被玩胡子”的离谱死因,被记载在史书上,但是羞愤难当的帅司还是让属下有多远滚多远,不要在这里旁观他丢脸。

“那老头改变主意了吗?”杨么努嘴,并没有抱很大希望。

死都不怕的人,能这么容易回心转意?

赵明恭敬作揖,笑得如沐春风:“元戎如此神武不凡,黎宪台自是将潭洲城举双手奉上,不仅如此,还要发号政令,让整个荆湖南路都效忠于杨将军。”

“真的?”杨么惊讶地放开了徐茂实的胡子,黑脸壮汉立刻捂住下巴跑掉。

赵明扯了扯黎高岑的袖子,还在感慨“这个谄媚小人是谁,我矜贵清高的太子殿下哪去了”的紫袍大员这才回过神来,连连颔首:“确依这位小兄弟所言。”

一旁的徐茂实瞪大了眼,怀疑自家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经略使大人,是不是刚才被这个谄媚书生灌了什么**汤?

不,这都能算夺舍了吧。

杨么仍是半信半疑的模样,赵明抚掌大笑:“元戎方才连破数敌之勇,可比虎牢关之战,吕布连破方悦、穆顺、武安国、公孙瓒等数名武将,更显神威!即使是黎宪台这般高洁之人,也不由得为此英雄气概所折服。”

杨么:“?”又纠正道:“是英雌!”

赵明含笑附和,又扯了一下黎高岑的袖子。

高贵的紫袍大员,没想到自己竟要在如此高龄,行趋炎附势之举,对象还是个黄毛丫头,但是为了主君的宏愿,他忍了。

“杨娘子破城之法,比之曹孟德官渡之战更出奇制胜,老夫输得心服口服。”

杨么:“???”

赵明完全没有包袱,击节而叹:“黎宪台刚才还私下告诉小生,万军之中取上官首级,如若探囊取物的英姿,不逊董卓虽挟天子以令诸侯,当为一代雌主。”

杨么:“???”

……

旁观的徐茂实虽是个武将,但都做到大周高级将领了,肯定还是要装模作样的读几本书,这两人表面上一唱一和献赞歌,但举的例子,都是“三姓家奴”的吕布,“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不忠不义”的董卓,没一个善终的。

如此粗浅的明褒暗贬,什么样的文盲听不出来?

好吧,某些文盲真听不出来。

杨么在一声声的赞美中迷失了自我,表情从凶猛的吊睛猛虎,变成了顺毛舒服眯着眼的小猫咪,随口问道:“真的什么条件都没有?”

黎高岑捋须颔首:“条件谈不上,只望能与将军约法三章……”

话未说完,杨么蹙眉抿嘴,已有几分不耐之意。

黎高岑捏紧了紫袍,又回想起了刚才与赵明的对话。

“殿下真要助一介妇人收服洞庭湖诸匪?”

“当真,原因其一是此女功夫了得,又有野心,却不受重用,可行‘分而治之’之策。”

黎高岑颔首,他已知杨么出自“大圣爷爷”钟执麾下,而杨么身为女子,注定了很多人是不会服她的。若是能以此作为变数,分化“钟家军”,乃至洞庭湖所有起义军,都是一出妙招。

“其二,陈延年闭关弟子桓夜霜与此女交好,可待之伺机解毒。”

黎高岑舒了一口长气,他一直因未能找到陈延年而自责。

“其三”赵明回忆起断龙崖下,杨么制止手下喽啰盗窃尸体财物,用自己也不是很确信的口吻,轻声道:“也许她是唯一可以教化之人。”

赵明正欲解释,原本静候在旁的徐茂实,听到属下禀报军情后,立刻变了脸色,忍不住插嘴:

“好叫诸位大人知道,‘翻江龙’已上岸,准备攻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