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开局盘点成语典故[历史直播] > 第24章 第 24 章

开局盘点成语典故[历史直播]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南风飞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7 05:46:04 来源:文学城

浮光掠影,对于杨广所行之事同样砸向隋文帝时期。

此时的朝堂上,杨坚提剑来到杨广身边,阴着脸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看似平静的问话却令众人脊背一颤,他问:“杨广!你可还有话说!”

不再是广儿,而是杨广!

作为一个从战乱走来的帝王,杨坚身上同样有着令众人不可直视的威严。

杨广一时哑口,可他无从辩解,只一个劲强调,“父皇明鉴,这些都非儿臣所做呀!”

“还在巧言令色!枉顾朕对你的偏信和偏爱!你甚至都不如太子,起码他没有那么多歪心思,即便他也是个歪瓜,但一眼就瞧得出来,你呢!你包藏祸心!心眼儿多的连个歪瓜都不是!”

杨勇本就因为神迹透露杨广罪行昭昭而满心欢喜,陡然被隋文帝拿来作比较,舒心之余又觉得哪儿不对。

父皇这是在称赞?

朝堂内众臣早就在帝王的怒气中跪了下来,杨坚的剑已然架在杨广的脖子上,“朕怎么会生了你这个孽障!与其让你日后祸害大隋,不如斩下你的头颅以慰天下,平息民怨!”

至此,杨广终于彻底慌了,他眼中蓄着泪,似乎分外委屈,“父皇这是要为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斩杀儿臣吗?父皇,儿臣错了,保证不会行上天所言之事......”

他匍匐跪地,腰杆挺直,甚至主动将脖子凑近了杨坚的剑,他在赌。

“父皇,您真的相信儿臣会荒唐至此吗?”

一声又一声的哭泣声确实令人动容,文帝却不为所动。

杨广又转向独孤皇后,哭诉道:“母后,您也不相信儿臣吗?儿臣可是您十月怀胎所生,儿臣的品性您最清楚不过,儿臣不会!”

这般做派着实令独孤皇后于心不忍,这些年在她眼皮底下循规蹈矩的,而且又孝顺,实在很难想象日后会如此。

或许被他人蛊惑也说不定。

此刻她快速捕捉到天幕所说率先起义的是杨素之子,若真是有人包藏祸心......

想想都令人后怕。

她转移矛头,道:“陛下息怒,何不先问问御史杨大人,天幕可是言明,日后第一个起义反大隋的是他儿子!”

杨素在天幕所言时就被惊吓得全身一颤,他太了解这是怎样的大罪,痛定思痛,跪下来请罪,“陛下,老臣教子无方,这就回府将此子交予陛下处置!”

独孤皇后却又反问:“御史大人一向忠于晋王,先是拉下太子,捧晋王继位,后世发生以上种种难道不是有人从中作梗?好令天下民心对大隋寒心,而后借此起兵篡位?!”

起兵篡位!

杨素突然明白,皇后这是为保自家儿子,欲将所有罪孽全都抛给了他!

杨广自然也听出,立即磕头辩解:“父皇母后明鉴,儿臣也在寻思自己怎会如此糊涂行事,想来是有人心怀叵测!”

被这么一说,杨坚思虑片刻,手上的剑渐渐放了下来。

不得不说,杨广揣度人心确实厉害,而善于伪装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眼见他就要逃过此劫,天幕上再次传来磁性浑厚的男声,“终极PK”。

历代帝王:身亡?

难不成还要比怎么死的不成!

【终极PK,让咱们来看看两位帝王所行之事天差地别,最后又落得怎样的下场。

在此,月月先与大家来唠嗑几句。

位面之子深受上天眷顾,其身必然也有常人难以到达的品德高度,勤政便是其一。

有同学可能要质疑,身为帝王处理政事,明君们皆是如此,他又有何不同?】

始皇:勤政!朕当之无愧的历史第一人!

朱元璋:哼!天下事哪件不是事必躬亲!

雍正:朕自登上大位,以勤先天下,终年不息!

【历史上勤政的帝王很多,尤以始皇大大,明太祖朱元璋等。

始皇勤政,于《史记》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大体意思就是说,始皇在行政事务无论大事小事都亲自裁决,甚至用“衡石”计算处理的文书,每天有明确的数量,不达到数量不得休息。

而我们的明太祖开局一个碗打下大明朝,更是直接把丞相一职都撤了,无疑加重了工作量。

有统计显示,在洪武十七年,连续8天之中,明朝各级官员上呈了1160份奏章,总共汇报了3391件事情。

按每件奏章1千字计,总字数就有116万字之巨。平均一下,他老人家每天要批阅20万字,处理423件事。①

这时月月会替明太祖庆幸,好在造纸术在这个时期已经很发达了,奏章大都写在布匹和纸质奏折上,给他节省了不少气力,想想秦汉时期,帝王们都是捧着竹简批阅,这可是个相当耗费体力的活计。】

嬴政:造纸术!此术是为何用?不妨展开一说。

刘彻:竹简确实费力!

【与以上两位的勤政相比,汉光武帝在这一方面做得也是相当不错,刘秀乐于治国,勤于政事并不只是一天两天那样做,而是一生都在身体力行,直至死亡来临仍在伏案批阅奏章。

所以他在离世前仍心怀天下。

历史上皇帝的死法千奇百怪,有被刀杀死,有被毒死的,也有被逼自杀的,比如秦二世胡亥、自杀上吊的崇祯皇帝。

更有因吃春/药吃死,还有死在女人身上的,比如上一期咱们提到的汉成帝刘骜。】

崇祯年间,正在养心殿批阅奏章的朱由检听到了啥,他猛地一惊,悬于昏黄灯罩上的神迹是在说崇祯帝上吊自杀!

会是他吗!

崇祯是朱由检时期的年号,所以对于神迹所说崇祯帝抱有一丝不确定。

任谁在听到自己会上吊自杀,第一反应自然是否定,即便有百分之八十的肯定。

朱由检接手的大明朝步入黄昏,虽说他已经竭尽全力,但还是无法力挽狂澜,此时更是伏案批阅奏章,丝毫不敢怠慢。

他曾设想过无数最坏的结局,唯独没有想到竟是上吊自缢!

熏黄的暖光下,神迹再次开口。

提到这里,冷月似乎记起什么,稍作停顿才继续道:【提及这些,月月不得不提醒同学们,药不能乱吃,古语有云:是药三分毒!】

她这是想到群聊时同学们嗑药一事。

此刻被提及,众帝王第一反应,如果可得长生……

而成语典故的主角刘秀则心头一震,主要是天幕所说皆是不得善终的死法,这怎能不令人心头打鼓,莫不是说朕死得离奇?!

刘秀一番思想斗争,强装镇定,却没逃过阴丽华的眼睛。

阴皇后握住他的双手,眼神坚定,语气温和,“臣妾会一直陪着陛下。”

夫妻二人目光交汇,情深意浓。

平行时空内,隋文帝时期,杨坚夫妇对生死之事同样在意,两人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前有大隋二世而亡的事实,后又提及生死大事,反观天幕所说起兵谋反一事,杨坚现下更为在意。

一直跪地请罪的杨素只觉两道弑杀目光在他身上打转……

涉及生死,历代帝王内心如惊涛骇浪,他们忽视了月月的提醒,只惦记着皇帝的死法,此时惊出一身冷汗,寻思自己死于何种情况!

朱元璋:哪个不长眼的敢给朕下绊子!必须咔嚓咔嚓!

朱棣:朕不惧!

李世民:朕洁身自好,无须担忧......

只是,前有玄武门之变,太宗大大越想越没有底气。

于始皇而言,在前期直播时已经知晓自己是在巡途过程中突发疾病而亡,接着便是赵高那厮的骚操作!

不过,赵高已经被他诛杀。

所以始皇相对比较平静,朕不乱吃药,只是求药长生而已!

【对帝王而言,享受当时举国最好的医疗水平,但生死有命,亦避不开天道自然,所以历代帝王因病而亡者众多。

光武帝死于何种疾病我们不清楚,应该是比较急的疾病突然发作,因为他死前并没有挣扎难受,而是趴在书案上就像睡熟了一样去世了。

就像人们常说的无疾而终。

这种没有痛苦离世是少见的,位面之子果真当仁不让,即便在死亡线上也比其他人幸运,没有疾病的折磨、更没有任何阴谋诡计。】

刘秀:竟是这样的!

始皇:此等运气朕.....眼红!

刘彻:哈!位面之子!赐予朕开疆辟土如何!

他想到2万人对战42万人,当真就是逆天!

历代帝王:......

他们表示,上天有时就是那么的不公!

【病死的并不稀奇,但死在处理公务时的皇帝却十分少见,可以说是真正的以身殉职,足以说明,在位三十二年,至死都是明君!

当然,他是东汉开国皇帝,对于每一位赤手打下江山的帝王来说,他们珍惜自己的心血,心知打天下不易,勤政是每位开国皇帝的必修课。

刘秀在二十八岁时起兵,在三十一岁时便当上了皇帝,只用三年时间便以一个穷小子的身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位面之子好似上天神助攻,但月月觉得必然离不开他本人卓越的领导指挥才能和超凡的个人魅力。】

言毕,东汉王宫内,刘秀对此结果颇为满意,在位年限三十二年,诸事顺遂,确实足够幸运了。

众臣赞呼,“陛下仁心得上天眷顾!”

【光武帝是寿终正寝,隋炀帝与之相比却没那么好运,甚至都不够体面,死后连块像样的棺材板都没有。

历史记载,他最终是被起义军给勒死。】

杨广:!!!

月月:诸位小朋友放心,你们喜欢的明君们皆得善终。

杨坚:朕算是明君,看来无甚危险。

月月:啊这......隋文帝死因有待推敲......

杨坚:!!!

朱允炆:朕有皇爷爷坐镇,自然可得明君。

月月:建文帝的死扑朔迷离......

朱允炆:朕不说话了。

PS:①文献数据源于《资治通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 2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