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开局盘点成语典故[历史直播] > 第17章 第 17 章

开局盘点成语典故[历史直播]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南风飞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3 13:50:57 来源:文学城

汉宫御花园内,还处在内心咆哮阶段的汉景帝只一个想法:看见没,这是我儿子!

少年刘彻双眼透着光,如果说一开始他被天幕之言惊吓不少,现下倒是心潮澎湃,在瞧见那么一幅神奇又精准的地图时,来不及细想它是如何制作,又如何测量成图的。

瞧着身边洋洋得意的自家老子,忙提醒一句:“父皇不派人临摹下来吗?”

汉景帝这才回神,忙唤了宫人前来,只是转眼之际,天幕又切换到少女甩动粉色耳朵的画面。

伴随冷月的界面切换,地图很快消失不见,有帝王情急之下开了口。

朱八八:“老朱我还没怎么看清,这就没了?!”

二凤:“何不多停留片刻?”

......

再瞧梁王,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也是这一刻,他明白自己的皇帝梦彻底破灭了!

窦太后因为眼疾看不真切,询问道:“是出什么事了吗?”

大起大落之余,馆陶长公主已然对刘彻改变了态度,没顾及太后的问话,而是附和少年的话,“还是彻儿用心,此刻还不忘祖宗基业。”

对于她的马屁,刘彻选择的忽略,刚还一副要与他拼命的模样,变脸太快总令人觉得虚假。

此刻的少年改变了攻略的对象,他依旧跪在青石板铺砌的地面,一步一步滑膝来到窦太后的身旁,拉住了她的手。

声音恳切道:“祖母,孙儿之心一直在咱们大汉基业上,孙儿见不得姐姐姑姑们远赴匈奴,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也无法忽视大汉国威被他人踩在脚底下,孙儿有太多想要完成的抱负,求祖母给孙儿机会。”

他很聪明,借天象表明心迹,此刻当时获得窦太后认可的最好时机。

窦太后不是不明事理的后宫妇人,天幕笼罩整个长安城,她深知经此一事,太子之位撼动不得,这是天意,亦是民心。

而汉景帝已然失了耐心,他走近,亲自将儿子扶起身,道:“彻儿雄心展我大汉国威,实乃人心所向,母后觉得呢!”

窦太后不傻,这是问话吗,显然不是!

这是让她彻底歇了心思,也是告诉她大汉这一位千古一帝于后世发展是多么至关重要!

御花园内一度陷入了良久的沉默,直到突然策马而来,扬着马鞭的红衣少女才打破这片安静。

陈阿娇心头有气,可是天幕所言不仅让长安街头百姓沸腾,更是让这位天之娇女激动不已,她看上的少年雄才大略,注定不凡,这让她怎能心甘情愿拱手让给其他女人?

她很纠结。

馆陶一见自家女儿,似乎也联想到起初的废黜一事,又开始了她的表演。

只见,她一边哭诉一边拉着阿娇来到汉景帝面前:“姣姣,快给你舅父说道说道。”

却见少女途径刘彻身旁停住了,她问他:“你会废了我吗?”

少年刘彻不知如何作答,他打心底不想这么做,但想到他的大将卫青、霍去病等,他的大业离不开这些名将,最终选择了沉默。

汉景帝怎会瞧不出他的心思,主动解围。

作为舅舅,他先是摸着少女的额发,再道:“天象已明,阿娇还觉得彻儿是良配吗?”

馆陶闻言,这话岂不是让女儿主动退让!

“好啊!陛下这是不给阿姐和姣姣活路了!”

在她心中,这是断了她们的荣华富贵,她怎么肯!

汉景帝扶额,他这个姐姐当真好赖不分。

就在他头疼不知如何办时,窦太后咳嗽两声打断馆陶的哭声,“闹够了吗?”

很轻的一句话,却令在场众人噤声。

熟知太后的人都知道,越是这样轻声细语才越要警醒。

窦太后原名窦漪房,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子,原是吕后身边的宫女,后逆袭成为汉文帝刘恒的皇后,其政治手段和谋略可见一斑。

梁王搀着她来到刘彻身边,窦太后先是问少年,“孩子,你告诉祖母,你要让大汉走向何处?”

此一问,刘彻满眼都是坚定,道:“孙儿要让大汉威名传遍四方,要让匈奴单于俯首称臣,要我大汉子民扬眉吐气!”

“很好!说得很好!”这一刻的窦太后脸上洋溢着自豪,她又侧过身问少女,“阿娇,你觉得彻儿雄心如何?”

陈阿娇昂起小脸,甚是笃定:“大汉天子当如是!”

窦太后点点头,“不错!所以他会成为千古一帝名留青史,咱们不该是他的阻碍!”

“祖母,我.....”

窦太后似乎知晓阿娇的心思,又道:“作为帝王他很好,但他不会是女子所期盼的良配。”

话至此,谁也没想到一向不喜汉景帝父子的窦太后会出面,而对于窦太后来说,已然做好盘算,进退之余她选择主动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是保梁王,亦保全部!

她将馆陶母女带回自己宫内,以自身为例,好生劝解。

就这样,陈皇后被窦太后一直带在身边,可能是窦太后作为过来人,深知后宫女人的不幸,在两年后终于令外孙女明白,女子的人生不该系挂在一个男人身上,外面天大地大,何处不是自在?

窦太后在放逐陈阿娇时,更是言明在她百年后,身边所有财产全部留给阿娇。

她说:“姣姣,祖母眼睛不好,你代替祖母走出这方寸之地,到外面去看看吧。”

此举不仅令汉景帝感恩,更令汉武帝对她改观,所以二人在位期间皆留下旨意,保梁王及馆陶公主后世子孙富贵一生。

所以这个时空的陈阿娇与刘彻解除婚约,她踏马而去,畅游天地。

她说,她想看看烟雨江南,大漠孤烟。

直至很多年后,边境吹响了号角,天象神迹一一成真,唯有困守宫墙,红颜憔悴抑郁而终的女子飞出那道禁锢的牢笼,成了茫茫天地间快意潇洒的大雁。

*

回到天幕水镜,在直播间希望那张地图多停留的帝王们呼声热切,冷月因为刚刚接受了打赏,所有不问缘由,皆赞同。

这下,给足了充分的时间,足够画师们绘制出完整的一幅地图。

明君们眼角都是欣喜,此地图精准又清晰,为以后部署各项军事防御工事、朝廷诏令等提供直接的路线信息。

除却汉武帝时期的刘彻,因为一个人捧着竹简,加上听到自己的功绩成果,一直兴奋着,可没一会儿又想到晚年做下的糊涂事,整个心又悬起,神色莫测。

他当机立断,传唤一匹马车出了宫,他决定立刻去平阳公主府中寻人。

马车内,原本被他搁置一侧的竹简再次传来人声。

冷月继续道:【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 ,汉武帝的晚年算是糊涂至极,但古语有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咱们的武帝大大亲自颁布了罪己诏,成了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用罪己诏自我批评的皇帝,也为后世君主立下榜样。

作为历史上与秦始皇并称为秦皇汉武的刘彻,连年征战,弄得国库空虚;他听信谗言、妄用奸佞,使可怜的卫皇后和皇太子死在奸臣小人之手,成为千古冤案;

这里不得不说,如果当年太子刘据没有被逼自杀,而是顺利继承皇位,那么西汉又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实际上这个答案是很难想象的。

但我们能从刘据生前的言行举止、思想内涵、为政理念等方面推测,他应该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君王。

汉武帝晚年喜好巡游封禅,痴迷求仙问道,追求长生之术,所以挥霍无度,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刘据作为旁观者,早就看到其中弊端,必然会实行富民政策,还百姓休养生息。

因此,月月猜想,假如刘据继位,汉朝必然也会迎来中兴局面,大汉王朝会走得更平稳更长久一些。

好了,本期月月结合成语金屋藏娇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另一位千古一帝的生平,不难看出,人世间最真的感情在帝王家很难结出善果,虽有惋惜却也无可奈何。】

随着她的叹息声,粉色兔儿朵灵动地甩起来,这一次天幕中出现几个有趣的再见手势,紧接着天象逐渐消失。

只是,神迹前的诸位帝王还在愣在原地,他们听到什么!

求仙问道!长生不老!

始皇:世上果真有此奇药!

李世民:哈哈!上天这是给朕送来秘方呀!

朱元璋:若长生不老,必然不能少了咱家马皇后!

其余诸位帝王:这一次无论如何带上我们一起......

这段时间他们见证了来自后世的偏爱。

汉武帝时期的刘彻,一门心思还在他晚年,心里叹息,还好一切犹未为晚。

既然知晓自己会犯错,这一次他不会错过那么好的皇后和太子,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卫子夫已然知晓。

淅沥大雨渐渐小了下来。

平阳公主府内,随着屋内水面神迹的消失,卫子夫呆愣着,白皙可人的双颊上两行清泪滑落,她当何去何从?

难过些许,又庆幸只有自己窥得天机。

她现在该去哪儿?或许该去找自己的弟弟卫青?她的弟弟会出人头地,皆因为她被皇帝看上的缘故,如果没有她呢?!

她不知道的是,汉武帝的马车已然到此。

卫子夫脑子一团浆糊,门外有人敲响了房门,“卫姬可在?”

是公主府内一小厮。

平阳长公主是刘彻的亲姐姐,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府中一名小小歌姬何时入了君王的眼。

“陛下怎么突然对我府中歌姬感兴趣?”

刘彻脸上虽有笑意,但仍不乏一丝无奈。

平阳:“可是遇到什么事?不妨说与阿姐听听。”

汉武帝确实有事解不开,他知悉后事如何,心底自然迫不及待将卫子夫带进宫,一是由此带出大将卫青,二是为子嗣。

似乎上天旨意,他盼了多年的子嗣,在卫子夫入宫后才开始繁衍。

可是阿娇断然不会接受突然冒出的新人,而后发生的一切难道真要如神迹之言那般?金屋藏娇终成怨偶?

他不想步前尘。

平阳见人难掩疲惫之色,准备再次开口时,屋外小厮碎着步子,慌慌张张一路小跑来禀,“公主不好了,卫姬跑了!”

平阳公主:???

在她眼中,卫子夫为人温和又乖顺,怎会如此?

而刘彻听后,二话不说,抓住来人就问:“快说!怎么回事!她若有什么闪失,朕要你们陪葬!”

这话无疑令平阳大吃一惊,“她不过一个女奴,陛下何至于此?让人去寻便是!”

帝王雷霆一怒,小厮吓得跪了下来,双腿直哆嗦回禀道:“奴才也不知......只是听去传唤的人说,刚开始好好的,当他告诉卫姬说是陛下召见时,哪知卫姬竟在背后偷袭,直接将他打晕......所以就......”

汉武帝黑着脸,心里窝着气,本就不知如何处置,现下倒好,人直接跑了!

可怜的小厮整个身子抖得跟筛子似的,又被当场踹翻。

刘彻咆哮道:“还不快说人往哪儿跑了!快给朕追!”

小厮忍着痛楚爬起身,颤声道:“向门外跑去了......”

刘彻:!!!

这回答等于没说!

ps:月月作为老师,汉武帝有些荒唐事是不会在直播时过分解读讲授。

猜盲盒(猜出下期成语典故)随机掉落红包啦~~

1、乐此不疲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

2、手不释卷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3、请君入瓮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

4、口蜜腹剑 出处:《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

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出处:《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年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