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君欲挽春 > 第24章 制灯

君欲挽春 第24章 制灯

作者:十之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17:14:56 来源:文学城

是以刘丞相无论如何,都得将今日此事一笔带过,拈轻避重。

自先前刺杀一案过后,这上京刻意粉饰的太平,歌舞升平的康庄盛世不堪一击,朝中见不得人的隐秘便暴露在人前,圣上早已对此有所芥蒂。

而今最为要紧的莫过于处理水患后残余徇私枉法的臭虫,是以刘丞相这番话于情于理,都无偏颇,同样也是圣上心中刺。

前御史哪怕再欲做文章,眼下俨然已不是好时机,接连被刑部尚书和丞相堵了话口,他的脸色沉了下去。

只是天子面前,自然不敢再多生事端。毕竟承元帝虽仁,可不代表能够容许他人忤逆他的心意。

“依爱卿卿所言,即派指挥使前去,另谢少卿相随,也可体恤黎民,”黄金旒下九龙盘旋,天子出声,众臣莫不如是,纷赞圣上恩德降福九州。

只是表面上如此歌颂,私下倒也并不影响群臣心怀鬼胎。

惯常暗暗揣度圣上的心思,这外遣江南,可未必是一桩好事,状似有功可图,可实则吃力不讨好。

这好好的指挥使在上京是一言堂的地位,朝中高高在上的陛下亲卫,此等深得信任赏识,却被派去江南,此举实在奇怪。

退朝后,百官纷纷人群散尽如洪水消退。

白玉阶上,张尚书撇见始终沉默寡言,未置一词的指挥使尚未离去,微不可见地叹息一声,缓缓上阶向他问好。

张尚书语气凝重,“寤大人,江南未必安好,此去保重。”

指挥使习惯性地摩挲着剑柄,闻言面色平静,微微颔首是为回应。

……

三月,桃李浸芳容,梨花皓月吐白蕊,季春芳菲弥浓,春上枝头,是香袭纷来。

俞挽春待家半月,这些时日颇为清幽,除却偶尔与人有所书信往来,倒也无事发生,她乐得有闲心去练练自己的身手。

自她从茳州来到上京,距今已去六年。六年未归,不知野草荒芜。

阿娘早谢家书一封,事先快马送回茳州外家,托人照料一二,算算时间,眼下应已到达闻人氏。

野径长流,蓝天云卷云舒,归雁南飞。

她坐于院中,头顶亭盖延伸似舒展羽翼,将头顶光线拦去,身旁潺潺溪水假山绕亭台。

俞挽春从天边收回视线,却是不禁想起阿酉。

不似如今众人盛传歌咏的岁月,这粉饰的所谓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悄然露出沉疴难愈的腐蠹,久疮不得治,以至流血流脓。

上京已动荡数月,而今俞府也俨然被人盯上。她此去茳州,不知何时能归,掐着手指来数,不知可会有数余年岁不得相见?

俞挽春自知年少情谊难得,便颇为珍惜,只是世事难料,还是不留遗憾为好。

想起先前答应过阿酉做的灯笼,她深感应当提到行程之中,趁着她还未走,便先将这灯笼完工吧。

春日总是如此,庭院之中要比其他清凉一些,让人心旷神怡。俞挽春趁着当前几日未遇风雨,便抓紧时间制起了灯身。

俞挽春做不成太过复杂繁琐的手艺,只是凭着曾经的记忆,做个油纸小提灯罢了。

是以,当原谙再次踏进这庭院,一眼便见到这庭中绿池长汀中央,红砖白瓦亭盖下,滟滟花影随波围绕着那低头编着竹篾的少女。

自风波过去,闲暇之时,原谙与俞挽春便时有书信交往。虽说不大可能恢复得了从前垂髫之时总角之谊,金兰之交再不敢强求,但二人交情还算不错。

知晓俞挽春不日便要离开上京南下茳州,原谙今日来此便是想来亲自见见她,却见俞挽春忙碌着编织灯笼,不禁觉得稀奇。

这等费心费神的体力活,不见得有多少人愿意亲手去做。但俞挽春神情认真,想来是废了不少功夫。

轻轻踏上池中石阶,惊起游鱼摇尾迅速穿梭,水面清池晃过细长的微小黑影,从水中吐出汩汩的气泡。

俞挽春正在石桌上按着几十条竹篾,放进一只小巧的木质模具,纤指掐着细条一按一压,便使其彼此压实紧紧编织成笼状物。

耳畔处依稀听到除却咕咚水声外的轻缓脚步,便抬起头来,见是原谙,便朝她笑了笑,“原姐姐,你怎的来了,来这儿坐坐吧。”

“听你要走,自然要来瞧瞧的,”原谙身子还有些许孱弱,视之尤觉纤细。

她微微抬起头来,好奇望着俞挽春手中竹篾,桌上还静置其他材料,粗粗一眼略过还见到一张平铺的油纸,泛着着淡淡的细闪。

这般做法的灯笼可不常见,不似上京习以为常的奢艳华丽之风。

“挽春,你这灯笼可不大寻常,”原谙坐在石凳上,忍不住问其缘由。

俞挽春忙活了半天,终于将这竹篾勉强编织成形,她将这笼状竹篾浸没在石槽清水之中,随即取出放置在阳光中静晒。

她缓声开口,“这是我曾经在茳州学来的,时日已久,手法也生疏了些。”

原谙微微怔愣片刻,随即终于想起俞挽春本是来自江南茳州,十岁幼学之际方随俞父俞母回到上京,不久后她们二人才在学堂之中结识。

俞挽春如今应当已在上京久居六年,这六年说长不长,却是实打实离开她诞生之地六年之久。而今匆匆而过,机缘巧合之下,俞挽春到底还是即将回到茳州。

原谙摇了摇头,“莫说是生疏,单凭你方才熟练编织,可比我身旁人都要手巧。”

她不免叹惋,“从前也曾听闻你会制灯笼,只是一直不曾见你做过,而今见到,却是你将行之际。”

这本是无心之言,可俞挽春手中动作却是微微一顿。

六年,她已经离开茳州六年,若说她从茳州带走了什么实打实的牵挂念想,这制灯笼是其一,其他也终究散在曾经的过往当中。

俞挽春恍惚片刻,却是也忘了她分明知晓这手艺,何以这些年不曾亲自动过手。

只是见到阿酉不久后,她便不由得想起这灯笼,从脑海深处尘封日久的记忆之中淘出当初一丝残存的魂魄,忆起当年岁月。

俞挽春突感脑仁一疼,她忍不住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将灯笼轻放在桌上,停下来手上的活计。

原谙见状,上前轻轻扶住她,忧心道:“你这是怎的了?”

这股子刺痛来得突如起来,如同万千细针直直扎进太阳穴一般,脑袋仿佛即将从中炸裂开来,疼得剧烈,俞挽春顾不上回应,咬住下唇,脸色苍白。

好在这阵疼痛仅仅停留暂时,这来势汹汹的浪潮潮涨潮汐一般,又收敛起气势,虽说仍旧隐隐作痛,但比起方才,已好转许多。

俞挽春轻轻摇了摇头,“无事。”

“你方才看着可是疼极了,”原谙紧蹙细眉,“莫非是亭中凉风吹得太过,惹得头痛?”

俞挽春轻按额头,“或许罢……”她其实也不知晓缘由,这疼痛来得突然,连半分准备都不曾有。

如同揭开了未愈的伤疤,惹了不可言说的罪孽,使得疼痛缠上身,逃不开避不得。

百思不得其解,她只好暂且将之搁置不予理会。

她与原谙闲谈一番,扯了些家长里短,上京糗事,以及一些坊间传闻,不知不觉间心神安定下来,疼痛彻底消失。

今日光线足,这竹篾在日头底下,不到半个时辰便已干透,俞挽春便将其取回来继续手上的活计。

她往竹编的灯身上小心涂上一层细密的桃油,鼻翼微动,混着竹子的清爽,木头的沉香,以及这桃油的柔和气息,杂糅交织,别有一番清新脱俗滋味。

“挽春,看你这般细致……”原谙不由得莞尔,“可是要送给那捕快?”

这些时日的书信之中,俞挽春不曾有意透露,只是偶尔会不自觉地落下几笔那小捕快的痕迹。

毕竟俞挽春少有对男子刮目相看,更是懒得搭理这些人,是以原谙愈发好奇,眼下更是禁不住调侃一声。

俞挽春闻言面不改色,十分坦荡地点头承认。

不消再多说,原谙便多少猜到了几分,只是想到俞挽春即将离开上京,便不禁替二人感到可惜。

俞挽春小心翼翼将油纸覆上竹篾,一点点细致地将其熨帖在表面,她轻手按压在灯身上,缓缓挤压使之越发贴服。

“对了,挽春,你可知晓上京的白员外不久也要离京了?”待俞挽春将油纸彻底贴上去,原谙忽而开口。

俞挽春微微抬眸,对白员外这人隐隐有些印象,但一时半会儿却又想不起来。

“先前那画舫的所迎之人,便是他,白员外白平清,”原谙见她这样子便知晓她定是没有想起来,便默默提醒道。

原谙这一提醒,俞挽春终于想起来了,不过她与那白员外恐怕都未曾有过真正的一面之交。

“他怎的了?”

“他与指挥使似乎要南下往江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