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君是千堆雪 > 第19章 面遮纱

君是千堆雪 第19章 面遮纱

作者:宓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30 19:50:28 来源:文学城

第十九章

不同于宋国尚留春寒的气候,到了四月里,纪国各地已经开始蔓延暑气,宽袍广袖是文人的标配,在这个崇文抑武的国家里,才子佳人们即便是再热也不舍得换下。

故而,使团千里迢迢从锦城带回来的薄纱凉绸在幽州风靡一时,成为了皇亲贵胄们都爱不释手的稀罕物,世家纨绔若是穿了这么一件飘飘然的衣衫出门,那是要被长街百姓们争相围观的。

午后,漫天紫云随微风簌簌而落,满园芳香,皆温柔地围绕在树下倚着藤椅小憩的美人身旁。

女子白皙若雪的手间躺握着本旧书,依稀能辨认出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她容貌如似温玉,柳叶细眉,弯曲藏纳着浩渺远山的姿韵,身材窈窕,无端给人一种纤弱楚楚的感觉,再细看那秀丽的眉心正微微蹙着,似乎总有一抹挥之不去的淡淡愁绪,连树下吹过的清风都忍不住想去替她抚平。

王妃素来有午睡的习惯,侍女到了这个时辰只需守在廊下,待她醒来的时候传唤便可。

这时,一位身着朝服的男子从长廊过来,他肤色很白,就像大多数的纪国文人那样,正因为白皙无瑕,所以俊美的五官看起来分外鲜明,尤其是薄薄的双唇,蕴着点淡红的色泽,像是雾气终年弥漫的高山,底下却是独属于人间的烟火气。

侍女见到来者,正想要行礼问安,但纪无咎微微抬手,轻声:“无事,本王来服侍王妃就行。”侍女心领神会,一并带人退下了。

纪无咎悄声行至藤椅后方,王妃垂落的墨发不经意间擦过他的广袖,余留下纪无咎时常在外都仍会眷恋的兰花香气。

倏忽,他微俯身,轻轻地在那殷红的唇瓣落下一吻——

王妃的眉心霎时舒展,她迷蒙地睁开了一双水雾朦胧的眼眸,一动不动地瞧着头顶正逗弄她的男人。

“你回来了。”她声音温柔,还带着点刚睡醒的沉闷,听着软软糯糯的。

“嗯,回来好一会了,看你老是皱着眉头睡觉,为夫也只好出此下策了,不是故意的。”纪无咎含笑地刮了刮她的鼻尖,还着重强调了“故意”两个字。

许曼栀看破不说破,她打量着他身上的朝服,再估摸了一阵现在的时辰,问道:“陛下又留着你待了这么久?是赏名画,还是看好戏去了?”

女子的语气不免有些幽怨,因为她今日看了好久的医书打发无聊的时光,谁知道纪无咎在宫里陪着国君逍遥自在,乐不思蜀呢。

纪无咎轻轻摇头:“都不是。”

“那就老实交代。”许曼栀睨他一眼,然后别过头去,但又被纪无咎轻轻掰正,半推半就地跟他一同接了个绵长而缱绻的吻。

分开时,许曼栀轻轻喘着气,将医书用力拍在纪无咎的胸前,低柔地骂了声:“登徒子。”

纪无咎稳稳地接住医书又放下,面色无奈地笑看着她,然后牵着她的手到树根底下的石凳一同坐下,说道:“咱们派去的使团已经从宋国回来了,陛下吩咐我善后,所以留得晚些。”

许曼栀有些惊讶,“为何?纪国的使团不是二月底才去的么?竟那么早就回朝了?”

纪无咎轻轻捏着她柔若无骨的手,敛眸道:“使团在宋国出了点事,不过无甚大碍,宋国国君还让使团带回了不少奇珍异宝,正中陛下所好,他爱不释手。”

忆起数月前,纪国与羌国的那场恶战,虽在边境,但战报频频传回,局势不容乐观。

当时仿佛人命就如同草芥,上至君王,下至百姓,人人时刻都有性命之虞,连首都幽州城也有不少高门世家收到风声,忙于逃命,甚至连贵重的东西都来不及带走。

处处人心动荡,纪无咎扛住了千斤重的压力,第一个向国君提出请求邻国派兵增援。

当时的宋国使节并不好说话,要求派兵也并不是无条件的,要割地、要朝贡,还要他不得不向别人低头恳求。

皇兄是太子,新任君位不久,他在位仁懦,讲究无为而治,平日只晓琴棋书画,在大事面前却是只想一味逃避。

在他知道宋国使节旁敲侧击的暗示条件之后,甚至忙不迭地自作主张,想将幽州割让出去,让皇室尽数迁都南下,韬光养晦,以待来日。

纪无咎羞愤难言,他第一次在朝中顶撞皇兄,质问道:“陛下若是先逃,幽州无人坐镇,民心动荡,国不将国,那就是要弃城中数十万百姓于不顾吗?”

纪国君被堵得哑口无言,半天支支吾吾,语气不自然地憋出一句:“那不是还有你在呢吗?”

后来,宋国还是及时派兵支援了。

纪无咎跟宋国使节讨价还价,争分夺秒地辩论两国利益,终于是替国家守住了幽州,把边地的二座贸易小城开放出去,让宋国商团无忧穿梭,并答应年年朝贡,为得就是保住纪国最后的江山仍在。

援兵是如愿借到了,可骂名都让他这个皇兄新封的摄政王给担了。

纪国多数文人好面子,做不得向他国请求的卑微之举,在口诛笔伐之下,言辞格外刻薄犀利,摄政王头衔一时宛如黑称。皇恩加身,背后却是无尽的辱骂和鄙夷,纪无咎全都尽数咽下,不敢怨,也不敢悔。

所幸,捷报传回幽州,宋纪两国的战士铁骨铮铮,硬是在战场联合劈开了一条血路,连绵的火光是那位临照铁骑的主将点燃的,它如若燎原的星星之火,最终湮灭了羌军想要深入的脚步。

纪无咎抚着爱妻的发,那些难以宣之于口的爱意与歉意都收纳于眼底,却又被许曼栀默契捕捉,她轻声说道:“罢了,这纪国摄政王左右就是个苦差事,看似风光无限,但累的脏的都让你包揽了,你要支撑不住真的累了,届时我再去跟陛下说一声,让他撸了这头衔也罢,咱们去各国各地游山玩水,岂不乐哉?”

虽是认真玩笑的语气宽慰,但许曼栀比谁都深知纪无咎内心怀揣的大义,他不图皇权,不图富贵,只图国之太平,百姓安乐,唯此而已。

他说:“等到王妃出门不用面遮纱,本王定要带你去世间最美的地方走一遭。”

趁许曼栀眼蕴雾气,面上感动之余,纪无咎趁热打铁,捧上先前就精心好准备的礼物。

流光溢彩的长裙,薄纱轻软,触手温凉,许曼栀略轻抚了一下,惊讶道:“我曾听闻宋国锦城有二物十分出名,一是锦鲤,貌美可贵逾千金;二是锦缎,薄如轻纱,修身有度,抚之如触流水。”

“没想到王妃足不出户,却晓得天下之物。本王不如你,实在是惭愧。”纪无咎打趣道。

“少来。”许曼栀剜他一眼,没有再动那些锦缎,“你不是知道我素来不喜欢这些奢华之物么?定是使团从宋国带回的东西,百姓们若是瞧见了,那又得令幽州城内奢靡成风,人人争相追捧了。”

“王妃远见。那这样......你只穿给本王看,可好?”纪无咎低凑在她雪颊边,瞧着她的耳畔越来越红,言语越发肆意撩拨:“夜下秉烛,良宵千金,定衬得曼栀极美。”

许曼栀被他的气息灼得脸上发烫,猛地站了起来,三两下取了托盘里的锦缎用力抖落,想要对比身形是否合衬,“大白天的说这个!你真是恬不知......”

她话音未落,就看着一封薄薄的书信从裙间抖落,掉在了满是绛紫色的辛夷花瓣之间。

信封之上有题名,纪寒时。

许曼栀怔了怔,从慢慢弯腰从地上拾起,回首撞见纪无咎眼底温柔的笑意,脸上竟少有地局促起来,“这......这是......”

纪无咎:“你日夜挂心的徒弟。这是寒时叫人从宋国捎回来的书信,跟着使团一并送回来的,相比那些看似华贵又值钱的锦缎,本王知道王妃更期盼的究竟是什么。如何,这礼物还算合乎心意么?”

“不过啊,寒时这小子一直都是个有主意的,出门在外也不怎么恋家。说来,也有数月未寄书信回来了吧?这臭小子,你回信时候定要好好责骂一番,让他长长记性,省得老师父一个人在家天天牵肠挂肚的,看得本王心疼。”

许曼栀扬起信封作势要拍他的头,纪无咎利落地躲开了。

“徒弟长大了不中留,青黛离得也早,现在两个人都在宋国,也算是能互相照应,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嘴上虽是这般说,但眉间的忧愁却骗不了人。

“老师父嘴硬的样子,当真是可爱啊。”

“快先看看,寒时给你写了什么。”纪无咎揽着她的肩,看着她拆开书信,越看秀丽的眉心却皱得越紧。

纪无咎敛了玩笑的神色,轻声问:“怎么了?”

许曼栀将书信阅完之后递给了他,说道:“寒时在书信里虽仅是略有提及,但我看得出来,现在的宋国并不太平。他找我提了一个他和青黛都无法解决的病症难题,想要知道此症结到底该如何彻底疗愈......”

纪无咎一目十行,但他对其中一些晦涩难懂的医道用语不甚清楚,不由得说道:“寒时与青黛都尽数继承了你的衣钵,连他们都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想必是件相当棘手的问题了。不过,寒时并没在信中提及到那位患病者的名讳,本王更好奇的是,究竟是谁,能让王妃那素来冷静自持的徒弟,如此关心和担忧。”

许曼栀也不清楚,她轻轻摇头,思忖片刻,侧首与纪无咎言说时的神色格外认真:“无咎,我要去一趟宋国。”

“我想去确认一下,寒时所言的此人病症,究竟是不是与我昔年曾亲眼历见的一件事有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