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卷王一路走来【九零】 > 第39章 见面

卷王一路走来【九零】 第39章 见面

作者:游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8:28:20 来源:文学城

肖主任的车是一辆低调的黑色桑塔纳,看起来普通,但里面很干净。

他亲自开车,载着姥姥、吴忌、嘟嘟和杨勇前往和平饭店。路上,姥姥一直看着窗外的景色,霓虹闪烁,与她记忆中的上海已然大不相同。直到车子过了桥,姥姥看着远处的高楼,依稀记起来,“这边是外滩,和孙老师就是在这里拍的照片。那时有个高楼新盖的,说是最高的楼。哼。”

“变化真大啊。”姥姥轻声感叹。

停好车,一路走到和平饭店,姥姥看着名字:“是不是换东家了?”

肖主任点点头,“对,现在是政府的。”

姥姥高兴了,“我记得它叫华懋饭店,建它的是个外国人,它盖好了我和孙老师还来看过。哼,孙老师说那个外国佬往咱家卖鸦片。”

肖主任赶紧安慰姥姥,“现在外滩几乎都是政府的,他们不敢了。”

“旁边是不是有个中国银行?”

“是,旁边的高楼是中国银行。”

姥姥眼巴巴看着肖主任,“那它是不是建的比华懋饭店高?”

肖主任也不知道,但他不妨碍和姥姥说:“比外国佬建的高,一直插着咱的国旗呢。”

姥姥高兴的很,“有段时间孙老师回来就经常念叨,我们自己国家要在外滩建一个最高的楼。就在这个外国佬建的旁边,要建的比他们高。”说着可惜起来,“直到我和父亲离开上海它还没建完,孙老师还说建好后我们就去拍照片留念。”

“姥姥,明天我帮您拍照片,拍好后让肖叔烧给孙先生看,好不好?”吴忌赶紧安慰姥姥。

“好,多拍几张。都烧给先生看。哎呀,都是咱政府的了,真好。”姥姥牵着嘟嘟的手,高高兴兴的走进去。

进入酒店后,在门口接待他们的服务员听着几人的对话,没敢吱声,吴忌说我们去龙凤厅吃中餐。服务员赶紧带他们穿过长长的走让去坐电梯,中餐龙凤厅在八楼。

龙凤厅的装潢是典型的中式风格,黑红金色为主,有很浓郁的东方氛围,细节处也搭配的很好,很有韵味。姥姥看着却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只是点点头:“也挺好,挺好。”

点菜时,姥姥把菜单推给肖主任和小辈们:“你们点,我吃什么都行。”

餐厅还是有些嘈杂的,来吃饭的人挺多。菜色精致,味道也不错,吃到一半,吴忌就悄悄起身去把账结了。肖主任发现后想说什么,吴忌朝肖主任笑了笑。继续吃饭,肖主任是公职,这边消费不低,不能让肖主任花钱。

吃完饭,时间还早,肖主任提议:“您要不要在外滩走走?消消食。”

姥姥眼睛亮了一下:“好,去看看。现在都是咱政府的了。”好吧,老太太很不喜欢外国佬,一想到都是政府的,她能高兴好半天。

夜晚的外滩,灯火璀璨,靠着江边,凉风徐徐吹着,还是很惬意的。来外滩游玩和散步的人很多,很是热闹。

吴忌看到外滩还没有像后世那样大整修,有些地方还是有些破旧,但并不妨碍人们过来看江景,感受上海的繁华。

吴忌东张西望了半天发现少了东方明珠,心里想着可能还没建。后世每次来上海已经习惯看到那个特别有辨识度的地标,就像璀璨的明珠在黄浦江上熠熠生辉。

姥姥牵着嘟嘟的手,被吴忌和肖主任一左一右小心护着,慢慢走着。杨勇在身后默默跟着。

姥姥看着对岸的方向,那里还是一片待开发的滩涂和低矮的厂房,与后世的摩天楼群截然不同。

姥姥叹了口气,指着脚下的堤岸:“以前这里没这么多人,路也没这么窄,感觉很宽敞,能看到江上的船,有大船也有小船。”

吴忌顺着姥姥的目光看去,轻声道:“现在也挺好的,姥姥你看,灯火通明的,大家都在这里散步聊天,说明日子越来越好了。”

姥姥点点头,没再说话。

肖主任一直耐心地陪在旁边,没有催促。

回去的路上,姥姥似乎有些累了,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到了浦江饭店,肖主任仔细嘱咐了明天办手续的时间,才告辞离开。

晚上,吴忌给姥姥倒了杯热水,坐在她身边。

“姥姥,和您商量个事。”吴忌斟酌着开口,“那个肖叔叔单位正在用的洋房,和他们续协议,再续六十年吧,凑个整,一百年。那么大的房子,我暂时也用不到,而且我以后未必会在上海工作。”

姥姥看着外孙,想了想:“可以,你自己想清楚就行。租金还是一年一元。维护修缮还是对方负责。”

“嗯。”吴忌继续道,“另外那两套公寓,装修的事我来负责。三年内吧,肯定能弄好,到时候再接您和大姨他们过来看。您别着急。”

姥姥拍拍吴忌的手:“姥姥不急。你也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你不是还要提前高考嘛,先以学业为主,你爷爷可是当时县里第一名去的省府工作。你也不会差,可是给你妈妈找了个好人家。”

说到这里,姥姥已经没有往日的消沉,爸妈的去世当时给了姥姥很大的打击,最出息的二女婿就这么和女儿走了,这个家塌了一半,幸亏,幸亏吴忌把家撑起来了。

姥姥有点神秘的和吴忌说,“正阳,我和你说啊,当时我是打听了好几个地方,才找到你爷爷家。你爷爷厉害啊,是个顶顶聪明的文化人。我一看你爷爷的小儿子和你妈妈一样大,就上心了。哎呦,你爸爸长的那叫一个好看。我第一次看着你爸爸,就想这就是我女婿。”

吴忌听着姥姥说往事不由得跟着笑了,“那您就找人去提亲了?”吴忌觉得女方去提亲这事他姥姥能干出来。

“是呀,我就托媒人上门去探探口风。你妈妈当时在纺织厂上班,你爸爸在电瓶厂上班。都有工作,只是你妈妈的工作累了一点。”

“那我爷爷同意吗?”

“同意啊,你奶奶特别乐意。”姥姥画风一转,“但你爸不同意了。”

“啊,为什么啊?”吴忌奇怪了,他爸和他妈长的都是紧着父母优点长的,放后世那也是妥妥的出圈,算不上神颜,但一点不差。她妈妈眼睛大大的很漂亮。

“这不,媒人回来一说,男孩不愿意了。我就问怎么又不愿意了?”姥姥想起这事也是一乐,“那媒人说,小伙子下班的时候看到你妈了,觉得不太好看。”

说到着,姥姥就笑,“你妈呀当时在场听着,当时就不乐意了,说我下班,灰头土脸的,能好看到哪?”姥姥拉着吴忌的手,“纺织厂上完一天班,真的是满身满脸都是灰毛,你妈爱干净就用头巾包着头,你想想,一下班是不是跟个老太太似的。”

“那怎么办?您又找人去说和了?”

姥姥摇摇头,就很骄傲的说,“你妈一听媒人这么说,不乐意了,你妈妈觉得自己长的好看。其实也看上你爸了,你爸长的多好看啊,比你爷爷年轻时还好看。那天,你妈好好收拾自己一番,就自己去你们村找你爸了。都没等媒人带着去。”

“啊。”吴忌也忍不住笑了,“是我妈能干出来的事。”性子爽利的很。

姥姥继续讲,“你妈去你们村,直接就找人打听,有那好事的一看这么个好看的小姑娘找你爸爸,爱看热闹啊,就很热心的带你妈妈去了你爷爷家。你妈也没进门,就把你爸叫到门口,直接问你爸,为什么不同意了?”

“你爸啊,哈哈哈,看到你妈这么漂亮,就红着脸说,没不同意。”姥姥是真高兴,“你妈说,那就是同意了?你爸就一直点头,同意同意。”

“哎呦,你妈也不多和你爸说,一甩辫子就回家了。”姥姥眼里含笑,“回来就和我说了,赶紧订婚。就怕这么好的对象跑了。”

“哈哈哈哈,我妈妈可真勇啊。”吴忌是第一次知道他爸妈还有这么一回事。

“可不是,你妈有些脾气,但你爸脾气好啊,像你爷爷,人也稳重。你妈妈一打扮可漂亮了。”姥姥现在已经能平静的说他爸妈的事了,老人家一辈子过得起起伏伏。

吴忌握住姥姥的手,“姥姥,以后你就跟着我,我去哪你就和嘟嘟去哪。你喜欢北方还是南方?”

姥姥想了想,“北方,我这大半辈子都是在北方住,四季分明的,南方太潮了。”

“嗯,那我们以后去京城住好不好?”

“好,住哪都行。只要你以后和嘟嘟好好的,姥姥哪都能住。”姥姥其实最疼爱的还是吴忌这个外孙,姥姥能不知道吴忌右耳听不到吗?知道的,可老人家硬是忍着不说,那次薄暮说带吴忌去北京看病,心里别提有多担心了。

但心里知道吴忌是个特别要强的孩子,?学业要最好,平时也要撑起这个家,心里不知道多苦,姥姥就当孩子还是完好的,孩子觉得自己没什么不好,那就是好的,最好的孩子。

聊了聊往事,吴忌就把上海的房子安排和姥姥说一说。

“那个您以前住过的,带阁楼的公寓,以后就过户给嘟嘟。等他长大了,天气好了,想来上海住段时间,就住嘟嘟那儿,让他照顾您。您也和那些故人们多走动。”吴忌把一切都考虑得很周到。

姥姥听着,眼里满是欣慰和感慨:“都听你的。”顿了顿,“你像你爷爷,那时你爷爷退休回来的时候,都六十了,可是个有大学问的人,就像孙老师一样,正直,有本事。”

吴忌心里一动,问了一个最近在想的问题:“姥姥,如果咱们没认识薄暮,没认识杨局长,您还会想着来上海要回这些房子吗?”

姥姥沉默了很久,缓缓地摇了摇头,声音很轻:“不会。我就当不知道这回事。莱县地方小,安稳日子比什么都强。财多了,有时候不是福气,是招祸的根苗。你爸妈去得早,你大姨家也就那样,山儿那孩子老实巴交的……没个能撑得起场面的人,有些东西,不如没有。”

吴忌听了,心里猛地一酸。他想起了上一世,姥姥在他上大学时突然去世,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那时他还是个学生,大姨一家也只是普通人家,确实没有能应对这些复杂事情的人。姥姥的谨慎和隐瞒,是一种保护。他握住姥姥粗糙的手,低声道:“姥姥,我明白了。您放心,现在有我在。”

第二天,肖主任准时到来,接上他们先去办理了房产证的相关手续。有肖主任提前打了招呼,办理的非常顺利,很快,那套大洋房的过户手续也办好了,另外两套公寓则正式过户到了山哥和嘟嘟的名下。

办完正事,肖主任看看时间:“刘妈妈和黄师傅他们,应该也快到酒店了。我们这就回去?”

姥姥一下子紧张起来,下意识理了理自己的衣襟和头发:“哎,好,好。别让他们等。”

回到浦江饭店的套房,刚喝口水,就听到敲门声,一开门,三位老人。一位是老奶奶,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着干净的深色青袄,这是刘妈妈。一位是清瘦的老先生,穿着中式褂子,挂着一副老花镜,腰板挺得笔直,是黄师傅。还有一位稍胖些,面色红润,穿着旧西装但很整洁,是当年的报童“煤球”,现在是书店的老板了。

三位老人一见到姥姥,都相互仔细端详了好久,眼睛慢慢就红了。

刘妈妈嘴唇哆嗦着,上下打量着姥姥,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明月小姐,真是您…您…您怎么这么瘦啊!”她哽咽着,握着姥姥的手。

姥姥也瞬间湿了眼眶:“刘妈妈!您身体还好吗?”她的手也在微微颤抖。

“好,好托老爷和小姐的福,硬朗着呢。”刘妈妈老泪纵横,“小姐,您受苦了。这么多年…”

“没有,没有,我好着呢。”姥姥声音哽咽。

旁边的黄师傅拿手帕擦了擦眼睛,声音沙哑:“明月小姐,您还认得我吗?我是小豆芽,黄豆芽。”

姥姥转向他,含着泪笑了:“认得!怎么不认得!小豆芽,你做的西装最合身了!你后来没长高多少嘛!”这略带调侃的话一下子打破了悲伤的气氛。

黄师傅又是哭又是笑:“是是是,没长高……小姐您还记得,您和先生走后,我就一直攒着布,想先生和您回来给你们做衣服。”

旁边的“煤球”孙大爷嗓门大,带着哭腔:“明月小姐!还有我!我!煤球!当年在霞飞路卖报那个!宫先生心善,让我去书店帮忙,我才有了口安稳饭吃!”

姥姥看向他,努力回忆着,终于想起来了:“啊!是你!煤球!每天送报纸的黑煤球。你现在白了也胖了。”

“对对对!是我!”孙大爷激动得,“小姐您还记得!后来宫先生出资让我盘下了那个小书店,我才算扎下根。明月小姐,先生的大恩大德…”说着就要鞠躬。

姥姥赶紧扶住他:“快别这样!都是过去的事了,你们过得好,我父亲肯定高兴,我也高兴!”

三位老人围着姥姥,又是哭又是笑,絮絮叨叨地说着过去的趣事,问着姥姥这些年的情况。嘟嘟好奇地看着这群又哭又笑的爷爷奶奶,乖乖地靠在一旁托腮看着,吴忌和杨勇忙着给老人们端茶倒水。

他们都真心实意地感激着宫老先生,也真心地疼爱着他们记忆里那个叫做“明月”的小女孩。

中午,肖主任安排了丰盛的午餐。饭后,几位老人依旧舍不得走,又聊了许久,直到下午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互相留了联系方式,这几天相约着和姥姥逛一下上海。

接下来的日子,姥姥的心情明显开朗了许多。她带着嘟嘟,在杨勇的陪伴下,由刘妈妈和黄师傅他们轮流做向导,逛起了上海。他们去城隍庙吃小笼包,去老街道寻找记忆里的店铺,去黄浦公园坐着看船,又和姥姥说以前这里什么样,现在变成这样了……

吴忌给了杨勇两千块钱,嘱咐他:“勇哥,姥姥和故友们想去哪儿,想买什么,你都陪着,钱你付,别让老人家们掏钱。不管买贵的还是便宜的,不用问,直接付钱就行。不够你再问我拿。”杨勇郑重地答应了,尽职尽责地当好保镖和付账小哥。

吴忌自己则去了楼下刚刚成立的证券公司营业部看了看,每天都过来看,只是观察,听着各路人的信息。

肖主任在上海这段时间工作繁忙,但还是尽量抽时间过来,有时是陪姥姥吃饭,有时是专门来找吴忌。一次晚饭后,肖主任和吴忌在酒店咖啡厅坐了一会儿。

“你姥姥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也更豁达。”肖主任看着吴忌,语气带着赞赏,“她把你们都教育得很好。”

吴忌笑了笑:“姥姥是家里心态最稳的。”

肖主任点点头,沉吟了一下:“我一直遵照舅舅的嘱咐,没有去详细调查你们家的情况,这是对宫老先生的尊重。不过,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听说你学习很好。”

吴忌坦然回答:“我中考刚结束,准备跳级,明年参加高考。目标是京华大学,读金融专业。”

肖主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了然:“金融?很好。国家现在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跟我说。我常年在北京工作。”

“谢谢肖叔叔,目前还不用。等我需要肯定找您,不和您客气。”吴忌很坦率地说以后没准要麻烦肖主任。

肖主任有点欣赏地看着吴忌:“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我。”吴忌的性格很稳重,不像现在的年轻小孩,本事没有,脾气很大。

两人又聊了些别的,关于吴忌这几天的行为,听了吴忌的分析,肖主任对吴忌的聪明和远见印象颇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