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卷王娘娘她反向躺平 > 第7章 第七章

卷王娘娘她反向躺平 第7章 第七章

作者:梨属丽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8:39:44 来源:文学城

夜色将退未退,窗外晨雾浓重如纱。

叶绾绾独自坐在长乐宫一角的小书房里,房内仅燃了一盏孤灯,灯芯噼啪作响,微弱的灯光投射到桌案上的几卷旧籍上,泛着泛黄的光泽。

她已经整夜未曾合眼,眼底微微泛起青黑,却丝毫不觉疲惫。指尖轻轻翻开一本《宫规录》,纸页摩挲的声音与清晨的寂静格外贴合,仿佛在诉说着宫中女子们数不清的隐秘悲喜。

门外响起一阵极轻的脚步声,她耳朵微动,抬头轻唤一声:“秋云?”

门外之人听闻,立刻推门而入,小心翼翼地将门掩紧,才急步走到她面前:“娘娘,您整夜未歇,还是小心身子要紧。”

叶绾绾没有抬头,只淡淡地开口:“宫里人多眼杂,我若不早些弄清楚这些规矩与忌讳,迟早又会被人算计。”

秋云轻叹一声,面上浮起一丝忧色:“娘娘,您这几日见过的人也不少了,心中可有了大致的计较?”

叶绾绾放下书卷,伸手揉了揉眉心,轻声道:“宫中真正能左右局势的,无非皇后、柔贵妃以及太后这三处。皇后表面冷淡疏离,却掌控着女官与宫人升迁命脉;柔贵妃倚仗宠爱横行,但宠爱一失,便会迅速崩溃;至于寿康宫的太后,虽远居幕后,却在关键时刻足以一锤定音。”

秋云静静地听着,目光中渐渐浮现敬佩:“娘娘能在短短时日看透这些,已经超过宫里许多旧人了。”

叶绾绾摇了摇头,声音压得极低:“如今我地位尴尬,既无强势娘家做依靠,也无足够底蕴去抗衡,只能尽力避免与任何一方发生直接冲突。”

秋云迟疑片刻,才轻声道:“娘娘若不愿意卷入派系纷争,不如索性表现得更清淡些,比如投身于书画女红,少与她们往来,或许能避过锋芒。”

叶绾绾目光一动,微微抬头望向秋云,心头渐渐浮起一丝灵感:“你的意思是,让我做一个无心权势的闲散人?”

秋云连忙点头,声音略微激动起来:“娘娘聪慧,奴婢正是这个意思。宫里许多不得宠的妃嫔都是这么活下来的,您若表现得淡然无争,说不定还能得些好名声,至少不会轻易被人当做眼中钉。”

叶绾绾静默片刻,若有所思地望着桌上的书卷,忽然笑了一声,声音却透着几分苦涩:“后宫之中最忌锋芒毕露,可若全然无用,也只会任人鱼肉。这个分寸,实在不好掌握。”

秋云闻言微微低头,不再多言。

叶绾绾转而问道:“你在宫里也待了许久,依你之见,后宫妃嫔之中,还有哪些人值得稍作亲近?”

秋云略一思索,小声道:“娘娘问得正好,宫里虽然险恶,可并非人人心狠手辣。譬如静心阁的端慧太妃,虽不得宠多年,但心性温和,多年来无人敢轻易为难她。还有明月阁的贤嫔,听闻她一贯喜欢书画,不参与争宠,宫里许多人反倒乐得与她交好。”

叶绾绾轻轻点头,声音透着几分淡淡的松缓:“如此看来,端慧太妃与贤嫔,倒都是可以交往的人选。”

秋云见她似乎定下了心思,语气也轻快了一些:“娘娘若要接近这二人,奴婢可以替您暗中安排。”

叶绾绾望着窗外渐渐明亮的天色,低声叹道:“只是此事仍需谨慎,我如今的处境,还不足以让我轻举妄动。”

秋云点头:“娘娘放心,奴婢明白的。”

叶绾绾沉吟片刻,忽然又想起一事,低声问道:“对了,昨日福海传旨让我去御书房,到底所为何事?”

秋云面色一凝,低声道:“昨日陛下似乎因臣子们奏折之事大为动怒,后来陛下忽然就想起了娘娘,便差了福海来传话。但后来陛下又临时被皇后娘娘叫了过去,便暂时作罢。”

叶绾绾心头微微一跳:“皇后?”

秋云轻轻点头:“宫里人都传,昨日皇后娘娘似乎主动提出替陛下分忧,陛下似乎十分意外,也便顾不上召见您了。”

叶绾绾沉思片刻,隐约觉得皇后的举动背后恐怕并不简单,只是如今她还摸不透对方的用意,只能暗暗记下。

她抬头看着秋云,语气凝重:“日后陛下若再召见我,定要立即通知,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忽略。”

秋云低头应声:“奴婢一定盯紧些。”

叶绾绾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扇,清晨的凉风瞬间涌入室内,拂过她的脸颊,带来微微的清凉。

她低头望着窗外庭院中刚刚盛开的海棠,粉色花瓣上露珠滚落,仿佛在隐秘地提醒她,这里虽安静祥和,却处处都可能暗藏玄机。

就在这时,院门口忽然响起脚步声,一个小宫女匆匆跑进院中,向着叶绾绾的方向急急地喊道:“娘娘,不好了,静心阁那边出了事,端慧太妃突然染了重病,宫里如今乱作一团!”

叶绾绾猛然回过神来,眼底飞快闪过一丝不安。她刚刚才想要接近端慧太妃,这人却突然病倒了,其中是否有什么隐秘,她一时摸不清。

秋云也是脸色一白,低声道:“娘娘,这怕不是巧合。”

叶绾绾神色一凛,抬手拢了拢身上的外衫,语气冷静地吩咐:“快去准备一下,我要亲自去静心阁探望太妃,顺便看看这宫里的人,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叶绾绾来到静心阁时,殿中早已乱作一团。宫人们进出匆忙,神情惶急,压低声音的议论如蚕丝般悄悄织进耳畔,却又细碎难辨。

她穿过嘈杂的人群走入殿内,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与焦虑的低语声。端慧太妃面色苍白地躺在床榻上,眼眸半闭,胸口微微起伏,气息微弱。

叶绾绾轻轻走近了些,身旁的小宫女立刻对着屋内福了福身,低声唤道:“绾嫔娘娘来了。”

守在床榻旁的一名宫女抬头看了一眼,立刻起身恭敬地道:“娘娘请稍候片刻,太医正在给太妃诊脉。”

叶绾绾轻轻点头,目光不经意地扫向床榻另一侧的座椅上,那里正坐着一名妃子,神色清雅却略显忧郁,手中攥着一方淡青色的绣帕,神色间流露出浓浓的担忧。

她正犹豫着是否主动与对方攀谈,那人却抬头注意到她,微微一愣后,主动起身迎了过来。

“绾嫔妹妹也来了。”对方轻声道,声音温和如水,“我乃明月阁贤嫔江如月,以前未曾与你说过话,今日倒是第一次见面。”

叶绾绾迅速回忆起秋云提过的名字,立刻笑着回应道:“见过贤嫔姐姐。”

江如月眉眼温柔,轻轻点头,低声叹息道:“端慧太妃身体一直尚好,不知怎么今日却突然病倒了,着实令人担忧。”

叶绾绾听她语气里隐约透出一丝忧虑,似乎并非假装,心底也放松了些,低声道:“姐姐与太妃素来交好吗?”

贤嫔微微颔首:“入宫之初,我曾受过太妃的指点,她为人温和亲善,待人真心诚意,不曾参与那些争斗,我自然而然与她亲近了些。”

叶绾绾沉默片刻,又谨慎地问道:“听闻姐姐平日喜爱诗文书画,难道宫中能寻到与姐姐志趣相投之人?”

贤嫔江如月轻轻一笑,笑容里带着一丝无奈:“妹妹方才也见过宫里的状况,妃嫔之间哪里有什么真心的情谊?只是日子久了,总要找些东西慰藉自己罢了。”

叶绾绾听得心头微微一动,便低声道:“妹妹初入宫廷不久,若姐姐日后得闲,倒愿听姐姐讲讲诗文。”

江如月脸上的笑容微微扩大了些,似乎有了些真诚的暖意:“妹妹若不嫌弃,我倒是随时欢迎。”

两人交谈间,那边太医起身向外走去。叶绾绾与江如月对视一眼,便一同上前询问:“太妃的病情如何?”

太医叹了口气,神色迟疑片刻,才轻声道:“回两位娘娘,太妃娘娘此症来势突然,暂时难以判断,只能先开些方子稳住病情。”

叶绾绾心中生出疑惑,望向太医,忍不住道:“宫中规矩严谨,太妃平日里又不曾外出,怎会突然病成这样?”

太医抬头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片刻后只叹了口气:“臣……臣暂时也无法定论。”

太医退去后,叶绾绾忍不住看向江如月,轻声道:“姐姐觉得,这件事背后,会不会另有隐情?”

江如月目光微凝,面色复杂起来,似乎在犹豫是否该多说些什么,片刻后才低声道:“妹妹聪慧,这宫里很多事的确没那么简单,只是如今咱们势单力薄,许多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轻易插手。”

叶绾绾闻言心头微动,知道贤嫔或许知道些什么,却因身份与立场不敢明说。她当即轻声道:“妹妹明白了,只是太妃慈善,我想尽我所能替她做点事。”

江如月点点头,眼底的欣赏之色更浓了几分:“妹妹这番心意,倒是难得。”

两人交谈到此便告别了。叶绾绾转身离开静心阁,心底却越发沉重起来。

回到长乐宫时,天色已经渐晚。秋云端来一杯温热的茶水,神色担忧地道:“娘娘,今日宫里气氛不对,许多人都在说太妃是被人算计了。”

叶绾绾一惊,迅速低声道:“宫中如何议论的?”

秋云压低声音回答:“有人说,太妃最近与皇后娘娘走得很近,或许是有人不愿看到太妃靠近皇后。”

叶绾绾眼神微沉,指尖轻轻摩挲着袖角,心底快速思索起来。

秋云见她沉思不语,又补充道:“娘娘,如今您身份敏感,不如少掺和此事为妙。”

叶绾绾淡淡点头,没有直接回应,只是低声吩咐:“今日你去明月阁传个话,就说我明日想邀贤嫔来品茶谈诗,问问她可否得空。”

秋云微微一怔,随即恍然明白了些什么,立刻低头领命:“是,奴婢立刻去办。”

待秋云离开后,叶绾绾再次打开崔嬷嬷送来的那本《后宫生存守则》,目光停留在那行隐晦的小字上,心底生出一个想法。

既然直接卷入派系之争风险太大,那她索性就彻底避开这些斗争,只求能在这宫里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免得再被人算计。

想到这里,她的唇角微微上扬,眼底渐渐多了几分自信与冷静。

刚准备合上册子时,她忽然注意到书的最后一页夹着一张折叠极小的字条。

她指尖微颤,轻轻抽出,展开一看,纸条上仅有一句极为简洁却令人惊心的话:

“长乐宫内有暗道,小心福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