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卷王娘娘她反向躺平 >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卷王娘娘她反向躺平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作者:梨属丽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8:39:44 来源:文学城

砂锅里骨头翻滚,白花一朵一朵开。

她用勺背把浮沫压下去,汤面便清。

烤南瓜在小炉里咝咝作响,糖浆沿着边缘慢慢坠,像金线缠在橘色的弧上。

小荷端着筛子在旁拨骨头:“娘娘,这汤得熬到什么时候?”

“到它自己服软。”叶绾绾把火收一指宽,往小碟里点了两粒芝麻,“给它一条回家的路。”

门铃叮了一声。

秋云掀帘,气还没喘匀:“叶娘娘,坤宁宫传话,皇后娘娘请您现在过去。”

小荷手一抖,骨头“咔哒”又落回锅里:“现在?”

叶绾绾“哦”了一声,像有人告诉她今儿风偏北。

她把火再按一按,摘下围裙,冲着铜镜理了理鬓角,又把烤好的南瓜切成小方块,码进小匣,给匣里垫了片荷叶。

“空手不好看。”她把骨汤撇清,盛出一盅,“嘴上说话,手上总要捧点东西。”

小荷急得团团转:“会不会是……麻烦?”

“麻烦也要吃饭。”她把“试味”小牌收入袖内,另一只手拍了拍金纽,“见面礼都备好,走。”

廊下风干冷,明瓦下的光像薄纱。

去坤宁宫的路有石道,石道被霜磨得发亮。

内侍在门口候着,低声道请,领她沿回廊转两折,至正殿偏内。

殿里焚的是淡淡的药香,不腻。

屏风后影子一斜,沈清梧坐在案后,右手铁护腕冷光沉稳,发间那把断齿木梳插得稳,梳背上有细刻的阵线,九宫分明。

她抬眼,目色如刀刃背面,薄,利,却不叫人流血。

“叶氏来了。”

“臣妾见过皇后娘娘。”叶绾绾行礼,动作像把锅盖扣稳。

“坐。”沈清梧抬指,指尖敲了一下案角,声轻。

她身边没有香粉的甜腻,只有木、铁、纸墨。

“听说你近来在膳房的例份上,有些‘心得’。”她的“心得”二字落得很平。

叶绾绾把小匣推过去:“娘娘尝尝。蜜不多,南瓜自己甜。”

沈清梧不动,旁边的女官先取一块,用银针略试,放在锦碟边。

“你带吃的来,胆不小。”沈清梧看她,“胆也不乱。”

“我怕话说干了。”叶绾绾笑,“干话不好咽。”

女官把碟端到沈清梧手边。

她用银簪挑了一块,齿轻轻一合,糖衣裂成细声。

“火候掌得稳。”她放下簪,“说吧。你的‘规矩’。”

叶绾绾从袖里摸出一片薄竹牌,拍在案上,拍得很轻:“先是牌。”

“来者签名,刻日、刻时、刻送、刻收。”

她又在牌边点了点:“孔距不同,边缘暗墨,火边一照,才显。”

沈清梧瞥一眼,眼里起了一条细光:“嗯。”

“再是绳。”叶绾绾伸指在案上比了个结,“红白绞,收尾一律朝左。朝右的,不进门。”

“门口挂铃,两只,一明一暗。手贼怕影,勤快人爱光。”

“最后是嘴。”她朝自己嘴上一指,“遇到‘人情’,先给一盅清口的豆腐脑。堵一截路,剩下的才好走。”

女官忍笑,袖下一抖。

沈清梧看她半晌,把那枚断齿木梳抽下半指,木梳咔哒一响,梳背上滑出一个极小的机关榫头。

她用簪尖一触,榫头一弹,梳齿间一条细线应声收紧,案上摆着的一个小木球被勒住,停在九宫格的“离”位。

“兵法叫‘以正合,以奇胜’。”她淡淡道,“你的‘正’,是牌绳。你的‘奇’,是嘴。”

她把梳复位,“你从哪儿学来的?”

“从饿。”叶绾绾认真,“饿了会长脑子。”

沈清梧的唇角动了一下:“好。”

她朝女官斜了一个眼色,“把账单拿来。”

女官端来两册账,封皮旧,角略卷。

“这两月膳房例单。”沈清梧把册递给叶绾绾,“你随意翻。”

纸页翻过去,墨味带着旧日的潮。

叶绾绾指头一滑,停在一行“胡椒半两”的字上。

同日,另册“胡椒半两”,库出“胡椒一两”。

她用指甲轻轻在边上点了点,像在锅里捞出一朵油花:“这里少走了一半。”

她又翻到“猪前腿二”,后面附注“切丝”。

同日另一宫“猪后腿二”,附注“整块”。

她笑:“爱谁,切谁。”

女官没忍住,低头咳了一声。

沈清梧眼底的光更细:“继续。”

她翻了一圈,把几处“同日同物不同重”的条目都圈出,再把“库出”与“实领”对不上号的用炭笔细细点了星。

“娘娘若要‘动刀’,这几处最疼。”她把册子合上,“但刀口要小。小到只会疼,不会死。”

沈清梧手指在案上一点一点敲,铁护腕轻响。

“你不怕?”

“怕。”叶绾绾很老实,“怕没饭吃。”

“所以我只把灶安稳。”

“火稳了,锅才立得住。”

门外风动了一下,帘角微微起伏,像有人在外头屏住气。

沈清梧眼神没动,“外边谁?”

女官应声,“是尚食局的库司姑姑。”

“等。”沈清梧只一字。

她看回叶绾绾:“你不愿卷进斗争?”

“不愿。”叶绾绾摇头,“我只想做饭。”

“那你愿不愿借我一口锅?”

叶绾绾眨眨眼:“借多久?”

“先借三十日。”沈清梧道,“你用你的‘牌、绳、铃、嘴’,在你的小厨房、寿康宫、昭宁宫试行。”

“若三十日后,例单少了漏、少了混,我给你一个名分——‘膳事试官’。”

“无品级,不挂名,不抛头露面。”

“只挂你的规矩。”

小荷在她背后屏住了气,指尖在衣摆上捏了一下。

叶绾绾想了想,慢吞吞地问:“试官要不要跪签?”

沈清梧一怔,随即笑出声,笑意没到唇,只在眼角轻轻划过,“不要。”

“只要你把饭做好,把账写好,把嘴看好。”

“我不要你站在前面。”

“我只要后面的火不灭。”

叶绾绾嗯了一声:“那就借。”

她把袖里的“试味”牌推过去半寸,又推回自己这边:“这个还我自己挂着。”

“我怕饿。”

沈清梧看她:“许你怕。”

她把案旁一只黑漆小匣推过去,匣里躺着三枚细小的铜钉,每一枚钉头刻一个字:牌、绳、铃。

“拿回去,给你的匠人看。照这个制。”

“别急着满宫做。先喂饱三口锅。”

叶绾绾把匣收好,像把一小团火揣进怀里。

她忽然把骨汤盅捧起,递到女官手上:“凉了点,娘娘勉强尝一口。”

女官接了,沈清梧自己拿勺,勺子在汤面划过,带出一圈很浅的油光。

她尝了一口,点头,“骨味清。”

“你在里面放了什么?”

“山楂水走过。”叶绾绾道,“它会把油背走一点。”

“胃就不想吵架。”

沈清梧“嗯”了一声,把盅推回,“记下。冬至前,你给我做一张‘暖汤谱’。”

“不要花哨,不要堆词。”

“只要好喝。”

“旁边附上你那些小窍门,写得像你说话。”

叶绾绾抿嘴笑:“我说话笨。”

“笨话好懂。”沈清梧把簪子搁回梳上,“你下去吧。”

她顿了一下,眼神从叶绾绾衣襟那里的金纽上掠过又收回,“你身上这两个小东西,别乱借人。”

“借错了,路会滑。”

“记着。”

“记着。”叶绾绾起身行礼,退到门边,又回头,“娘娘要不要再来一块南瓜?”

沈清梧垂眸:“拿走。”

叶绾绾笑,把匣盖好,退出来。

帘外的风把她鬓边吹起一缕,她顺手按下去。

小荷跟在后面,憋了半程,终于在廊角“噗”地笑出声:“娘娘,您问‘要不要跪签’那句,差点把我心跳给笑没了。”

“我怕她真说‘要’。”叶绾绾正经,“我膝盖薄。”

“我们回家吧。把三口锅都点上。”

回到小厨房,门铃先撞了两下,像迎客。

绿绣迎出来,眼睛发亮:“娘娘,膳房送来了新磨的米粉和两筐青菜。门房还说,往后所有入门物件,要先给我们验牌。”

“皇后娘娘发了话。”

叶绾绾把黑漆匣放到案上,打开给她们看:“皇后赏的‘铜钉’。”

小荷小心摸了摸上头的字:“牌、绳、铃。”

“像三颗牙。”

“咬牢了就不松。”

叶绾绾把钉收回去,给白猫捏了捏耳朵:“从今天起,你也多巡一次门。”

白猫不领情,只把尾巴晃了一下。

她把新来的米粉捏了一撮,像雪一样轻。

“今儿试粉。”

“鱼片过滚水,粉先烫,再凉,重进热汤里一浸。”

“汤用早上那锅打底。”

“再放一丝姜末。”

小荷已经把锅架好,火像一片小小的叶子跳。

门外脚步一停,崔嬷嬷从影里过来,眼梢挑着笑意:“我听说你被唤到坤宁宫,正打算来收你的骨灰。”

“结果你把骨头熬成汤了。”

她坐到门口的矮凳上,指指她怀里的黑匣,“好东西。”

“是。”叶绾绾把一小碗粉汤递过去,“嬷嬷先喝。”

崔嬷嬷端了,吹一口气,抿一口,眼睛眯起来,“行。”

她把碗放在膝上,耳坠轻轻摇,“你嘴甜,皇后嘴也不苦。”

“这是好兆头。”

“别得意,手别抖。”

叶绾绾朝她作揖:“我抖碗,不抖手。”

粉汤一碗碗出去,灶火一盏盏亮着。

小荷把新的“例”牌挂到门边,红白绳排成一溜,铃在光里、也在影里。

风从廊下穿过,竹牌相撞,叮叮,一声一声,像在数今日的账。

她把第一只试官的小册翻开,写上第一行字:坤宁一言,三口锅点,火稳。

她顿笔,偏头,去看窗外。

云低,风顺。

厨房里的香气从门缝里往外走了一路,又被铃声一颗颗拴住。

偏殿的窗牖半开,风从琉璃瓦上卷一层浅光进来。

案上铺着兵书和账册,铜沙漏细细落着沙,声音像猫走在毡上。

沈清梧换了素色褙子,右手还是那副铁护腕。

她抬眼。

“叶氏。”

“臣妾在。”叶绾绾向前两步,行礼,不多一寸,也不少一寸。

沈清梧打量她。

发鬓顺,指尖干净,眉梢一点笑,不谄。

她心里一动,又没显出来。

“坐。”她随手点了案侧的杌子,“近些日子,你的‘三口锅’,可有烟?”

“有烟。”叶绾绾在边上坐定,背不靠椅,手掌覆在膝上,“烟不呛。”

“嗯。”沈清梧指尖敲了敲案,“听说你用残次食材,也能做出别样滋味?”

“吃饭嘛。”叶绾绾笑,“能入口就好。要讲究,也不过是叫人心里好一点。”

“心里好一点?”沈清梧挑了一下眉。

“是。”她把随身的小匣推过去,“娘娘先尝口甜的,心就肯听话。”

女官接过,打开。

是蜜汁南瓜。

和前几日的不太一样。

糖色更浅,边沿抹了一丝陈皮末,香气像一条细线从甜里穿过去。

沈清梧用银簪挑一块。

齿一合,糖衣“喀”的裂,小小的脆,南瓜肉弹,甜里有一点微苦,苦又很快退。

她眼神动了一下。

“改了方子?”

“加了陈皮。”叶绾绾点头,“娘娘上次喜欢‘不腻’,我就让甜往后走一步。”

沈清梧点到簪尖的陈皮末:“这一步,不错。”

她放下簪,“你做这些,不费嘴。”

“我怕饿。”叶绾绾认真,“嘴得先去打前站。”

沈清梧唇角微翘,“你倒是有趣。”

她合上兵书,换了本薄册,翻开,露出几行写得极清的字:暖汤谱。

“你写的。”她敲一敲,“字笨,但顺眼。”

“我笨。”叶绾绾不谦虚,“笨字在锅里不打滑。”

“说说这页。”沈清梧指到一行,“‘山楂水先走,油退半步。’”

“肉味就不吵,”叶绾绾道,“胃会点头。”

“好。”沈清梧阖册,“你在宫中,有何所求?”

叶绾绾眨了一下眼。

“能吃饱。”她伸一根指头。

“能睡安稳。”她伸第二根。

“有人敲门,铃会响。”第三根。

“别来打扰。”她把三根指头并在一起,掌心合拢,“就够了。”

屋里静。

沙漏的沙细得像雨。

沈清梧盯着她,目光慢慢收回。

“后宫少有你这样的人。”

叶绾绾笑,笑意不出声,“我是懒人。”

“懒是好字。”沈清梧淡淡,“可惜懂的人不多。”

她把蜜南瓜又推回去半寸,像是准它靠近。

“你试官之事,我已令内务府同昭宁、寿康各试一月。”

“规矩按你的来。”

“人心,不按你的来。”

她把断齿木梳抽出半寸,指尖拨动机关,梳背“咔”的一声,小小的九宫格亮了半格。

“人心这格,要靠‘看’。”

“你看什么?”

“看筷子落哪。”叶绾绾答得快,“一桌菜,筷子总有先后的路。”

“谁先动哪一样,谁就是要那口。”

“把那口留给他,人就肯闭嘴。”

女官抿笑。

沈清梧不笑。

她把梳复位,问得更直,“你真无野心?”

“我有。”叶绾绾一本正经,“我想吃遍御厨的底料。”

“想把膳房的盐缸都烘干。”

“想让我的铃摆在风里,响了就有人收手。”

“除此之外,没有。”

沈清梧“哼”了一声,“你的野心,落在锅里。”

“锅会背我。”叶绾绾耸耸肩,“人未必。”

门外有细响。

女官去看,回来说:“是库司姑姑,递了新的例单。”

“拿来。”沈清梧翻两页,指给叶绾绾看,“你看。”

叶绾绾扫一眼,在边角轻点:“这三行字形不同。”

“是不同人写的。”沈清梧道。

“可账同一天。”

“嗯。”

“那就有一个人在替另一个人写‘今日’。”叶绾绾说,“手忙,心更忙。”

“抓忙乱,就能抓漏。”

沈清梧把册合上,盯她片刻,“你这嘴,会惹事,也会把事熄火。”

“娘娘当心它。”叶绾绾把自己嘴上虚虚贴了个“封”字,又取下,“我会管它。”

沈清梧终于笑了一下,笑意落得极轻,“本宫不是怕你。”

“本宫是怕那些人拿你的嘴做刀。”

“刀快,伤的反而是你。”

叶绾绾眨眼,“我有盾。”

“什么盾?”

她把袖口撩一点,露出那枚金纽,又把“试味”牌在掌心一转。

“这两个小东西,能挡一阵子风。”

“挡不了,我就拿锅盖。”

沈清梧:“……”

女官没忍住,笑出声,赶紧低头。

“可。”沈清梧收了笑,“你回去,把‘三口锅’照看好。”

“再给我备一份‘不甜不咸’的点心谱。”

“我厌腻。”

“好。”叶绾绾应得爽快,“我给娘娘做一个‘清蒸奶香糕’。”

“用的是牛乳?”

“用豆乳。”叶绾绾弯眉,“牛乳偏腻,豆香轻,入口干净。”

“再用一点点米粉,挂住它的气。”

“甜放在最后一口。”

沈清梧抬手,“明日午后送来。”

她顿了一下,“叶氏。”

“在。”

“你自来不卑不亢。”她慢慢道,“可有人逼你卑?”

叶绾绾想了一下,“有人逼我饿。”

“我就去找饭。”

“逼我卑的,还没遇见。”

“遇见了呢?”

“先给他端一盅清口。”叶绾绾笑,“堵住一半路。”

“堵不住?”

“那就把锅盖扣在他头上。”

女官“噗”地一声又笑,忙用袖挡住。

沈清梧抬手示意,“退下吧。”

“是。”叶绾绾起身,抱起小匣,“娘娘慢用。”

她转身要出,忽又回头:“娘娘,蜜南瓜剩两块,怕化,臣妾带走?”

沈清梧瞥她,“拿走。”

叶绾绾眉眼弯弯,“谢娘娘。”

她退到帘外。

廊下的风很抚,像刚从一池温水上走过。

小荷在阶下等,眼睛发亮:“娘娘?”

“要做豆乳糕。”叶绾绾把蜜南瓜塞她手里,“你先吃。”

小荷咬了一角,眯起眼,“甜正好。”

“走吧。”叶绾绾理理袖口,“回家喂我的三口锅。”

回到小厨房,铃先响。

绿绣正把新来的“例”牌上墨,见她回来,赶紧把一卷细绳递过去:“娘娘,皇后那边又送了三枚铜钉。和先前一模一样。”

“好。”叶绾绾把钉子捏在指腹,金属的冷从皮里往里沁,又慢慢被掌温暖开。

“今儿做三件事。”

“一,磨豆。二,试米粉。三,写一张‘不甜不咸’的单子。”

“谁来找嘴,就给他清口。”

小荷笑:“堵路。”

“堵一半。”叶绾绾把豆在石磨上推,水沿着磨缝流成白,“余下的,留给饭走。”

晚些时,门外传脚步,两短一长。

崔嬷嬷照旧坐在门槛边,脚尖一勾,铃又正了半分,“坤宁宫的人嘴紧。你这回赌对了。”

“我不赌。”叶绾绾回,“我吃。”

“吃什么?”

“吃她的规矩。”她把一盅清汤递过去,“吃进肚里,就不怕饿。”

崔嬷嬷端汤,眼角滑过一点笑。

“你这人啊,油盐不进。进的是汤。”

“汤也会腻。”

“我会换锅。”叶绾绾道。

屋里响起一阵轻快的水声。

米粉下锅,又起,又落,像白线在汤里缠一圈。

绿绣捞起,过凉,再回热汤,搭一撮葱白末,香气刚刚收住。

小荷尝第一口,眯眼:“它会自己往喉咙里化。”

“娘娘,皇后娘娘要的不甜不咸,我觉得——”

“把盐放到最后一粒。”叶绾绾笑,“让它只会点头。”

夜风从回廊抚过。

竹牌一列立在影里,铃声细碎。

她把第一枚“试官”小册合上,又在封皮上摁了一下手心的温。

“明日午后,豆乳糕。”

“甜在最后一口。”

她说完这句,自己就笑了。

火稳,胃顺,路不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