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九霄寒月照衣冠 > 第1章 京华云开端

九霄寒月照衣冠 第1章 京华云开端

作者:娱舟溺星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5:29:53 来源:文学城

(起)

晟元四十七年,春。

京城。

晨曦微露,薄雾如纱,尚未完全笼罩住这座帝国心脏的喧嚣。贡院街早已被攒动的人头与车马塞满,空气中弥漫着墨香、汗味,以及一种近乎凝滞的紧张。今日,是礼部春闱首场,天下举子汇聚于此,只为在那千军万马挤撞的独木桥上,搏一个“进士及第”,从此跃龙门,步青云。

人群一角,一位身形略显单薄的青衫“书生”静立着。他,或者说“她”,微微垂首,宽大的儒巾掩去了大半容颜,只露出线条优美的下颌与一抹紧抿的、缺乏血色的唇。唯有偶尔抬眸的瞬间,那双清冽如寒潭的眸子,才泄露出与周遭狂热格格不入的冷静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

她便是南宫寒月。

袖中,指尖深深嵌入掌心,带来细微的刺痛,提醒着她此刻的处境何其凶险,亦压制着胸腔里那颗因不甘而剧烈跳动的心。南宫家,曾也是军功赫赫的将门,如今门庭冷落,唯剩她一个孤女,撑着摇摇欲坠的牌匾。世人皆言,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不如男。可她偏不信!这庙堂之高,为何女子就不能登临?

“搜身!下一个!”

粗哑的吆喝声打断她的思绪。两名神色倨傲的胥吏上前,例行公事地在她身上拍打摸索。寒月身体瞬间绷紧,呼吸几乎停滞。她胸前紧密缠缚的布带,以及藏于靴筒内侧的、用以防身的薄刃,任何一处被发现,都是万劫不复。

万幸,胥吏的检查潦草而迅速,并未过多留意这“瘦弱”的考生。她暗暗松了口气,接过号牌,随着人流,迈入了那扇象征着命运转折的贡院大门。

门内,是另一番天地。号舍如蜂巢般密集排列,森严肃穆。空气中漂浮着陈年木头与灰尘的味道,混合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几乎让人喘不过气。

寒月找到自己的“玄字柒拾叁号”舍,矮身进入。狭小的空间仅容转身,一桌一板,便是未来数日挥毫泼墨、决定前程的战场。她轻轻放下考篮,取出笔墨纸砚,一一摆放整齐。动作从容,指尖却微微颤抖。

她知道,从踏入这里的第一步起,她便已踏在刀尖之上。这不仅是一场学识的较量,更是一场性别的豪赌。赢了,或能撕开一丝裂缝,为女子争一口气;输了,便是身败名裂,甚至累及家族最后的声名。

(承)

辰时正,钟鸣鼓响,考题下发。

《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一道典型的策论题,关乎治国平天下,是考量士子格局、见识与文采的试金石。

寒月凝神静气,展卷阅题。心中虽有波澜,眼神却迅速沉淀下来,变得专注而锐利。她闭目沉吟片刻,过往熟读的经史子集、父亲生前对朝局边疆的议论、乃至她暗中观察到的民间疾苦,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再睁眼时,眸中已是一片清明。她拈起墨锭,在砚台中徐徐研磨,动作优雅而稳定。墨香氤氲开,仿佛为她构筑起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外界的纷扰。

“臣闻,政者,正也。帝王之心正,则天下莫不归于正……”

落笔,开篇。字迹清峻挺拔,力透纸背,全然不似女子笔触。她引经据典,纵横捭阖,论及吏治、民生、兵备、教化,不仅文采斐然,更难得的是见解深刻,针砭时弊,直指核心。时而如江河奔涌,气势磅礴;时而如细雨润物,剖析入微。

她书写的不只是一篇文章,更是她积压多年的抱负,是她对这不公世道的诘问与挑战。

时间在笔尖沙沙作响中悄然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自身侧甬道传来。寒月并未抬头,依旧沉浸在文章的脉络里。直到那脚步声在她的号舍前微微一顿。

她下意识地抬眼望去。

只见一位身着月白直缀的年轻男子正驻足门外。他身形修长,面容清雅,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的温润,然而那双眼睛却格外明亮,似能洞彻人心。他并未言语,只是目光掠过她桌案上已写满大半的试卷,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讶异与……欣赏?

寒月心头一凛,迅速垂眸,掩去眼底情绪。她认得此人,方才入场时,听旁人议论,此乃江南有名的才子,名为谢清晏,是今科状元的有利争夺者。

他为何在此停留?是发现了什么?

谢清晏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并未久留,只微微颔首,便继续巡考前行。然而,他方才那惊鸿一瞥的眼神,却如一颗投入寒月心湖的石子,漾开了圈圈涟漪。那眼神里,没有鄙夷,没有质疑,只有纯粹的、对才华的认可。

这让她在紧绷的孤勇中,感受到了一丝微妙的暖意。

(转)

首场考试终于在有惊无险中结束。钟声再响,众生交卷,鱼贯而出。寒月混在人群中,低着头,只想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

贡院门外,更是人声鼎沸。考完的学子们或兴奋讨论,或垂头丧气,或呼朋引伴准备寻一处酒肆放松。寒月不欲多留,压了压帽檐,便欲绕开人群。

就在这时,一阵尖锐的哭嚎声撕裂了喧闹。

“我的儿啊!我的小宝!你在哪儿啊!”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满面泪痕的妇人,正发疯似的在人群中穿梭,抓住每一个看起来像读书人的青年便问:“这位相公,可曾见过我家小宝?才六岁,这么高,眉心有颗红痣……”

被抓住的学子大多不耐地甩开她,或漠然避开。有人低声议论:“又是丢孩子的,这月第几起了?”

“听说都是些贫苦人家的娃,丢了也就丢了,官府哪会真用心去找……”

寒月脚步顿住。看着那妇人绝望的眼神,她想起了自家府邸后巷那些日渐稀疏的孩童嬉闹声,想起了近日京城暗地里流传的“拍花子”越发猖獗的传言。一股寒意沿着脊背攀爬。

难道……

她正凝神思索,不妨身侧一个莽撞的汉子猛地挤过,力道之大,让她猝不及防,头上那顶为了遮掩而特意戴得有些松垮的儒巾,竟被直接撞落!

乌黑如瀑的长发,瞬间倾泻而下,在春日的阳光下泛着柔软的光泽。

周围瞬间死寂。

所有的目光,惊愕、难以置信、鄙夷、嘲讽……如同无数支利箭,齐刷刷地射向呆立原地的南宫寒月。

“女……女人?!”不知是谁失声惊呼。

“竟有女子敢混入科场!成何体统!”

“亵渎圣贤!亵渎科举!”

“抓起来!送官究办!”

喧哗声如潮水般涌起,将她孤立在漩涡中心。那丢失孩子的妇人也被这变故惊得忘了哭泣,呆呆地看着她。

寒月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血液仿佛在刹那间冻结。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拳,指甲更深地掐入皮肉。千算万算,却没算到会以这种方式暴露。

几名维持秩序的兵丁闻声赶来,面带凶悍,伸手便要拿她。

“且慢。”

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压下了周围的嘈杂。

众人望去,只见方才在号舍前有过一面之缘的谢清晏,排众而出。他走到寒月身前,并未看她散落的长发,而是弯腰,拾起了那顶掉落在地、沾了尘土的儒巾。

他轻轻拂去尘土,然后,在所有人惊诧的注视下,将儒巾递还到寒月面前。他的目光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姑娘,”他声音温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此地非汝宜留之处。”

他没有斥责,没有辱骂,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然而这事实,却比任何刀剑都更让寒月感到刺痛与无力。

兵丁可不管这些,见有人出头,更是厉声喝道:“管她宜不宜留!女扮男装,扰乱科场,便是大罪!拿下!”

(合)

就在兵丁粗糙的手即将触碰到寒月手臂的瞬间,她猛地抬起头。所有的慌乱与羞愤在那一刻尽数化为冰冷的倔强。她没有去接谢清晏递还的儒巾,任由长发在风中微扬。

“不劳诸位动手。”她声音清冷,带着一种玉石俱碎的决绝,“我自行离去。”

目光扫过周围那些或讥诮、或怜悯、或冷漠的面孔,最后,落在谢清晏那双复杂难言的眼眸上。她看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或许是同情,或许是别的什么。

她深吸一口气,挺直了本就单薄,此刻却显得异常坚韧的脊梁,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诸位今日笑我女儿身,他日且看,是谁笑到最后。”

说完,她不再看任何人,无视那些兵丁的呵斥与阻拦的目光,径直分开人群,向外走去。步伐稳定,背影在众人的指指点点与窃窃私语中,显得格外孤寂,却又带着一种不容侵犯的傲然。

谢清晏握着那顶儒巾,望着她决绝离去的背影,眉头微蹙。他身旁一个相熟的学子凑过来,低笑道:“清晏兄,何必为这等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子出头?坏了规矩。”

谢清晏沉默片刻,目光从寒月消失的方向收回,落在地上因混乱而被踩踏的、不知哪位考生丢弃的废稿上。他轻轻摇头,似自语,又似回答:

“规矩……或许本就不该如此。”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沉了几分,带着一丝洞悉世情的了然与无奈。

“何况,你们莫非忘了?在这京城,是金子总会发光。”

他抬眼,望向贡院那朱红的大门,以及门后象征着帝国最高学术与权力圣地的重重楼阁,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略带嘲讽的弧度。

“但你忘了,在京城,遍地都是金子。”

阳光照在他清俊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那句话,轻飘飘的,却像一块沉重的巨石,砸在每一个有心人的心头。

而此刻,已然远离喧嚣、走入一条僻静小巷的南宫寒月,背靠着冰冷潮湿的墙壁,缓缓闭上眼。屈辱的泪水终究没有落下,取而代之的,是眼中燃起的、更为炽烈的火焰。

科场之路已断,但那又如何?

孩童失踪的哭声,权贵子弟的跋扈,胥吏检查的潦草,谢清晏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无数线索在她脑海中交织、碰撞。

一条路断了,必有另一条路,哪怕布满荆棘。

她睁开眼,望向小巷尽头那片被高墙分割的、狭窄的天空。

这京城的风云,或许,才刚刚开始搅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