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九十年代迁居沪上 > 第1章 一九九四

九十年代迁居沪上 第1章 一九九四

作者:流烟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2:02:09 来源:文学城

八月,酷暑。

余兰英后背已经汗湿,额前碎发也黏在了脸侧,但她像是没有感觉到,身体笔直地站在灶头前,右手拿着锅铲,一下一下地搅动着锅里早已熟透的丝瓜。

直到糊味钻入鼻腔,余兰英才回过神,慌忙拿盘子将丝瓜装起来。

但盛出的丝瓜黄中带黑,如果真是二十多岁的她,可能会因为节俭,勉强吃下去。可如今的她外表看着只有二十多,内里灵魂却已经活过一世。

没错,余兰英是重生的。

三天前,她接到老家警方的电话,得知他们在查一起新发生的命案,并将凶手逮捕归案审讯时,得知三十年前,她丈夫并非意外被撞身亡,而是被人谋杀。

为了弄清楚真相,离开老家多年的余兰英,带着女儿又回到了家乡。

昨天,她见到了负责命案的警察,并从对方口中得知了埋藏多年的真相。

一切起源于一九九四年的夏初,那一年,一直被传山里有煤矿的东平村发布了一则通知——

说村里居民交一笔钱,就可以上山圈定范围勘探煤矿,成功找到煤矿的,可以得到新煤矿一半的股份。

通知出来后,村里立刻炸开了锅,有骂领导向前想疯了的,也有怀揣着暴富梦,交钱扛着出头上山的。

余兰英和丈夫邢立骁是后者。

但他们和村里绝大多数人都不一样,其他人只是听过山上有矿脉的传闻,但他们是确定山上有矿脉。

而这件事,则要追溯到建国前。

清末时期,邢家是本地最大的地主,方圆百里的土地,基本都是他们家的,包括东平村前面几座山。

但那个年代鸦片肆虐,邢家当时的家主也染上了大烟,巨额财富很快被挥霍一空。

不过他命好,还没到卖房卖地的程度,儿子就留洋回来了。而他儿子回来不久,就在山上发现了矿脉。

他儿子拉了投资,建起了煤矿。

在那个年代,煤是稀罕东西,发现煤矿,跟发现金山银山没差别,煤矿开起来后,邢家很快又发达了起来。

而山上,还不止这一条矿脉。

但那时煤矿除了是金山,也是催命符,所以勘探出第二条矿脉后,已经成为邢家家主的少爷没有公布这个消息,更没有进行开采。

他也再没有机会主持开采这条矿脉,战争全面爆发,鬼子打过来后,他很快因为被人告发资助地下党而惨遭杀害。

邢家自此败落。

而知道东平村还有一条矿脉这个消息的人,也因为战争,要么死要么走,渐渐只剩下邢立骁外公一人。

但建国前,邢立骁外公的母亲怕他身份暴露,被人报复,给他改了名字,带他去了其他地方生活。

解放后他虽然回了这里,但邢家大宅已经在战火中被毁,他也担心成分有问题,所以决定继续隐姓埋名,落户到了离邢家大宅有点距离的东平村,继续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过去那些年里,邢立骁外公也听过东平村山上有矿脉的流言,但他怕身份暴露,选择了缄默。

直到临死前担心邢立骁没钱读书,才将矿脉位置告诉他,希望他能用这个消息换到一笔钱,或者村里的资助,继续求学。

但他摔伤入院后,为了给他治病,邢立骁早欠下了一笔对当时的他来说是巨款的债务。

借钱的人也不是因为心善,而是为了挣利息。

那一年,银行一年以内的贷款利率是百分之七点九二,十年以上的贷款利率为百分之十点八,但他们借款给邢立骁,不论借款期限,利率都是百分之二十。

且他们约定,在他还上全部欠款前,未还利息都会自动转为本金。

他找了三家,每家借了两千块,一共借了六千块。按照约定好规则和利率,第一年没有还上钱,第二年光利息他就要还一千四百多,之后逐年递增。

外公出事前,他才读高二,虽然他成绩不错,有机会竞争市状元,但考上状元,县里带镇里奖金加起来也就几百块,别说本金,连第一年的利息都还不上。

如果读书期间不还钱,那参加工作第一年,光利息他就要还近三千块。

而前一年,城镇国营职工,年平均工资都不到一千块。也许未来工资会涨,但对他来说,工资增长速度能不能跑过利息翻倍的速度,是未知数。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赖账,跟人对薄公堂。

仅利息翻倍还好说,但加上高额复利,很容易被判定为不合理借贷,何况,当时他还没有成年。

但农村自有一套运行法则,借他钱的也不是别人,而是村里看着他长大的这些长辈。所以除非他大学毕业后不打算再回来,否则这钱,他不想还也得还。

也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有恃无恐地把钱借给邢立骁。

而邢立骁因为未成年,又家徒四壁,没有抵押物,为了外公的病,只能同意他们提出的苛刻条件。

所以签下借条那天起,邢立骁就放弃了继续读书。

外公去世后,邢立骁想起他去世前说的消息,心里也燃起过希望。但思考良久,还是决定暂时忘掉这件事。

原因很简单,他的债主中有人是村里干部的亲属。

而借他的那笔钱,村干部亲属说是自己攒的,可对方虽然在国营煤矿找了份工作,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钱到底从哪来的,村里人都心知肚明。

邢立骁很难相信,他将另一条矿脉的位置交出去后,真的能为自己谋到利益。

这一忘,就是快十年。

村里发布通知后,邢立骁回来就告诉余兰英,说他要上山挖矿。

余兰英听后第一反应就是他脑壳坏了,在得知山上确实还有一条矿脉前,她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这是村里捞钱的手段。

要知道,村里人想上山找矿脉,圈一块区域,就要交一千块。

虽然东平村因为背靠国营煤矿,村里肯干条件都不错,不管是下矿井还是给人筛煤,月入一两百都不是问题。

要是会开车,收入就更高了。

国营煤矿早就撤了销售科,近几年只管出煤,会开拖拉机或者大车的,只要有客户,月入两三千都不是问题。

再加上这几年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东平村绝大多数家庭,都能拿得出一千块。

但这一千块是圈地方的钱,不管你最后有没有挖到矿,钱交了就交了,村里不会退钱给你。

而东平村虽然一直有第二条矿脉的传言,但这些年里,不管是国营煤矿的负责人,还是村里干部,比谁都想找到那第二条矿脉。

据传他们都请过专家来勘探,但最终什么都没有找到。

虽然他们请专家这事也是传言,但村里信的人不少,所以大家都觉得村里干部很有可能明知道山里什么都没有,却仍发布了这则通知。

这不是为了圈钱,还能是为了什么?

余兰英虽然是四年前嫁过来的,但村里有什么消息传得飞快,再久远的流言她都听过一耳朵,自然也觉得交钱上山的都是冤大头。

也因为这样,听完邢立骁说的前因后果后,她忍不住目瞪口呆。

邢家,她是知道的。

虽然早在建国前,这个家族就覆灭了,但农村人没什么娱乐,所以老一辈都喜欢讲古。而邢家之前的老宅,离余兰英娘家很近,所以她偶尔也会听老一辈讲到邢家。

但她真没想到邢立骁竟然是邢家的后代,也没有想到他心里竟然藏着这么大的秘密。

既然知道了,她自然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而这一千块,他们家也能拿出来。

邢立骁脑子灵活,也能吃苦,外公出事辍学后,他就扛着锄头去了煤矿。矿井工人一个萝卜一个坑,他占不到,就跟一群婶子嬢嬢给人筛煤。

他干的这筛煤工作,跟煤矿里正式的筛煤工不太一样,算是末端工种。

大车司机把煤从矿里运出来后,会找人把车上的煤从头到尾再筛一遍,把煤矸石、泥土和木块等杂质彻底去除。

基本上,五六个筛煤工,花上半天时间也能筛好一车煤。而在当时,筛好一车煤,每人也就能分到一两块钱。

一天筛两辆车,月收入在**十之间。

邢立骁为了还债,那会一天最少也要筛三辆车。

但他筛煤,不仅是为了筛煤,更主要的目的是和大车司机搞好关系。外公去世,又干了半年这工作后,他将这半年攒下的钱,都给了认识的一名司机,当学费跟着人学开车。

学会开车后,他靠着给人替班、筛煤,以及捡煤拿去卖,买到了一辆二手拖拉机,并考到了拖拉机驾照。

正好当时国营煤矿改革,撤了销售科,煤矿只管出煤,会开车也有车的,每天早上开着车到煤矿门口排队就能买到煤,至于转手出去能赚多少钱,看他们各自的能耐。

借着这股东风,邢立骁没几年就还完了家里的欠债,前年他还卖掉了那辆二手拖拉机,贷款买了辆卡车。

买了车后,他们每个月要还的贷款虽然不少,但邢立骁挣得更多,去掉贷款,月收入最少也有三位数。

所以他们家虽然在去年起了新房,但手头也有一些存款,在知道矿脉具体位置的前提下,余兰英是敢搏一搏的。

不过他们没那么相信村里干部的话,见他们给的协议非常简略,所以夫妻俩商量好后没有立刻行动。

邢立骁直接去了趟市里,找了家律师事务所,找人打听协议条款要怎么定才好。

拿到律师给的协议模版,两夫妻就行动了起来,暗地里煽风点火,撺掇大家逼着村里干部修改条款。

村里早年确实请过专家勘探矿脉,但什么都没勘探到,这次的通知也确实是为了捞钱,村委的几个人根本就不觉得山上真有矿脉。

因此,他们虽然烦大家闹事,但仍痛快修改了条款。

新的协议出炉后,愿意上山的人果然多了,村里的人虽然都没读多少书,但闹这么一场,新旧协议的区别,大家是能看出来的。

如果说按照原版协议,真挖到矿村干部还有反悔的余地,那么按照新的协议,只要能挖到矿,一夜暴富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而一夜暴富的诱惑,是人都难以阻挡。

人多了,邢立骁和余兰英交钱上山,也变得没那么显眼起来。

他们也以为,修改协议后他们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挖到矿后虽然没有大肆宣传,但也没有想过退路,直接找上了村里干部。

村里干部当然后悔,如果邢立骁是个孬的,协议写得再清楚,他们肯定也会反水。

但邢立骁不仅在五年内还完了欠债,还讨了媳妇起了房子,如今还贷款买了车,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是个有本事的。

面对他这样的人,反水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他们也没有帮忙隐瞒这件事,邢立骁前脚找上门,后脚就把消息传了出去,估计也盼着村里人闹起来,他们好有借口削减邢立骁能得到的份额。

消息传开后,开始频繁有人登门,有阴阳怪气,希望邢立骁能自觉一些,将部分股份让渡给大家的。也有殷勤讨好,希望新煤矿开采后,邢立骁能拉拔自己的。

那段时间,想请他们夫妻吃饭的不计其数。

邢立骁推了大部分人的邀约,只应了一场关系不错的司机组织的饭局。

饭局次日,余兰英收到了邢立骁的死讯。

他在回家的路上被撞身亡,而司机逃逸,不知所终。

而在几天之后,过去和邢立骁关系最好的李平坤,带着一张有他签名以及手印的,借款金额为两百万的欠条登门。

至于借款时间,则在邢立骁出事前几天。

余兰英本来就怀疑邢立骁的死不是意外,因为他出事的那条路,根本就不是回家的路,而且她根本没见过那所谓的两百万。

另外李平坤也是普通家庭,虽然他有个叔叔在镇上当干部,但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钱,何况就算有,也没有给钱侄子的道理。

而李平坤也是贷款买的大车,每月收入减去贷款,落到手里的不过千八百块,他根本不可能有两百万借给邢立骁。

但没有用,这年头城里也没几条路上有摄像头,何况是农村,想找到肇事司机,如同大海捞针。

至于邢立骁为什么会出现在另一条路上,以及那两百万去哪了,李平坤给出的理由是他在外面养了女人,钱,可能是给那个女人了。

谣言总是比真相更吸引人,李平坤的话一传开,邢立骁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负心汉,余兰英就成了那个可怜人。

从此以后,不管她怎么跟人说邢立骁是被谋杀,别人都觉得她在逃避真相。

直到多年以后,被买通撞死邢立骁的司机被捕,没有经受住拷问说出当年的真相,李平坤这个幕后主使才被逮捕归案。

回忆到这里,余兰英将炒糊的丝瓜放到一边,弯腰从菜篮里又捞出两根丝瓜,去皮,切条,再将锅重新刷干净,炒出一盘翠绿的丝瓜。

炒好菜,余兰英从铝锅里盛出米饭装进饭盒,再将炒好的糖醋小排、青椒炒肉以及清炒丝瓜,依次盖到米饭上,并盖上盖子。

忙活完这些,余兰英冲外面喊道:“希希!吃饭了!”

开文求收藏,V前固定每天中午十二点更新[害羞]

另前三天有红包掉落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一九九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