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九千岁改造计划 > 第5章 “旧事”

九千岁改造计划 第5章 “旧事”

作者:染盡三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6 10:53:53 来源:文学城

钦天监择定的吉日就定在后天,整个皇宫刚从国丧的肃穆中喘过气,又被登基大典的紧迫忙碌所淹没。

各宫廊道间,宫人捧着各式仪仗器物步履匆匆,唯有庆云殿附近依旧被一种异样的寂静笼罩,仿佛汹涌暗流中一片诡异的死水。

慕栩在尚服局女官的侍奉下,试穿了那身繁复至极的九龙十二章衮服。层层叠叠的丝绸、刺绣,沉重的配饰,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动作僵硬笨拙。

“望陛下恕罪……是奴婢们手拙,让陛下受累了。”为首的女官战战兢兢地为他扣紧玉带,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颤。

“无妨……”慕栩勉强挤出两个字,感觉那腰带快要勒断他的呼吸。

他试着像记忆中那般阔步行走,却被过长的下摆绊了个趔趄,模样颇为狼狈,引得周围侍立的宫人慌忙低头,肩膀却微微耸动。

仅仅一身衣服就已让他如此难堪,想到大典当日还要顶着那沉甸甸的十二旒冕冠,在文武百官注视下完成一系列复杂礼仪,慕栩便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通过这几日旁敲侧击的询问,他大致弄清了自己记忆缺失的节点——正是六年前。那时的他远在封地,天高皇帝远,行事恣意,衣着只求舒适华贵,何曾受过这等森严礼制的束缚?

他心知肚明,朝堂上那些老狐狸绝不好应付。登基大典,于他们而言,不仅是新君的加冕,更是审视这位新帝的第一道关卡。

正心烦意乱间,一道清冷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殿门处。是宛璎。

他并未入内,只是静立门边,目光平静地扫过慕栩身上那套尚未穿戴整齐的龙袍。

尚宫局女官们见到他,如同被无形的手扼住喉咙,瞬间噤声,动作更加小心翼翼,连呼吸都放轻了。

慕栩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仿佛自己是个正在装扮的提线木偶。他清了清嗓子,试图打破这尴尬的沉默:“淮月,你来得正好。你看这……后日大典,朕需要注意些什么?”

宛璎的视线这才从龙袍移到慕栩脸上,语气淡漠如常:“陛下只需谨记礼官教导,行止依制便可。其余琐事,自有璎等打理。”

慕栩心里叹了口气,知道从他这里怕是问不出什么贴心建议了。

然而,就在宛璎准备转身离去时,他的目光无意间掠过慕栩试图自行整理、却越弄越乱的冕服佩绶。

下一刻,他竟抬步走了进来。宫人们如同潮水般无声地向两侧退开,让出通路。

宛璎走到慕栩面前,无视了旁边捧着配饰、不知所措的女官,伸出修长的手指,利落地拂开慕栩胡乱系结的手,然后拈起那几根纠缠不清的玉组佩绶。

他的指尖偶尔会触碰到慕栩的掌心或手背,没有温度。

慕栩僵在原地,一动不敢动,只能看着他灵巧的手指上下翻飞,片刻间便将那团乱麻理顺、扣好,位置精准,松紧适宜,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此处的系法,礼制有定规,陛下不必自行费力。”宛璎退后半步。

慕栩看着瞬间变得服帖规整的佩绶,那冰凉的触感仿佛还停留在手背。他心头乱糟糟的,既有感谢,更有一种急于解释、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迫切。

“多谢……”他低声道,眼看宛璎再次转身,那份迫切让他脱口而出,“等等!”

宛璎停步,侧身望来。

“那个……淮月,我……”慕栩张了张嘴,脑子里却一片空白。他既不能直说“我全忘了,以前那个混蛋不是我”,又无法若无其事地继续讨论登基大典。他只能笨拙地试图挽留,“你……你再等一下,我还有事……”

宛璎静静地看着他,看着慕栩脸上那试图遮掩什么的窘迫。结合他近日种种反常的“温和”与“试探”,一个符合过往逻辑的、令人作呕的猜测,在宛璎心中逐渐清晰。

他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讥诮,打断了慕栩支支吾吾的话语:

“陛下若是体恤璎伤势未愈,欲行旧事,直言便可。不必如此……迂回。”

慕栩一时没反应过来:“……旧事?什么旧事?”

宛璎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一瞬,确认那疑惑不似作伪,心底冷笑更甚,面上却依旧漠然:“陛下以往召璎侍寝,从不需寻由头。”

“侍……侍寝?!”慕栩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像是被这两个字烫到一样,猛地后退一步,结果忘了身上还穿着沉重的龙袍,脚下一个趔趄,差点带着那身行头一起表演个五体投地。

他手忙脚乱地扶住旁边的灯架,才勉强站稳,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话都说不利索了:“不、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绝对没有那个意思!”

看着他这几乎要跳起来的模样,宛璎眼底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便被更深的嘲讽覆盖。装得倒是挺像。

“是璎误解了圣意。”他从善如流地改口,“太医称您外伤已无大碍,若陛下需要,今夜……亦可。”

“不需要!完全不需要!”慕栩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恨不能指天发誓,“我……我只是……只是想问问你晚膳用了没?!对!晚膳!”这借口找得他自己都想捂脸。

宛璎静静地看着他,那眼神在说“编,继续编”。

慕栩在他的注视下彻底败下阵来,耷拉着肩膀,有气无力地挥挥手:“……罢了罢了,你……你退下吧。朕……朕没事了。”

再问下去,他怕宛璎还能说出什么更惊世骇俗的“旧事”来。

宛璎闻言,不再多言,依礼躬身:“奴,告退。”转身离去,背影依旧挺拔清冷,不带一丝烟火气。

留下慕栩一个人,穿着那身象征极致尊荣的龙袍,站在原地,表情复杂得难以形容。他抬手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耳朵,又想起宛璎刚才那番虎狼之词,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这都什么事儿啊!

他以前……到底是个什么品种的禽兽?!而如今,他要怎么才能让一个认定他想“重温旧梦”的人相信,他现在只想老老实实当个好人?

慕栩看着镜中那个穿着龙袍却一脸生无可恋的自己,只觉得这身衣裳重若千钧。他试图活动一下肩膀,立刻牵动了未愈的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冷气。

“这龙袍简直比铠甲还沉……”他小声嘀咕,笨拙地想要解开腰间的玉带,却发现宛璎方才系得格外牢固,怎么都解不开。

就在他跟那玉带较劲时,小颂子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见状连忙上前:“陛下,让奴才来。”

慕栩如蒙大赦,任由小颂子帮他解开束缚。待沉重的礼服终于离身,他长舒一口气,感觉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陛下,方才宛大人出去时,脸色似乎不太好看。”小颂子一边整理龙袍,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慕栩的神色,“可是有何不妥?”

慕栩闻言,耳根又不受控制地发烫。他强作镇定地清了清嗓子:“没什么,只是讨论了些登基大典的细节。”

小颂子不敢多问,只是低声禀报:“方才顾首辅派人来问,陛下可要再审阅一遍大典的流程?”

慕栩一想到那厚厚一叠礼仪规程就头疼,连忙摆手:“明日再说吧。朕……朕有些乏了。”

待小颂子退下后,慕栩独自在殿内踱步。他想起宛璎离去时那冰冷的背影,心头一阵烦闷。

明明是想缓和关系,怎么反倒弄得更加尴尬?

……

今夜庆云殿外值守的,已悄然换成了宛璎的亲信。

与此同时,京中几处高门府邸却是灯火通明。因着此次动乱中站队新帝慕栩而获利或得以保全的几位主要人物,此刻正齐聚在顾首辅孙儿顾迟宴的别院里。说是别院,其内亭台楼阁、曲水流觞,奢华精致处不输王府。

宛璎本无意于此等交际应酬,他惯于隐藏在权力的阴影之下,而非置身于这般浮华喧嚣之中。然而,今夜宴上有几个人物,确有结交或一探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亲自感知这晟京城内,在新帝即将登基的当口,暗流究竟涌向何方。

发起宴会的顾迟宴,是朝野皆知的一个“异数”。其祖父顾筠是刻板严谨的三朝元老,偏偏这个孙儿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不学无术,厌恶经史,只爱流连花丛,写些香艳词曲,或是鼓捣些不伦不类之物。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仗着本事,交友广阔,三教九流通吃,连那一根筋、最看不惯纨绔作派的佟予霏,竟也与他私交甚笃,堪称京中一奇。

当宛璎的身影出现在宴会门口时,原本觥筹交错、笑语喧哗的场面,如同被瞬间抽走了声音,骤然沉寂下来。丝竹声尴尬地停了半拍,才在乐师慌乱的手指下继续,却失了之前的欢快。

晟京关于这位九千岁的谣言早已渲染得如同鬼魅,加之他本身那种冷冽逼人、与这暖香软玉氛围格格不入的气势,足以让满堂权贵噤若寒蝉。

负责接待的小厮毕恭毕敬又胆战心惊地接过他脱下的墨色外袍,动作小心地避开了他腰间散发着森然寒气的霜蟾刃。而原本坐在顾迟宴身旁的佟予霏,在宛璎进来的瞬间,便已不动声色地端起酒杯,起身走到了窗边。

宛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面上却无半分波澜,只唇角牵起一丝冷笑。

然而,在这片或恐慌或忌惮的静默回避中,却有一人迎着众人的目光,主动向他走来。此人一身月白儒衫,书生模样,脸庞白皙,眉眼温润,手中一柄玉骨折扇轻摇,步履从容,面上微笑,眼神清亮,竟无半分怯色。

“久闻宛大人风姿卓绝,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令人心折。”他拱手施礼,不卑不亢。

顾迟宴见状,忙不迭地起身打圆场,脸上堆着轻浮的笑容:“哎呀呀,不想淮月兄今日竟肯赏脸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失迎失迎!”他侧身引荐那白衣书生,“这位是柳奕宁柳尚书,去年的京试状元,如今在礼部任职,可是年轻有为啊。”

如此年纪便官至尚书,虽是礼部,也足见先帝圣眷。宛璎目光在柳奕宁身上停留一瞬,此人气息平和,眼神却透着不易察觉的精明。他依礼向二人各自微微颔首作揖。

柳奕宁连忙再次拱手回礼,态度显得十分谦和:“在下柳鸿晔,久仰宛大人威名。大人日后若有用得着的地方,鸿晔愿效犬马之劳,为大人排忧解难。”

宛璎淡淡回应:“柳尚书客气。”并不多言,心中却已将此人的名字记下。状元之才,主动示好,绝非寻常。

顾迟宴是个惯会活跃气氛的,立刻招呼着重新落座,丝竹声再次响起,试图驱散因宛璎到来而凝结的空气。

宛璎并不在意这些目光。他此行的目的已然达到一半——确认了佟予霏对他依旧明显的敌意,以及,发现了柳奕宁这个潜在的变数。

宛璎并未融入任何一个小圈子,只拣了处僻静角落坐下。他指节分明的手把玩着白玉酒杯,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满堂宾客,却将每个人的细微表情、交换的眼神尽收眼底。很快,便有人按捺不住。

一位身着绛紫锦袍、体态微丰的中年官员,在几位同僚若有似无的怂恿下,端着酒杯,脸上堆起略显僵硬的笑容,踱步上前。

“宛大人今日莅临,真令顾小公爷府上蓬荜生辉啊。”他乃是吏部侍郎赵诠,素以圆滑著称,此刻却难掩紧张,“敬大人一杯,恭祝大人……呃,恭祝新帝登基在即,国运昌隆。”

话一出口,他便觉失言,敬酒祝词竟说得如此含糊,额头不禁渗出细汗。

宛璎并未举杯,只抬眼淡淡看他。

“赵大人,”宛璎开口,“听闻吏部近日在核查去岁外放官员的考绩?可有发现不妥之处?”

赵诠心中一凛,此事虽非绝密,但宛璎竟如此清楚,且在此刻提起,意味难明。他忙躬身道:“回大人,确在核查,皆依章程办事,目前……目前并未发现大的疏漏。”

“哦?”宛璎尾音微扬,“那便是有些小的疏漏了?赵大人辛苦了,登基大典后,各部官员或有调动,还需吏部多多费心。”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赵诠后背发凉。这既是提醒,也是警告。他连声称是,几乎是落荒而逃,那杯酒终是没能敬出去。

原本还有些蠢蠢欲动,想上前混个脸熟的官员,此刻都歇了心思,只远远观望着。

柳奕宁却似乎全然不受这气氛影响。

他并未急着再次靠近,而是等到一曲琵琶终了,才端着自己的酒杯,信步走到宛璎桌案对面,自然地坐下,仿佛只是随意寻个位置欣赏月色。

“宛大人不喜喧嚣,此处观景倒是极佳。”他含笑开口,“听闻大人雅善音律,尤其精通古琴。不知对方才那曲《雁落平沙》,有何高见?”

宛璎眸光微动。他善琴之事,知晓者甚少,这柳奕宁倒是做足了功课。

“柳尚书有心了。”他语气依旧平淡,“曲艺小道,不足挂齿。《雁落平沙》意境虽好,奈何技法流于俗套,少了些孤峭之气。”

柳奕宁抚掌轻赞:“大人一语中的!正是此理。如今乐坊多追求繁复技巧,反而失了古曲的筋骨神韵。倒是大人这般见解,方是知音。”他顿了顿,状似无意地提及,“下官家中藏有一张前朝焦尾琴的仿品,虽不及真品万一,音色也还算清越。若他日大人有暇,可否赏光品鉴一番,指点迷津?”

以琴会友,是文人间最风雅的结交方式。柳奕宁此举,既避开了直白的攀附,又投其所好,将拉拢之意包裹其中,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宛璎并未立刻答应,只道:“柳尚书雅意,在下心领。只是近日宫务繁忙,恐无闲暇。”

这便是婉拒了,但并未把话说死。

柳奕宁也不纠缠,笑容不变:“无妨,良琴静候知音。何时大人得空,鸿晔随时扫榻相迎。”他举杯示意,自己先饮了一口,姿态从容洒脱。

柳奕宁的从容告退,并未完全驱散宛璎周遭无形的隔阂。他依旧独坐一隅,仿佛置身于一个透明的屏障之内,外界喧嚣皆是背景。然而,这屏障很快便被一个不着调的人打破了。

“哎哟,淮月兄,你怎么一个人躲在这里喝闷酒?可是我府上的歌舞不入您的眼?”顾迟宴拎着一壶酒,笑嘻嘻地凑过来,几乎是挨着宛璎身侧坐下,带着一身酒气与暖香。

宛璎虽是蹙了下眉,但并未侧身避开。“顾小公爷。”他淡淡招呼,算是回应。

顾迟宴仿佛完全没察觉到他的冷淡,自顾自地给宛璎面前的空杯斟满,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别理那些家伙,一个个道貌岸然,心里指不定在琢磨什么。”他朝那些远远观望的官员们努了努嘴,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附近几人听见,引来一阵尴尬的咳嗽和视线转移。

“就说刚才那赵诠,”顾迟宴嗤笑一声,凑近宛璎,压低声音,语气的鄙夷,“他那个小舅子,在陇西当县令,去岁考绩就是个笑话,贪墨军饷,强占民田,桩桩件件,证据都快糊他脸上了,他还在那儿,哎哟,‘依章程办事’?我呸!”他啐了一口,随即又是那副玩世不恭的笑脸,“还是淮月兄你厉害,一句话就让他现了原形。”

宛璎执杯的手顿了顿,看向顾迟宴。这位小公爷的消息,倒是灵通得很。赵诠小舅子的事,他自然知晓,却不想顾迟宴一个“纨绔”也如此清楚底细。是当真耳目灵通,还是故意在他面前卖好?

“顾小公爷消息灵通,令人佩服。”宛璎淡淡道。

“嗨,我也就是瞎打听,比不上淮月兄你运筹帷幄。”顾迟宴摆摆手,忽然话锋一转,眼神里透出几分精明,“不过啊,这京城里头,有时候我们这些瞎打听听到的闲话碎语,拼凑起来,未必就比你们那正经渠道得来的消息用处小。”他意有所指地眨眨眼,“就比如……北边近来不太平,军中似乎也有些……不同的声音。”

北边?军中?宛璎眸光一凝。顾迟宴指的,显然是北疆佟家军。佟雍镇守北疆,若有异动,佟予霏必是知情者。而佟予霏……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窗边那个背影。

顾迟宴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了然一笑,拍了拍宛璎的肩膀,在宛璎冷眼扫过来时迅速收回,“予霏他就是头倔驴,认死理。他觉得你……嗯,反正就是对你有成见。不过嘛,他这人,对事不对人,心里装着的是边境安稳,是佟家军的荣誉。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有些事,未必不能谈。”

这话说得含糊。宛璎心中冷笑,顾迟宴这是在替他爷爷顾首辅,或者说,替他们这个潜在的“保皇派”集团,来试探他的态度,甚至试图充当调停人?

“佟将军忠勇,人所共知。”宛璎不置可否,“边境安稳,亦是朝廷所愿。”

顾迟宴看着他滴水不漏的样子,知道再探不出什么,也不纠缠,哈哈一笑,举起酒杯:“得,不说这些扫兴的!总之呢,淮月兄,我这地方,你想来随时来,酒管够,消息嘛……也管够!”他仰头饮尽,姿态豪迈。

就在这时,窗边的佟予霏似乎终于忍无可忍,猛地将手中酒杯重重顿在窗台上,发出“哐”一声脆响,引得众人侧目。他脸色铁青,看也不看宛璎和顾迟宴,径直大步朝门外走去。

“诶?予霏!你去哪儿?”顾迟宴扬声喊道。

佟予霏脚步不停,只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回府!”

“这头倔驴……”顾迟宴无奈地摇头,对宛璎抱歉地笑了笑,“淮月兄别介意,他就这脾气,肯定是嫌我这里太吵了。”

“无妨。”宛璎放下始终未沾唇的酒杯,缓缓起身,“夜色已深,在下也该告辞了。”

顾迟宴连忙起身相送:“我送送淮月兄。”

送至府门,夜风凛冽。顾迟宴看着宛璎披上外袍,忽然收敛了脸上的嬉笑,正色低声道:“淮月兄,如今这局势,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陛下登基在即,各方都在看着。有些底线,希望我们……都能守住。”

宛璎系绦带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他。月光下,顾迟宴的脸上难得没有了平日的轻浮。

“顾小公爷放心,”宛璎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冰冷,“该守的,在下自然会守。”

至于这“该守的”是什么,就留给对方去揣摩了。

他不再多言,转身踏入浓郁的夜色之中。顾迟宴站在门口,看着那抹玄色身影融入黑暗,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宛璎,依旧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投石问路,也只闻其声,不见其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