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医院里哪个科室最常听到比好莱坞剧本还精彩的“意外”情节?
在冈徜医生看来,其他科室的意外顶多是摔断胳膊腿。而他所在的肛肠科,每一个意外都像是精心设计的荒诞剧,充满了机械故障、人体工学奇迹和不可思议的巧合。比如今天这位大爷,他的故事直接达到了科幻片的高度。
急诊电话打到肛肠科时,语气带着一种罕见的困惑:“冈医生,麻烦来一下……有个大爷,直肠异物……是个玻璃杯。他说……说是假肢断裂导致的。”
饶是冈徜,在走向急诊室的路上,大脑也稍微宕机了半秒,才将“假肢断裂”与“直肠玻璃杯”这两件事物逻辑性地联系起来。
急诊床上,一位白发苍苍、精神却有些萎靡的大爷正侧躺着,他的一条裤管空荡荡的,旁边放着一副结构复杂、但中间明显断裂的金属假肢。大爷脸色苍白,表情痛苦中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尴尬。
“医生,您可来了!”陪同而来的老太太急忙上前,指着那假肢和床上的大爷,“老头子他……他这假腿突然就断了!他一下子没站稳,就……就坐地上了!谁知道地上正好有个玻璃杯,就……就那么巧……”
玻璃杯?假肢断裂?跌坐在地?
这几个元素组合在一起,其概率大概相当于连续被雷劈中三次还顺便中了彩票头奖。
冈徜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那断裂的假肢,又看了看大爷那极其不自然的卧姿,最后落在刚刚送来的骨盆X光片上。
片子上,直肠区域,一个轮廓清晰、标准的圆柱形阴影赫然在目,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活脱脱就是一个倒扣着的玻璃杯形象,杯底朝上,杯口朝下。
小护士看着片子,小声嘀咕:“这……这得是多大的巧合,才能让杯子以这个角度……”她没说完,但意思大家都懂。这需要假肢断裂、人体失衡、臀部着陆点、玻璃杯摆放位置和角度等一系列变量达成完美配合。
冈徜没有对事故原因发表评论,那是物理学家和保险调查员该操心的事。他戴上手套,进行了紧急指检。指尖触碰到的是冰冷、坚硬、光滑的玻璃壁,根本无法绕过。
“异物确认,是玻璃杯。完全嵌顿,质地坚硬易碎,无法经□□直接手法取出。”冈徜迅速判断,“需要手术。准备全麻下经□□镜异物取出术,可能需要特殊器械。”
手术室里,气氛因为异物的性质而格外紧张。玻璃杯不同于之前的蔬果,它易碎,一旦在体内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麻醉成功后,□□镜扩开。视野内,那透明的玻璃杯壁在无影灯下反射着冷光,像一枚被错误投放的、晶莹剔透的时光胶囊,牢牢卡在直肠壶腹部。
挑战在于如何安全地抓住它。玻璃表面光滑,普通的卵圆钳无处着力,而且钳夹的力量可能直接导致玻璃破碎。
冈徜沉思片刻,下达指令:“准备 Foley 导尿管和石蜡油。”
这是一个巧妙的办法。将涂满石蜡油的 Foley 导尿管小心地插入玻璃杯与肠壁之间的缝隙,直到导管前端超过杯底。然后,向导管前端的气囊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使气囊膨胀,形成一个比杯口大的“锚定点”。
“好了,”冈徜沉稳地握住导管末端,“现在,我们慢慢地、均匀地向外牵引。”
他一边牵引,一边通过□□镜仔细观察着玻璃杯的移动。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手部稳定性的过程,力度必须恰到好处,既要克服摩擦力将杯子拉出,又不能用力过猛导致气囊滑脱或者……杯子破裂。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冈徜像拆除炸弹一样,一点点地将那个晶莹的“罪证”从狭窄的通道里牵引出来。
终于,在气囊的牵引和充分的润滑下,玻璃杯开始缓慢移动,杯口率先通过□□括约肌,然后是杯身……
“出来了!”
随着一声低呼,整个玻璃杯被完整地“钓”了出来,轻轻落在铺着纱布的弯盘里,发出清脆的“叮”一声,完好无损。
手术室里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这大概是今天最悦耳的声音。
冈徜仔细检查了肠壁,万幸,除了有些压迫和充血,没有严重的划伤或穿孔。
术后,大爷麻醉苏醒。得知玻璃杯已安全取出,他脸上的痛苦和尴尬消退了不少,只剩下劫后余生的庆幸。
冈徜站在床边,例行公事地交代着注意事项,最后,他看了一眼旁边那副断裂的假肢,语气平和地说道:
“……异物已取出,是玻璃杯一个。恢复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腹压增高。”
他顿了顿,目光回到大爷脸上,给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建议:
“另外,大爷,下次记得定期检查和维护假肢。家里的地面……也尽量保持整洁,尤其注意收好玻璃制品。这种‘巧合’,体验一次就够了。”
大爷老脸一红,连连点头,旁边的老太太更是忙不迭地答应:“一定一定!回去我就大扫除!这假肢也马上送去修!”
冈徜点了点头,转身离开病房。
走廊上,关于“假肢断裂引发玻璃杯事故”的传说已经开始发酵。
“听说了吗?那个假腿大爷……”
“这巧合也太绝了!”
“冈医生居然用导尿管把杯子‘钓’出来了!神操作!”
冈徜听着身后的议论,脚步从容。
他就笑笑不说话。
深藏功与名。
肛肠科的“意外”总是这么的充满戏剧性和技术挑战。而冈徜医生,就是那位手持“钓竿”、负责从各种离奇事故中打捞证据,并顺便给出一些居家安全建议的……意外调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