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救命!天幕害我,我?千古一帝 > 第23章 第 23 章

云州城的接风宴设在了知府衙门的后花园。华灯初上,丝竹管弦之声悠扬,精心打理过的园子里假山流水、奇花异草一应俱全,空气中弥漫着酒肉香气与淡淡的花香。

身着官袍的云州大小官员们个个满面红光,举止拘谨又难掩兴奋。

轮番上前向主位上的皇上和各位京中大臣敬酒,说着早已排练了无数遍的奉承话,夸耀着云州的富庶与祥和,感念着“皇恩浩荡”。

赵庚旭穿着精致的锦袍,坐在皇帝下首,一开始还对桌上的几道本地特色菜感兴趣,尤其是那盘闻名遐迩的醉蟹,吃得津津有味。

但很快,耳边充斥的那些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阿谀之词就让他觉得腻烦透顶。

他看着那些官员们笑得恰到好处的脸,听着他们言不由衷的颂扬,只觉得像是看一场无趣的提线木偶戏,还不如在河边摸鱼来得痛快。

他偷偷打了个哈欠,眼角余光瞥见父皇虽然面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意,但眼底深处那抹不易察觉的不耐烦也越来越明显。

小九心里嘀咕:父皇肯定也烦了,只是不得不应付。

又熬了一炷香的时间,眼见又一个官员端着酒杯起身,准备开始长篇大论,小九实在坐不住了。

他悄悄扯了扯身旁皇帝的衣袖,压低声音,带着点撒娇的意味:

“父皇,这里头闷得很,孩儿想到园子里透透气,就一会儿。”

皇帝正被这无聊的宴席搅得有些心烦,瞥了一眼儿子那百无聊赖的小脸,心下也觉让他枯坐于此确是难熬,便微微颔首,低声叮嘱:“带上侍卫,莫要走远,注意安全。”

“谢谢父皇!”

小九如蒙大赦,小脸上立刻绽开笑容,赶紧起身,对着席间众人敷衍地拱了拱手,便带着俩个小伙伴溜出了喧闹的宴厅。

一走出那令人窒息的宴会范围,来到相对安静些的庭院回廊,小九立刻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可算出来了!再待下去,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他夸张地掏了掏耳朵。

李锐也立刻活泛起来,扭了扭脖子:

“可不是嘛,那些大人说话弯弯绕绕,听着都累!还是外面舒服!”

王瑾则比较谨慎,提醒道:

“殿下,陛下让我们别走远,这知府衙门我们不熟,还是小心为上。”

福贵更是亦步亦趋,眼睛警惕地四处张望,生怕从哪里冒出什么冲撞了殿下。

四人沿着回廊信步而行,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倒也清幽自在。走着走着,出了府衙,隐约听到前面书院假山后面似乎传来一阵压抑的争吵声和讥笑声。

小九好奇心起,示意大家放轻脚步,悄悄绕到假山一侧,借着山石和树木的阴影遮掩,探头望去。

只见月光下,几个穿着绸缎、一看便是纨绔子弟的年轻人,正围着一个青衫书生模样的男子推推搡搡。

那书生身形瘦削,衣衫洗得发白,甚至边缘有些磨损,但背脊却挺得笔直。他怀里紧紧抱着几卷书册,低着头,一言不发。

一个领头的胖纨绔用手里的折扇极其轻佻地抬起那书生的下巴,语气充满了鄙夷和戏谑:

“哟,这不是我们李家大才子李释吗?怎么?被家里赶出来了,还有脸跑来云州?指望着在这里考功名,东山再起?”

另一个高瘦的纨绔接口嗤笑:“就是!一个喜好男风、有辱斯文的断袖之徒,读再多圣贤书又有什么用?骨子里就脏了!

我要是你,早就一头撞死,免得玷污门楣!”

那被称为李释的书生猛地抬起头,脸色在月光下显得异常苍白,嘴唇紧紧抿着,眼中燃烧着屈辱的怒火,却硬是咬着牙没有反驳,只是那双眼睛,像是要将眼前的人生吞活剥了一般。

胖纨绔被他这眼神看得有些不自在,随即恼羞成怒,用力推了他一把:

“看什么看!难道我们说错了?你那点腌臜事,谁不知道?被自家祠堂除名,像个丧家之犬!还有脸瞪我?”

说着,竟伸手要去抢他怀里的书卷。

李释死死护着书,如同护着最后的珍宝,双方拉扯起来。

另外几个纨绔也嬉笑着上前,似乎想要动手动脚。

暗处的小九看得皱起了眉头。他虽然年纪小,但也听懂了“断袖”、“喜好男风”是什么意思。

在他来的那个世界,这并非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他更看不惯的是以多欺少、仗势欺人。

李锐性子急,当下就忍不住低声道:“殿下,他们太欺负人了!咱们……”

王瑾却拉了他一下,低声道:“慎言!情况不明,不宜贸然插手。看那书生,似是有些风评瑕疵……”

他受正统教育影响,对断袖之事本能地觉得不妥。

小九沉吟了一下,他记得父皇的叮嘱,也不想刚溜出来就惹麻烦。但他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一个人被如此羞辱,他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故意加重脚步,从假山后走了出去,脸上挂起一派天真的好奇,扬声问道:

“咦?你们在这里玩什么游戏呢?好热闹呀!”

他的突然出现,让那几个纨绔子弟吓了一跳,纷纷停手回头。

只见来人是三个衣着极其华贵、气质不凡的小少年,身后还跟着随从,一时摸不清他的来路,气焰不由得矮了三分。

那胖纨绔打量了一下小九,见他年纪小,试探着拱手道:

“这位小公子是?我等在此处理一点私事,惊扰公子了。”

小九却不接他的话,目光直接投向被围在中间、依旧紧绷着身体的李释,歪着头问道:

“你叫李释?他们为什么抢你的书?书不是用来读的吗?”

李释没想到这突然出现的贵气小公子会直接问自己,他看了一眼小九清澈好奇、并无恶意的眼睛,紧绷的心弦微松,但屈辱感仍让他难以开口,只是低声道:

“……无事,些许误会。”

那几个纨绔见小九注意力在李释身上,忙道:

“小公子有所不知,此人品行不端,乃是被家族除名之人,我等只是看不惯他玷污斯文……”

“品行不端?”

小九眨了眨眼,一副更加好奇的样子,“他偷东西了?还是骗人钱财了?”

“那……倒没有……”胖纨绔一时语塞。

“那他杀人放火了?”小九继续问。

“也……也没有……”

“既然如此,”小九摊摊手,语气轻松自然。

“既然没违法乱纪,你们一群人围着他一个,还要抢他东西,这好像……也不太符合圣人所言的‘仁’和‘礼’吧?

我父亲常说,读书人最重品行,恃强凌弱,似乎更不端哦?”

他一番话,说得天真无邪,却又句句在理,直接把那几个纨绔给噎住了。

他们本想讨好一下这不知来历的小贵人,却反被教训了一通,脸上顿时青一阵白一阵。

小九又看向李释怀里的书,忽然道:

“咦?你抱的是《左传》和《战国策》?我也刚开始学呢!

里面有些句子不太懂,比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为什么是三次就不是气势了而是衰竭了呢?”

他这话题转得极其生硬,但却巧妙地将焦点从之前的冲突完全转移开了。

李释愣了一下,下意识答道:“此乃曹刿论战之精髓,一鼓时敌军士气正盛,我当避之;二鼓时其气已泄;三鼓则其力已竭,而我军士气正盈,故可克之。非是数字之限,乃是气势盈竭之变也。”

一谈到书本,他仿佛变了一个人,眼神专注,语气也流畅起来。

“哦!原来如此!”

小九做恍然大悟状,拍手笑道,“先生解释得真清楚!比我家先生讲得明白多了!”

他这一声“先生”,叫得极其自然,却让李释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小九。

自从那件事后,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有人用这样不带丝毫偏见、甚至带着一丝尊重的语气称呼他了。

那几个纨绔见这小公子竟然和这“断袖”讨论起学问来,还称其为“先生”,只觉得场面诡异无比,待着也是无趣又尴尬,互相使了个眼色,那胖纨绔悻悻地朝小九拱拱手:

“既然小公子与此……此人有事,我等就不打扰了。”说完,几人灰溜溜地快步走了。

假山后顿时只剩下小九几人和李释。

李释看着眼前这个萍水相逢、却为自己解了围的小公子,心情复杂至极。他深深作了一揖,声音有些沙哑:

“多谢小公子出言相助。只是……在下声名狼藉,恐污了公子的名声。公子还是……速速离去为好。”

小九却摆了摆手,浑不在意地说:“声名是什么?能当饭吃吗?

我只看我眼睛看到的,我刚才只看到他们欺负你,而你很有学问,至于你喜欢男的还是女的,”

他顿了顿,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那是你自己的事,跟别人有什么相干?又没碍着谁。只要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喜欢谁,是你自己的自由啊。”

这番话,从小九口中说出来,是那样的理所当然,仿佛天经地义。

没有歧视,没有猎奇,没有怜悯,只有一种近乎纯粹的、超越这个时代世俗眼光的平等观念。

李释彻底愣住了。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月光下这个面容稚嫩、眼神却清澈坦荡的小少年,仿佛听到了什么石破天惊之语。

他经历过家族的震怒、亲朋的背离、世人的鄙夷和唾弃,早已习惯了藏在坚硬的躯壳里,用愤怒和冷漠来对抗整个世界。

却从未想过,会从一个陌生少年这里,听到这样一番……近乎“离经叛道”却又直击他心灵的话语。

没有施舍,没有训诫,只有简单的不妨碍他人和自由。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伴随着巨大的酸楚,猛地冲撞着他的心防。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再次深深鞠躬,这一次,腰弯得更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小九看着他,想了想,从腰间解下一个不起眼的小荷包,里面装着一些碎银子和金瓜子,他掏出约莫二三两银子,递过去:

“这个给你。不是施舍,是刚才你为我讲书的谢礼。我爹说,学问值钱。”

李释看着那银子,下意识地想拒绝,他虽贫困,却仍有傲骨。

小九却抢先道:“拿着吧!肚子饱了,才能读更多书,讲更多道理啊!说不定以后我还要向你请教呢!”他说得真诚无比。

李锐和王瑾在一旁看着,李锐似懂非懂,但觉得殿下做得对。

王瑾则目光闪烁,若有所思。

李释沉默片刻,终是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接过了那几两银子,仿佛接过了千斤重担,又仿佛接住了一丝久违的暖意。

他声音哽咽:“……多谢公子。在下……李释,字不言。敢问公子……”

“我叫小九。”赵庚旭笑了笑,“我们就住在……嗯,有缘再见啦!李不言先生!”他故意叫了他的字,带着一种俏皮的尊重。

说完,他挥挥手,带着三个同伴,转身沿着来路往回走,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释独自站在原地,他仍是那个穷困潦倒、被世人所不容的李不言,但某些东西,似乎已经开始不一样了。

小九带着李锐、王瑾和福贵,沿着来时的回往回走。

“殿下,您刚才真厉害!三言两语就把那几个讨厌鬼说跑了!”李锐凑过来,一脸佩服。

王瑾也点头附和:“殿下处置得宜,既解了围,又未暴露身份,还全了那书生的颜面。”

福贵则小声提醒:“殿下,咱们出来有一会儿了,是不是该回宴席上了?万一陛下问起……”

小九“嗯”了一声,心思却还在刚才那一幕上,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那书生的名字:

“李释,字不言……这字倒是有点意思,不言,是不想说话的意思吗?看他刚才那样子,确实像憋了一肚子话不肯说……”

突然,他脚步猛地一顿,整个人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僵在了原地!

李不言?!

不言?!

这两个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记忆深处某个被暂时遗忘的匣子!

天幕!那个主播激动的声音再次在他脑海里轰鸣般响起——

【……首先,必须要隆重推出的,便是三十六名臣之一,被誉为‘显宗朝第一喷子’的——李不言!】

【李不言此人,堪称显宗朝的一道奇景!他出身寒微,但学识渊博,性情刚直暴烈,最大的特点就是——敢说!

上至皇帝,下至群臣,就没他不敢怼的!】

小九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嘴巴微微张开,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荒谬感!

不会……吧?!

那个未来能把皇帝(也就是我?!)骂得狗血淋头、怼天怼地怼空气、堪称朝堂大杀器的“第一喷子”李不言?!

就是刚才那个被几个纨绔子弟欺负得毫无还手之力、穷得叮当响、看起来孤傲又可怜、还因为喜欢男人而被世俗不容的书生李释?!

这反差也太大了吧?!

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个是未来言辞犀利、无人敢惹的超级毒舌,一个是现在连饭都快要吃不起、被骂不敢回嘴的落魄书生!

小九感觉自己脑子有点不够用了。天幕说的“出身寒微”……原来是指被家族除名、流落街头?

小九:这天幕靠不靠谱啊![问号]

后世人:史册总有些资料残缺,哪能知道得那么清楚,古人记载能不能用石刻啊[爆哭]!

*感谢[撒花]秦不昼的霸王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 2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