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九漏鱼科举养夫郎 > 第88章 入泮

九漏鱼科举养夫郎 第88章 入泮

作者:其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29:53 来源:文学城

次日,沈延青和秦霄一大早就赶去了衙门,只等了片刻,院试新录取的五十名生员就聚齐了。

今日要簪花入泮,新进生员们进了衙门后便换了一整套的襕衫。

襕衫是身份的象征,除非出席极正式的场合,否则没人会将一整套襕衫穿出来。若是没有功名的人偷穿襕衫,不被举报还好,只当偷偷过把瘾。若是被人举报,一举报一个准,不仅会被官府抓起来治罪,还会被罚银。

沈延青看着身上的蓝色圆领襕衫,微微一笑。

穿上这身皮,就代表他官方背书,正式从“农”跨入了“士”。

一片蓝色移入大堂,只见书吏们捧着漆盘,盘里放着纱绢制成的花枝。

南宫桓背手而立,按照名次一一为新进生员簪花,这便是簪花之礼。

沈延青排在第四位,静静看着学政把一朵鲜红的纱花簪在秦霄鬓边。

簪花少年头,何需金玉饰。沈延青难得雅一回,在心里感叹好兄弟的确生得有几分姿色,怪不得言三公子对这厮巴心巴肝,百依百顺。

轮到沈延青时,南宫桓淡淡一笑,特意挑了一枝最是张牙舞爪的纱花簪在了他的鬓边。

待五十人都戴了花,南宫桓背手说了几句勉励之言便领着众生员出了府衙,步行至府学学宫。

一路上锣鼓喧天,衙役开道,身为案首的秦霄居首位,走在最前方,其他生员等按名次列于其后。

道路两旁站满了想要一睹秀才风采的百姓,就连平日藏在深闺的千金小姐也都出来了,站在珠帘玉幕之后静窥秀才郎君的英姿。

走到最繁华的中央大街,沈延青放眼逡巡,云穗一早就与自己说了,他会在中央大街的茶楼上看自己游泮入宫。

似乎是心有灵犀,刹那之间,沈延青便找到了自己的小云团。他朝一座茶楼投去盈盈笑意,楼上穿着藕粉绸衣的小夫郎激动地朝他挥手。

对视几眼,沈延青就走到茶楼前面去了。他回味咂摸了一阵小夫郎崇拜的眼神,心情大好,容光焕发,笑若朗月,看得两旁的怀春少女小鹿乱撞。

又走了一阵,他耳边突然传来一阵稚嫩的“沈兄”,循声望去,竟是院试那日中暑晕倒的神童。

神童穿着精致的赤色锦衣,一看就出身富贵,沈延青见神童朝自己拱手,十分恭敬,他也颔首回了礼。

走了小半个时辰,众生员才走到府学门前。府学学宫前竖着两座牌坊,一提“文官下轿”,二写“武官下马”,其庄重肃穆可见一斑。

众人在学宫门前立定,锣鼓便止了,南宫桓清了清嗓子,高声道:“辟户——”

语落,学宫那厚重的三重朱红大门在礼生的推动下,一扇扇打开。

三重门扇后,远远望去,波光粼粼。

波光粼粼处是两个扇形的水池,名为泮池,泮池上方的桥名为泮桥。此桥只有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踏过,过桥之后便是向孔子行三跪九叩礼,这个仪式便是入泮礼,又称游泮。

待入了泮,行了礼,这些读书人才算真正的孔子门生,官家学生。

入宫游泮,薄采其芹,这是天下读书人梦开始的地方,众人来到桥前,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出。

“新科生员入泮——”

众人闻声双手交叠,俯首鱼贯前进。过了泮桥,来到孔子殿外,抬头望去,孔门七十二贤人立于左右,或捧卷或抚须,或弹琴或长歌,或坐或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众人立于殿门前,瞻仰先贤。

“行大礼——”

众人行三跪九叩之礼后便有礼官捧了水盆来净手,待盥洗完毕,众人才进殿参拜圣人。

又一轮三跪九叩之后,大礼方成,众人这才退至殿旁的明伦堂。

此时此刻,这些新科生员才卸下拘谨,脸上尽是春风得意,一片喜气。

众人与左右拱手相拜,攀谈齿序,不时阵阵欢声飞出殿堂,激起泮池涟漪。

谈笑一阵,南宫桓走入明伦堂,众人立即沉静下来,向大宗师行礼。

南宫桓看着打头的一排后生,都是十几岁的年轻郎君,嘴角微不可察地抬了抬。

“尔等进学之后万不可怠慢学业,朝廷厚待尔等,尔等更应发奋读书,报效君上,切不可做那避世之士。”

这话看似勉励,实则告诫,说白了就是不要以为有了功名,免了徭役就可以躲懒,窝在家里过小日子,都给我卷起来!

众人心里一凛,南宫桓又道:“本官眼里揉不得沙子,今年的岁考尔等若是不合格,便是跪死在本官门前,本官也不会留情。”

此话一出,众人皆后背发凉,但仍齐声道:“学生谨记大宗师教诲。”

嘴上答得好听,但众人心里难免生了几丝幽怨,他们才正式成为生员,这襕衫还没穿热乎,就不能说些好听的么。

南宫桓又说了一些循规蹈矩的劝学之言,然后才令书吏发励学的彩银,不多不少,每人二两。

沈延青捧着用红布包着的银子,心想读书真的可以赚钱,这不今天又赚了二两。

入泮礼之后便是簪花宴,饶是沈延青知晓这宴席吃的是一种排面,一种氛围,一种人情世故,但他看着桌上的白水煮肉和寡淡小菜,嘴角还是忍不住往下撇了撇。

这簪花宴还没他家里吃得好。

生员们都是读书人,行为举止都自诩斯文得体,但在公侯世家出身的南宫桓面前难免怕露怯,举筷端杯都愈发拘谨。南宫桓坐在上位,根本没有在意座下众人的吃相,见酒上来了,先自行饮了两杯。

吃喝一阵,南宫桓让众人作诗助兴,在座都是文士,作诗自是信手拈来,个个争先恐后吟了几首风雅。

沈延青没这个雅兴,也没这个即兴发挥的灵感,忙活了一上午,早上吃的那点东西早消化了,现在他眼里只有食物。

等最后一道热菜上来,沈延青绝望地叹了口气。

算了,还是回家吃老婆做的小灶吧。

席间有雅乐做BGM,就餐环境也也是顶级,沈延青就当吃冤大头漂亮饭了。

饭吃到一半,一个生员主动献艺,说要为大宗师舞一曲。

这人原是佾舞生,今年才通过院试,正式成为秀才。

所谓佾舞生,又称佾生,是祭孔时充当乐舞的童生。每年院试除了录取相应的生员,还要录取一部分佾舞生。

佾舞生在民间又叫“半个秀才”,也算光耀门楣的存在了。只是这佾舞生并非所有童生都能选上,必须得年轻英俊,身材修长,行为敏捷的童生才能选上。

一舞罢,南宫桓大赞了几声“雅”。

沈延青眼角微僵,看来任何年代都是技多不压身,这秀才相公为了给贵人留下好印象也得出卖色相才艺。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来者便更多了,有抚琴的,有吹笛的,还有舞剑的,恨不得使出十八般武艺,博大宗师一笑。

沈延青喝了半壶酒,实在饿得受不住了才吃了一块没滋味的白水肉,然后被腻得打了个寒颤。

他放下筷子,欣赏完一轮才艺,见同案无人起身献艺了,他才起身。

论如何让舞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场的各位都是沈延青的弟弟。

首先这出场顺序就有大学问,要么开头要么结尾,中间位次的除了技压群雄,否则很容易被观众遗忘。

其次,留下印象分为三种,一种是好,一种坏,还剩一种就是好奇。前两种不必解释,全看表演者的实力,好到登峰造极,差到瞠目结舌都可以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至于那些平淡常规的节目,沈延青统称为无效表演。

至于第三种是最难的,这种舞台必须勾起观众的好奇心,让观众有探索表演者的**,俗称入坑舞台。

沈延青捻了捻指甲盖,算了,今天就这样吧。

南宫桓听沈延青要演奏琵琶,十分吃惊,毕竟在他心里这少年是个采花吃叶的俗人,没想到少年竟通音律。

沈延青借了乐师的琵琶,朝南宫桓微微颔首便坐下弹奏起来,因为没有义甲辅助,这具身体的指尖又十分嫩气,沈延青每拨动一次琴弦都被割得咬牙,但他生忍了下来。

南宫桓本以为少年不过演奏寻常乐曲,没想到少年演奏的曲子他闻所未闻。他自小学琴箫,自诩精通音律,这琵琶曲与他曾听过的乐曲截然不同,新奇诡谲,奇绝悠扬。

一曲罢,南宫桓意犹未尽,淡淡地让沈延青再奏一曲。

沈延青长眉一挑,甩了甩涨红的手指,接着演奏起来。

他是热爱舞台的,但前提是装备齐全!

这样锥心刺骨,浑身难受的表演在他漫长的演艺生涯里只有一次——那年他的选秀团还没解散,去一个开球仪式当嘉宾,好死不死那天他发高烧,轮到他们团表演时还下起了瓢泼大雨。

沈延青的心脏很大,想着今天至少没有生病,手疼就手疼吧,反正疼不死。

连着弹了三首曲子,沈延青抢先一步,说自己学艺不精,只会这几首曲子,然后主动将琵琶还给了乐师。南宫桓见他不愿意再弹,笑了笑,随他去了。

沈延青见南宫桓笑了,心里的小人疯狂比了个耶,他现在百分之一万确定,他沈延青在大宗师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是好印象。

簪花宴落下帷幕,沈延青马不停蹄地就往家里赶,他饿得实在受不了了,更要命的是他今天出门没带钱,想在路上买点东西垫吧两口都不行。

云穗托腮看着自家夫君跟饕餮一样吃了两大碗汤面,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这样吃真的不会把肚子撑坏么?

填饱了肚子,沈延青就开始嘤嘤自己手疼,云穗见他指头红如玛瑙,顾不得收拾碗筷,心疼地捧在掌心,问沈延青怎么将手弄成了这样。

沈延青一五一十地说了,云穗听了更心疼了,托着一双大手又吹又捏了好一阵,那满含心疼的大眼睛水光潋滟,看得沈延青淫心大动,哪里还顾得上指头疼,抱着小夫郎就裹到了床上,直到日落时分才消停。

簪花入泮之后,新进生员要忙的事还有许多。次日,沈延青依旧起了个大早,赶去了学宫。

今日学政和各县教谕都来了,其目的是为了按照籍贯分配生员进学。

按照惯例,今年应有五名生员入府学,院试案首直接保送为府学廪生,各县的廪生由名次最高的生员充任,其他人无论是入府学还是县学都只能是附生和增生。

廪生可是生员里的香饽饽,首先廪生每月有官府拨的廪米六斗;其次可以在童子试时给文童作保,赚些辛苦费;最重要的是廪生可以选贡入监,光这一点就让附生和增生望尘莫及。

今年的府学廪生自是秦霄不必说,县学廪生的位置便要看后面生员的选择了。

众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县名次最高的那位生员,特别是平康县的几个生员,齐刷刷地看向了沈延青。

有两个站得近的平□□员议论了起来。

“别看了,沈延青肯定会选入县学啊,这平康县的廪生名额轮不到你我。”生员甲信誓旦旦,沈延青家境贫寒,肯定指望着廪生赚些油水外快,若他脑子没有秀逗,定然会选入县学。

生员乙听了生员甲的话,心中十分遗憾,若沈延青不入县学,他便是平康县的廪生。

此刻,沈延青脑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这府学和廪生,他只能选一个。

还真是难选。

若去府学,他就只能是增生,去县学虽能成为廪生,但县学较之府学,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抛开学习氛围不谈,光师资力量就不是一个档次。一般县学教谕都是由举人担任,但府学教谕必须是进士出身。

沈延青又仔细盘算了一下经济价值,乍看起来去县学当廪生比较有钱途和前途,但仔细想想似乎都是短期价值,且是一条看不见希望的漫漫长路。

抛开每月的六斗米,府学有廪生四十人,县学只能有二十人。按照章程,新进的廪生必须得等前面的廪生考中举人或者入贡了才能递补上去。

按照这种论资排辈的程序,兴许要熬十几年才能出贡。但退一万步,挨贡总比考到老都考不中举人进士,当不了官强。要知道很多秀才考到死也就止步于秀才了。

沈延青凝聚眸光,拿定了主意。

“学生入府学。”他朝南宫桓行礼说道。

既然都选择了科举,还考到了秀才,何不就奋力一搏,搏个大的。

出贡虽算一条捷径,但他没有显赫家世,就算运气好入了国子监也很难有机会比得过那些官宦子弟,极有可能一辈子在吏部坐冷板凳。

旁边的书吏闻言,忙将崭新的纸张摆好,供沈延青填写亲供。沈延青一丝不苟地填写,旁边的府学教谕满意地摸了把胡子,这个沈延青的文章他有印象,文辞朴实沉重,不张不扬,很是老成,在这个年纪有这份沉淀很是不易,算个可塑之才。

秦霄和沈延青入了府学,裴沅入了县学,铁三角在这一刻竟要分道扬镳了。

秋后才正式入学,沈秦两人都打算先回平康一趟,再去黎阳书院,然后再回省城入学,虽说还有大半个月,但细算下来日子还挺紧张。

因为要常驻省城,沈延青和云穗便没怎么收拾行李,只打了个小包袱,言瑞因有了身子,秦霄便没让他跟着奔波。

回乡前日,沈云二人在省城逛了大半日,买了许多土仪,他们这次还要回松溪村,不得不多买些东西。

夫夫两个刚坐下,连气都还没歇匀,一个小丫头就来说有位郑举人来拜访沈相公。

郑举人?

沈延青一头雾水,他什么时候认识的这位举人?

“先让客人去前厅喝茶罢。”沈延青朝小丫头颔了颔首。

举人亲自上门拜访他一个小秀才,他岂能拿大不见。

说罢,沈延青便起身整理好仪容,见客去了。

沈君何尝不是一款伪装得很好的绿茶[三花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8章 入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