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九漏鱼科举养夫郎 > 第31章 开课

九漏鱼科举养夫郎 第31章 开课

作者:其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29:53 来源:文学城

开学第一天,新生要向山长和讲郎行拜师礼。

也不用人喊,沈延青的生物钟已经养成,天边星子还在闪烁他便轻手轻脚起床了。

待洗漱完,沈延青在寝舍外一边活动筋骨,一边背诵四书篇目。

摇铃的斋夫听到窸窣声,怕是从山里蹿进来的野物,便壮着胆子猫在门板外偷窥,见是一个学生,顿时松了口气。

大清早被吓,斋夫原本有些恼,但仔细一听这后生竟在背书。

没想到如此勤学,思及此斋夫也不好出言苛责,悄悄转过身当没看见。

卯正一刻,寝舍的学生都起了,匆匆去食堂用过早饭后赶至南斋行拜师礼。

山长陆鸿召是个面相和蔼的老者,颇有儒雅之风。

陆鸿召领着新生先拜了孔子,然后众人再向他和讲郎们拜首。

叩首之后,便是送拜师礼。

书院早就按规矩备好了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腊肉条,新生们不过拿着走个过场。

待拜师礼行毕,陆鸿召又说了一番励学之言。

沈延青觉得这些虚词套话很像校长讲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今天这半日除了拜师礼便是斋夫领着新生游览书院里外,教他们认扶风山的山路,解说书院的规章制度,免得以后生出事端。

斋夫背着手走在一众学子前面,“我们黎阳书院分外舍、内舍、上舍,你们新入学的皆是外舍生,若学有进益,经过课考便能升入内舍,内舍生再有进益则升入上舍。”

沈延青闻言一动,这不就是现代的平行班、火箭班和清北班嘛。他不禁感叹古人也挺卷,殊不知快慢班制度本来就是古人玩剩下的。

“内舍生和上舍生每月能各领二钱和三钱膏火银。”

竟然真的有奖学金,而且还不少!沈延青心道知识果然就是力量,像黎阳书院这样的一省名校有官府的拨款,助学田的收入,不仅不要学生的束脩,还倒给学生补贴。

沈延青觉得自己从县一中坐火箭来到了省重点。

斋夫接着说道:“书院有朔望课,半月一考,由山长讲郎出题。每月月课则是黎阳县教谕出题,至于官课一年四考,由本县县尊或本府学政出题,时间不定,尔等要认真温习,勿要丢了黎阳书院的脸面。”

沈延青心道:天下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官府出钱必然要看到实打实的成果,这膏火银也没那么好拿。

斋夫领众人认了山上的几条小路,又让他们熟悉一下山林环境,说可以趁此汲取天地灵气,午饭时分再归院不迟。

裴沅摇着折扇遮住半张脸,露出的一双眼睛含着笑意,“岸筠、逐星,咱们来对了。”

他以前傲气,觉得他们裴家不比陆家差,但现在不得不承认他们两家族学的差距。

裴家族学不过教习族中子弟一二十人,但陆家的族学已成了规模,广收英才,无论是胸襟还是实力,他不得不承认他们裴家落了下风。

秦霄点头赞同道:“可不是,有了官课做练习,到时候县试也不需慌张了。”

虽说他有把握一举考中,但若自己单打独斗,定要付出十倍精力。

果然还是爹说得对,男人就得听媳妇夫郎的。他的符真心明眼阔,能与符真携手共进是他此生之幸。

沈延青也点了点头,别的不说,单论这学习环境,黎阳书院就秒杀了古往今来百分之九十九的学校。

“就是升入内舍和上舍有些难度。”裴沅叹道。

沈延青:“此话怎讲?”

裴沅娓娓道来。

原来这三舍人员有定数,上舍二十人,内舍三十人,外舍四十人,按照每次考试排名,优者升,差者黜,特别是内舍和外舍,人员流动性很大。

“这难道不好么?”沈延青笑道。

裴沅担心道:“若升上去了再落下来...那也太丢人了。”

你小子怎么这么悲观啊!沈延青是个乐观主义者,拍了拍裴沅的肩,狠狠打了一通鸡血。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还没没开始,说什么成败。

裴沅从小接受的打压式教育,哪里听过沈延青这些话,裴大公子伤痕累累的一颗心愣是被鸡血打得回春了。

三人边走边聊到了食堂,书院的膳夫今日备的是肉包子和菜汤,沈延青看着有荤有素,心想午饭还挺不错的,但当他坐下吃了一口包子就不那么想了。

好淡啊......

自从沈延青魂穿到大周,他就没吃过这么清淡的饭菜。何况他现在又不用身材管理,以前那些不许吃的重口味食物他现在天天炫个爽。

再加上他老娘和老婆手艺都特好,还想着法儿做他喜欢吃的,半年以来这张嘴跟着他还没受过委屈。

“哎——”裴沅看着饭食也叹了口气,罢了罢了,饿其体肤,饿其体肤!!!

沈延青味如嚼蜡,这肉包子是鲜肉馅儿的,但没甚滋味,还是穗穗给他做的青菜虾酱包子好吃,咸香爽口,吃一口唇齿留香。

想着自家夫郎做的美食,沈延青突然想到云穗走前给他带了罐辣椒酱,就是怕他在外地吃不好。

老婆,伟大的老婆!

沈延青一口闷了淡出鸟味的菜汤,拿着肉包子走了。

回到寝舍翻出小陶罐,蘸一口红彤彤香喷喷的辣酱在雪白的包子皮上,一口咬下去,稳了。

沈延青一边吃老婆做的辣椒酱一边想老婆,不过七八口两个大包子就下了肚。

未时一刻是学生们开启下午读书之旅的时间,沈延青和裴沅带着书包匆匆离开寝舍。

两人奔到一座门院,只见院门上悬着一块金漆门匾,写着遒劲有力的两个大字——外舍。院子里有一间四面开窗,坐北朝南的大屋,大屋是三开间,中间便是讲堂。

环廊中间的天井载着两棵金桂,中央讲堂门额上写着“折桂堂”三个大字,蟾宫折桂,这门额倒是十分应景应情。

折桂堂内已坐了好些人,但没有一人交头接耳,都在认真看书。

难道这就是学霸的世界吗?沈延青看着落针可闻的书堂,不自觉放轻了脚步,唯恐惊扰了人。

堂内没有椅子,只设有书几,大家都是席地而坐。沈延青挑了一张书几坐了下来,因为没有过多的器具,显得室内愈发宽敞,案几也摆放得错落有致,无论坐在哪个方位,或前或后,都能看清最前面的讲坛。

折桂堂三面通透,采光极好,比起背对日光的赖家书房,沈延青觉得这里的学习环境好得不是一星半点。

最主要的是这里的同学比赖家书房的同学要自律得多。

不要小看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对名校趋之若鹜了。

沈延青把装水的竹筒轻轻放到案边,然后才从书袋里拿出《孟子》和《孟子集注》开始温习。

沈延青已将四书正文背完,但集注还没背完。他现在有时间慢慢磨,并不像最开始应付默写那般囫囵吞枣,而是一字一句理解透彻。

看了一会儿,他扭头活动脖子,瞧见左右也有人在看《孟子集注》。

实践出真知,沈延青也觉得《孟子》一书属四书最难,想来其他同学与他是同样的感受。

大约自学了半个时辰,讲郎陆敏一才姗姗来迟。

古人取名喜欢遵从字辈,旁人一听就知道这人在家里是长辈还是小辈,沈延青一听陆敏一的名字就知道他跟陆夫人是同辈。

这位陆讲郎生得面若白玉,是张娃娃脸,却留了三寸长的黑须,沈延青嘶了一口气,真是怎么看怎么违和。

陆敏一是国子监监生出身,但不是凭借祖辈恩荫进去的,而是廪生入贡,这得在府学中优秀到一定级别才能进国子监。

简单来说,陆敏一的学识到了一定水准。

陆敏一上了讲坛也不拖泥带水,直接了当地说他要重讲《孟子》,再讲经学,至于其他三书,他让学生们自己课下温习,若有不懂处可向他提问。

沈延青听了这话,心花怒放,这才是他理想的教学模式。

这黎阳书院他真是来对了。

说完,陆敏一也不说虚词,直接开讲,今日讲的是《梁惠王上》。

沈延青认真听讲,发现陆敏一不仅讲科举应试技巧,还讲圣贤真意,只讲应试技巧的赖秀才与他一比,相形见绌。

陆敏一博闻强识,随时引经据典,但他的措辞简朴平直,一听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理解。

沈延青一边听一边赞叹,这老师真的讲得好。

讲了近一个时辰,陆敏一便拿起书卷,说下学了,说完他就走了。

沈延青一愣,这老师比学生走得还快!

而且陆讲郎也没说温书预习之类的话!

沈延青隐隐有些明白了,这黎阳书院全靠自觉,主动学习。

沈延青拿起竹筒喝了一口水,正准备收拾书包回寝舍,却见左右稳坐钓鱼台,丝毫没有休息的意思。

他出去放了回水回来,见秦霄背着书包出了折桂堂。

哦,言瑞还在家里等着这厮。

沈延青看着远处青翠,伸了个懒腰。

穗穗,你现在在做什么呢?

嗷,宝宝们我的科举设定参考的明清,但是书院的三舍法是参考的宋朝,俺就是一个大融合[狗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开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